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效果
1
作者 伊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治疗满意度、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子宫颈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两组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低于术前,雌二醇、促卵泡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高于对照组,雌二醇、促卵泡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LEEP治疗CIN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维持体内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切术 子宫冷刀锥切术 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姜昭敏 王华 +2 位作者 赵泽华 安丽 牛金平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姜黄素介导PDT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局部用药。比较两组疗效、HPV-DNA转阴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恢复情况、炎性细胞因子水平、Ki-67阳性、Survivin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年龄(35±4)岁。两组年龄、病程、初次性生活年龄、CIN分级、HPV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12)。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的HP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1个月:65.0%(26/40)比42.5%(17/40);3个月:87.5%(35/40)比67.5%(27/40);6个月:95.0%(38/40)比80.0%(3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7、4.59、4.1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HR-HPV载量均低于对照组(1个月:42.4±5.8比56.7±6.7;3个月:31.0±4.5比40.3±3.7;6个月:14.5±2.4比2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4、10.17、26.77,均P<0.001)。观察组子宫颈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30±3)d比(39±5)d,t=9.37,P<0.001]。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Ki-67、Survivin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5/40)比7.50%(3/40),χ^(2)=0.56,P=0.456]。结论姜黄素介导PDT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患者总有效率较高,能够降低HR-HPV载量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HPV-DNA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姜黄素 光动力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深圳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现患率调查及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57
3
作者 吴瑞芳 刘植华 +12 位作者 周庆芝 乌兰娜 王倩 李晴 李霓 刘志红 石菊芳 李瑞珍 张长淮 周艳秋 刘彬 翁雷明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子宫颈醋酸肉眼观察(VIA)、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子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对HPV阳性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或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CIN的金标准。结果共有1137名妇女参加本次调查,该人群高危型HPV-DNA检出率为14.0%;15~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和50~59岁组HPV检出率分别为15.5%、17.7%、12.6%、8.8%、10.2%、15.3%和21.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39岁组HPV感染率最低,但除25~29岁组与50~59岁组以外的其他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别HPV感染率曲线呈‘V'字型的双峰相。妇女CIN现患率为4.4%,CINⅠ、CINⅡ和CINⅢ现患率分别为3.2%、1.0%和0.3%,CINⅠ现患率明显高于CINⅡ和CINⅢ(P<0.05)。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无CIN病变的子宫颈HPV感染率为8.3%,CINⅡ以上病变HPV感染率达到100.0%。本调查人群未发现子宫颈癌病例。VIA、电子阴道镜、LCT和HC-Ⅱ高危型HPV检测检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的敏感性分别为35.7%、50.0%、92.9%和100%;4种检测方法检出HSIL的特异性依次为96.0%、87.2%、88.4%和86.9%;各种方法均有满意的阴性预测值。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CIN的主要原因,深圳妇女子宫颈病变多处于发病早期阶段,防癌的重点在于预防HPV感染和治疗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志辽 林仲秋 +5 位作者 张睿 王丽娟 陈勍 张丙忠 周晖 杨清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情况。方法 总结分析 9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IN -Ⅰ为 9例 ,CIN -Ⅱ为 2 7例 ,CIN -Ⅲ为 6 0例。结果 CIN病变的发病以 30~ 4 0岁年龄组多见 ,阴道镜诊断较准确 ,各种级...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情况。方法 总结分析 9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IN -Ⅰ为 9例 ,CIN -Ⅱ为 2 7例 ,CIN -Ⅲ为 6 0例。结果 CIN病变的发病以 30~ 4 0岁年龄组多见 ,阴道镜诊断较准确 ,各种级别CIN的方法处理有 :物理治疗、手术刀锥切术、电热环治疗 (LEEP)、全宫切除术等。结论 从CIN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它的处理方法不仅在于它的级别 ,而且要从患者的年龄及生育情况出发 ,以去除宫颈病变部位为最可靠的方式。治疗不足危害性大 ,做好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 子宫上皮内病变 治疗 临床特点 患者 诊断 早期发现 级别 结论 年龄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东红 孙丽君 +1 位作者 邓卫安 明祖谦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MDM2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腺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对40例子宫CIN、21例子宫颈腺癌、62例子宫颈鳞癌和20例慢性子宫颈炎的石蜡标本中mdm2... 目的探讨MDM2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和子宫颈鳞癌、腺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对40例子宫CIN、21例子宫颈腺癌、62例子宫颈鳞癌和20例慢性子宫颈炎的石蜡标本中mdm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mdm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中的表达高于CIN组和慢性子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mdm2蛋白在各级CIN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在子宫颈腺癌及鳞癌中,mdm2蛋白的表达随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m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颈癌与子宫颈良性病变间有所不同,且随子宫颈癌变程度的加重而mdm2蛋白的表达增加,故检测mdm2蛋白可能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蛋白 表达 子宫 CIN 慢性子宫 子宫鳞癌 子宫上皮内病变 例子 意义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LEEP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政平 杨丽红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子宫锥切术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7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桂梅 李雪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1539-1540,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6例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的CIN 76例中CIN-Ⅰ37例,CIN-Ⅱ7例、CIN-Ⅲ2例,cIN-Ⅰ-Ⅱ21例,CIN-Ⅱ-Ⅲ...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6例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的CIN 76例中CIN-Ⅰ37例,CIN-Ⅱ7例、CIN-Ⅲ2例,cIN-Ⅰ-Ⅱ21例,CIN-Ⅱ-Ⅲ9例。76例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后最长的随访2年,最短的三个月。术后三个月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sy Test,TCT)正常者76例(100%),人乳头瘤状病毒(HPV)转阴者75例(98.68%),阴道镜检查正常者74例(97.37%)。本组治愈率为98.68%,复发率为0例。结论:LEEP术治疗CIN具有以下优点:①安全、快捷又出血量少;②手术时间短,可在门诊进行手术;③可达到传统电刀达不到的非常精细的手术效果;④不易产生传统电刀切割时组织被拉长、碳化现象,可以得到不影响病理检查的完好的组织标本,对临近组织损伤小,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⑤疼痛少,不易留下瘢痕,感染少;⑥对宫颈损伤小,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更适合年轻患者。⑦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但术后长期的规范随访,早期发现CIN复发及宫颈癌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子宫电环切除术 新柏氏膜式液基层细胞学检测 人乳头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宫颈电环切术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锦文 陈建翠 戴丽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宫颈电环切术(LEEP)手术的疗效与复发。[方法]行LEEP治疗的CIN患者共1 308例,其中绝经后114例,生育期1 194例。比较两者LEEP治疗前后CIN病理级别的改变与复发的差异。[结果]生育期患者术...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宫颈电环切术(LEEP)手术的疗效与复发。[方法]行LEEP治疗的CIN患者共1 308例,其中绝经后114例,生育期1 194例。比较两者LEEP治疗前后CIN病理级别的改变与复发的差异。[结果]生育期患者术前和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病变下降和上升分别为65.2%(779/1 194)、18.9%(226/1 194)和15.8%(189/1 194);绝经后患者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下降和上升分别为62.3%(71/114)、20.2%(23/114)和17.5%(20/114),两组类似;绝经后患者LEEP治疗后复发率(3.0%)和生育期复发率(2.9%)类似。[结论]绝经后CIN行LEEP手术后与生育期患者的病变升级率、术后复发率均类似,绝经后的患者行LEEP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CIN) 电环切术(LEEP)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鳞癌中p53与MDM2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凌箫鸣 郑英 张涛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鳞癌 (SCC)中p5 3与MDM2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M2及p5 3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SCC中的表达 ,共 76例。结果 ①随着宫颈病变加重 ,MDM2、p5 3表达率均渐增高 ,二者在正...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鳞癌 (SCC)中p5 3与MDM2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M2及p5 3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SCC中的表达 ,共 76例。结果 ①随着宫颈病变加重 ,MDM2、p5 3表达率均渐增高 ,二者在正常宫颈、CIN、SCC的表达率分别为 :MDM2的表达为 0、13 64 %、44 12 % ;p5 3的表达为 5 0 0 %、18 18%、47 0 6%。MDM2、p5 3在浸润癌组较CIN及正常宫颈组明显增高。②MDM2的表达与p5 3的聚积在统计学上未显示出有相关性。结论 MDM2、p5 3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MDM2基因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雅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年第5期86-87,共2页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病理过程。随着人们对子宫颈病变认识的不断深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现...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病理过程。随着人们对子宫颈病变认识的不断深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现在所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指包含了癌前病变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在内的所有子宫颈上皮的病变。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可以打断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避免发展为致命的子宫颈癌。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症状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1
作者 黄薇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
关键词 CIN 子宫上皮内病变 癌前病变 诊断 阻断 预防 尝试 过程 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2
作者 李倬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4期16-16,共1页
子宫颈病变是妇女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宫颈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包括癌前病变)、畸形等,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在妇女癌瘤中,位居第二。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明显下降,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 子宫颈病变是妇女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宫颈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包括癌前病变)、畸形等,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在妇女癌瘤中,位居第二。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明显下降,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明显增加,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积极进行筛查,早发现,及时恰当处理,治愈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CIN 治疗 子宫切除术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病例分析及应对 被引量:1
13
作者 鲍春玉 申艳 顾芸 《大医生》 2020年第1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因CIN病变行LEEP术切缘阳性患者,93例切缘阴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宫...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因CIN病变行LEEP术切缘阳性患者,93例切缘阴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活检病变级别、病变累及颈管及腺体情况、阴道镜特点与子宫颈LEEP术切缘阳性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不同临床处理的结局。结果患者年龄>40岁、病变累及颈管、累及腺体以及不充分阴道镜检查与切缘阳性有相关性,LEEP术切缘阳性与患者术前TCT、HPV感染型别、活检病变级别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变累及颈管、累及腺体以及不充分阴道镜检查是切缘阳性的高度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7.198、2.388、16.878。切缘阳性患者二次手术病理病灶残留率21/31(67.74%),随访好转率26/33(78.79%)。结论LEEP术后标本切缘阳性主要与年龄>40岁、病变累及腺体及颈管以及不充分阴道镜检查有关。对于切缘阳性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子宫环形电切术 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附1440例阴道镜检查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月新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诊断 阴道镜检查 高危因素 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环形电切术对术后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素媚 李向飞 闫中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25-927,共3页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属于育龄妇女的一种多发病,在临床极为常见,宫颈冷刀切、环形电切术(LEEP)等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1]。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宫颈冷刀切会引发患者早产、宫颈功能不良等妊娠结局。近年来,由于宫颈环...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属于育龄妇女的一种多发病,在临床极为常见,宫颈冷刀切、环形电切术(LEEP)等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1]。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宫颈冷刀切会引发患者早产、宫颈功能不良等妊娠结局。近年来,由于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将生育功能有效保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切术 妊娠结局 术后并发症 分娩方式 育龄妇女 治疗方法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直视检查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敬源 尹盼月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手术中应用阴道镜直视检查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期间进行切除治疗的25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 目的:本文研究了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手术中应用阴道镜直视检查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期间进行切除治疗的25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手术中应用阴道镜直视能够显著降低切除样本的平均高度和直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9.2±3.1)月。39例患者最终确认为治疗无效。采用阴道镜直视切除手术的患者相对于手术中不采用阴道镜的患者,其治疗失败风险并无显著差异(HR:0.49;95%CI 0.21~2.33,P=0.468),而相对于阴道镜检查后立即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也无显著差异(HR:0.92;95%CI 0.57~1.68,P=0.846)。对治疗失败风险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清晰边界的确定(HR:0.35;95%CI 0.20~0.73,P=0.003)和手术切除直径(HR:2.56;95%CI 0.98~5.89,P=0.068)。结论:应用阴道镜直视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切除手术中能够显著降低切除样本的尺寸,但不会导致治疗失败风险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阴道镜直视 子宫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净粉”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6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毓林 《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第1期35-35,共1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简称CIN,即以前所称的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现在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统一名称,其分为三级:CINⅠ、CINⅡ、CINⅢ。笔者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应用自制中药"宫颈净粉"宫颈上药治疗CINⅠ、CINⅡ患者66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简称CIN,即以前所称的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现在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统一名称,其分为三级:CINⅠ、CINⅡ、CINⅢ。笔者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应用自制中药"宫颈净粉"宫颈上药治疗CINⅠ、CINⅡ患者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净粉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深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青萍 罗小婉 +1 位作者 甘玉杰 熊小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 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宫颈环切术(1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切割深度对妊娠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并行宫颈环切术的未孕者76例,其中切割深度大于等于15mm者31例,为试验组;切割深度小于15mm者4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受孕时间及不良妊娠结果。结果试验组平均随访44.8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6例;对照组平均随访43.9个月,随访期间共观察到非意愿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不孕发生风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89,P=0.68)。试验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6例,发生率为19.4%;对照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妊娠事件2例,发生率为4.4%。两组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N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和宫颈环切术切割深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子宫环切术 不良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即诊即治”的新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丽华 许颖 狄文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即诊即治"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169例。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将169例分为两组。A组:结... 目的:探讨"即诊即治"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169例。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将169例分为两组。A组: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患者,共117例;B组:结果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患者,共52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A组结合Reid阴道镜评分(RCI),LEEP治疗的特异性98.9%、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80.7%、总符合率81.2%,8例A组-RCI高评分患者中7例LEEP病理为CINII及以上。B组结合阴道镜RCI评分,LEEP治疗的特异性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29.4%、总符合率76.9%,35例B组-RCI高评分患者中LEEP病理均为CINII及以上。结论:对于A组患者若阴道镜RCI高评分者,先行宫颈活检,根据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后决定治疗方案。对于B组结合阴道镜RCI高评分患者可采用"即诊即治"方法治疗,而阴道镜RCI低评分的患者,在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明确诊断治疗后,需要密切随访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电圈切除术 即诊即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0例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戚小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切术 电切术治疗 浸润癌 癌发生 癌前病变 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