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广龙 周芳兵 +4 位作者 万远 吴小平 欧阳珊 邓谱涓 汪文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3,共5页
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先后4次调查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57种(亚种)(含3个未定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1种为江西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和细纹... 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先后4次调查了江西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资源,共采得陆生贝类57种(亚种)(含3个未定种),隶属16科28属,其中1种为江西新纪录种,优势种为长柱倍唇螺Diplommatina paxillus longipalatalis和细纹灰尖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 redfieldi。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占种类总数的64.9%。分析11个采集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范围为0.423-5.5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047-2.333;Pielou均匀度指数(Jsw)范围为0.030-0.438。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较,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物种较丰富,与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高,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相似系数较低,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贝类 多样性 婺源森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邵明勤 刘廼发 +2 位作者 张继增 黄族豪 康发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运用固定面积法调查了青林三个主要演替阶段森林(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鸟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团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鸟类群落组成差... 运用固定面积法调查了青林三个主要演替阶段森林(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鸟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团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所记录到的35种鸟类中有11种差异显著。其中,山雀科和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食性种团中,阔叶林以食虫鸟和食果食虫鸟为主;混交林和针叶林均以食虫鸟、食果食虫鸟、食谷鸟和食果鸟为主。鉴于阔叶林和混交林有向顶级群落(针叶林)演替的趋势,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来维持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面积,以便从景观水平上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种团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陆舟 杨岗 +3 位作者 余桂东 赵东东 吴映环 周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2010年2月—2013年2月对其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弄岗森林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等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鸟类222种,隶属13...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2010年2月—2013年2月对其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弄岗森林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等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鸟类222种,隶属13目42科。其中留鸟148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39种,旅鸟4种。弄岗喀斯特森林鸟类群落的特点为留鸟所占比例远大于候鸟,雀形目构成鸟类群落的主要组成成分。弄岗喀斯特森林鸟类区系组成在华中、华南、西南这三区广泛分布的种类最多,鸟类的区系组成具有一定的华南、华中、西南三区区系特征,但总体上以华南区区系特征为主。(2)对弄岗喀斯特森林林缘、弃耕地、森林内部3种生境进行多样性研究。3种生境的夏季和冬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较高。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在夏冬两季的波动并不明显,总体上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森林 鸟类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冉景丞 陈会明 熊志斌 《贵州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6-33,共8页
在 1 990年至 2 0 0 2年期间 ,共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鸟类 2 0 5种 ,占贵州省鸟类种数的 50 % ,分别隶属于 1 6目 46科 1 2 8属 ,其中繁殖鸟 1 58种 ,占 77.2 % ,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 1 5种 ,占繁殖鸟的 72 .8% ;古北界种类 1 5种 ,... 在 1 990年至 2 0 0 2年期间 ,共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鸟类 2 0 5种 ,占贵州省鸟类种数的 50 % ,分别隶属于 1 6目 46科 1 2 8属 ,其中繁殖鸟 1 58种 ,占 77.2 % ,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 1 5种 ,占繁殖鸟的 72 .8% ;古北界种类 1 5种 ,仅占 9.5% ;广布种有 2 8种 ,占 1 7.7%。雀形目鸟类 1 2 8种 ,占总种数的 6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自然保护区 鸟类 森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璐 《福建林业》 2023年第1期42-44,48,共4页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和区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4目35科86种鸟类,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31种、旅鸟7种,以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为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中,福建省重点保...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组成和区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14目35科86种鸟类,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31种、旅鸟7种,以留鸟、夏候鸟、冬候鸟为主。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中,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深沪湾自然保护区是冬季水鸟重要的迁徒停息地越冬地,也是夏季水鸟的繁殖地,需要加强对栖息地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 鸟类资源 调查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韦福民 陈水华 +2 位作者 范忠勇 陈苍松 方一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62,共7页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群落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呈现出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差异不明显。夏季繁殖鸟类和作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的森林植被是大盘山今后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鸟类群落 分布特征 鸟类栖息地 森林植被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龙湾保护区夏季森林鸟类资源及多样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刚 燕红 +4 位作者 马琼芳 李杰玲 张艳敏 姚明远 张超凡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2011—2014年,在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夏季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5科74种,其中,候鸟6目18科47种,留鸟4目12科25种,旅鸟1目2科2种。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50±0.08(Shannon-Wiener指数)、0.93±0.02(Simp... 2011—2014年,在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夏季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5科74种,其中,候鸟6目18科47种,留鸟4目12科25种,旅鸟1目2科2种。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50±0.08(Shannon-Wiener指数)、0.93±0.02(Simpson指数)、7.05±0.23(E.Pielou指数)、1.37±0.22(Margalef指数)。结果表明:除留鸟外,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众多候鸟的繁殖地。留鸟和候鸟4年间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均未发现明显的波动,说明当地生境质量及生态资源丰富度相对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夏季森林鸟类 资源及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秀山青凤来仪——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采访散记
8
作者 李燕 柴明卿 《河南林业》 1998年第3期38-39,共2页
没有人能完全说清神鸟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先民的图腾源自一种长尾巴的雉类。 雉有多种,与传说中凤凰最为相似的,当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 1998年5月,笔者来到以保护白冠长尾雉为主的河南罗... 没有人能完全说清神鸟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先民的图腾源自一种长尾巴的雉类。 雉有多种,与传说中凤凰最为相似的,当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 1998年5月,笔者来到以保护白冠长尾雉为主的河南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采访,所见所闻,趣味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自然保护区 白冠长尾雉 鸟类保护 董寨 中国传统文化 人工繁育 二级保护动物 益鸟招引 森林资源 鸟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的保护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2期53-57,共5页
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完整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打雀山"等方面,论述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及科学研究、观测场所等... 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完整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打雀山"等方面,论述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及科学研究、观测场所等方面具有的重要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价值 哀牢山 云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动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地理位置 鸟类迁徙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栗鸮的繁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肖峰 《野生动物》 2003年第4期43-43,共1页
栗鸮(Phodilus badius)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夜行性森林号鸟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干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有关其繁殖习性,国外只有Ail等人在印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内仅记载其营巢于树洞。每窝产卵3~... 栗鸮(Phodilus badius)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夜行性森林号鸟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干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有关其繁殖习性,国外只有Ail等人在印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内仅记载其营巢于树洞。每窝产卵3~4枚,2002年3月11日大田保护区工作人员报告说。有一只猫头鹰在其居住哨所的厨房内停留,不肯离去。笔者随即赶去,鉴定其为一只粟鸮,并对它进行观察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栗鸮 夜行性森林鸟类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的天敌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建旭 武素然 安春林 《河北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 天敌 五台山区 系统研究 种群生态 BROWN 生物学习性 森林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的故乡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方东 《浙江林业》 2021年第7期36-37,共2页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部,总面积超1.88万公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距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乌岩岭是...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部,总面积超1.88万公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距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乌岩岭是国内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也是中国黄腹角雉的唯一保种基地、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和理想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类型 黄腹角雉 主要保护对象 教学实习基地 濒危鸟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 乌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浙江林业》 2008年第4期35-35,共1页
概况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距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我国特有种、世界最濒危鸟类之一黄腹角雉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8861.5公顷。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岩岭 森林生态系统 浙江 野生动物类型 保护对象 黄腹角雉 濒危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保护区鸟类近十七年变化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建勇 张龙胜 刘焕金 《山西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19-24,共6页
笔者于1996年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与17年前相比,鸟类的数量和分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垂直分布有向上迁移的趋势。
关键词 森林 庞泉沟 自然保护区 鸟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研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凯 王海亮 李东伟 《中国林业》 2011年第24期38-38,共1页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小秦岭山脉北麓,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面积15.160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81.2%。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交界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小秦岭山脉北麓,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面积15.160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81.2%。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612毫米,且多集中在夏秋季,全年无霜期210天。保护区于2006年10月开始进行鸟类环志,是豫西地区唯一一个鸟类环志站。环志站位于保护区的亚武山管理站,海拔571米,地势总体特征为山区坡地,地带性植被为落叶灌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环志 小秦岭 森林覆盖率 地带性植被 调研 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原文传递
温带次生林的岛屿化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文洪 高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由于自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多的大片森林破碎成彼此孤立、面积不一的森林岛屿,这种变化无疑会对某些动物的分布模式及行为特征产生影响。于2000和2001年的春夏季,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及土门岭地区,采用点样法对18块... 由于自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多的大片森林破碎成彼此孤立、面积不一的森林岛屿,这种变化无疑会对某些动物的分布模式及行为特征产生影响。于2000和2001年的春夏季,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及土门岭地区,采用点样法对18块森林岛屿(面积范围:4.3–76.9hm2)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密度进行了调查。主要目的是检测森林岛屿的面积效应是否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密度产生影响,同时分析经典的岛屿生物地理理论是否可以解释破碎化后的森林岛屿面积与物种的关系。结果表明,鸟类物种多样性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但鸟类的密度在不同年间变化较大。不同面积森林岛屿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有所差异,所包含的鸟类物种数从12种到43种不等。尽管有些面积较大的斑块所包含的物种数较少,但鸟类物种数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多。不同鸟类对森林岛屿面积的反应并不相同,灰椋鸟(Sturnuscineraceus)、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灰头鹀(Embrizaspodocephala)等在面积较小的斑块中密度较大,而山鹡鸰(Dendronanthusindicus)、树鹨(Anthushodg-soni)、灰背鸫(Turdushortulorum)等几乎不分布于小面积斑块之中。森林岛屿中鸟类物种随着面积变化的变异方式符合经典的岛屿生物地理理论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岛屿 鸟类 次生林 生物多样性保育 温带 生物地理 面积效应 斑块面积 2001年 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规划 物种数 人类活动 行为特征 分布模式 同时分析 年间变化 基本模式 面积变化 森林景观 破碎化 春夏季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鸟保护进行时
17
作者 陈秋荣 《林业与生态》 2018年第10期8-9,共2页
一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一系列候鸟保护行动,在维护候鸟安全越冬、确保候鸟安全迁徙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注重巡护和打击相结合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猎鸟、隆冬大巡护专项行动.为确保越冬... 一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一系列候鸟保护行动,在维护候鸟安全越冬、确保候鸟安全迁徙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注重巡护和打击相结合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猎鸟、隆冬大巡护专项行动.为确保越冬候鸟安全栖息,严厉打击非法投毒、网捕、枪杀等破坏野生鸟类资源的违法行为,我局组织精干力量联合森林公安深入天鹅潭、建新外滩、团洲外滩、朝阳沟、四坝区等10个区域开展打击临湖大堤非法持枪狩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保护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全越冬 东洞庭湖 违法行为 鸟类资源 森林公安 冬候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声学指标评估暗针叶林鸣禽围攻事件中的鸣声特征
18
作者 王江月 田佳 +4 位作者 周正暘 马晓昀 龙玉 王戎疆 李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鸣声和暗绿柳莺(Phylloscopus trochiloides)报警鸣叫来引发鸣禽围攻,使用自动录音设备记录播放期间及播放前后在实验位点上自由活动的森林鸣禽的鸣声。设置12个位点,每个位点进行领鸺鹠和暗绿柳莺播放实验各一次。24次实验共记录到分属3目17科的28种鸟类参与围攻行为,实验录音总有效时长为1057分钟。对围攻行为的观察和对录音记录的声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1)领鸺鹠鸣声和柳莺报警鸣叫都可以有效地引发鸣禽的围攻行为,柳莺类与山雀类鸣禽是参与围攻的主体;2)两种鸣声播放期间,森林鸣禽的鸣声声强均显著高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SPLavg=-31.02±4.87 dB(播放期间),SPLavg=-42.74±4.68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SPLavg=-33.26±4.05 dB(播放期间),SPLavg=-46.38±4.54 dB(播放前空白段),p=0.001),鸣声复杂度均显著低于播放前(领鸺鹠鸣声实验H=0.76±0.02(播放期间),H=0.80±0.03(播放前空白段),p=0.001;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回放实验H=0.77±0.02(播放期间),H=0.82±0.02(播放前空白段),p=0.001);3)播放领鸺鹠鸣声或暗绿柳莺报警鸣叫并未引发声学指数变化程度的显著不同。研究结果从声学层面为鸟类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大范围的声景监测数据提供新的行为学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录音技术 声学指数 鸟类围攻行为 鸣声播放实验 森林鸣禽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之天堂
19
作者 稚文 《初中生辅导》 2002年第1期88-89,共2页
北戴河候鸟的客栈北戴河地处辽西走廊西部 ,森林覆盖率高 ,因此它不仅是很多留鸟和夏候鸟聚集的乐园 ,而且是众多候鸟迁徙的理想通道和歇脚站 ,被爱鸟者誉为“候鸟的客栈”。北戴河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现有鸟类 1 0 65种 ,这里就有 4... 北戴河候鸟的客栈北戴河地处辽西走廊西部 ,森林覆盖率高 ,因此它不仅是很多留鸟和夏候鸟聚集的乐园 ,而且是众多候鸟迁徙的理想通道和歇脚站 ,被爱鸟者誉为“候鸟的客栈”。北戴河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现有鸟类 1 0 65种 ,这里就有 40 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鸟类资源 鸟类保护区 夏候鸟 森林覆盖率 扎龙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 西部 客栈 迁徙
原文传递
钱江源国家公园
20
《地图》 2019年第6期46-51,共6页
规划范围 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地处浙江省开化县,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安徽省休宁县毗邻,面积约252平方千米,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地,以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 规划范围 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地处浙江省开化县,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安徽省休宁县毗邻,面积约252平方千米,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个保护地,以及连接以上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涵盖4个乡镇,21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未来将整合安徽休宁、江西婺源等跨界生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风景名胜区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 江西婺源 江西省婺源 国家森林公园 钱江源 生态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