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忠献 王虹 +1 位作者 吕杨 徐龙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70,共7页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部位易发生损伤破坏,从而引起结构失效,针对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以结构构件、结构层以及结构整体的损伤准则为约束方程,采用以结构构件损伤值相等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部位易发生损伤破坏,从而引起结构失效,针对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以结构构件、结构层以及结构整体的损伤准则为约束方程,采用以结构构件损伤值相等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二次开发的钢材和混凝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了优化.以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Benchmark模型为例,对双向El-Centro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各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结构损伤集中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构各层损伤分布更加均匀,结构整体损伤减小,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失效模式优化 损伤分析 损伤准则 损伤本构模型 纤维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忠献 吕杨 +1 位作者 徐龙河 丁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2-70,共9页
控制结构损伤过程和失效模式,避免结构发生整体倒塌,对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降低地震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材料、构件和结构三个层次的结构损伤准则,结构失效模式优化以及结构损伤控制的研究成果,... 控制结构损伤过程和失效模式,避免结构发生整体倒塌,对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降低地震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材料、构件和结构三个层次的结构损伤准则,结构失效模式优化以及结构损伤控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采用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加权组合得到结构损伤准则的方法是可行的;而结构失效模式优化应在结构精细化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目标函数与优化过程的相关性,以提高优化的收敛速度;关于结构损伤控制,应研究高效、稳定、能考虑结构强非线性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并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地震 损伤准则 失效模式优化 损伤控制 磁流变(MR)阻尼器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模式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颜欣桐 徐龙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7,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模式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截面尺寸为优化变量,材料用量为约束条件,最大层间位移角及结构整体损伤指数为算法目标函数,利用基因序列的杂交及变异,实现有利基因的传...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模式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截面尺寸为优化变量,材料用量为约束条件,最大层间位移角及结构整体损伤指数为算法目标函数,利用基因序列的杂交及变异,实现有利基因的传递。将一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简化为集中质量体系,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正确性。以一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运用增量动态分析(IDA),确定其敏感地震动及相应峰值加速度(PGA),并作为优化过程中的地震动输入。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其屈服及极限位移,用于计算整体损伤指数。提出了多目标最小值优化问题的线性加权方法,并评价各性能指标的算法收敛性。历经4代共654个随机样本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增加材料用量的前提下,使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少了16.3%,整体损伤值减少了20.8%,各极限状态的年超越概率降低,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提高,有效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失效模式优化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增量动态分析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混凝土组合梁/板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言磊 欧进萍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为了解决桥梁结构中日益严重的钢材锈蚀问题和降低初始造价,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混凝土组合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组合形式。文中首先从主要组合形式及其相关研究等方面回顾了FRP-混凝土组合梁/板系统的... 为了解决桥梁结构中日益严重的钢材锈蚀问题和降低初始造价,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混凝土组合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组合形式。文中首先从主要组合形式及其相关研究等方面回顾了FRP-混凝土组合梁/板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FRP-混凝土组合梁/板系统的3种常用分析方法和3种优化失效模式及相应的延性特征,接着列出了FRP-混凝土组合梁/板系统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该组合系统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FRP-混凝土组合结构 优化失效模式 延性特征 桥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