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决策树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阎珊珊 王亚 姚冬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51-55,61,共6页
目的 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算法构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液透析后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 目的 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算法构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液透析后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和决策树模型构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者40例,未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者16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素氮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白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位于第1层的年龄是透析失衡综合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样本分为3个亚群,年龄>56.5岁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为95.0%,远高于年龄≤56.5岁患者的发生率),位于第2层的白蛋白、尿素氮分别是年龄>55.5~56.5岁、年龄>56.5岁的影响因素。结论 分析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失衡综合征 危险因素 决策树 卡方自动交互检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失衡综合征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月驹 秦士吉 +3 位作者 李升 陈伟 王娟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98-598,共1页
1886年,英国的John K Spender医生首次提出了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几百年来,人们对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主流观点均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1886年,英国的John K Spender医生首次提出了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几百年来,人们对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主流观点均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主要是由于组成膝关节的软骨面退变引起[1],以这个理论为指导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以膝关节置换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疾病 不均匀沉降 膝关节失衡综合征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栩 陈立新 +2 位作者 杨发奋 陆桂荣 何美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的效果以及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将 3 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衰 )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透析组 (A组 )和恒定正常钠透析组 (B组 ) ,分别进行可调钠透析与恒定正常钠透析 ,...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预防失衡综合征和低血压的效果以及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血钠的影响。方法 将 3 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衰 )患者随机分为可调钠透析组 (A组 )和恒定正常钠透析组 (B组 ) ,分别进行可调钠透析与恒定正常钠透析 ,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发生率及血钠的变化。结果 A组进行血透 786次 ,发生失衡综合征 48例次 ( 6.11%) ,发生低血压 5 9例次 ( 7.5 1%) ;B组进行血透 665例次 ,失衡综合征及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 12 3例次( 18.5 0 %) ,119例次 ( 17.89%)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两组透析前后比较和各组间血钠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预防失衡综合征及低血压的发生 ,可使透析后血钠维持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失衡综合征 低血压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超滤量对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家岭 刘萍 +3 位作者 徐庆群 张家庆 朱建军 刘俊生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0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超滤量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血透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规律透析患者,根据年龄、超滤量不同分组,超滤量以<2.0L/次、2.0~3.0L/次、>3.0L/次分为3组,年龄组分为39岁及以下组,4... 目的比较不同超滤量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血透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规律透析患者,根据年龄、超滤量不同分组,超滤量以<2.0L/次、2.0~3.0L/次、>3.0L/次分为3组,年龄组分为39岁及以下组,40~60岁组,>61岁及以上组;连续观察3个月;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呕吐、肌肉痉挛、头痛、腰酸背痛等情况的发生例次。结果同年龄组中超滤量大者,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在相同超量下,年龄组大者,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结论若使患者在透析治疗中过程中减少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情况的发生,应严格控制超滤量;同时年龄增长、超滤量增加是血液透析治疗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发生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失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钠透析减少高危人群透析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的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锐 梁翠琼 +3 位作者 钟安琪 梁洁珍 张秋林 谭国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8期465-466,共2页
高危人群(高龄或糖尿病等)常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引起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出现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等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造成对血透的不耐受[1].可调钠透析在控制透析不耐受方面的有效性已逐渐得到认可.
关键词 可调钠透析 高危人群 低血压 失衡综合征 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阴火认识血管稳态失衡综合征炎症机制的中医内涵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新东 祁晓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58,204,共4页
炎症是血管稳态失衡综合征(VHDS)的关键机制之一。本文提出这一炎症病理机制可从中医学"阴火"来认识的观点:此炎症之火与气虚关系密切;脾胃在VHDS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西两种理论体系的桥接点,... 炎症是血管稳态失衡综合征(VHDS)的关键机制之一。本文提出这一炎症病理机制可从中医学"阴火"来认识的观点:此炎症之火与气虚关系密切;脾胃在VHDS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西两种理论体系的桥接点,此炎症的"火"与脾胃运化失常导致的气虚关系密切;气虚而热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炎症级联反应有相关性;气虚是VHDS形成的关键证候要素,是VHDS火热之邪形成的基础,火热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易损斑块形成及破裂的关键证候要素,甘温除热是防治的重要治则。并从中医学"气-热"与现代医学"线粒体-炎症氧化"体系的似同性和相关性对中药可能的作用机制靶点作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血管稳态失衡综合征 炎症 甘温除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行为管理及失衡综合征预防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其玉 徐红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890-89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1)经比较发现,观察组行为管理中饮食及液体摄入、身体活动、心理-社会行为、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次数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下有利于改善医疗可控因素,提高患者的主观因素,对于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透析失衡综合征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西霞 冯士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4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6例透析患者在透析中静脉给予高渗溶液,控制脱水速度,提高透析钠浓度等来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结果 56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2例(3%)。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6例透析患者在透析中静脉给予高渗溶液,控制脱水速度,提高透析钠浓度等来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结果 56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2例(3%)。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医生积极配合以及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失衡综合征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高利 马峥嵘 蔡岳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8期116-1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整体化护理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易发生透析失衡的重点患者个性化地采取①限制透析膜面积,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②在透析中、后分别静点高渗糖或甘露醇;③...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和整体化护理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易发生透析失衡的重点患者个性化地采取①限制透析膜面积,降低血液、透析液流量;②在透析中、后分别静点高渗糖或甘露醇;③选择钠曲线透析;④给患者提供整体的护理措施等。结果我科从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4年共完成血液透析48000例中发生透析失衡共计1159例,透析失衡发生率明显低于统计学3.4%~20%的水平。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与护理增加了透析患者对透析医嘱的依存性,减少了透析失衡的发生率,最终改善了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防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失衡综合征58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东星 张红霞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透析失衡综合征在新透析患者血BUN≥60mmol/L和(或)Scr≥1800umol/L等高尿毒症毒素患者透析间隔≥5 d的不规律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比较采取充分预防性措施+个体化透析前、后...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透析失衡综合征在新透析患者血BUN≥60mmol/L和(或)Scr≥1800umol/L等高尿毒症毒素患者透析间隔≥5 d的不规律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比较采取充分预防性措施+个体化透析前、后两个时间段透析失衡的发生率。结果58例透析失衡综合征中新透析患者47例,占81%;其中高尿毒症毒素的新透析患者21例,不规律透析患者7例,维持性规律透析患者4例。采取充分诱导+个体化透析措施前、后两个时间段透析失衡发生率分别为19.7%和6.7%。结论失衡综合征在新透析患者、高尿毒症毒素患者和非规律慢性透析者有较高的发生率,积极的预防措施+个体化透析可降低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对长期慢性透析患者而言,规律和充分透析是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衡综合征 规律分析 预防措施 个体化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型失衡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颖 杨云华 赵连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肺型失衡综合征(DD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例首次血液透析后并发肺型失衡综合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在首次血液透析后数小时发生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血...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肺型失衡综合征(DD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5例首次血液透析后并发肺型失衡综合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在首次血液透析后数小时发生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血气分析支持呼吸衰竭,通过增大透析超滤脱水及对症治疗症状改善.结论 血液透析可以诱发肺型失衡综合征(急性肺水肿),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HD) 失衡综合征(DDS) 急性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明思 梁秀凤 +2 位作者 梁胜玲 梁艳仪 陆燕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2期93-93,共1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血液透析出现失衡综合征患者59例,分析其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9例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有关,所...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血液透析出现失衡综合征患者59例,分析其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9例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有关,所有出现失衡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于透析后2~12 h内全部恢复.结论 血液透析并发失衡综合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密切观察病情,合理治疗,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失衡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诱发肺水肿-肺型失衡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质刚 史振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0期526-531,共6页
目的 证明快速透析诱发的失衡综合征 (DDS)伴发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急性肾衰竭犬模型 ,评定快速血液透析后血清和脑脊液生化参数、颅内压、肺血管阻力指数、脑 /肺组织干湿比、肺水肿指数和脑与肺组织学变化。结果 透析快速排... 目的 证明快速透析诱发的失衡综合征 (DDS)伴发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急性肾衰竭犬模型 ,评定快速血液透析后血清和脑脊液生化参数、颅内压、肺血管阻力指数、脑 /肺组织干湿比、肺水肿指数和脑与肺组织学变化。结果 透析快速排除尿素氮、肌酐导致DDS ,表现为颅压增高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监测C组ARF狗血流动力学参数 ,显示为透析后肺动脉压 (PAP)、肺毛细血管嵌楔压 (PCWP)、右房压 (RAP)、右室压 (RVP)、中心静脉压 (CVP)增加 ;随透析时间的延长 ,肺血管总阻力 (TPRI)、颅内压增加 ;透析后肺水肿指数增加 ,脑、肺组织干湿比减少以及脑、肺组织学检查均提示脑和肺水肿。D组狗假透析后没有上述变化。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血液透析可以诱发肺和脑水肿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因血浆尿素浓度快速下降有关 ,通过“尿素逆渗透效应”导致血浆 /组织产生渗透梯度 ,使血浆水进入脑和肺组织 ,临床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等多系统失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失衡综合征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钠与可调钠透析在预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青 吴金花 +1 位作者 孟皓波 梦雅萍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透析失衡综合征 临床观察 高钠透析 下降型可调钠透析 血肌酐 尿素氮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郜建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96-2097,共2页
失衡综合征(简称DDS),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有脑电图特征性改变,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常持续数小时,至24h后逐渐消失,是血液透析治疗常见的具有发生快、病情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失衡综合征(简称DDS),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有脑电图特征性改变,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常持续数小时,至24h后逐渐消失,是血液透析治疗常见的具有发生快、病情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提高透析质量,确保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本科室自2005年开始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失衡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衡综合征 血液透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露 谢萍 谢冰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5期12-14,共3页
综述了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主要从采用可调钠透析,精确配置透析液,选择适宜的血流量及透析时间等方面进行综述,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进行有效预... 综述了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主要从采用可调钠透析,精确配置透析液,选择适宜的血流量及透析时间等方面进行综述,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对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进行有效预防和护理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衡综合征 血液透析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研治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时洪娟 孟令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对于透析失衡综合征(DDS)的防治措施,目前仍处于研究开拓阶段,许多治疗方法如短时低效透析、高钠透析、透析结束前补充高渗糖、透析过程中补充甘露醇、低透析液流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可调钠透析等仍属经验层次,大部分临床研究为小样... 对于透析失衡综合征(DDS)的防治措施,目前仍处于研究开拓阶段,许多治疗方法如短时低效透析、高钠透析、透析结束前补充高渗糖、透析过程中补充甘露醇、低透析液流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可调钠透析等仍属经验层次,大部分临床研究为小样本、短期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用五苓散等方加减对于DDS的症状改善及其预防有独特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失衡综合征 短时低效透析 五苓散/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肺型失衡综合征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质刚 史振伟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肺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ARF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时肺组织水含量,肺血管压力指标以及肺组织学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使BUN,SCr水平迅速下降,形成肺/血浆渗透压梯度,使肺...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肺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ARF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时肺组织水含量,肺血管压力指标以及肺组织学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使BUN,SCr水平迅速下降,形成肺/血浆渗透压梯度,使肺组织水含量明显增加,形成肺淤血肺水肿。透析后肺血管压力指标变化显示,肺动脉压(PAP)10.8±3.08mmHg vs17.9±4.89mmHg,肺毛细血管嵌梗压(PCWP)-1.3±1.95mmHg vs17.9±4.46mmHg,右房压(RAP)-1±2.85mmHg vs0.53±2.38mmHg,右室压(RVP)7.1±2.85mmHg比18.32±3.95mmHg,中心静脉压(CVP)0.5±1.65cmH2Ovs1.3±2.00cmH2O,心脏指数(CI)5.21±0.92L/min比3.89±0.93L/min和全肺阻力指数(TPRI)2.25±0.37u·m^2比2.83±0.63u·m^2,以及每搏指数(SI)0.041±0.009L/min比0.025±0.007L/min等参数均呈有意义的变化,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X线摄影,肺水含量和肺组织学检查均显著肺瘀血。结论 血液透析BUN快速下降可以导致肺淤血,肺水肿,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尿素反向渗透效应,导致肺/血渗透压梯度的形成,使循环中水分渗入肺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肺水肿 失衡综合征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及其防治与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士丽 闫丽范 冯士娟 《黑龙江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81-182,共2页
血液透析是广大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在促进肾功能恢复,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失衡综合症(D·S)就是其中的一种。
关键词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护理方法 肾功能恢复 失衡综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6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9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为26例,乙组患者为23例。甲乙两组患...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9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为26例,乙组患者为2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失衡综合征程度以及发生率、HAMD评分。结果甲组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11.54%)少于乙组患者(43.48%),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387,P=0.012)。甲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4.12±2.11)分少于乙组患者(16.67±4.26)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3.302,P=0.000)。结论综合护理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明显改善了患者抑郁情绪,并且降低了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长期血液透析 透析失衡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