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路开亲: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文书所见习惯法对婚姻纠纷的调解
1
作者 刘灿姣 赵自然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四路开亲”作为清水江婚姻文书中对女性“再嫁自由”的意思表示,是书写在民间契约上的习惯法。在四路开亲“首倡者”“和倡者”及“止倡者”三者的互联互动下,一种多元反复的动态婚姻秩序得以展现。尤其是女性“再嫁自由”所受桎梏明... “四路开亲”作为清水江婚姻文书中对女性“再嫁自由”的意思表示,是书写在民间契约上的习惯法。在四路开亲“首倡者”“和倡者”及“止倡者”三者的互联互动下,一种多元反复的动态婚姻秩序得以展现。尤其是女性“再嫁自由”所受桎梏明显:一为女性在四路开亲缘由中相对被动;二为四路开亲决议成立前,女性需基于一定方式,在中人的商劝下就彩礼回流及自由立契等内容达成一致才可获四路开亲权利;三为四路开亲决议成立后,在习惯法的传统规制、强烈威慑或和合调息下,女性只能以或顺从、或博弈、或调适的行为,获得再嫁的相对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婚姻文书 四路开亲 再嫁自由 习惯法 婚姻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合作: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关系图景——以西南少数民族婚姻纠纷解决实践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翠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很多学者倾向于把"国家法——习惯法"看成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认为随着国家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强制推行,习惯法的影响将越来越小,最终被彻底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婚姻纠纷解决过程中,围绕着"最大... 很多学者倾向于把"国家法——习惯法"看成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认为随着国家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强制推行,习惯法的影响将越来越小,最终被彻底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婚姻纠纷解决过程中,围绕着"最大限度促成案件尽快妥善解决",有时国家法和习惯法会同时"在场",或轮番"上场",甚至以一种不在场的"在场"方式出现,在冲突之余也表现出一种合作关系。国家法与习惯法的跨界合作成为婚姻纠纷解决的客观需要。大量实地调研也向我们表明了这一点。为此,在立法上,我们要珍视民族习惯法中的优良成分,利用国家法赋予的制度空间完善民族自治法和乡(村)规民约,实现国家法和习惯法有机结合。从实践层面看,要坚持在民族地区变通实施国家法律,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努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 习惯法 西南少数民族 婚姻纠纷 在场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习俗与国家在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调解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飞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国家元素影响了民族地区固有的婚姻调解机制,从而为迈向现代型的婚姻与法律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此悖论逻辑的背后,透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即在保持民族地区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民族地区社会进行渐进性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习俗 国家在场 民族地区 婚姻纠纷 调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者介入婚姻纠纷的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安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1-56,共6页
近年来随着离婚的增加,记录在案的第三者介入的婚姻纠纷也有所增加。据我们对上海某区民政局的统计,1981年占离婚总数的19%,而1987年则占22%。对某县法院的抽样调查也表明,1985年占离婚总数的29%,而1989年则占36%。这种情况引起了... 近年来随着离婚的增加,记录在案的第三者介入的婚姻纠纷也有所增加。据我们对上海某区民政局的统计,1981年占离婚总数的19%,而1987年则占22%。对某县法院的抽样调查也表明,1985年占离婚总数的29%,而1989年则占36%。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理论界和舆论界的热门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者 异性 抽样调查 离婚 婚姻纠纷 配偶 介入 婚外恋 正常交往 已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城市社会转型中的婚姻纠纷 被引量:2
5
作者 彭贵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156,共6页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家庭观念和婚姻家庭习俗的影响,城市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观念变迁不同步,在主婚权、婚姻的目的的问题上容易发生争执。在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男...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家庭观念和婚姻家庭习俗的影响,城市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观念变迁不同步,在主婚权、婚姻的目的的问题上容易发生争执。在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男女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男女职业发展不同步,不同的社会阅历使他们对配偶的要求存在重大差异,很容易引起夫妻之间的纠纷;而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使部分女子在遭受虐待和遗弃时敢于奋起自卫。诸种因素造成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婚姻纠纷 婚姻观念 男女就业 女子觉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婚姻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大水 《政法论丛》 2002年第4期13-14,共2页
新婚姻法首次规定了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无疑是我国婚姻法的一个重大进展。但新婚姻法对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有不尽完善之处 ,也没有涉及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两类婚姻纠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有必要依据婚姻的本质和精神损... 新婚姻法首次规定了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无疑是我国婚姻法的一个重大进展。但新婚姻法对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有不尽完善之处 ,也没有涉及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两类婚姻纠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有必要依据婚姻的本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纠纷 离婚 婚姻 精神损害赔偿 无效婚姻 可撤销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庚帖、喜课与民间婚姻——四川省档案馆所藏巴县婚姻纠纷档案释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翔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59,共2页
传统婚姻仪式历来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清代“六礼”衍化为“请庚、探问、报期、行盘、妆奁、迎娶”六道程序。其中,需要落在纸上的,是“请庚”和“报期”(“请期”)。“请庚”即男家与女家互相告... 传统婚姻仪式历来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清代“六礼”衍化为“请庚、探问、报期、行盘、妆奁、迎娶”六道程序。其中,需要落在纸上的,是“请庚”和“报期”(“请期”)。“请庚”即男家与女家互相告知结婚双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测算双方八字是“相合”还是“相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档案馆 婚姻纠纷 巴县 民间婚姻 婚姻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城市婚姻纠纷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贵珍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105-109,共5页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婚姻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家长与子女婚姻观念转变的不同步、男女转型的不同步,加之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一部分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婚姻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家长与子女婚姻观念转变的不同步、男女转型的不同步,加之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一部分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以结束自己不幸的婚姻,从而使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社会转型 城市婚姻纠纷 婚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律师在婚姻纠纷案件中的代理业务 被引量:1
9
作者 乔金茹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6-90,共5页
律师在婚姻纠纷案件中的代理是律师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的规定,从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出发,以委托人的名义参与诉讼的行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代理律师不... 律师在婚姻纠纷案件中的代理是律师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的规定,从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出发,以委托人的名义参与诉讼的行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夫妻人身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代理律师不但要熟知法律,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论辩技巧。本文从代理要求、代理准备、不同类型婚姻纠纷诉讼代理中的代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办案经验和论辩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论辩 婚姻纠纷 代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调解原则在农村婚姻纠纷中的适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颖光 《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10X期164-164,171,共2页
针对农村婚姻纠纷的特殊性和我国基层群众组织调解制度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强基层群众组织调解作用,坚持依法调解农村婚姻纠纷的必要性,并且论述了依法调解原则适用的具体情况和结合当前实际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依法调解原则 农村 婚姻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颇族婚姻纠纷解决的法理分析——以两起案例为中心
11
作者 赵天宝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婚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婚姻纠纷的发生亦在所难免,婚姻解纷机制随之应运而生。文章以两起田调纠纷为例,揭示了景颇族婚姻解纷机制的运行逻辑,阐述了景颇族婚姻解纷机制的现实价值,最后得出结论:应当重视民间解纷机制。
关键词 景颇族 婚姻纠纷 解纷机制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俗、革命与感情——20世纪50年代中国婚姻纠纷解决的话语实践
12
作者 萨其荣桂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0-22,共13页
纵观20世纪50年代婚姻纠纷解决实践,主要涉及三种话语体系:一为关于旧婚姻制度的话语体系,二为“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革命话语体系,三为在婚姻纠纷中导入的以夫妻感情作为衡量婚姻关系好坏乃至离婚标准的道德... 纵观20世纪50年代婚姻纠纷解决实践,主要涉及三种话语体系:一为关于旧婚姻制度的话语体系,二为“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革命话语体系,三为在婚姻纠纷中导入的以夫妻感情作为衡量婚姻关系好坏乃至离婚标准的道德话语体系。其中,革命话语体系是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体系,其在解决婚姻纠纷中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为对于当时迅速兴起的离婚热、婚姻纠纷以及相关案件的表达与解释,二为解决婚姻纠纷中的话语使用方法与策略。尽管从今天的眼光看来,其中有着与现实状况脱离的认识和表达,却仍不失为一套相对自洽的系统,以其独特的话语逻辑和强大的解释能力渡过了激烈革命所带来的诸多动荡与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婚姻 婚姻纠纷 话语解释 话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格证据在婚姻纠纷诉讼中的适用研究
13
作者 柯阳友 胡心祺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3-39,60,共8页
和谐婚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面对司法实践中多发的婚姻纠纷诉讼,引入品格证据,发挥其潜在优势,有助于提升事实认定真实性、保障当事人权利以及弘扬正确家庭观。基于我国目前面临的相关品格证据立法领域缺失、审判者自由裁量权规... 和谐婚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面对司法实践中多发的婚姻纠纷诉讼,引入品格证据,发挥其潜在优势,有助于提升事实认定真实性、保障当事人权利以及弘扬正确家庭观。基于我国目前面临的相关品格证据立法领域缺失、审判者自由裁量权规制以及当事人隐私保护等挑战,探讨合理构建婚姻纠纷诉讼中品格证据适用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品格证据适用于婚姻纠纷诉讼,应明确目标,注重遵循合法性、客观性、保密性和教育性原则,划定品格证据的适用范围,明晰取证形式和采信标准,采用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纠纷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格证据 婚姻纠纷 家庭观 自由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两湖地区订婚习俗的变迁与婚姻纠纷
14
作者 潘大礼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3-67,共5页
文章以近代湖南、湖北两省为时空背景,重点考察传统订婚习俗的变迁以及新式订婚习俗的兴起,试图从婚姻文化史的视角解读近代中国社会订婚习俗的变迁与婚姻纠纷之间的互动关系。新旧订婚习俗的冲突是婚姻纠纷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同时体... 文章以近代湖南、湖北两省为时空背景,重点考察传统订婚习俗的变迁以及新式订婚习俗的兴起,试图从婚姻文化史的视角解读近代中国社会订婚习俗的变迁与婚姻纠纷之间的互动关系。新旧订婚习俗的冲突是婚姻纠纷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同时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地区 订婚习俗 变迁 婚姻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理师在纠纷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婚姻纠纷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海生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苗族纠纷的主要解决方式是通过理师唱理词来解决的,这种纠纷解决机制有许多独特之处,理师是纠纷解决中的主要角色,对纠纷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以苗族婚姻纠纷解决为视角,分析苗族理师在纠纷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苗族 婚姻纠纷 理词 理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人婚姻纠纷常见的认识误区
16
作者 谈建国 陈沛 《政工学刊》 2010年第2期57-57,共1页
在日常法律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官兵对婚姻家庭纠纷的处理存在误区,既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司法资源,当引以为戒。
关键词 认识误区 婚姻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 当事人合法权益 军人 法律服务工作 司法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婚姻纠纷与乡村社会关系探讨——以清代吐鲁番地区档案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超建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94-99,共6页
清代婚姻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早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相对于该时期新疆的婚姻与社会关系,目前来看却论述有限。究其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就该领域的研究,笔者在博士论文中亦有所涉及,但限于史料不足,论述尚浅。我曾利... 清代婚姻与社会关系的问题,早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相对于该时期新疆的婚姻与社会关系,目前来看却论述有限。究其原因是史料的缺乏。就该领域的研究,笔者在博士论文中亦有所涉及,但限于史料不足,论述尚浅。我曾利用参与清代新疆档案整理的机会并借《清代新疆档案选辑》出版的机会,收集了较多的婚姻档案,但主要是涉及到吐鲁番地区的乡村。现根据这些资料,试图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以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婚姻纠纷 乡村社会 吐鲁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纠纷与司法的社会治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伊卫风 《法律史评论》 2023年第2期351-359,共9页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是丛小平教授从英文专著翻译成中文的学术著作,全书七章内容从开篇到结尾始终围绕着“封张案”这宗婚姻纠纷展开讨论。作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特长,借助陕甘宁边区的历史...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是丛小平教授从英文专著翻译成中文的学术著作,全书七章内容从开篇到结尾始终围绕着“封张案”这宗婚姻纠纷展开讨论。作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特长,借助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档案及对当事人的访谈,详细地梳理了该案的来龙去脉及被艺术化的过程。读者通过该案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窥见中国革命传统的形成逻辑,故而它可被视为以小见大的研究典范。然而,专业优势有时也会限制作者的研究视野。丛小平教授借助史料对“封张案”的衍生史分析的确无人能出其右,但该案的核心终究是一宗法律纠纷,处理该案的司法实践也成为陕甘宁基层社会中司法民主的典型象征。因为这种司法民主既不同于西方法律实践中的法律至上,也不同于传统中国的非专业化审判,而具有鲜明的通过司法进行社会治理的特征。然而作者对此却着墨不多,更没有论及司法的社会治理功能,使得读者有些意犹未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纠纷 法律至上 司法民主 专业化审判 历史档案 历史学专业 英文专著 女性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婚姻纠纷中财产分割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显朋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2-55,共4页
婚姻财产纠纷在现如今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这其中除了大部分的合法婚姻纠纷外,还存在少量的违法婚姻纠纷,虽然总体占比较小,但其社会危害性以及其中涉及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依旧需要相关律政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由于我国法制化进程相对较... 婚姻财产纠纷在现如今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这其中除了大部分的合法婚姻纠纷外,还存在少量的违法婚姻纠纷,虽然总体占比较小,但其社会危害性以及其中涉及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依旧需要相关律政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由于我国法制化进程相对较晚,在处理违法婚姻纠纷中财产分割问题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在实际婚姻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重点对违法婚姻纠纷中的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推进我国违法婚姻财产纠纷法律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婚姻 婚姻纠纷 财产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不断 理还乱——当代婚姻纠纷案件透视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德昌 王慎海 陈宝财 《人民论坛》 1997年第4期46-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两方面的冲击,由此而产生的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笔者从近年来的司法统计和审判档案中看出,纷繁的婚姻纠纷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两方面的冲击,由此而产生的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笔者从近年来的司法统计和审判档案中看出,纷繁的婚姻纠纷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因外遇而引发的婚姻纠纷案 从近年来审理的婚姻纠纷案情况分析,外遇是造成婚姻纠纷的一个重要根源。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影响。一些人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另寻新欢,导致家庭发生危机。这类婚姻纠纷最为突出。如我市某法院审理过这样一个婚姻纠纷案,一对青年夫妻,青梅竹马,同一学校上学,毕业后又分到同一工厂,不久便同结连理,生一男孩。这时,男方去外地进修,在学习期间结识了一女同学,由于学习、技术上配合默契,遂打得火热。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纠纷 婚姻家庭观念 婚姻登记机关 违法婚姻 合法权益 中级人民法院 婚姻法规 当事人 不生育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