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1 位作者 杨建 周红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过巴氏罐诱法取样,采集甲虫标本共7444号。步甲科、隐翅虫科和拟步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0·2%、38·3%和6·4%,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的优势类群。甲虫的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3种落叶松林内显著高于天然林,且在3种落叶松林中,刚种植的最高,幼年期的最低;个体数量正相反,天然林显著高于落叶松林,而且3种落叶松林内,幼年期最高,刚种植的最低。主坐标分析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落叶松林与幼年期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有较高的相似性。甲虫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内相似性很高,与天然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科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季节变化在3种落叶松林以及天然阔叶林间相似性都很低。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林冠层、草本层及枯落物的高(厚)度和覆盖率是决定科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在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以及天然落叶阔叶林内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成熟期的落叶松林已经具有了部分天然阔叶林的甲虫群落特点,但仍无法完全恢复到天然林的群落水平。因此,在鼓励森林恢复的同时,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仍然是保护地表甲虫群落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甲虫 森林恢复 多样性 落叶松种植林 天然落叶阔叶林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天宏 于晓东 周红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1-469,共9页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天然落叶阔叶林(约100年生)为对照,选择新种植(5年生)、幼年(15年生)和成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种植林,采用引诱法分别在地表和地上1·5m处取样,研究处于不同恢复阶段林地中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天然落叶阔叶林(约100年生)为对照,选择新种植(5年生)、幼年(15年生)和成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种植林,采用引诱法分别在地表和地上1·5m处取样,研究处于不同恢复阶段林地中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共采集甲虫标本3066号,其中隐翅虫、球蕈甲和埋葬甲科分别占总个体数的43·71%、31·83%和17·97%。嗜尸性甲虫的多度格局呈对数正态分布,随着落叶松林树龄的增长,其分布格局更加接近天然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3种落叶松林内均显著低于天然林,且在3种落叶松林中,新种植的最低。主坐标分析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林和天然阔叶林间的嗜尸性甲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落叶松种植林尚无法取代天然落叶阔叶林在维持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尸性甲虫 森林恢复 生物多样性 落叶松种植林 天然落叶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