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于存在与虚无世界之间的梦幻大师
1
作者 周小儒 刘阳 《艺术探索》 2006年第3期84-85,共2页
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绘画才能和超级想像力的怪杰,以探索潜意识,描绘惊人虚实的超现实世界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以无尽的才能探索出了一个“似与不似”的梦幻世界,他在... 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绘画才能和超级想像力的怪杰,以探索潜意识,描绘惊人虚实的超现实世界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以无尽的才能探索出了一个“似与不似”的梦幻世界,他在写实技法的基础上对存在与虚无两方面的应用是具有创造性的,引领了20世纪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的而且是时尚的艺术文化,为世人提供了绘画探索的信息,是绘画创新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潜意识 虚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性写作的开拓性研究——杨经建《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评介
2
作者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8-160,共3页
杨经建的著作《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对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这一边缘性写作之缘起流变、艺术表现形态及审美现代性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杨经建 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 存在主义文学 边缘性写作 艺术表现形态 审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虚无》自由观的政治哲学诠释
3
作者 刘学军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对自由作出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他从感知者反思前的存在获得的“本体论证明”出发,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为的存在”。这种自由决定了“我”与“他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他人”的具体关系处...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对自由作出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他从感知者反思前的存在获得的“本体论证明”出发,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为的存在”。这种自由决定了“我”与“他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他人”的具体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各种“决定论”之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自由观对人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哲学指导意义,就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介入,对现实政治关系残酷性的揭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无政府主义取向。“自为的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纯粹意识,只存在于个体“自为”结构中,不能对社会生活中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道德”问题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自由观 政治哲学 存在本体论 政治思想 政治行为 让·保罗·萨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虚无的日常显像——评韩东诗集《奇迹》
4
作者 张厚刚 高嘉文 《百家评论》 2022年第6期117-122,共6页
韩东的诗集《奇迹》对“存在”与“虚无”进行了日常化处理,在“生”与“死”、“人”与“动物”的对比性书写中构建了一部“精神史”。在平凡生活与诗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之后,《奇迹》应运而生。其中,存在与虚无的日常显像是一个突... 韩东的诗集《奇迹》对“存在”与“虚无”进行了日常化处理,在“生”与“死”、“人”与“动物”的对比性书写中构建了一部“精神史”。在平凡生活与诗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碰撞之后,《奇迹》应运而生。其中,存在与虚无的日常显像是一个突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奇迹》 存在与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东小说的存在与虚无
5
作者 丛新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89,共5页
韩东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一个特例,因为与这一作家群落中的其他人相比,他只是年纪略大一点,但从文学史的意义上,他却要早将近10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东就是“新生代”诗坛的领军人物了,到了90年代,他又变成了小说界的“新生代”... 韩东是“新生代”作家中的一个特例,因为与这一作家群落中的其他人相比,他只是年纪略大一点,但从文学史的意义上,他却要早将近10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东就是“新生代”诗坛的领军人物了,到了90年代,他又变成了小说界的“新生代”,而且确乎两个“新生代”在文学代际与观念属性上,是一个观念的两个表现领域。这表明了一点,诗歌在观念上依然是领先小说的,韩东本人就是一个证明。还有一点,韩东与朱文等人在1998年推动的“断裂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小说界 作家群落 存在与虚无 新生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朱文 领军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存在与虚无”——津子围小说作品中的精神重构策略
6
作者 贺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数理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帕斯卡尔(1623—1662)以"思想者的芦苇"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他信奉"人之全部为人,在于有思想。"①那么这样回到人类起源,人类自上古至今,从未停止过思考。而思考... 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数理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帕斯卡尔(1623—1662)以"思想者的芦苇"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他信奉"人之全部为人,在于有思想。"①那么这样回到人类起源,人类自上古至今,从未停止过思考。而思考有时本身即如博尔赫斯最为恐惧的两面镜像的对立:真实与环境,镜中人与镜外人,哪个是本体?或者干脆,哪个是镜中人,哪个才是镜外之人?而彼时令博尔赫斯恐惧的镜像,如果在此映照的是帕斯卡尔的思考,那么这思考瞬间也许便有了危险,因为那些铁证如山的思考,于镜中映现之时,同时亦成为了思考幻境,及或心灵与生命的幻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斯卡尔 博尔赫斯 镜中人 思想者 小说作品 镜像 存在与虚无 铁证如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虚无:电影《寒夜》悲剧意识解读
7
作者 孙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5,共4页
电影《寒夜》(1984),由导演阙文根据巴金同名小说《寒夜》改编,它在很大程度上忠于原著,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个人意志与生存环境的冲撞之苦。影片通过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层层剥离,剖析人性... 电影《寒夜》(1984),由导演阙文根据巴金同名小说《寒夜》改编,它在很大程度上忠于原著,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个人意志与生存环境的冲撞之苦。影片通过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层层剥离,剖析人性的共同点,揭示黑暗统治下人性的扭曲和爱的缺失,整部影片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识。影片采用一段很长的敌机轰炸的黑白资料作为开场白,向观众置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叙事背景,勾起了人们的集体回忆,激起人们意识深处的时代情愫。其后,影片不断运用色彩对比,突出人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夜》 抗日战争时期 个人意志 社会底层 色彩对比 黑暗统治 存在与虚无 开场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虚无——当代雕塑艺术面临的尴尬
8
作者 张先春 《艺术生活》 2010年第4期29-30,共2页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把他人看做引起冲突的根源.原因在于:他人与自我是等同的.都是自为的存在.他人有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着世界。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雕塑艺术 尴尬 当代 存在主义哲学 自为的存在 存在 人与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存在与虚无》中看萨特自由观
9
作者 郜芮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7,共3页
自由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在其著作《存在与虚无》中尤为体现。深入研究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的相关论述,把握萨特自由观内涵及自由的限制条件对重视选择意义、提升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与虚无 自由 自由观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明的存在与虚无
10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 2007年第2期101-101,共7页
这注定是一个不讨好的题目,可对于火箭和姚明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题目。姚明之于休斯敦火箭,表面上看不可或缺,火箭的新闻官的口头禅之一,就是"YAO是非卖品"。可惜 NBA 是篮球,更是商业。对于商人来说,在游戏规则允许范... 这注定是一个不讨好的题目,可对于火箭和姚明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题目。姚明之于休斯敦火箭,表面上看不可或缺,火箭的新闻官的口头禅之一,就是"YAO是非卖品"。可惜 NBA 是篮球,更是商业。对于商人来说,在游戏规则允许范围之内,没有什么是非卖品。不卖,只是因为对手出价不够高。当然,买家出到动心价或者疯狂价,往往会落得一个二杆子的绰号,还会让董事局老大不高兴,甚至丢了饭碗。除非,自己就是老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新闻官 商业体育 诺维茨基 英雄形象 易建联 盖世英雄 族群认同感 阿布 甘迪
全文增补中
媒介书写视域下《暗店街》中的存在与虚无
11
作者 沈兴刚 《新传奇》 2023年第27期16-18,共3页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独具艺术魅力的小说家。《暗店街》是其早期成名作,主要讲述了失忆主人公居伊根据种种线索寻找身世未解之谜,几经周折,却一无所获。在《暗店街》中,诸如口述、档案、年鉴、照片等各类媒介占据着重要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独具艺术魅力的小说家。《暗店街》是其早期成名作,主要讲述了失忆主人公居伊根据种种线索寻找身世未解之谜,几经周折,却一无所获。在《暗店街》中,诸如口述、档案、年鉴、照片等各类媒介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居伊认识自我和探索个人历史与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20世纪法国小说存在主义传统,从媒介视域重新考察莫迪亚诺小说中的存在与虚无主题,进而深化当前对莫迪亚诺小说艺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亚诺 《暗店街》 媒介 存在与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存在与虚无”——为薛忆沩《遗弃》三十五年而作
12
作者 王骏睿 王春林 《作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7,共10页
薛忆7为的长篇小说《遗弃》是当代中国文学里唯一一部立足于哲学,并且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对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存在与虚无”进行全方位“玄想”的作品。被称为“业余哲学家”的小说主人公图林不仅遭受着已经被“世界遗弃了”的痛苦... 薛忆7为的长篇小说《遗弃》是当代中国文学里唯一一部立足于哲学,并且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对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存在与虚无”进行全方位“玄想”的作品。被称为“业余哲学家”的小说主人公图林不仅遭受着已经被“世界遗弃了”的痛苦,还怀揣着“试图遗弃世界”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小说主人公 薛忆沩 存在与虚无 八十年代 遗弃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原文传递
飘荡在虚无中的自由——萨特《存在与虚无》一书中的自由理论评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志恒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47,共17页
走入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精神世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有时会很痛苦,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要想走入其精神世界,首先要读懂其文章著述;但读懂其文章著述又谈何容易?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早就为我国的学者所熟知,但真正读懂了其著述... 走入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精神世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有时会很痛苦,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要想走入其精神世界,首先要读懂其文章著述;但读懂其文章著述又谈何容易?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早就为我国的学者所熟知,但真正读懂了其著述的人恐怕寥寥无几,这或许也正是萨特所以能成为思想家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法律实务工作者,潘志恒律师此文,通过对萨特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潜心研读和用心追踪,通过对“虚无”、“否定”、“选择”和“超越”的分析解读,对他认为是萨特存在主义精髓的“自由”的“存在”作出了个人的评价,同时也将其本人解读的“存在”的“自由”作了阐发。其所用功力显见于存在之中,其所作立论亦飘荡于自由之中。是虚无抑或存在,是选择抑或超越,读者自可断之。本刊荐之以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与虚无 自由理论 思想家 存在主义
原文传递
两只蝴蝶——存在与虚无中的萨特和波伏瓦两只蝴蝶如此细小而陈俗的具像
14
作者 陈陟云 《诗探索》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 波伏瓦 存在与虚无 具像 原来如此 渐行渐远 一个女人 帕拉斯 生命之火 细纹 西方哲学
原文传递
存在与虚无(组诗)
15
作者 王静远 《骏马》 2005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我不知道 一丛丛 告诉我 生命终结 一路走好 活着 一本 脉管
原文传递
傩:存在与虚无
16
作者 王克楠 《岁月(原创)》 2008年第10期50-53,共4页
探傩我从邯郸上车,去相距不远的武安固义村看傩戏。同去的有民俗学专家杜先生告诉我,傩可以上溯到周代,当时称作"大傩",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傩文化"
关键词 傩文化 原始信仰 存在与虚无 义村 安固 杜先生 农耕社会 告诉我 傩戏 跳傩
原文传递
被内心孤岛垄断的存在与虚无——赏析于成大文字中的怀旧哲学
17
作者 张金芝 《辽河》 2018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意识到那其实没什么意义。”——萨特 《存在与虚无》,其实说起来并非完全是萨特的专利,海德格尔在1927年就已发表未完的手稿《存在与时间》。而时间作为一种似有似无的载体,说起来也是一种虚无...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意识到那其实没什么意义。”——萨特 《存在与虚无》,其实说起来并非完全是萨特的专利,海德格尔在1927年就已发表未完的手稿《存在与时间》。而时间作为一种似有似无的载体,说起来也是一种虚无的存在,还有亚里士多德,早在古代便已对存在的多重意义有过权威且严谨的阐释。有人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是借鉴了他的终身朋友兼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宾》里的某些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时间》 哲学 怀旧 文字 赏析 垄断 孤岛
原文传递
存在与虚无
18
《中学生百科》 2023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克莱尔·柯琳1968年生于爱尔兰,1992年陶瓷学专业硕士毕业以后,她选择了陶艺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克莱尔·柯琳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极限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刻思考,针对“存在”这一哲学命题,她神奇地将恐惧、失落、痛苦、牺牲与奉... 克莱尔·柯琳1968年生于爱尔兰,1992年陶瓷学专业硕士毕业以后,她选择了陶艺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克莱尔·柯琳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极限性和不确定性进行了深刻思考,针对“存在”这一哲学命题,她神奇地将恐惧、失落、痛苦、牺牲与奉献、渴望、奇迹、神秘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一件件具有隐喻性的抽象叙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命题 人类生状态 陶瓷学 硕士毕业 克莱尔 叙事作品 存在与虚无 爱尔兰
原文传递
相遇《存在与虚无》
19
作者 范丽娇 《福建乡土》 2012年第3期25-25,50,共2页
1多少年过去了,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我安然地走着,目光清澈,脚步轻快。偶尔,我举起双手,看岁月从十指间沙沙流逝,焦虑与心痛会暗暗地疯长,但我从不去细细衡量,快乐与悲伤,泪水与欢笑,哪一个更多,哪一个更重。我只是愿意把父母的爱,兄弟... 1多少年过去了,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我安然地走着,目光清澈,脚步轻快。偶尔,我举起双手,看岁月从十指间沙沙流逝,焦虑与心痛会暗暗地疯长,但我从不去细细衡量,快乐与悲伤,泪水与欢笑,哪一个更多,哪一个更重。我只是愿意把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爱人的爱,孩子的爱,朋友的爱,一一晾晒在阳光下,然后相信,生活是如此美好,活着是如此幸运。“能够来到这个尘世,你是多么幸运。”我在妈妈的这句话里长大,经历过青春的躁动,爱情的甜蜜,并且开始逐渐老去。我不知道那个未能谋面的兄弟或者姐妹,会是什么模样,会怎样来度过他们的一生,会不会比我幸福,毕竟只有我能够顺利地诞生,从容地去承受种种悲欢离合。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我的存在是多么的幸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兄弟姐妹 幸运 经历
原文传递
存在与虚无
20
作者 彩虹 《中学生百科》 2019年第10期50-50,共1页
Regardt van der Meulen是一位南非的雕塑家,他喜欢用钢铁进行创作,其作品大多为散碎不完整的人形雕塑。艺术家说:'人们强有力的身体里存在着脆弱的谎言是这一系列作品的核心。'这也是艺术家对生命存在与虚无的矛盾表现,同时也... Regardt van der Meulen是一位南非的雕塑家,他喜欢用钢铁进行创作,其作品大多为散碎不完整的人形雕塑。艺术家说:'人们强有力的身体里存在着脆弱的谎言是这一系列作品的核心。'这也是艺术家对生命存在与虚无的矛盾表现,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艺术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