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设计的艺术存在——存在论现象学视域中的设计艺术 |
张贤根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9
|
|
2
|
决定论的黄昏:存在论现象学视角下的经济人假设 |
刘牧
马潇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3
|
《周易》意象观与意象美学的探究——基于存在论现象学视角 |
王中原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从先验现象学到存在论现象学 |
王昊宁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基于存在论现象学“师生共属”的教师惩戒尺度研究 |
顾佳莹
马进
|
《教学与管理》
|
2021 |
1
|
|
6
|
萨特现象学存在论的生存论根基 |
朱耀平
冉然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7
|
技术如何可能——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论立场的一种回答 |
包国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8
|
当代中国主客观论美学的哲学反思——从现象学和存在论的角度看 |
丁少伦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从摄影的本质到现象学-存在论立场:《明室》与罗兰 巴尔特后期思想的哲学转向 |
惠天羽
|
《法国研究》
|
2020 |
0 |
|
10
|
同途而殊归的“家源儒学”与“生活儒学”——评当代中国的两种现象学儒学思想 |
杨生照
|
《管子学刊》
|
2022 |
1
|
|
11
|
寂声与黑白:声音与颜色世界的现象学存在论 |
孙周兴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艺术符号学基础的反思与现象学存在论重建 |
赵奎英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3
|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越界现象——兼复两篇书评 |
方向红
|
《哲学分析》
|
2015 |
1
|
|
14
|
法和政治的存在论——海德格尔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现象学阐释 |
周维明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3 |
0 |
|
15
|
处境定义与框架分析 |
赵锋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理解、阐释与阐释的本质——兼论强制阐释 |
傅永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7
|
阐释有限与无限关系的形而上追问 |
傅永军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论海德格尔对自然审美模式的诗性超越 |
赵奎英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9
|
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 |
赵奎英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20
|
新媒介技术如何形塑交流——媒介后视镜视角下书信与微信的比较研究 |
徐烨
|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