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横摇滚珠丝杠断裂失效分析
1
作者 钱建国 冯辉 +1 位作者 陶鑫 张巍 《雷达与对抗》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针对某型舰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发生的横摇滚珠丝杠断裂问题,对失效滚珠丝杠开展失效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失效滚珠丝杠的断口分析、化学成分检测、金相检测、硬度检测与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认为滚珠丝杠螺纹退刀槽过渡圆角区表面残留的氮化... 针对某型舰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发生的横摇滚珠丝杠断裂问题,对失效滚珠丝杠开展失效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失效滚珠丝杠的断口分析、化学成分检测、金相检测、硬度检测与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认为滚珠丝杠螺纹退刀槽过渡圆角区表面残留的氮化白亮层导致表面脆性增加,促进了疲劳源的产生,材料调质处理后的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偏低,降低了材料的疲劳强度,在超过其疲劳承载极限的横摇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通过对滚珠丝杠螺纹退刀槽部位采取防渗氮保护或渗氮处理后彻底去除氮化白亮层,同时优化调质处理工艺参数可以提高该滚珠丝杠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稳定平台 滚珠丝杠 渗氮层 白亮层 疲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结构动态特性与动强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金彪 熊永虎 叶佩青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97,共4页
天线稳定平台是机载SAR系统的重要分系统之一。其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动强度能够满足载机安全性要求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结构的动态特性还对SAR系统的成像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以天线稳定平台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 天线稳定平台是机载SAR系统的重要分系统之一。其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动强度能够满足载机安全性要求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结构的动态特性还对SAR系统的成像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以天线稳定平台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与瞬态分析,给出了不同设计方案的动态特性和动强度,为平台的系统设计及结构的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稳定平台 ANSYS 模态分析 瞬态分析 自动接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式双天线稳定平台设计及坐标系变换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松涛 王振收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2,209,共4页
近年来,弹载SAR制导技术已成为SAR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中,为了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往往采用捷联稳定平台来实现天线稳定。阐述了两轴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框架,根据捷联式天线平... 近年来,弹载SAR制导技术已成为SAR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中,为了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往往采用捷联稳定平台来实现天线稳定。阐述了两轴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框架,根据捷联式天线平台的结构特点及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应用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两轴天线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对天线尺寸的要求,设计了随工作模式实时切换的同轴双天线,并依据建立的大天线坐标系推导出小天线坐标变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 坐标变换 同轴双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的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ATS
4
作者 刘万富 郭振永 +1 位作者 戴明宇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86-1789,共4页
该文简述了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针对某型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的新型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以PXI 虚拟仪器为核心,使用二维电控转台模拟载机角运动,采用激光小角度测量方法测量平台响应误差。该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 该文简述了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针对某型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的新型自动化测试系统。该系统以PXI 虚拟仪器为核心,使用二维电控转台模拟载机角运动,采用激光小角度测量方法测量平台响应误差。该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测试系统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机载SAR 天线稳定平台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 虚拟仪器 电控转台 激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结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美芳 《机械与电子》 2015年第1期40-42,共3页
研究了一种二维机载稳定平台。通过对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关键技术的分析,找到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和精度高等特点的机载平台稳定系统。可为机载稳定平台的设计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机载雷达 天线稳定平台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天线稳定平台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昭 《电子机械工程》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舰载雷达稳定平台系统能消除舰船纵横摇对雷达天线产生的影响,雷达稳定平台的结构形式、动态特性对舰载雷达的发射精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详细论述了一种两轴稳定平台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稳定平台的各项载荷,计算得到稳定平台... 舰载雷达稳定平台系统能消除舰船纵横摇对雷达天线产生的影响,雷达稳定平台的结构形式、动态特性对舰载雷达的发射精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详细论述了一种两轴稳定平台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稳定平台的各项载荷,计算得到稳定平台所需要的驱动功率。利用ANSYS软件对天线稳定平台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终,通过使用该稳定平台,成功地消除了舰船纵横摇运动对某舰载天线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稳定平台 纵横摇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测试模块
7
作者 刘万富 许猛 张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9期957-959,共3页
文章简述了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的结构以及国内第一个针对机载SAR稳定平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专用于该系统的基于PXI总线的测试模块的电路以及计算机端驱动、数据处理等软件,它模拟惯导姿态信号给平台伺服系统,采集平... 文章简述了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的结构以及国内第一个针对机载SAR稳定平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专用于该系统的基于PXI总线的测试模块的电路以及计算机端驱动、数据处理等软件,它模拟惯导姿态信号给平台伺服系统,采集平台跟踪误差信号并通过PXI总线传到主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试验证明,该模块能够圆满完成预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 PXI总线 惯导数据模拟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测试系统专用测试模块设计
8
作者 刘万富 许猛 张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64,共5页
简述了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的结构以及国内第一个针对机载SAR稳定平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专用于该系统的基于PX I总线的测试模块的电路以及计算机端驱动、数据处理等软件,它模拟惯导姿态信号给平台伺服系统,采集平台... 简述了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的结构以及国内第一个针对机载SAR稳定平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专用于该系统的基于PX I总线的测试模块的电路以及计算机端驱动、数据处理等软件,它模拟惯导姿态信号给平台伺服系统,采集平台跟踪误差信号并通过PX I总线传到主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 PXI总线 惯导数据模拟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er Designer在雷达天线稳定平台伺服系统设计调试中的应用
9
作者 陶春荣 谢向前 《雷达与对抗》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介绍了以Saber Designer软件为仿真平台的舰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系统控制参数仿真设计,并对最终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软件将大大提高系统的设计、调试效率。
关键词 雷达 天线稳定平台 伺服系统 SABER DESIG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敏感探测器PSD在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明宇 刘万富 张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2期154-156,188,共4页
为了满足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稳定平台动态性能的高精度测试的目的,采用基于二维PSD的测量系统测试平台。介绍了该测试系统测量雷达天线微小转角的原理、测试系统的结构、PSD器件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 为了满足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稳定平台动态性能的高精度测试的目的,采用基于二维PSD的测量系统测试平台。介绍了该测试系统测量雷达天线微小转角的原理、测试系统的结构、PSD器件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解决了PSD器件实验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该系统能精确真实地检测天线平台台体和平台控制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特别是角位置伺服回路跟踪精度时间常数等某些动态指标。实现了雷达稳定平台的自动化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天线 天线稳定平台 测试 位置敏感探测器 PSD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天线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德洁 张平 陆岷 《电子器件》 CAS 2010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天线稳定平台对载机角运动误差进行补偿,使天线在惯性空间保持稳定并跟踪地速方向。平台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单片FPGA替代DSP&CPLD现有方案,即在单片FPGA上完成数据采集、滤波及控制算法处理,并输出PWM...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天线稳定平台对载机角运动误差进行补偿,使天线在惯性空间保持稳定并跟踪地速方向。平台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单片FPGA替代DSP&CPLD现有方案,即在单片FPGA上完成数据采集、滤波及控制算法处理,并输出PWM信号进行电机调速控制。本文提出以双速度环控制替代传统的仅由光纤陀螺作为反馈元件的单速度环控制,并提出基于提升方案的小波阈值滤波、增益矩阵离线计算的常增益α-β-γ滤波、速度和加速度前馈等算法改进措施,在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的同时,便于FPGA硬件实现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天线稳定平台 小波阈值滤波 常增益α-β-γ滤波 PID控制 单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机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华夏 俞竹青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针对小型弹射式无人侦察机设计了CZ8B型雷达天线稳定平台,并建立了Solid Works软件的三维平台模型。应用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其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线稳定平台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结构设... 针对小型弹射式无人侦察机设计了CZ8B型雷达天线稳定平台,并建立了Solid Works软件的三维平台模型。应用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其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线稳定平台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结构设计合理,为平台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雷达天线稳定平台 SOLID WORKS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的模糊PID控制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旭伟 俞竹青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第4期51-54,共4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清晰成像的特点,为保证雷达天线波束指向稳定,设计了某型机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为了消除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控制中存在的非线性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策略;...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清晰成像的特点,为保证雷达天线波束指向稳定,设计了某型机载雷达天线稳定平台;为了消除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控制中存在的非线性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策略;稳定平台是依据陀螺仪所采集载机的角速度,运用反向运动补偿的原理进行工作;控制策略中,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算法,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动态改变PID控制器参数,改善稳定平台的控制效果,完成稳定平台控制器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比较,在稳定平台转速控制方面受到的外部干扰影响更小,响应速度更快;因此,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雷达天线稳定平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天线稳定平台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舰载天线稳定平台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冬梅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6期108-111,135,共5页
为了实现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设计了相应的位置伺服系统。针对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处于强振动、大冲击和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根据其承载的天线具有倒单摆式和大惯量负载等特点,采用经典控制理论中带微分反馈速度环进... 为了实现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设计了相应的位置伺服系统。针对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处于强振动、大冲击和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根据其承载的天线具有倒单摆式和大惯量负载等特点,采用经典控制理论中带微分反馈速度环进行速度控制;引入了陀螺环前馈控制补偿载体扰动,结合TMS320LF2407 DSP芯片的高速处理能力,采用模糊与单神经元自适应智能双模控制策略进行位置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较高的稳定精度和较强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 DSP 强振动 模糊控制 神经元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天线稳定平台控制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睿 俞竹青 晁令锦 《自动化与仪表》 2021年第12期33-37,84,共6页
为了提高稳定平台的抗干扰能力,使雷达天线指向稳定保证成像清晰,该文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此方案是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学习自适应能力,找到最优的PID三个控制参数,使稳定平台这种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为了提高稳定平台的抗干扰能力,使雷达天线指向稳定保证成像清晰,该文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此方案是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自学习自适应能力,找到最优的PID三个控制参数,使稳定平台这种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案的超调量仅有1.05%,稳态时间只有0.61 s。远远小于PID控制,而其对扰动的响应幅值仅为PID控制的18.6%,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神经网络PID控制具有更优秀的抗干扰能力,这种控制方案更加适合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稳定平台,有效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天线稳定平台 神经网络PID控制 传统PID控制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用微波天线稳定平台倾角传感器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冬梅 王子薇 王后平 《电子机械工程》 2010年第1期58-61,64,共5页
针对舰载轻型微波天线稳定平台处于强振动、大冲击和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条件,基于倾角传感器原理与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此环境倾角传感器类型及应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所选倾角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传输电路在上述恶劣环境条件下能够正... 针对舰载轻型微波天线稳定平台处于强振动、大冲击和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条件,基于倾角传感器原理与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此环境倾角传感器类型及应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所选倾角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传输电路在上述恶劣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且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稳定平台 强振动 电磁干扰 倾角传感器 固体摆 贝塞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轻型天线稳定平台电磁兼容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喻冬梅 《无线电工程》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基于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理论,针对舰载天线稳定平台安装位置处于恶劣电磁干扰环境和它在试验过程中因电源线尖峰信号及其传导发射和电场辐射等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采用压敏电阻和瞬变电压吸收二级管(TVS)进行瞬态抑制。采用屏蔽... 基于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理论,针对舰载天线稳定平台安装位置处于恶劣电磁干扰环境和它在试验过程中因电源线尖峰信号及其传导发射和电场辐射等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采用压敏电阻和瞬变电压吸收二级管(TVS)进行瞬态抑制。采用屏蔽、滤波和接地等技术降低电场辐射以及采用合理的器件进行电磁兼容设计,这些措施在试验及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天线稳定平台 电场辐射 屏蔽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用雷达天线稳定平台伺服系统模块化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坚 丁锋 《雷达与对抗》 1999年第2期64-67,共4页
介绍了舰用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系统的控制特点,提出了舰用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系统模块化设计的三个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交流稀土永磁伺服电动机为执行元件、数字控制为核心的平台模块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 天线稳定平台 设计 舰用雷达 雷达天线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天线稳定转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陶春荣 《雷达与对抗》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天线稳定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简单介绍了该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体系结构,给出了该实时操作系统在DSP中的移植方法,并阐述了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在天线稳定转台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雷达 天线稳定平台 控制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雷达天线的陀螺稳定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春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4期24-28,共5页
一本文介绍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包括平台框架、稳定回路、跟踪回路及误差补偿。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天线稳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