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穹隆——海马伞损伤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雨星 梁繁荣 +2 位作者 余曙光 罗松 韩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效果。方法采用损伤穹隆—海马伞的方法造成胆碱能系统损害学习记忆障碍痴呆模型。记录大鼠从迷宫起点游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和途中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作为衡量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选取...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效果。方法采用损伤穹隆—海马伞的方法造成胆碱能系统损害学习记忆障碍痴呆模型。记录大鼠从迷宫起点游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和途中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作为衡量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选取百会、涌泉穴位等进行电针治疗。结果发现穹隆—海马损伤后严重影响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的平均终点游出时间与平均错误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呈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刺激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的智力障碍,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穹隆-海马伞损伤 老年痴呆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学习记忆障碍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及哺乳期铅接触对子鼠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雷荣辉 张进 +3 位作者 易建华 苗江丽 席小平 张敬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宫内和哺乳期铅接触子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变和海马结构神经元凋亡发生状况。方法 SD大鼠采用饮水加醋酸铅 2 0、2 0 0、2 0 0 0mg·L- 1 方法染毒 ,6周后交配 ,自然分娩 ,于子鼠断乳时停止铅接触 ,用暗室电击试验测试子鼠... 目的 探讨宫内和哺乳期铅接触子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变和海马结构神经元凋亡发生状况。方法 SD大鼠采用饮水加醋酸铅 2 0、2 0 0、2 0 0 0mg·L- 1 方法染毒 ,6周后交配 ,自然分娩 ,于子鼠断乳时停止铅接触 ,用暗室电击试验测试子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变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和脑铅含量 ;用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3个染铅组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血铅和脑铅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TUNEL染色结果显示 :中、高铅组子鼠海马CA1、CA3、齿状回 (DG)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宫内和哺乳期铅接触可损害子鼠的学习记忆行为 ,其机制可能与铅导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 哺乳期 铅接触 子鼠 学习记忆行为 海马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原位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对D-半乳糖所致脑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殷越 冯涛 +1 位作者 周大果 谢宁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5-56,共2页
实验采用D -半乳糖 (D -gal) 80mg·kg 1·d 1小鼠颈部皮下注射 ,造成拟脑老化模型 ,并以古方地黄饮子煎汁灌胃 5 0天 ,观察该方对小鼠生命活动状态 (外观特征 )和学习记忆能力 (跳台法 )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地黄饮子可... 实验采用D -半乳糖 (D -gal) 80mg·kg 1·d 1小鼠颈部皮下注射 ,造成拟脑老化模型 ,并以古方地黄饮子煎汁灌胃 5 0天 ,观察该方对小鼠生命活动状态 (外观特征 )和学习记忆能力 (跳台法 )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地黄饮子可以改善D -gal所致脑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地黄饮子 衰老 学习记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铅染毒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和大脑皮质、海马NOS、NO、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岳晓雯 张进 +4 位作者 李宏伟 王世鑫 易建华 席小平 雷荣辉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44-449,共6页
目的 :研究亚慢性铅接触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和大脑皮质、海马一氧化氮合成 ,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探讨其影响的可能性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分 5组 ,每组分别以醋酸铅 0、 18 4、 184 0mg/L剂量经口染毒 ,于染毒 7、 14、 30、 6 0、 90... 目的 :研究亚慢性铅接触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和大脑皮质、海马一氧化氮合成 ,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探讨其影响的可能性机理。方法 :Wistar大鼠分 5组 ,每组分别以醋酸铅 0、 18 4、 184 0mg/L剂量经口染毒 ,于染毒 7、 14、 30、 6 0、 90d先测试学习记忆行为 ,再测定全血血铅及大脑皮质、海马中NOS、SOD活性、NO、MDA水平。用暗室电击试验测试学习记忆行为。用原子吸收法测全血血铅浓度。用左旋 -精氨酸法测定NOS活性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 ,用亚硝酸盐显色法测定SOD活性 ,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水平。结果 :1 低、高剂量染铅组血铅水平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高剂量组亦高于低剂量组。 2 暗室电击试验结果显示 ,染铅剂量越高 ,染铅时间越长 ,大鼠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越长。 3 大脑皮质、海马NOS、NO、SOD、MDA测定结果显示 ,随着染铅剂量加大 ,NOS活性降低 ,同时NO水平下降 ,SOD活性显著降低 ,MDA水平显著升高。 4 以学习记忆行为指标为应变量 ,血铅、海马和皮质NO、NOS、SOD、MDA为自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低剂量组血铅 ,海马NOS、皮质SOD进入回归方程 ;高剂量组血铅、海马NO、皮质SOD、MD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亚慢铅接触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脑皮质、海马NOS、SOD酶活性及NO、MDA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行为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接触仔鼠学习记忆行为与海马bcl-2和bax基因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雷荣辉 张进 +2 位作者 易建华 苗江丽 席小平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宫内及哺乳期铅接触仔鼠海马bcl 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探讨其在铅引起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饮水中加入醋酸铅的方法染毒SD大鼠 (2 0 ,2 0 0 ,2 0 0 0mg/L) ,6周后交配 ,自然分娩 ,于仔鼠断乳后停止铅接... 目的 通过对宫内及哺乳期铅接触仔鼠海马bcl 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探讨其在铅引起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饮水中加入醋酸铅的方法染毒SD大鼠 (2 0 ,2 0 0 ,2 0 0 0mg/L) ,6周后交配 ,自然分娩 ,于仔鼠断乳后停止铅接触。用暗室电击试验测试仔鼠学习记忆行为改变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和脑铅含量 ,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bcl 2和bax基因表达产物。结果  3个染铅组仔鼠学习记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染铅组仔鼠血铅和脑铅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结果显示 ,在海马CA1,CA3,DG (齿状回 )区 ,bcl 2表达平均灰度值各染铅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即染铅组表达低于对照组 ;bax表达平均灰度值中、高剂量染铅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即染铅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宫内和哺乳期铅接触可损害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为凋亡调控基因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行为 bcl-2基因 BAX基因 基因表达 毒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学习记忆行为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温艾 刘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0-673,共4页
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发展了新的神经组织学方法 ,使果蝇脑中的细微结构得以展示 ;另一方面 ,对记忆从形成到提取过程中信息处理的研究 ,表明蘑菇体可能在形成长时程记忆方面起重要作用 ,而一对背内侧核团 (dorsalpairedmedialcel... 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发展了新的神经组织学方法 ,使果蝇脑中的细微结构得以展示 ;另一方面 ,对记忆从形成到提取过程中信息处理的研究 ,表明蘑菇体可能在形成长时程记忆方面起重要作用 ,而一对背内侧核团 (dorsalpairedmedialcells)与蘑菇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对于记忆的“提取 (retrieval)”是至关重要的 .行为功能检测为视觉信号整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学习记忆行为 分子机制 分子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行为与海马乙酰胆碱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斌 梁翠萍 +2 位作者 吕佩源 尹昱 王好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小鼠 学习记忆行为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和颞叶皮层5-HT、5-HTR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谭永霞 李玲 陈景藻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 8Hz次声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别暴露于 8Hz ,90dB、10 0dB或 13 0dB次声仓中 ,每日 2小时 ,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记录其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 ;第 6天训练结束后取脑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探讨 8Hz次声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别暴露于 8Hz ,90dB、10 0dB或 13 0dB次声仓中 ,每日 2小时 ,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记录其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 ;第 6天训练结束后取脑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分析其海马及颞叶皮层 5 羟色胺 (5 HT)及5 羟色胺受体 (5 HTR)含量。结果次声组大鼠在水迷宫中逃离水难的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10及P =0 .0 0 1,P =0 .0 0 0 ) ;次声组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5 HTR含量均较对照组减少 (均P =0 .0 0 0 ) ;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与其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 5 HTR含量呈负相关。结论8Hz ,90dB、10 0dB及 13 0dB次声可使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并且随次声声压级的增加其作用愈加明显 ,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及颞叶皮层 5 HT、5 HTR的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海马 颞叶皮层 5-HT 5-HTR 作用机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有关脑区单胺递质水平的增龄性变化(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程军平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目的  研究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senescenceacceleratedmice ,SAM )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单胺递质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跳台实验和穿梭箱实验测定SAM的被动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 ,采用高效... 目的  研究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senescenceacceleratedmice ,SAM )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单胺递质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跳台实验和穿梭箱实验测定SAM的被动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脑内单胺递质的含量。 结果 2月龄快速老化亚系SAM prone/ 8(SAMP8)的被动和主动回避反应能力已较同龄抗快速老化亚系SAM resistance/ 1(SAMR1)明显降低 ,且其主动回避反应能力随增龄进一步降低。同时 ,SAMP8大脑皮层、海马及下丘脑内单胺递质水平多明显高于同龄SAMR1,且随增龄明显增高。 结论 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衰退可能与其相关脑区单胺递质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学习记忆行为 脑区 单胺递质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痫冲剂对幼年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陆亮 毋荣荣 +3 位作者 史正刚 张加权 陈开兵 李永新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建立幼年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并给予平痫冲剂治疗,探讨对其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只40日龄Wi st 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及平痫冲剂低(D组)、中(E组)、高剂量组(F组)。除A组外,其余... 目的:建立幼年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并给予平痫冲剂治疗,探讨对其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只40日龄Wi st 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及平痫冲剂低(D组)、中(E组)、高剂量组(F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脑立体定位注射海人酸诱发颞叶癫痫。A组正常饲养,B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D、E、F组灌服平痫冲剂,低、中、高给药剂量按人(70 kg)用药剂量的3倍、6倍、12倍给药,分别为0.7、1.4、2.8 g/(kg.d),C组灌服等量卡马西平,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月。实验过程中监测大鼠症状的改变,深部脑电图观察颞叶癫痫的病理过程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变化,利用Morri s水迷宫和八臂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结果:①大鼠症状的改变:海人酸注射后半小时到6小时大鼠出现急性发作,进而逐渐缓减,2个月后出现自发发作。平痫冲剂治疗可抑制癫痫发作及其发展;②电生理学改变:脑电图于24小时和2个月后均表现为典型的癫痫发作电活动及发作间期表现。治疗后癫痫波持续时间缩短;③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平痫冲剂可缩短其逃避潜伏期,提高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错误。结论:海人酸模型是模拟人类颞叶癫痫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平痫冲剂对癫痫发作及脑电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痫冲剂 海人酸 颞叶癫痫 幼年 学习记忆行为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脑血红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6-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血红素氧化酶(HO)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尼莫通组。用四血管阻断方法制作拟VD大鼠,造模后第10d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穴,1次/d;尼莫通组...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血红素氧化酶(HO)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尼莫通组。用四血管阻断方法制作拟VD大鼠,造模后第10d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穴,1次/d;尼莫通组给予尼莫通12mg/kg稀释后,按20mL/kg灌胃,1次/d,共15d。治疗后均以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情况,并检测皮质和海马HO活性。【结果】电针组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与尼莫通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而且多于模型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在皮质及海马,电针组和尼莫通组HO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调节皮质及海马的HO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脑血红素氧化酶 针灸疗法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伯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培勇 司予北 吴子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探讨哈伯因 (Hup -A)对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跳台法和Y -迷宫法。结论 哈伯因能明显提高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关键词 哈伯因 D-半乳糖 衰老 小鼠 学习记忆行为 石杉碱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川芎嗪方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胜喜 陈慧泽 +1 位作者 邓楚珺 孟泽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梓醇-川芎嗪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安理申组及梓醇-川芎嗪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选取同月龄C57BL/6J野生型雄性小... 目的探讨梓醇-川芎嗪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安理申组及梓醇-川芎嗪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选取同月龄C57BL/6J野生型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组。梓醇-川芎嗪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5 mg/kg、50 mg/kg、100 mg/kg梓醇-川芎嗪方灌胃,安理申组给予安理申溶液5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灌胃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记录第1~5天小鼠逃避潜伏期和第6天的穿越原平台次数,新物体识别测试小鼠1 h、24 h对新物体的偏好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相关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含量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第3~5天,梓醇-川芎嗪方各组和安理申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高剂量组第4天、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川芎嗪方中剂量组和安理申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各组和安理申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均<0.05),且梓醇-川芎嗪方高剂量组明显多于梓醇-川芎嗪方低、中剂量组及安理申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各组和安理申组1 h、24 h对新物体的偏好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梓醇-川芎嗪方高剂量组明显高于梓醇-川芎嗪方低、中剂量组及安理申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中剂量组及安理申组均明显高于梓醇-川芎嗪方低剂量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各组和安理申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海马区Aβ、Tau、p-Tau蛋白含量和IL-4、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梓醇-川芎嗪方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梓醇-川芎嗪方低、中剂量组及安理申组(P均<0.05),梓醇-川芎嗪方中剂量组及安理申组均明显低于梓醇-川芎嗪方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梓醇-川芎嗪方可以改善APPswe/PS1ΔE9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且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机制可能与其可以降低血清和脑组织海马区Aβ、Tau、p-Tau蛋白含量和炎性因子IL-4、IL-6、IL-10、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川芎嗪方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行为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鸣 张莉 叶锡勇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合并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未阻断颈...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合并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未阻断颈总动脉、不注射硝普钠,其余处理同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前1 d至实验结束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d,实验组注射血栓通注射液24 mg/(kg·d)。通过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空间探索实验观察3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台次数。结果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中,实验组各天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实验组穿台次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6±2.1)次vs(3.4±2.4)次,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6±2.1)次vs(5.5±2.6)次,P>0.05]。结论尾静脉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记忆行为 MORRIS水迷宫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口服液对幼龄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正刚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观察益智口服液对多种化学物质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给予各种化学试剂造成幼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采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法 ,观察受试药液的改善作用。结果 :益智口服液能明显减少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幼龄小鼠的... 目的 :观察益智口服液对多种化学物质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给予各种化学试剂造成幼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采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法 ,观察受试药液的改善作用。结果 :益智口服液能明显减少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幼龄小鼠的错误次数 ,对抗亚硝酸钠造成的幼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和 40 %乙醇引起的幼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口服液 学习记忆行为 实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与学习记忆行为的性别差异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期31-32,152,共3页
心理应激的表观遗传学效应一直都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由心理应激导致的各类疾病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心理应激对雌雄个体上的影响也有差异,很多文献已有报道,有趣的是心理应激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上也有差异。应激会通... 心理应激的表观遗传学效应一直都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由心理应激导致的各类疾病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同时心理应激对雌雄个体上的影响也有差异,很多文献已有报道,有趣的是心理应激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上也有差异。应激会通过HPA系统对身体其它器官产生作用,而海马体是人类和其它高等动物学习记忆的调节中枢,通过表观遗传学解释可以看到基因的表达和修饰的改变是心理应激结果实现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里应激 学习记忆行为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前照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月风 杨志远 +1 位作者 刘静雯 王明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对妊娠第11d的孕鼠用 ̄(137)Csγ射线照射,各组仔鼠的全身平均剂量分别为0.015、0.15、0.41、0.91和2.2Gy,观察辐射对仔鼠出生后学习记忆行为、大脑海马锥体细胞计数及海马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 对妊娠第11d的孕鼠用 ̄(137)Csγ射线照射,各组仔鼠的全身平均剂量分别为0.015、0.15、0.41、0.91和2.2Gy,观察辐射对仔鼠出生后学习记忆行为、大脑海马锥体细胞计数及海马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在0.15-2.2Gy时,仔鼠条件饮水反应的每日达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海马锥体细胞计数显著减少,海马内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其显著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大。海马锥体细胞计数和海马内羟脯氨酸含量均可与剂量表示为Y=A+BlgD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γ射线 学习记忆行为 海马锥体细胞计数 氨基酸含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和颞叶皮层Ryanodine受体的影响
18
作者 谭永霞 李玲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0,共1页
目的 :探讨 8Hz次声对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4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0dB、10 0dB及 130dB组 .各试验组分别暴露于 8Hz次声的 90dB、10 0dB或 130dB次声舱中 ;对照组每日置次声舱 ,但不给予次... 目的 :探讨 8Hz次声对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4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0dB、10 0dB及 130dB组 .各试验组分别暴露于 8Hz次声的 90dB、10 0dB或 130dB次声舱中 ;对照组每日置次声舱 ,但不给予次声作用 .2组均每天 2h .大鼠每日从次声舱中取出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记录其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 ,第 6天训练结束后立即取大脑组织 ,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分析其海马及颞叶皮层Ryanodine受体 (RyR)含量的变化 .结果 :90dB、10 0dB及 130dB组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延长 (P =0 .0 10 ,0 .0 0 1,0 .0 0 0 ) .90dB、10 0dB及 130dB组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RyR含量均比对照组减少 (均P =0 .0 0 0 ) .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与其海马及颞叶皮层RyR含量呈负相关 .结论 :90dB、10 0dB及 130dB次声可使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及颞叶皮层RyR的减少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颞叶皮层 对照组 海马 RYANODINE受体 雄性 空间学习记忆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朱云秀 邢继芳 袁艺 《黑龙江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从行为药理学方面研究咖啡因(灌胃)对觉醒状态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三门迷路法,以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结果:咖啡因(8;16mg/kg灌胃)对大鼠学习记忆有明显促进作用(q=6.67,p<0.01;q=6.67,p<0.01)。结论:... 目的:从行为药理学方面研究咖啡因(灌胃)对觉醒状态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三门迷路法,以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结果:咖啡因(8;16mg/kg灌胃)对大鼠学习记忆有明显促进作用(q=6.67,p<0.01;q=6.67,p<0.01)。结论:一定剂量咖啡因促进大鼠学习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影响 研究 三门迷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和颞叶皮层Ryanodine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永霞 李玲 陈景藻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 8Hz次声对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0dB、10 0dB及 13 0dB组。各试验组分别暴露于 8Hz次声的 90dB、10 0dB或13 0dB次声舱中 ;对照组每日置次声舱 ,但不给予... 目的 探讨 8Hz次声对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0dB、10 0dB及 13 0dB组。各试验组分别暴露于 8Hz次声的 90dB、10 0dB或13 0dB次声舱中 ;对照组每日置次声舱 ,但不给予次声作用。 2组均每天 2h。大鼠每日从次声舱中取出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记录其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 ,第 6天训练结束后立即取大脑组织 ,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分析其海马及颞叶皮层Ryanodine受体 (RyR)含量的变化。结果  90dB、10 0dB及 13 0dB组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延长 (P =0 .0 10 ,0 .0 0 1,0 .0 0 0 )。 90dB、10 0dB及 13 0dB组大鼠海马及颞叶皮层RyR含量均比对照组减少 (均P =0 .0 0 0 )。大鼠在水迷宫中找到隐匿站台的时间与其海马及颞叶皮层RyR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90dB、10 0dB及 13 0dB次声可使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学习记忆行为 海马 颞叶皮层 RYANODINE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