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磊 杨建峰 +1 位作者 薛彬 梁士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408,共5页
针对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运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法(MAP)实现了月表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成像模型,分析了图像获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超分辨率重建模型。基于... 针对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运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法(MAP)实现了月表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成像模型,分析了图像获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超分辨率重建模型。基于该模型,首先采用误差-参数分析法估计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动态成像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SF);然后将估计的PSF应用到MAP算法所建立的目标函数中,采用共轭梯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最值求解;再通过VC软件平台编程实现了对单帧正视月表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最后从信息熵、清晰度和频谱等方面对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建图像像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超分辨率 最大后验概率 共轭梯度法 Gibb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与在轨运行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葆常 杨建峰 +3 位作者 汶德胜 高伟 阮萍 贺应红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1期30-36,共7页
介绍了立体成像原理、参数选择、相机方案及设计结果。发射前的实验室检测表明:整机MTF达0.48,S/N为235。由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图像清晰,层次丰富。用户根据在轨运行前期探测数据对CCD立体相机的科学探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初步... 介绍了立体成像原理、参数选择、相机方案及设计结果。发射前的实验室检测表明:整机MTF达0.48,S/N为235。由嫦娥一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获取的图像清晰,层次丰富。用户根据在轨运行前期探测数据对CCD立体相机的科学探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认为CCD立体相机工作正常,数据格式正确,科学数据有效,图像质量优良,能够进行稳定的数据观测、采集与下传。最后介绍了相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有效载荷 CCD立体相机在轨检测 月面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高度计数据的月表有效反射率 被引量:5
3
作者 孟治国 陈圣波 +1 位作者 崔腾飞 连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1-725,共5页
月壤厚度反演是我国月球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前人在月壤厚度反演研究中使用了光滑月表反射率模型,使得月表水平极化反射率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分别为0.063和0.028(观测角:30°)。然而... 月壤厚度反演是我国月球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前人在月壤厚度反演研究中使用了光滑月表反射率模型,使得月表水平极化反射率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分别为0.063和0.028(观测角:30°)。然而,月球表面是非常粗糙的,必须建立适合粗糙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模型。因此,以嫦娥一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空间分辨率(3GHz通道,56km×56km)为标准,利用每个微波辐射计像元范围内的激光高度计数据(8×8个)建立相应的粗糙月表模型。然后,基于Q/H模型,进行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研究,生成了观测角为30°时月球表面水平极化有效反射率和垂直极化有效反射率分布图。结果表明,月球表面的粗糙性对月表反射率影响很大,使得水平极化反射率降低,局部地区降至0.050;垂直极化反射率增加,局部地区可达0.040,增幅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激光高度计数据 粗糙表面 有效反射率 Q/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时刻与坐标精确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茂莉 郑为民 +1 位作者 李金岭 王广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7-481,共5页
针对CE-1卫星精确的撞月时刻与撞月点坐标,首先通过探测器载波信号的本地相关处理技术,精确分析了载波信号在VLBI各测站的消失时刻,进而推算了卫星的撞月时刻;通过实时单向多普勒频移测量的事后分析,核实了卫星撞月过程中的飞行姿态演化... 针对CE-1卫星精确的撞月时刻与撞月点坐标,首先通过探测器载波信号的本地相关处理技术,精确分析了载波信号在VLBI各测站的消失时刻,进而推算了卫星的撞月时刻;通过实时单向多普勒频移测量的事后分析,核实了卫星撞月过程中的飞行姿态演化;最后结合VLBI互相关时延与测距资料,经定位归算确定撞月点坐标。分析表明,CE-1卫星撞月时刻的误差为±5μs,撞月点坐标月面切向和三维定位误差分别约为0.274km和0.319km(1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撞月时刻与坐标 本地相关测量 VLBI 多普勒频移测量 月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设计中热管的应用及验证 被引量:16
5
作者 邵兴国 向艳超 谭沧海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克服由于月球热环境的特殊性给热控设计带来的困难,尤其是卫星度过月食的极端状态条件,首次采用了舱外两舱热耦合热管、相变材料热管技术,为最终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状态满足总体的技术要求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两舱热耦合技术的采用,两... 为克服由于月球热环境的特殊性给热控设计带来的困难,尤其是卫星度过月食的极端状态条件,首次采用了舱外两舱热耦合热管、相变材料热管技术,为最终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状态满足总体的技术要求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两舱热耦合技术的采用,两舱的热能量得到了相互补偿,因此减少了整星散热面,减少了热补偿功率需求,提高了月食结束时蓄电池的温度,使热控技术方案成为相对优化的方案。文章对热管技术在嫦娥一号卫星热控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热分析及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热管 舱段间热耦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及其特点 被引量:11
6
作者 向艳超 邵兴国 +1 位作者 刘自军 谭沧海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5期42-46,共5页
对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热控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邱跃洪 赵葆常 +3 位作者 赵建科 薛彬 乔卫东 汶德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4-488,共5页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包括焦距检测实验、MTF检测实验、谱线位置和光谱分辨率定标检测实验、光谱辐射度定标检测实验.分析了检测的必要性,确定了检测判据,制订了检测方案,规定了实验条件,给出...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包括焦距检测实验、MTF检测实验、谱线位置和光谱分辨率定标检测实验、光谱辐射度定标检测实验.分析了检测的必要性,确定了检测判据,制订了检测方案,规定了实验条件,给出了检测结果.通过实验,保证了干涉成像光谱仪以确定的和良好的技术状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干涉成像光谱仪 焦距检测 MTF检测 谱线位置定标 光谱辐射度定标 光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制导、导航与控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江川 张洪华 +1 位作者 李铁寿 宗红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首颗月球卫星。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GNC)任务复杂多变,对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和精度要求较高。文章介绍嫦娥一号卫星GNC系统组成、控制方法、系统特点和典型飞行结果。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制导导航与控制 月球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热设计及计算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侯欣宾 邵兴国 +1 位作者 徐丽 贾宏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4期21-26,共6页
嫦娥一号卫星整星主结构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由于其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整星的热控方案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很大不... 嫦娥一号卫星整星主结构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由于其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整星的热控方案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很大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卫星的特点,并且给出了主要的热控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整星的热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卫星在各种工况下的温度指标,实现了总体提出的热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热控设计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地月转移变轨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宗红 王淑一 +4 位作者 韩冬 王大轶 李铁寿 张洪华 黄江川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
文章阐述了嫦娥一号卫星地月转移阶段(从星箭分离到进入使命轨道)的高可靠、高精度自主变轨控制方案,介绍了飞行轨道、轨控策略及控制参数优化、星上自主变轨控制的系统设计和相关参数的地面标定等,给出了在轨飞行试验的验证结果。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地月转移 轨道控制 自主变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晓明 戴居峰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2期94-98,共5页
卫星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是分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文章介绍了应用于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的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组成,该系统组成复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能力,为卫星控制系统测试设备的系列... 卫星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是分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文章介绍了应用于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的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系统的设计组成,该系统组成复杂,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二次开发能力,为卫星控制系统测试设备的系列化、通用化及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其系列产品可以应用于相应的中低轨道卫星的控制分系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地面测试 控制分系统 测试网络 嵌入式软件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紫外月球敏感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欣 王立 卢欣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期51-55,64,共6页
探月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又一项重大工程项目,嫦娥一号卫星是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光学姿态敏感器——紫外月球敏感器,实现在卫星环月飞行期间的姿态测量任务。紫外月球敏感器是一种以月球为姿态参考源... 探月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又一项重大工程项目,嫦娥一号卫星是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首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光学姿态敏感器——紫外月球敏感器,实现在卫星环月飞行期间的姿态测量任务。紫外月球敏感器是一种以月球为姿态参考源的大视场成像式光学姿态敏感器,本文介绍其工作原理、功能与组成以及在轨飞行试验的相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月球敏感器 嫦娥一号卫星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电子学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跃洪 汶德胜 +2 位作者 赵葆常 陈智 乔卫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9-494,共6页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用于获取矿物光谱信息的干涉成像光谱仪电子学系统设计.概述了电子学系统的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工作模式、外部接口和设计原则,详细描述了焦平面组件设计、视频处理和时序控制组件设计和EMC设计,给出部分正样产品实...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用于获取矿物光谱信息的干涉成像光谱仪电子学系统设计.概述了电子学系统的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工作模式、外部接口和设计原则,详细描述了焦平面组件设计、视频处理和时序控制组件设计和EMC设计,给出部分正样产品实物照片以及地面实验和在轨飞行图像.各项地面试验和一年的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该设计达到了预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干涉成像光谱仪 电子学设计 焦平面组件 视频处理和时序控制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被引量:34
14
作者 欧阳自远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卫星 月球探测器 科学任务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的近期科学探测成果(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平劲松 苏晓莉 黄倩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5期17-23,共7页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采用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对月球表面参数特征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覆盖完整、分辨率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可以鉴别中尺度的月球表面的地质地貌、盆地和火山等。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将有益于...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采用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对月球表面参数特征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覆盖完整、分辨率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可以鉴别中尺度的月球表面的地质地貌、盆地和火山等。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将有益于对月球地质演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卫星 月面测量学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双轴天线轨迹规划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淑一 宗红 李铁寿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3期18-22,共5页
针对嫦娥一号卫星双轴天线指向地球的控制要求,给出双轴天线框架角的计算方法.根据地球可见条件及双轴天线转动角度和角速度的限制,确定星上双轴天线自主跟踪地球的范围.最后,在轨飞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双轴天线 框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培建 于萍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期9-13,50,共6页
嫦娥一号卫星首发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信息化技术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管理、设计、加工及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应用,为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任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对嫦娥一号卫星... 嫦娥一号卫星首发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信息化技术在嫦娥一号卫星的管理、设计、加工及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应用,为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任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全面回顾了在嫦娥一号卫星研制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成效;简要介绍了信息化技术在星上产品中的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信息化技术在飞控任务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计算机 嫦娥一号卫星 GNC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定向天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吉利 李健 徐天富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3期81-85,共5页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对嫦娥一号卫星定向天线压紧与展开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模态与压紧状态下的加速度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针对双轴定向天线结构特点,结合双轴电机试验参数,引入扭簧单元对双轴电机结构进行模拟,并将...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对嫦娥一号卫星定向天线压紧与展开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模态与压紧状态下的加速度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针对双轴定向天线结构特点,结合双轴电机试验参数,引入扭簧单元对双轴电机结构进行模拟,并将天线压紧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和关键点的加速度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扭簧处理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天线展开状态下双轴刚度与系统一阶模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天线技术要求的轴向刚度的临界值,即应大于0.035N/m。计算模型、方法对相关的工程研究和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定向天线 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 数值仿真 扭转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飞行控制模拟器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爱武 周建平 麻永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飞行控制模拟器,简称飞控模拟器,是飞控中心用来验证飞行程序和地面测控方案,训练操作人员的模拟仿真系统,为系统演练构造一个尽量逼真的任务环境.介绍了嫦娥一号飞控模拟器的功能、结构和使用模式.提出了带轨道根数跳时的新方法,使模... 飞行控制模拟器,简称飞控模拟器,是飞控中心用来验证飞行程序和地面测控方案,训练操作人员的模拟仿真系统,为系统演练构造一个尽量逼真的任务环境.介绍了嫦娥一号飞控模拟器的功能、结构和使用模式.提出了带轨道根数跳时的新方法,使模拟器具备加速跳时至任意轨道段的能力,提高了任务演练的灵活性.建立了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并首次在模拟器中直接嵌入了部分星载软件,大大提高了模拟器的保真度.同时专门设计了图形化的集中监控软件,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和管理.该模拟器在嫦娥一号卫星任务准备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嫦娥一号卫星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该模拟器的开发经验,对未来模拟器的研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任务 卫星模拟器 轨道动力学 保真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时序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跃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498,共4页
介绍了基于Actel反熔丝FPGA的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时序控制模块设计.概述了时序控制模块的功能要求,详细描述了时序控制模块外部时序接口和内部时序接口,给出了时序控制模块设计的参量配置、逻辑结构和简要结果.各项地面试验和... 介绍了基于Actel反熔丝FPGA的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时序控制模块设计.概述了时序控制模块的功能要求,详细描述了时序控制模块外部时序接口和内部时序接口,给出了时序控制模块设计的参量配置、逻辑结构和简要结果.各项地面试验和一年的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该设计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干涉成像光谱仪 FPGA VHDL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