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el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语言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中的应用
1
作者 任君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编制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数据处理程序。方法:利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 cation)在Excel中编制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数据处理程序。结果与结论:该程序能用于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数据快速准确处理。
关键词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语言 EXCEL 大鼠在体肠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提取物对京尼平苷在体肠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杨晓云 侯湘梅 高尚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5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与京尼平苷联合用药是否对京尼平苷吸收产生影响,从而为以京尼平苷为有效成分的中药与补骨脂的复方配伍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京尼平苷单味组(仅京尼平苷)和配伍组(京尼平苷补骨脂提取物),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对... 目的:探讨补骨脂与京尼平苷联合用药是否对京尼平苷吸收产生影响,从而为以京尼平苷为有效成分的中药与补骨脂的复方配伍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京尼平苷单味组(仅京尼平苷)和配伍组(京尼平苷补骨脂提取物),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对二者的吸收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单味组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0209 h-1;配伍组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0278 h-1。结论:在0-1.5 h范围内,配伍组京尼平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均大于单味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补骨脂提取物促进了京尼平苷的吸收。在1.5h后京尼平苷在肠道的剩余药量逐渐增加,可能与补骨脂提取物对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或肝肠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提取物 京尼平苷 大鼠在体肠吸收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油水分配系数及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倩怡 杜守颖 +1 位作者 陆洋 饶秀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P=0.1077,logP=-0.9678;质量浓度为0.2,0.8,2 g.L-1的栀子提取物(分别含栀子苷0.078,0.311,0.780 g.L-1)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25±0.012)h,(0.058±0.004)h,(0.034±0.008)h。药物浓度不同时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栀子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9±0.003),(0.015±0.002),(0.012±0.002)h,不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栀子苷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logP为负值,根据经典理论推测为吸收较差物质;栀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药物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外,可能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因素;栀子苷在大鼠整段小肠内均有吸收,在十二指肠中吸收速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 大鼠在体肠吸收 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丹参酮类成分及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闫红波 吴清 +3 位作者 杜守颖 杨银花 周琳 李学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17-2922,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类单体成分及其在脂溶性提取物中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量,求得各自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及吸收半衰期t1/2,探索各成分在小肠内的吸... 目的:研究丹参酮类单体成分及其在脂溶性提取物中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量,求得各自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及吸收半衰期t1/2,探索各成分在小肠内的吸收机制;并研究脂溶性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吸收半衰期t1/2延长,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Ka无显著性差异;丹参酮Ⅰ在大鼠小肠内具有良好的吸收;有效部位中其他成分对3种测定成分的吸收过程有明显作用,其中对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吸收起促进作用,但对丹参酮Ⅰ则有抑制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小肠吸收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提示其在机体内的转运机制类似于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且在全肠道吸收良好,无特定吸收部位;丹参有效部位提取物中的其他成分对"药效成分"的吸收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同时存在拮抗、协同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吸收机制 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对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大鼠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翟永松 杜守颖 +3 位作者 陆洋 王玥 徐冰 高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益智方中三七总皂苷对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比较单味栀子提取物组(单味组)与配伍三七总皂苷组(配伍组)在低、中、高浓度下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结果:单味组低、中、高浓度的... 目的:研究益智方中三七总皂苷对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比较单味栀子提取物组(单味组)与配伍三七总皂苷组(配伍组)在低、中、高浓度下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结果:单味组低、中、高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66h-1,0.135h-1,0.080h-1;配伍组低、中、高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为0.145h-1,0.112h-1,0.066h-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配伍组栀子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均小于单味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 三七总皂苷 栀子苷 大鼠在体肠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