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侧位X线片在错牙合畸形骨性分类及所处生长期方面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朱甜 王少鹏 谢尔婷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侧位X线片在错牙合畸形骨性分类及所处生长期方面的诊断价值,以期为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9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所有患儿均拍摄头颅侧位X线... 目的:探讨头颅侧位X线片在错牙合畸形骨性分类及所处生长期方面的诊断价值,以期为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9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错牙合畸形患儿,所有患儿均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将侧位X线片影像导入Uceph头影测量软件,通过下颌骨相对位置和颈椎形态对患儿畸形骨性分类及所处生长期进行评估。结果:经测量下颌骨相对位置显示,骨性Ⅰ类患儿有33例(33.00%),其中男童占63.64%,女童占36.36%;骨性Ⅱ类患儿有39例(39.00%),其中男童占66.67%,女童占33.33%;骨性Ⅲ类患儿有28例(28.00%),其中男童占28.57%,女童占71.43%。经评估颈椎形态显示:青春前期儿童有25例,平均年龄(8.43±1.16)岁;青春期儿童有55例,平均年龄(12.28±1.90)岁;青春后期儿童有20例,平均年龄(14.72±1.80)岁。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头颅侧位X线片评估患儿错牙合畸形的骨性分类及所处生长期。临床有必要加强口腔正畸宣传教育,完善口腔正畸检查检测,系统分析、诊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以早期干预错牙合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儿童 头颅侧位x线片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隐裂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彤 马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4,I007,共4页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 50例腭隐裂患者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 ,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进一步研究腭隐裂患者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 ,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隐裂患者 50例 ...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 50例腭隐裂患者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 ,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进一步研究腭隐裂患者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 ,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隐裂患者 50例 (年龄 4~ 51岁 ,平均年龄 1 1 9岁 ,男性 2 0例 ,女性 30例 ,男∶女 =1∶1 5)。对术前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共 1 0 0张 (每例静止及发“i”音各 1张 )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腭隐裂组的软腭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 ,患者的腭帆提肌附着点相对位置比对照组靠前 ,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较小 ,以上 3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两组间硬腭相对长度和发音时软腭伸长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通过测量所得指标(包括软腭相对长度、腭帆提肌附着位置及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隐裂 头颅侧位x线片 软腭 形态学 运动能力 腭咽闭合不全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头颅侧位片和CBCT头影测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凯 周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X线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2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X线头颅侧位片和头颅CBCT三维重建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由同1名医生在2周内定点2次,使用CASSOS头影测量分析,取平...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X线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12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X线头颅侧位片和头颅CBCT三维重建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由同1名医生在2周内定点2次,使用CASSOS头影测量分析,取平均值,用配对t检验比较2D和3D测量的差异性。结果:Go(L)-Me、Go(R)-Me、Co(L)-ANS、Co(R)-ANS测量值在两种不同测量方法中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颅侧位片2D头影测量与CBCT 3D头影测量值存在差异性,可探索建立一套新的三维头影测量体系以供口腔正畸、正颌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x线头颅 CBCT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丁国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开发的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CACAS)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16例,应用CACAS自动完成标志点定位,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标志点,自动测量分析,获... 目的:对开发的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CACAS)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16例,应用CACAS自动完成标志点定位,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标志点,自动测量分析,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坐标和测量参数值。结果:自动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与计算机人机交互式两种头影测量方法间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除个别测量项目间)。结论: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为更准确的测量分析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自动化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临床应用评价 头颅侧位x线片 人机交互方式 头影测量方法 标志点 选择标准 测量项目 参数值 交互式 显著性 统计学 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诊断中的意义
5
作者 庄金良 陈远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9-640,共2页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氏Ⅲ类错殆畸形的诊断、提供正确的矫治设计依据及颌面生长发育的研究上,比角度分析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黯诊断及制定矫治计划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EN分析法 x线头影测量 安氏Ⅲ类 诊断 x线头颅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颌面生长发育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及其国内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关举 徐宇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83-85,共3页
1931年,美国的Broadbent提出了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然后对面部软硬组织进行定点、描绘线角以及轮廓,并测量线距与角度进行测量分析。这一革新使对患者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结构特点的... 1931年,美国的Broadbent提出了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然后对面部软硬组织进行定点、描绘线角以及轮廓,并测量线距与角度进行测量分析。这一革新使对患者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结构特点的了解由表及里,让个体或人群的颅面部参数开始步入量化时代,使得区分正常与异常的解剖形态更加形象化、数据化。如今已发展成为口腔正畸、正颌外科诊断、治疗、预后及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分析 Broadbent x线头颅 应用 国内 面部软硬组织 硬组织结构 解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头影侧位片同一认定指标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冰 武秀萍 +2 位作者 马艳宁 王玉瑾 刘洪臣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X线头影侧位片的形态学分型,对识别指标进行数字编码,构建法医学同一认定体系。方法选取200例成年人口腔颌面的X线头影侧位片,通过SNA角、SNB角的相互关系及后面高与前面高比值,对颌面骨骼形态进行矢状向垂直向的综合分...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X线头影侧位片的形态学分型,对识别指标进行数字编码,构建法医学同一认定体系。方法选取200例成年人口腔颌面的X线头影侧位片,通过SNA角、SNB角的相互关系及后面高与前面高比值,对颌面骨骼形态进行矢状向垂直向的综合分型,同时筛选出反映颌面特征的8个测量指标进行数字编码。结果依据矢状向、垂直向及8个测量指标构建的编码系统,其多样性较大,为99.5%。MP-FH和Y轴角的变异系数较大,同一认定价值较高。S-Ar-Go、Ar-Go-Me、MP-FH、1—-MP角、Y轴角、1—-SN角、1—-1—角各级别构成比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头颅侧位片矢状向及垂直向分型并结合所选取的8项定量识别指标进行识别编码的方法,为法医同一认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同一认定 x线头颅 编码
原文传递
安氏Ⅰ类拥挤拔牙病例软组织侧貌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袁小平 黄素华 杨四维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组织的变化 ,了解矫治对软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患者 19例 ,采用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 ,用... 目的 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组织的变化 ,了解矫治对软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患者 19例 ,采用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 ,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在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对 11个软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H角平均减少 2 .4°(P <0 .0 5 ) ;软组织面角平均增大 3.2 8°(P <0 .0 5 ) ;颏唇沟深度平均增加 1.0 8mm(P <0 .0 5 )。结论 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错(he) 软组织 x线头颅 牙列拥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颈椎骨龄、牙龄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刘晶晶 刘学志 +1 位作者 刘颖 郭熙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颈椎骨龄、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8~1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通过数码头颅侧位片及口腔曲面断层片对其颈椎骨龄及左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进行测量... 目的:探讨儿童颈椎骨龄、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8~1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通过数码头颅侧位片及口腔曲面断层片对其颈椎骨龄及左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进行测量,采用相关性分析颈椎骨龄、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颈椎骨龄与年龄呈中度正相关(r=0.665,P<0.05);CS3、CS4、CS5三个阶段男性和女性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年龄多为12、13、14岁;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与年龄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925,P<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牙齿的钙化逐渐增高。结论:长治地区儿童颈椎骨龄及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与年龄有相关性,正畸治疗中采用颈椎骨龄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颈椎骨龄 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 x线头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12~14岁安氏Ⅱ~1类错儿童软组织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姚红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依据头颅侧位X线片上测得的硬组织指标来分析错[牙合]机制,由此做出诊断设计,而利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对软组织面型特征进行测量分析不够重视。安氏Ⅱ^1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依据头颅侧位X线片上测得的硬组织指标来分析错[牙合]机制,由此做出诊断设计,而利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对软组织面型特征进行测量分析不够重视。安氏Ⅱ^1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颅面硬组织已有了大量的研究.Quintaool研究了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儿童功能矫形治疗后。患者的面部软组织侧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软组织颏前点向前移动,上唇内收,面部更加协调。但对安氏Ⅱ^1类软组织的分析特别是鼻唇角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错[牙合]畸形 安氏Ⅱ 成都地区 儿童 x线头影测量分析 头颅侧位x线片 颅面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少华 邹廷前 蔡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使用和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双颌前突病例12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Ⅱ组使用微种植体支抗。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 目的:研究使用和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双颌前突病例12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不使用微种植体支抗,Ⅱ组使用微种植体支抗。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矫正结束,两组病例面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Ⅰ组上下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3.69 mm和3.56 mm,磨牙平均前移2.36 mm,Ⅱ组上下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4.93 mm和4.26 mm,磨牙平均前移1.12 mm。结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以使上下前牙内收更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双颌前突 头颅侧位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安氏Ⅲ类错上颌骨慢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艳 贺颖 刘东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评价骨性安氏Ⅲ类错铪患者经上颌慢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包括22例患者,开始治疗年龄平均为9.8岁,治疗时间0.7年,慢速螺旋扩大器扩弓每周旋转90°-270°,(90°相当于0.2mm)前方牵引力... 目的:评价骨性安氏Ⅲ类错铪患者经上颌慢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包括22例患者,开始治疗年龄平均为9.8岁,治疗时间0.7年,慢速螺旋扩大器扩弓每周旋转90°-270°,(90°相当于0.2mm)前方牵引力值为600-800g/侧,治疗结束时覆盖至少为2mm。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4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及下颌平面角匹配的未经治疗的骨性安氏Ⅰ类错[牙合]骨面型正常儿童22例。结果:治疗组上颌骨前部较对照组每年前移量多1.6min,上颌骨后部较前部明显下移,下颌骨后下旋转同时下切牙直立。1.4年后上颌骨前部相对后缩、后部上移,抵消部分治疗效果。下颌骨的生长方向趋于正常,下切牙略唇倾。结论:上颌扩弓和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袷有利于减轻错[牙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安氏Ⅲ类错颌 前方牵引 头颅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时机及生长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燕 陈荣敬 +1 位作者 陆珮珺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的生长时机及生长量。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480例(男、女各240例)青少年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按性别和颈椎骨成熟度分期法(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CVM)分组、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的生长时机及生长量。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480例(男、女各240例)青少年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按性别和颈椎骨成熟度分期法(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CVM)分组、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计算下颌骨各生长方向上相邻生长阶段的生长量。结果:男、女下颌综合长(Co-Gn)均在CVMS1-CVMS2及CVMS3-CVMS4期间显著增长(P<0.05),男性CVMS3-CVMS4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9.54 mm,女性CVMS1-CVMS2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9.09 mm。男性下颌支高度(Co-Go)在CVMS2-CVMS5期均显著增长(P<0.05),以CVMS2-CVMS3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8.80 mm,女性则在CVMS1-CVMS4期间显著增长(P<0.05),而最大增长量出现在CVMS1-CVMS2期间(P<0.01),平均增长6.51 mm。男性下颌体长(Go-Pog)在CVMS3-CVMS4期间生长最显著(P<0.01),平均增长7.55 mm;女性则在CVMS1-CVMS2期间的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5.73 mm。结论:男、女下颌综合长(Co-Gn)、下颌支高度(Co-Go)及下颌体长(Go-Pog)在CVM各期生长量不同,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颈椎骨 x线头颅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骨龄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燕 陈荣敬 +3 位作者 于泉 范莉 陈蔚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建立并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40名8~15岁女性少年儿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的颈椎骨龄测量计算法,对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组测... 目的:建立并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40名8~15岁女性少年儿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的颈椎骨龄测量计算法,对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组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颈椎骨龄计算方法。结果: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Hassel等的形态学研究基本一致;建立的颈椎骨龄计算回归方程为Y=-5.696+8.010AH3/AP3+6.654AH3/H3+6.045AH4/PH4(r=0.912)。结论: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计算出的颈椎骨龄,可作为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龄 x线头颅 回归分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9~14岁女童颈椎骨骨龄测量法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悦 李洪发 吕建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天津9~14岁女童颈椎骨龄的量化计算方法,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天津地区135名9~14岁女童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第三(C3)、第四(C4)颈椎椎体进行测量分析,观察颈椎体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变化规... 目的:初步建立天津9~14岁女童颈椎骨龄的量化计算方法,为正畸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天津地区135名9~14岁女童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第三(C3)、第四(C4)颈椎椎体进行测量分析,观察颈椎体随年龄变化的形态变化规律。结果:C3、C4椎体形态随年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根据测量椎体深度和高度比值,建立了天津女童的颈椎骨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在常规头颅侧位片上,应用该方法能够迅速得出颈椎骨龄参考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颈椎 x线头颅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骨龄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璐 邵玶 +2 位作者 冯全胜 闫伟军 孙婷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测量并分析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颈椎骨形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临床上判断北方地区错患者骨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40名8~15岁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的第三颈椎(the thirdcervical verte... 目的:测量并分析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颈椎骨形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变化规律,为临床上判断北方地区错患者骨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40名8~15岁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的第三颈椎(the thirdcervical vertebrae,C3)、第四颈椎(the fourth cervical vertebrae,C4)椎体进行测量,参考Mito的颈椎骨骨龄测定法,根据年龄与椎体定量性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颈椎骨骨龄的计算方法。结果:年龄与颈椎体定量性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并得出颈椎骨骨龄回归方程Y=-20.953-28.922×AH3/AP3+52.647×H4/AP4+12.923×AH4/PH4+26.295×tanα(4r2=0.996)。结论:哈尔滨地区男性少年儿童颈椎骨发育具有增龄性变化,通过变化规律得出的骨龄方程可用来评价个体生长发育所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龄 实际年龄 x线头颅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两期矫正治疗疗效观察
17
作者 陈海 《广州医药》 2005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用两期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方法Ⅰ期治疗应用肌激动器加口外弓矫治,改善下颌后缩状况。Ⅱ期用方丝弓治器进一步稳定上下颌骨关系,精确调牙位与牙合位。结果经X线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COPG增加2.5mm,Z角增加3.99... 目的观察用两期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方法Ⅰ期治疗应用肌激动器加口外弓矫治,改善下颌后缩状况。Ⅱ期用方丝弓治器进一步稳定上下颌骨关系,精确调牙位与牙合位。结果经X线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COPG增加2.5mm,Z角增加3.99°;ANB减少2.8°;1S减少6.1°;1(墿)MP减少2.26°。结论两期治疗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畸形 治疗疗效观察 替牙期 x线头颅 矫正 矫治方法 肌激动器 治疗应用 颌骨关系 头影测量 口外弓 方丝弓 A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牙列期下颌切牙明显前移者牙周组织的状态分析
18
作者 张晓艳 刘东旭 +2 位作者 高旭 王秀印 席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分析混合牙列期矫治的II类错牙合,在下颌切牙明显前移后是否会继发牙龈退缩。方法将67名II类错牙合病人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的下颌部位叠加,发现其中45例病人的釉牙骨质界最小前移量为1mm,切缘最小前移量为2mm。对照组为同期30... 目的分析混合牙列期矫治的II类错牙合,在下颌切牙明显前移后是否会继发牙龈退缩。方法将67名II类错牙合病人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的下颌部位叠加,发现其中45例病人的釉牙骨质界最小前移量为1mm,切缘最小前移量为2mm。对照组为同期30例II类错牙合病人,但经过治疗后釉牙骨质界未前移,下颌切牙切缘最大前移量为1mm。分别在治疗后7.83年和9.38年随访其中明显前移组病人30例,未前移对照组病人21例。通过X线头颅侧位片、研究模型,并结合临床检查分析下切牙牙周组织状态。结果在下切牙牙龈退缩程度、附着龈宽度、嵴上连接组织附着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可视菌斑指数等方面均无组间差异。从治疗前到治疗后,从治疗后到随访复查的两个时段内发生牙龈退缩的下切牙数目、下切牙临床冠高度的增加量也未见组间差异。结论伴有牙槽后缩的青春期病人,在治疗时可使下切牙明显前移而不加大牙龈退缩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前移 Ⅱ类错He x线头颅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双阻板和迷你阻板矫治效果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第二部分——软组织变化
19
作者 易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4-154,共1页
以往对双阻板和其他功能矫治器矫治效果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硬组织改变上而忽略了软组织的变化,有关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就更少了。本试验应用X线头颅侧位片和可视表面激光扫描仪(opticalsurfacelaserscans,OSLS)比较双阻板(twin-b... 以往对双阻板和其他功能矫治器矫治效果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硬组织改变上而忽略了软组织的变化,有关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就更少了。本试验应用X线头颅侧位片和可视表面激光扫描仪(opticalsurfacelaserscans,OSLS)比较双阻板(twin-block,TB)和迷你阻板(mini-block,MB)功能矫治的软组织效果,比较TB和MB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观察软组织变化是否与其覆盖的硬组织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变化 临床试验 矫治效果 x线头颅 功能矫治器 激光扫描仪 硬组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整形性去骨瓣减压10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田兆禄 刘峰 陈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一次性整形性去骨瓣减压 手术方法 临床应用 x线头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