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客观和主观的联系和区别是怎样的 |
赵金本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1984 |
0 |
|
2
|
存在概念研究述评 |
唐丽娟
|
《绥化学院学报》
|
1986 |
0 |
|
3
|
从德国古典哲学看“一分为三”的命题 |
坚毅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2
|
|
4
|
论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哲理指导 |
何畏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5
|
谈心理的实质 |
李钦瑞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7 |
1
|
|
6
|
列宁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 |
郭松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7
|
世界可知性证明初探 |
郭必选
|
《大理大学学报》
CAS
|
1988 |
0 |
|
8
|
简论实践 |
邱觉心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
郭必选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0
|
关于讲授《哲学教学大纲》第十章的几点意见 |
陶培玉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1
|
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初探 |
曾仕礼
|
《昭通学院学报》
|
1986 |
0 |
|
12
|
货币 |
卡尔·马克思
朱邦芊
|
《大学英语》
|
2015 |
0 |
|
13
|
谈谈黑格尔关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三者一致的思想 |
江海萍
|
《兰州商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4
|
“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述评 |
黄德良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87 |
1
|
|
15
|
关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的几点补充意见——三答曾簇林教授 |
朱立元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03 |
1
|
|
16
|
笛卡尔循环的内在性根据 |
李华
|
《中国哲学年鉴》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