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更追求婚姻幸福:青年群体的婚姻缔结追求及其性别差异
1
作者 吴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2,共11页
近年我国单身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离婚率上升、生育水平下降,探究青年群体的婚姻缔结追求状况,分析男女青年婚姻缔结追求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幸福、提升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分析... 近年我国单身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离婚率上升、生育水平下降,探究青年群体的婚姻缔结追求状况,分析男女青年婚姻缔结追求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幸福、提升生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青年在缔结婚姻时主要追求的是个人幸福,以生育子女、赡养老人等传统婚姻功能作为首要追求的比例很低,整体呈现出从“为家族延续而结婚”到“为个人幸福而结婚”的变化趋势,且越年轻的世代追求个人幸福的比例越高。第二,青年群体的婚姻缔结追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男青年相比,女青年更倾向于把个人幸福而非生育子女和赡养老人作为首要结婚目的。第三,社会经济地位遮蔽了性别对青年群体婚姻缔结追求的影响,当控制了教育、职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后,男女青年在婚姻缔结追求上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第四,青年群体婚姻缔结追求的性别差异受到婚姻状态的调节,未婚青年群体中婚姻缔结追求的性别差异大于已婚青年群体,这意味着未婚女青年通过婚姻追求个人幸福的动机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追求 青年群体 个人幸福 性别差异 遮蔽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青年婚姻缔结路径选择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劳动力市场视角的田野考察
2
作者 沈在蓉 《青年探索》 CSSCI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当前各地农村青年婚姻缔结路径存在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征。现有对青年婚姻缔结路径研究既有现代化视角和社会结构视角,但对同一社会结构下各地农村青年婚恋实践差异仍存在解释盲区。引入劳动力市场分析视角,基于河南、山西两地农村的考察... 当前各地农村青年婚姻缔结路径存在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征。现有对青年婚姻缔结路径研究既有现代化视角和社会结构视角,但对同一社会结构下各地农村青年婚恋实践差异仍存在解释盲区。引入劳动力市场分析视角,基于河南、山西两地农村的考察,研究发现:全国性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农村青年跨域流动明显,自由恋爱多被父代排斥,进一步强化了基于本地婚姻市场的父代主导的传统相亲介绍路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农村青年多域内流动,父代对自由恋爱接受度较高,当地短时间内转向了现代自由恋爱路径。随着全国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全国性婚姻市场并未出现,在适婚人口结构失衡、地方婚俗传统难以改变大背景下,自由恋爱只是转变了男女双方相识方式,并未转变为婚恋文化,因此难以从根本上逆转各地婚姻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和日益抬升的婚姻支付压力。劳动力市场视角,是对既有研究的重要补充,有益拓展了对各地农村青年婚恋实践区域差异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亲介绍 自由恋爱 劳动力市场 婚姻缔结 婚姻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宋代女性在婚姻缔结中的法律地位
3
作者 王相杰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2期175-179,共5页
宋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重文抑武”形成的稳定政治环境、“不抑土地兼并”的土地政策改革,使得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得以建立,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牵动了传统的社会观念受到冲击,“农本商末”... 宋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重文抑武”形成的稳定政治环境、“不抑土地兼并”的土地政策改革,使得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得以建立,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牵动了传统的社会观念受到冲击,“农本商末”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动摇,从而引起了文化教育的兴盛,促进了社会思想的活跃和观念的更新。在此经济社会繁荣、社会观念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法律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意图以宋代女性的婚姻缔结特征为切入点,结合现有文献成果,总结相较于前朝的独特性,从而探析宋代女性在婚姻缔结中的法律地位。Since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med by “emphasizing literature and suppressing the military”, and the reform of the land policy of “not suppressing land annexation”, which made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more liberal commercial policy, the commodity economy of the Song Dynasty got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e commercial economy of the Song Dynasty experienc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led to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oncepts, “agriculture-based business” ideological concepts have also been shaken, which led to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promoting active social thinking and conceptual renewal.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in social concepts,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especially their legal status, was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s marriage contrac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e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summarize the uniquenes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dynasty, and thus explore the legal status of women’s marriage contrac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女性 地位 婚姻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婚姻缔结中的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效力 被引量:28
4
作者 冉克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从合同法、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抽象出意思表示及其瑕疵,作为共同的"公因式"原则上可以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婚姻缔结之中可能存在意思表示瑕疵,例如心中保留、通谋虚伪表示、错误(重大误解)、欺诈以及胁迫等类型。在效力上... 从合同法、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抽象出意思表示及其瑕疵,作为共同的"公因式"原则上可以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婚姻缔结之中可能存在意思表示瑕疵,例如心中保留、通谋虚伪表示、错误(重大误解)、欺诈以及胁迫等类型。在效力上,缔结婚姻一方心中保留不影响婚姻的效力,但是因双方通谋虚伪表示、错误、欺诈以及胁迫而缔结的婚姻,属于可撤销之婚姻。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维护以及未成年子女的保护的原则,缔结婚姻时瑕疵意思表示效力例外应予以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 意思表示瑕疵 通谋虚伪表示 心中保留 重大误解 欺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婚姻缔结欺诈与法律干预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月 王之晓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3,共11页
对于有关婚姻缔结相关重要事项上的不诚信行为,我国现行立法规制有欠缺;就《民法典》总则编相关规定能否以及如何适用于婚姻行为,认识分歧明显;法院对涉婚姻缔结欺诈争议的评判也有可商榷之处。遵循婚姻关系内在逻辑,以人身关系、财产... 对于有关婚姻缔结相关重要事项上的不诚信行为,我国现行立法规制有欠缺;就《民法典》总则编相关规定能否以及如何适用于婚姻行为,认识分歧明显;法院对涉婚姻缔结欺诈争议的评判也有可商榷之处。遵循婚姻关系内在逻辑,以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作为划分依据,将婚姻缔结欺诈区分为人身性欺诈、财产性欺诈应更合理。其中,当事人的身份、年龄、性取向、生育能力、婚史、犯罪前科、重大疾病等基本信息欺诈是人身性欺诈的典型情形;财产性欺诈则有婚前隐瞒影响另一方行使婚后共同财产权的情形;此外,还有婚姻缔结程序欺诈。双方共同欺诈缔结的婚姻属于虚假婚姻,不属于婚姻缔结欺诈的情形。借鉴域外法积极干预婚姻缔结欺诈的经验,我国立法宜采取适当赋权受欺诈一方自主决定权,以加强对结婚自由权的救济。目前可考虑通过司法解释对婚姻缔结欺诈作一般性规定,明确欺诈类型,加强对这类违法行为的法律干预,保护婚姻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欺诈 人身性欺诈 财产性欺诈 类型化 法律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婚姻缔结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丽梅 王焕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13,共2页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婚姻缔结制度是各自特殊国情、风俗习惯和民风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在法定的结婚年龄、婚姻缔结的程序、婚前医学检查、生育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虽各不相同,但各具优势。了解和分析两国婚姻缔结制度的区别,借鉴...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婚姻缔结制度是各自特殊国情、风俗习惯和民风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在法定的结婚年龄、婚姻缔结的程序、婚前医学检查、生育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虽各不相同,但各具优势。了解和分析两国婚姻缔结制度的区别,借鉴俄罗斯联邦婚姻缔结制度中的优点,对于完善我国婚姻缔结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 法定婚龄 婚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婚姻缔结中的资源流动与知识外溢
7
作者 李秋香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婚姻缔结不仅是一种社会民俗事象,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意义,更是一种实现社会资源流动的通道,具有实用的价值。借助于婚姻缔结的媒介,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实现了流动与互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其中,知识、信息、资讯、经... 婚姻缔结不仅是一种社会民俗事象,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意义,更是一种实现社会资源流动的通道,具有实用的价值。借助于婚姻缔结的媒介,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社会资源实现了流动与互换,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其中,知识、信息、资讯、经验等作为一类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资源,也能够借助于婚姻缔结的搭载而实现共享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 资源流动 知识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与港澳婚姻缔结制度之比较
8
作者 韩旭至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0-45,共6页
与内地相比,在结婚概念、婚约制度、婚姻形式、结婚要件、婚姻登记等方面港澳的规定都各具特色。澳门规定了婚约制度,认可事实婚姻;港澳均规定已满16周岁又不足成年年龄的人可在一定条件下缔结婚姻,并在结婚登记中设立了相应的司法救济... 与内地相比,在结婚概念、婚约制度、婚姻形式、结婚要件、婚姻登记等方面港澳的规定都各具特色。澳门规定了婚约制度,认可事实婚姻;港澳均规定已满16周岁又不足成年年龄的人可在一定条件下缔结婚姻,并在结婚登记中设立了相应的司法救济程序;香港建立了拟结婚制度、临终婚姻制度;澳门则具有从临时批示到最终批示的婚姻登记程序以及紧急结婚制度。这些规定对内地婚姻法的完善均有较大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 港澳地区 婚姻制度 婚姻缔结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积累与主观阶层认同的形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弘智 王天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51,共15页
主观阶层认同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主观阶层认同是阶层集体意识及集体性社会行动的起点。本文认为,主观阶层认同有着内在的群体性特质,而婚姻与家庭是社会结构中天然的实质性共同体,置身于稳定的婚姻家庭... 主观阶层认同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主观阶层认同是阶层集体意识及集体性社会行动的起点。本文认为,主观阶层认同有着内在的群体性特质,而婚姻与家庭是社会结构中天然的实质性共同体,置身于稳定的婚姻家庭共同体与否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际遇,这将导致不同主观阶层认同的形成。基于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相比非在婚状态,在婚群体的主观阶层认同明显更高;并且婚姻关系的缔结可以通过家庭收入总量累加与家庭人均收入边际改善两种方式来提升主观阶层认同,即所谓“婚姻缔结—财富积累”中介效应;同时,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情景下,对于处在优势社会经济位置的群体而言,其“婚姻缔结—财富积累”效应更为明显。这些发现表明,婚姻家庭共同体为主观阶层认同的形成提供独特的社会与经济基础,而婚姻本身的意义也可能随着社会转型发生变化,从而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 家庭收入 主观阶层认同 倾向值匹配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习惯法——婚姻的缔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玲玲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S2期240-241,共2页
习惯法对凉山彝族人民具有广泛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也同样体现在婚姻家庭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习惯法中婚姻缔结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但同时也仍旧保留着原有的形式与规则。
关键词 彝族习惯法 婚姻缔结规则 法律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姻缔结行为的效力瑕疵——兼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昊 王文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18,共17页
婚姻缔结行为指的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旨在通过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取得结婚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缔结行为的调整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体系相协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确立了婚姻无效和婚姻可... 婚姻缔结行为指的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旨在通过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取得结婚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缔结行为的调整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体系相协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确立了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二元效力瑕疵体系,这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创设的面向未来无效的婚姻可废止制度。从具体的效力瑕疵事由来看,“二审稿”以封闭性规范明确了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以开放模式规定了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但仍存在与民法总则进一步协调的空间。在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方面,应删除“二审稿”第 828条第4项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增加通谋虚伪“假结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规定。在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方面,民法总则有关欺诈、胁迫的规定可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应删除“二审稿”第829条和第830条的重复性规定,而民法总则规定的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不构成婚姻可撤销事由,需要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其不予适用。婚姻家庭编还需明确存在形式瑕疵的婚姻亦为可撤销婚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行为 效力瑕疵 无效婚姻 可撤销婚姻
原文传递
母系父系交织的婚姻——黄佤婚姻缔结形式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家瑜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149,共5页
黄佤的传统婚姻缔结形式既保留着母系制夫从妻居的习俗,又有父系制妻从夫居的特点;黄佤母系、父系婚姻缔结形式并存的婚姻习俗,是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汉族文化长期涵化的结果,也是黄佤对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历史... 黄佤的传统婚姻缔结形式既保留着母系制夫从妻居的习俗,又有父系制妻从夫居的特点;黄佤母系、父系婚姻缔结形式并存的婚姻习俗,是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汉族文化长期涵化的结果,也是黄佤对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历史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文化的传播和涵化,婚姻家庭的进化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前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佤 婚姻缔结 文化涵化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婚姻缔结程序研究
13
作者 王昆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89-90,共2页
唐代实行六礼的婚姻缔结程序,但在六礼的具体内容上,各阶层在具体执行时又有所不同。六礼受到唐朝廷及各阶层的重视,婚礼是否具备六礼成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保护六礼成为部分政府机构的专门职责。而六礼在唐代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微妙变... 唐代实行六礼的婚姻缔结程序,但在六礼的具体内容上,各阶层在具体执行时又有所不同。六礼受到唐朝廷及各阶层的重视,婚礼是否具备六礼成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保护六礼成为部分政府机构的专门职责。而六礼在唐代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唐代民族的融和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法律也适应了这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 六礼 亲迎唐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传介质、调控社会与族群认同:黄佤婚姻缔结仪式及其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家瑜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6-29,共4页
黄佤一生需经过三个婚礼仪式才能完成婚姻的缔结,整个缔结仪式跨度时间长,仪式繁琐,但这种缔结习俗传承至今。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黄佤婚姻缔结仪式是其传统文化的原传介质,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调控社会道德规范的... 黄佤一生需经过三个婚礼仪式才能完成婚姻的缔结,整个缔结仪式跨度时间长,仪式繁琐,但这种缔结习俗传承至今。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黄佤婚姻缔结仪式是其传统文化的原传介质,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调控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佤 婚姻缔结仪式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欺诈婚姻的法律适用研究
15
作者 王小丽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我国有关受欺诈婚姻的独特立法构造致使受欺诈婚姻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着解释论的难题。受欺诈婚姻从民法体系来看属于一般欺诈法律行为的特殊情形,从受欺诈婚姻理论、受欺诈婚姻的替代救济以及受欺诈婚姻的现实需求出发,受欺诈婚姻存在适... 我国有关受欺诈婚姻的独特立法构造致使受欺诈婚姻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着解释论的难题。受欺诈婚姻从民法体系来看属于一般欺诈法律行为的特殊情形,从受欺诈婚姻理论、受欺诈婚姻的替代救济以及受欺诈婚姻的现实需求出发,受欺诈婚姻存在适用民事法律行为规范的空间。在适用法律行为的规范时,身份法基本原则体现出来的价值共识是解释婚姻实质的归依,意思表示自由与欺诈行为的实质影响是认定受欺诈婚姻的双重评价标准。受欺诈方配偶可以主张撤销婚姻,但欺诈行为对婚姻的实质影响消失后,受欺诈婚姻的效力得以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缔结行为 欺诈行为 效力瑕疵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读书人与宗族:明清徽州婚姻缔结礼仪的建构与实践
16
作者 马铭悦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79-181,共3页
明代以降,国家礼仪下移,但如何使其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所契合,并内发地开展礼仪建构与实践,能够在形成稳定体系后被地方民众持续执行与坚守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文献、读书人以及宗族等在徽州地区婚姻缔结礼仪建构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明代以降,国家礼仪下移,但如何使其与民众日常生活有所契合,并内发地开展礼仪建构与实践,能够在形成稳定体系后被地方民众持续执行与坚守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文献、读书人以及宗族等在徽州地区婚姻缔结礼仪建构与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作用,更好地理解“礼制下行”至地方之后,民间为实现与国家礼制的“恰当对接”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以及国家礼仪与民间社会之间的抵牾、调适与融合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婚姻缔结 昏礼从宜 礼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宗法观念对我国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文联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64-68,共5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国是个宗法社会。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是带有氏族制的脐带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统治者又利用血缘关系强化统治,因而,宗法体系更加完善,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肌体,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沉积在社会人际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国是个宗法社会。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是带有氏族制的脐带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统治者又利用血缘关系强化统治,因而,宗法体系更加完善,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肌体,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沉积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价值系统的深部,从而伴生出中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婚姻制度 宗法观念 一夫一妻制 婚姻缔结 家族认同 同姓不婚 宗法家族 婚姻缔结 家族性 古代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农村婚姻家庭观念的若干变迁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显举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浅谈我国农村婚姻家庭观念的若干变迁郭显举封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在中国延续了几干年。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以来多次社会变迁的冲击,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的余毒还未完全根除,某些封建... 浅谈我国农村婚姻家庭观念的若干变迁郭显举封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在中国延续了几干年。虽然经过“五·四”运动以来多次社会变迁的冲击,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的余毒还未完全根除,某些封建落后的婚姻家庭观念在农村依然存在,并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观念 我国农村 婚姻缔结 伦理道德观念 生育观念 婚姻基础 包办婚姻 自由婚姻 贞节观念 社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古代满族婚姻形态的宗法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海龙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 ,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 ,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 ,财产作为婚嫁中介 ,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 ;包办婚、收继婚、早婚、...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 ,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 ,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 ,财产作为婚嫁中介 ,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 ;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 ,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婚姻缔结 婚姻习俗 宗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代婚姻关系的构成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卫 《学术月刊》 1985年第10期61-66,共6页
有一种看法认为,汉代婚姻关系形成时不受等级约束。早在十六世纪,茅坤就提出“汉代婚姻无法度”,说这是“古今来所无之事”。今人台湾学者陈虹先生也认为,婚嫁时讲究门当户对,不是汉代的常态。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是难以苟同的。以封建土... 有一种看法认为,汉代婚姻关系形成时不受等级约束。早在十六世纪,茅坤就提出“汉代婚姻无法度”,说这是“古今来所无之事”。今人台湾学者陈虹先生也认为,婚嫁时讲究门当户对,不是汉代的常态。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是难以苟同的。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汉封建专制政权与家族宗法组织息息相关。因此,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等级、尊卑、亲疏划分在汉代是广泛存在的,从而在婚姻关系上必然要不可避免地打上封建等级性的印记。汉代婚姻缔结时的等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婚家双方经济地位相近。《汉书·赵广汉传》载,西汉颖川地区的富户大姓“相与为婚姻”。东汉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关系 汉代社会 等级性 婚姻缔结 婚姻状况 小手工业者 东汉 西汉前期 婚嫁 初婚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