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延艳斌
李春玲
刘深龙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针灸科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针灸科
沧州市人民医院
-
出处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208-212,共5页
-
基金
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51302107)
-
文摘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运动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头针组36例采用头部运感区、运动区为主穴治疗,康复组37例采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针康组37例釆用头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痉挛指数、NDS、FMA、CSI及ADL评分变化;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NDS、CS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shworth痉挛指数、FMA、AD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NDS、CSI均低于头针组、康复组,Ashworth痉挛指数、FMA、ADL评分高于头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头针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康复组。结论: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运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生活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荐。
-
关键词
头针同步运动疗法
中风
痉挛性偏瘫
-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