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失信环境与企业现金持有——来自失信被执行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邱金龙 王雪 张国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7,共13页
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法人数据,实证检验地区失信环境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揭示其主要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失信被执行人越多,其现金持有水平越高;机制... 构建相互信任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法人数据,实证检验地区失信环境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揭示其主要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失信被执行人越多,其现金持有水平越高;机制检验发现,失信环境能够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增加费用支出和降低经营绩效,内外部资金来源受限以及增加的费用支出迫使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持有更高水平的现金;进一步检验发现,当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较差、规模较小时,失信环境中的企业需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对潜在风险。这些结论从现金持有的角度丰富了对失信环境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失信环境 失信被执行人 现金持有水平 社会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
2
作者 唐嘉怡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2期262-269,共8页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制度。但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暴露出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公开内容泄露隐私信息、公开范围侵犯生活安宁、公开条件中对象不明三个方面的困境。隐私权不仅涉... 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制度。但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暴露出该制度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公开内容泄露隐私信息、公开范围侵犯生活安宁、公开条件中对象不明三个方面的困境。隐私权不仅涉及公民个人安全、合法权益,还会涉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对齐进行制度优化。首先,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优化,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统一具体实践;其次,区分公开的范围,依据案件侵害的程度决定是否向整个社会公开;最后,明确公开的条件,规定相应的判断标准,缓解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制度与隐私权保护的矛盾,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该制度的惩戒、威慑和引导作用。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enforcement,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proposed a system for disclosing the information of dishonest person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However, in its opera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ystem and privacy protection has been exposed,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difficulties: the leakage of private information in public content, the infringement of peaceful life in the scope of public disclosure, and the lack of clarity in the objects of public disclosure. The right to privacy not only concerns the personal safety and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but also invol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lign and optimize the system. Firstly, optimize it from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further clarify the publicly available content, and better unify specific practices. Secondly, distinguish the scope of disclosure and decide whether to disclose it to the entire society based on the degree of infringement of the case;Finally, clarifying the conditions for disclosure and setting corresponding judgment standards can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for dishonest persons and privacy protection, while also better playing the punitive, deterrent, and guiding role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信息公开 隐私权保护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施行中的问题及解决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昌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5,共8页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为采用不同的惩戒力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建立对被错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员的救济与补偿措施。此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所涉案件的相关信息的范围还值得商榷,主要围绕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展开,既要强调公布信息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隐私权保护 纠错程序 监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社会效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守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9期30-36,共7页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宏观背景下,针对民事"执行难"问题,在多年实践探索和顶层设计互动的基础上出台的。该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在操作、司法、道德、制度等层面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这...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宏观背景下,针对民事"执行难"问题,在多年实践探索和顶层设计互动的基础上出台的。该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在操作、司法、道德、制度等层面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这些效应受到该制度在法院系统内的实施效果、法院系统内外的联动水平、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诚信文化的建设成效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社会效应的扩张需从确保制度实现、构建诉讼征信系统、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培育四个层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执行征信系统 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的性质、正当性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继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0,共9页
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措施针对不履行义务和妨害民事执行两类失信行为。惩戒不履行义务失信人是民事执行行为,目的是促进义务履行;惩戒妨害民事执行行为人是处罚行为,目的是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改变了《民事诉... 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措施针对不履行义务和妨害民事执行两类失信行为。惩戒不履行义务失信人是民事执行行为,目的是促进义务履行;惩戒妨害民事执行行为人是处罚行为,目的是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改变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机制并设定惩戒措施,其他机关对妨害民事执行行为实施惩戒都面临合法性的问题。《合作备忘录》不应设定惩戒措施,而应立足于规范联合惩戒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失信被执行行为,联合惩戒是间接惩罚,须重视失信行为直接惩罚,辅之以间接惩罚。对妨害民事执行的失信行为,应由法院采取直接惩罚措施,联合惩戒应主要针对不履行义务的失信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联合惩戒 信用惩戒 信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用报告中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异议处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敏 《征信》 2017年第8期44-46,共3页
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以来,随着合作深化和惩戒效应显现,失信信息异议数量增多,但由于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异议处理缓慢,风险隐患增多,需引起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应进一步提升异议处理效率,保护信息主体权益,规避潜... 自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以来,随着合作深化和惩戒效应显现,失信信息异议数量增多,但由于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异议处理缓慢,风险隐患增多,需引起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应进一步提升异议处理效率,保护信息主体权益,规避潜在法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管理 个人信用报告 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异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影响企业银行借款机理探讨——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的检验
7
作者 周洲 周丹琪 冉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4,共13页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提供了声誉惩罚的“公共品”,提高了社会诚信水平并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这种第三方声誉惩罚措施还能够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银行借款产生正向影响:一是第三方声誉惩罚增加了企业失信的声誉成本,减少了企业失信行为,提高了企业声誉;二是第三方声誉惩罚能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使企业更加重视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效果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差异,企业风险水平越低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低,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也越显著。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提高企业银行借款的同时减少了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改变了企业融资结构;即使设立第三方声誉惩罚退出机制也不会弱化其对企业银行借款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实证检验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丰富了有关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以及企业银行借款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为政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融资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银行借款 影响机理 第三方声誉惩罚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治的地方实践与制度前景
8
作者 韩业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3-27,共5页
各个地方在联合惩治失信被执行人、破解执行难方面积极探索,包括多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协调执法共同打击老赖,开展"执行会战""执行风暴"等活动,在特定时间内针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执法,采用行政拘留或者追究刑事... 各个地方在联合惩治失信被执行人、破解执行难方面积极探索,包括多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协调执法共同打击老赖,开展"执行会战""执行风暴"等活动,在特定时间内针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执法,采用行政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以加大打击力度。就地方实践的制度前景而言,要完善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治制度,需要充分肯定地方先行先试的探索意义,在具体实施上,要坚持债权人保护与失信被执行人人权保护相结合原则,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失信被执行人 联合惩治 地方实践 司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权利保护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
9
作者 梁宏辉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26-227,共2页
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是重要的执行措施,对于提升执行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前的执行实践中,还存在着执行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的法律依据不充分、过度曝光其信息缺乏正当性以及程序保障... 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是重要的执行措施,对于提升执行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前的执行实践中,还存在着执行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的法律依据不充分、过度曝光其信息缺乏正当性以及程序保障不足等问题,需要相应采取完善强制执行立法、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程序保障等措施来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惩戒 权利保护 程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视域下失信被执行人的被遗忘权研究
10
作者 邓皓迪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79-81,85,共4页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人民法院应对“执行难”难题的一大创新举措,对于惩戒失信人及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信息公布内容、公布平台、退出机制和权利救济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致使失信被执行人的“被遗忘权”受...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人民法院应对“执行难”难题的一大创新举措,对于惩戒失信人及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信息公布内容、公布平台、退出机制和权利救济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致使失信被执行人的“被遗忘权”受到侵犯。《民法典》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信息的界定及其公开的“必要原则”,明确了个人信息主体的删除权,在实质上体现了“被遗忘权”,对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具有指导作用。保护失信被执行人的“被遗忘权”,需要从完善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公布方式、公布平台、退出救济等角度入手,在制度上为失信被执行人的“被遗忘权”提供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遗忘权 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必要原则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失信被执行人子女权利保障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一平 黄毅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5,共7页
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已经成为攻克执行难的利器。从限制高消费的立法目的看,现行制度具有积极意义,但因在限制"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时,未对执行权限进行明确限缩,也未妥善保障失信被执行人... 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已经成为攻克执行难的利器。从限制高消费的立法目的看,现行制度具有积极意义,但因在限制"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时,未对执行权限进行明确限缩,也未妥善保障失信被执行人子女的教育选择权、人格权和发展权,致使司法执行过程中"失信连坐"情况频发,"长于执行、短于保权"的跛行态势明显。为促成执行效率提升与失信被执行人子女权利保障的耦合,应在现有失信惩戒制度下,优化失信被执行人子女的权利保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惩戒 失信被执行人子女 权利保障 教育选择权 执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志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一直以来,众多被执行人在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以后以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恶意逃避执行,致使民事执行难以继续下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以救济。但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用并未受多大影响,与之从事经济活动的其他民事主体同样会... 一直以来,众多被执行人在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以后以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恶意逃避执行,致使民事执行难以继续下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以救济。但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用并未受多大影响,与之从事经济活动的其他民事主体同样会因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缺失而无法权利救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将民事执行与个人信用相结合,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力图解决民事执行难的问题,促使人们重视个人信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 民事执行 失信被执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缺陷和完善途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清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6年第3期9-12,共4页
众所周知,诚信缺失与"执行难"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它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严重侵害了司法公信力。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产生和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通过对比中德两国该项制度的异同,分析了我国... 众所周知,诚信缺失与"执行难"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它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严重侵害了司法公信力。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产生和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通过对比中德两国该项制度的异同,分析了我国民事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探寻完善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思宇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确立失信被执行人①信息公开制度,为破解法院“执行难”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的同时,保护其个人信息权的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权,包括知情同意权、更正权、删除权、安全权四项权能。针... 确立失信被执行人①信息公开制度,为破解法院“执行难”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的同时,保护其个人信息权的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权,包括知情同意权、更正权、删除权、安全权四项权能。针对当前制度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修正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制度启动程序,完善救济与赔偿措施,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内容和公开方式。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既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又兼顾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权,才能够确保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开制度有序运行,发挥最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个人信息权 权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的完善——基于德韩两国比较借鉴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婷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51-55,66,共6页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质是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项创新。法律权利的实然性要求、信用的无形资产特征和执行理念的社会调适是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与德韩两国的信用惩戒制度比较下,我国在制度规定和对被执行人权利保护上还存在不足...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实质是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的一项创新。法律权利的实然性要求、信用的无形资产特征和执行理念的社会调适是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在与德韩两国的信用惩戒制度比较下,我国在制度规定和对被执行人权利保护上还存在不足,是以提出确立保障当事人权利平衡的理念、制定统一明确的规程、增加被执行人保护目的的约束性规定、规范救济和监督渠道为完善该制度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诚实信用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赖”的“被遗忘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的改革思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子琦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2-57,共6页
我国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凭借扎实的理论根基和简单便捷的推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我国司法多年的"执行难"问题。但该制度在改革和推行过程中过度偏向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忽视了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利益保... 我国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凭借扎实的理论根基和简单便捷的推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扰我国司法多年的"执行难"问题。但该制度在改革和推行过程中过度偏向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忽视了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利益保护失衡。应将该制度实施视为独立的诉讼,满足相应的证明标准,赋予被执行人答辩权利;同时,被执行人有权就信息公开不当申请国家赔偿,请求民事赔偿,实现自身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遗忘权 权利救济 老赖 信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建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政治效果上可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律效果上可以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社会效果上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尽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多重意义... 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政治效果上可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律效果上可以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在社会效果上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尽管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具有多重意义,但是构建我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首先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各方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有不同解读;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构造也不同;最后在程序方面也存在失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缺乏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对策:第一,科学界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内涵。第二,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第三,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的操作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治思想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修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和逻辑的契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雯 《阴山学刊》 2018年第4期83-89,共7页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立法层面有规则粗糙、司法解释冲突等瑕疵,特别是在规则设定中缺乏对统一公布渠道、信息内容、救济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同时,规则不全亦使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种种问题,如公布信息混乱、退出渠道不通...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立法层面有规则粗糙、司法解释冲突等瑕疵,特别是在规则设定中缺乏对统一公布渠道、信息内容、救济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规定。同时,规则不全亦使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种种问题,如公布信息混乱、退出渠道不通畅等。以域外比较的方式,总结出该制度之共性特征,由其是名单的公布方式和救济途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即统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公布渠道,并完善救济方式及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公布渠道 救济方式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机制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秀霞 赵晨笑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9-89,共11页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机制在实施中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认定困难、社会关注度不高、惩戒措施不足、惩戒措施的合法性质疑等问题。对此主要应通过立法层面解决,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回应现实需要。针对理论上的质疑,从法律规定、执行权性...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机制在实施中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认定困难、社会关注度不高、惩戒措施不足、惩戒措施的合法性质疑等问题。对此主要应通过立法层面解决,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回应现实需要。针对理论上的质疑,从法律规定、执行权性质、隐私权让渡、比例原则及信用现状和比较法考量等角度进行回应。目前我国信用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名单制度目的的情况下,有些创新性的惩戒措施是必须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应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限度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 信用惩戒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完善——以欧盟、美国被遗忘权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云滨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亟须对制度本身予以完善。近年来,被遗忘权在欧盟和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地确立,被遗忘权相关理论对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有所裨益。人民法院在决定将被执...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亟须对制度本身予以完善。近年来,被遗忘权在欧盟和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地确立,被遗忘权相关理论对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有所裨益。人民法院在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前应谨慎审查,一般情形下不应对未成年的被执行人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措施,应慎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遗忘权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