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表证 寒风郁阳 正邪相争 |
姚荷生
伍炳彩
邓必隆(整理)
姚梅龄(整理)
|
《江西中医药》
|
2010 |
4
|
|
2
|
毛刺、分刺在《伤寒论》太阳表证的应用探讨 |
郑文聪
张海峰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9 |
4
|
|
3
|
少阳兼太阳表证的成因、主证及治法是什么? |
|
《河北中医》
|
1981 |
0 |
|
4
|
太阳表证的本质假说 |
王伯章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0 |
0 |
|
5
|
伤寒论评话 第5章 病发阴阳待分清,寒热表现证不同——太阳病表证的分类、传经、转归和表现 |
梁华龙
|
《中医学报》
CAS
|
2012 |
2
|
|
6
|
伤寒论评话 第28章 变证形成重在病人体质 风湿相搏亦属太阳表证——变证及风湿表证的辨证治疗 |
梁华龙
|
《中医学报》
CAS
|
2014 |
1
|
|
7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实验研究 |
李杰
陆东明
吴萍
王仁媛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针刺“足三里”对太阳病(风寒表证)患者周节律及免疫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魏裕红
邓扬嘉
龚巧巧
刘晶
黄俊凡
|
《中国中医急症》
|
2020 |
10
|
|
9
|
试论《伤寒论》太阳病表证不同层次治法 |
杨健才
|
《中医药通报》
|
2013 |
2
|
|
10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李杰
陆东明
吴萍
王仁嫒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太阳病(风寒表证)“欲解时”与白介素节律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李杰
陆东明
吴萍
王仁嫒
张发斌
张广梅
刘占厚
赵协慧
陈湘红
|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太阳病表证虚实状态病机新解 |
傅骞
姜良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0 |
|
13
|
针“足三里”对太阳病(风寒表证)七日节律影响的临床观察 |
魏裕红
龙训莲
邓扬嘉
龚巧巧
文永
|
《中医临床研究》
|
2019 |
0 |
|
14
|
太阳表虚证属性刍议 |
马居里
严惠芳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5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
姚荷生
伍炳彩(整理)
姚梅龄(整理)
|
《江西中医药》
|
2010 |
1
|
|
16
|
《伤寒论》表证分经论治初探 |
曹毅
李洪剑
修洁
|
《河南中医》
|
2015 |
3
|
|
17
|
柯琴“六经表证论”求探 |
刘振杰
|
《国医论坛》
|
2001 |
5
|
|
18
|
从腰痛治疗看“表证”—姚梅岭老师经典案例分析讨论 |
部爱贤
王立国
|
《中医临床研究》
|
2017 |
2
|
|
19
|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在病因病理、脉证治法上有何异同? |
|
《河北中医》
|
1981 |
0 |
|
20
|
从中医经典理论探讨艾灸禁忌证 |
王冬
宋俊生
|
《河南中医》
|
201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