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其华诊治前列腺癌学术经验撷英
1
作者 朱文雄 覃薇霖 +4 位作者 刘德果 袁轶峰 刘涛 李博 龙柳芽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73-175,共3页
陈其华认为肾虚血瘀为前列腺癌(PCa)发病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当补肾益气、化瘀散结,并创制了益肾通癃汤;中医药可以参与到PCa西医治疗的全过程当中,临证时应注意辨别正邪、轻重、虚实,处方时应注意分清扶正与祛邪主次;对待PCa中晚期的各... 陈其华认为肾虚血瘀为前列腺癌(PCa)发病的关键病机,治疗上当补肾益气、化瘀散结,并创制了益肾通癃汤;中医药可以参与到PCa西医治疗的全过程当中,临证时应注意辨别正邪、轻重、虚实,处方时应注意分清扶正与祛邪主次;对待PCa中晚期的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血尿、疲乏、排尿困难等,可从痰、从瘀、从虚劳、从伏邪、从络病等论治;PCa组方用药应“病-证-症”结合,三观联动,既要对病治疗,也要对证治疗,还要对症治疗,灵活加减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 陈其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军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学术经验浅谈
2
作者 侯凯 张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李军教授善应用中药制剂治疗各类骨伤及关节骨病,强调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骨伤科疗法,提出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筋脉失养、气血瘀滞有关,证属虚瘀夹杂。治宜补肾健... 李军教授善应用中药制剂治疗各类骨伤及关节骨病,强调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骨伤科疗法,提出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筋脉失养、气血瘀滞有关,证属虚瘀夹杂。治宜补肾健脾、通络止痛、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治疗过程中应病证结合、标本兼治,同时强调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军 骨质疏松症 脾虚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中医周英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学术经验概要
3
作者 任波 陈伟 +2 位作者 孙强 刘兴坤 周英 《四川中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名中医周英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骨伤科的代表人物,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骨伤科疾病经验丰富独到,尤其擅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她师从名医,在继承了我院郑氏骨伤科的学术基础上,传承创新提出“... 名中医周英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骨伤科的代表人物,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骨伤科疾病经验丰富独到,尤其擅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她师从名医,在继承了我院郑氏骨伤科的学术基础上,传承创新提出“治伤不离法,辨证施治”,重视中医整体观,要求治疗用药功能锻炼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就名中医周英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思想予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以发展传承其学术思想,造福更多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英 名中医 学术经验 郑氏骨伤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肝硬化腹水学术经验研究
4
作者 李云峰 李丽康 +1 位作者 宋佳宁 刘巨海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肝硬化腹水为常见慢性病,是中医难治性疾病。本文梳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肝硬化腹水相关论治,按照气滞水停、脾虚水停、湿热水停、血瘀水停、脾肾阳虚水停、阴虚水停分别归纳总结。发现张志远先生认为肝硬化腹水病位在脾,兼及肝肾,病情... 肝硬化腹水为常见慢性病,是中医难治性疾病。本文梳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肝硬化腹水相关论治,按照气滞水停、脾虚水停、湿热水停、血瘀水停、脾肾阳虚水停、阴虚水停分别归纳总结。发现张志远先生认为肝硬化腹水病位在脾,兼及肝肾,病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临证治疗以经方为主,辅以时方、验方和家传方,核心在于运脾,擅长使用大剂量白术、茯苓,遣方用药精练而巧妙,可为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张志远 肝硬化腹水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国友学术经验述要
5
作者 卢雯雯 陈玖 +3 位作者 吴国琳 熊福林 范小芬 余国友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9-11,I0002,共4页
浙江省国医名师余国友从医四十余载,秉承“行医以德为先,治病以人为本”的高尚理念,提出“中西互用,协同互参,扬长避短”的思想,创立“识病辨证、治证疗病”的独特学术理论和治疗方法,突出“以人为本,以病为标”,强调个体差异的理念,从... 浙江省国医名师余国友从医四十余载,秉承“行医以德为先,治病以人为本”的高尚理念,提出“中西互用,协同互参,扬长避短”的思想,创立“识病辨证、治证疗病”的独特学术理论和治疗方法,突出“以人为本,以病为标”,强调个体差异的理念,从整体上对机体进行调治,发扬光大中医药优势。对其学术经验作一归纳总结,并分享三则医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国友 国医名师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雨茂教授辨治外感疫病学术经验采撷
6
作者 谭颖颖 孙理军 +2 位作者 陈丽名 吴彤 冷伟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杜雨茂教授乃闻名全国的伤寒学大家,熟读中医经典,勤学善思,理论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其晚年以治疗肾病名震一方,但其在辨治外感疫病方面也多有心得。杜雨茂教授虽为伤寒学大家,但没有门户之见,临床用方常常博采众长,参己之见,故治病... 杜雨茂教授乃闻名全国的伤寒学大家,熟读中医经典,勤学善思,理论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其晚年以治疗肾病名震一方,但其在辨治外感疫病方面也多有心得。杜雨茂教授虽为伤寒学大家,但没有门户之见,临床用方常常博采众长,参己之见,故治病常应手而愈。尤其在辨治外感疫病时,在表证阶段仍宗仲景法,外邪一旦入里化热,则常常寒温并用,重视体质,顾护正气和中焦脾胃,灵活进行辨证论治,达到“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的辨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雨茂教授 外感疫病 肺疫病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具成效的中医带徒弟:“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
7
作者 李剑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99-103,108,共6页
“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是1958年初卫生部提出的一项专门工作,旨在抢救性继承和挖掘各地老年中医的学术经验。通过这项工作,传统师承方式和院校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与“西医学习中医”相衔接,青壮年西医成为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人,... “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是1958年初卫生部提出的一项专门工作,旨在抢救性继承和挖掘各地老年中医的学术经验。通过这项工作,传统师承方式和院校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与“西医学习中医”相衔接,青壮年西医成为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人,拜师会的样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出现。这些探索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师带徒的内容和形式,为改革开放后更高水平的中医师承工作开创了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学术经验 老年中医 师带徒 当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彦华教授论治眩晕的学术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兵 李彦华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总结李彦华教授论治眩晕的学术经验。李彦华教授明确了目前临床眩晕的发病特点,治疗眩晕辨证灵活。而李彦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眩晕的发生多与患者情志、饮食、痰浊、瘀血、个体差异相关,并认为其常与气血虚弱、痰浊、风邪阻络等病理因素... 总结李彦华教授论治眩晕的学术经验。李彦华教授明确了目前临床眩晕的发病特点,治疗眩晕辨证灵活。而李彦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眩晕的发生多与患者情志、饮食、痰浊、瘀血、个体差异相关,并认为其常与气血虚弱、痰浊、风邪阻络等病理因素相关,故其治疗眩晕多重视豁痰开窍、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活血散瘀等,并采用祛风通络之法治疗眩晕,实践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痰浊 李彦华教授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定坤“从颈论肩”治疗肩周炎学术经验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坚鸿 陈全 +1 位作者 杨礼旺 林定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5期103-105,114,共4页
林定坤教授在肩周炎的诊治上,遵循慢性筋骨病的“三因辨证”和“三方治则”,创立“从颈论肩”的诊治方法,强调从整体进行辨证分析,由筋骨、气血、兼邪三方面入手,采取“平衡筋骨、调和气血、并除兼邪”的治疗原则,运用手法、导引、药物... 林定坤教授在肩周炎的诊治上,遵循慢性筋骨病的“三因辨证”和“三方治则”,创立“从颈论肩”的诊治方法,强调从整体进行辨证分析,由筋骨、气血、兼邪三方面入手,采取“平衡筋骨、调和气血、并除兼邪”的治疗原则,运用手法、导引、药物、针灸等方法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林定坤 三因辨证 三方治则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肖青治疗过敏性鼻炎学术经验述要
10
作者 张儒轩 金肖青 刘旭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总结金肖青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学术经验,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整理金教授的临床医案,查阅古籍资料,从病因病机、治疗理念、治疗方法三个层面总结金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并附一则临床医案,以资佐证。... 目的:总结金肖青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学术经验,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整理金教授的临床医案,查阅古籍资料,从病因病机、治疗理念、治疗方法三个层面总结金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并附一则临床医案,以资佐证。结果:金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与免疫功能异常致外邪趁虚而入相关,其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复感外邪,临床上可见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四种证型。通过上溯古籍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金教授总结出“调节免疫系统,标本兼治,重视背俞穴,针罐结合”的治疗理念,针刺背俞穴并结合拔罐改善患者异常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内脏和全身实现良性调节,扶正祛邪,补虚纠偏,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文末所附一例过敏性鼻炎病案,以常规取穴联合背俞穴及拔罐治疗,疗效甚佳。结论:金教授根据过敏性鼻炎病机及临床特点,通过应用背俞穴以及针罐结合的疗法,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标本兼治,思路清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免疫系统 背俞穴 针罐结合 标本兼治 学术经验 金肖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血水”理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学术经验
11
作者 吴苏果 刘军舰 +1 位作者 杨向军 袁红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5-748,共4页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见烧心、反酸、嗳气后缓解等,病机为“气虚无以运化水液而气血滞、郁热生”,治当气水兼顾,通畅气机、健脾除湿、寒热兼顾以通气机散水湿解郁热,方用外台茯苓饮合小柴胡汤加酒大黄等。袁红霞基于“气血水”理论,综合4...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见烧心、反酸、嗳气后缓解等,病机为“气虚无以运化水液而气血滞、郁热生”,治当气水兼顾,通畅气机、健脾除湿、寒热兼顾以通气机散水湿解郁热,方用外台茯苓饮合小柴胡汤加酒大黄等。袁红霞基于“气血水”理论,综合40多年临床经验,概括反流性食管炎病机,丰富了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学术体系。精准“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气血水”理论精准概括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丰富了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与方法,是传统中医治疗反酸烧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气血水”理论 病证结合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地制宜”理论探讨川派名中医论治IgA肾病学术经验
12
作者 何金室 朱家恒 何玉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66-169,共4页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种族、种族群体之间差异很大,迄今为止,没有针对IgA肾病的特定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是优化支持性治疗。中医学中并无IgA肾病这一病名,多归属于“尿血”“肾风”等范畴,...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种族、种族群体之间差异很大,迄今为止,没有针对IgA肾病的特定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是优化支持性治疗。中医学中并无IgA肾病这一病名,多归属于“尿血”“肾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本研究根据其在不同种族、区域流行病学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因地制宜”理论,结合四川独特地理文化特点,归纳、总结四川诸位名中医治疗IgA肾病学术经验,旨在传承守正创新,推动川派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普及与学术思想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N 因地制宜 川派中医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燕平教授治疗耳鸣的学术经验及用药规律
13
作者 徐露 杨荣刚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挖掘张燕平教授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方法收集贵阳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2020年1月-2022年11月张燕平教授治疗耳鸣的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挖掘张燕平教授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方法收集贵阳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2020年1月-2022年11月张燕平教授治疗耳鸣的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教授治疗耳鸣的组方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482张处方涉及用药201味,总使用频次5175次,常用药物4251味,药物以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为主;四气以寒性药(1649次)、温性(1635次)为主;五味以甘味(2335次)、苦味药(1675次)为主;归经以肺经(2351次)、脾经(2035次)、肝经(1771次)、心经(1685次)、胃经(1673次)为主;常用药物组合80个,排名前五的为防风、甘草(221);防风、黄芪(216);甘草、黄芪(203);防风、党参(201);防风、白术(192);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药对5组,药组1:甘草,防风,党参,黄芪,白术,白芷;药组2:甘草,防风,黄芪,白术,连翘,党参;药组3:防风,黄芪,甘草,野菊花,白术,党参;药组4:甘草,蒲公英,防风,炒苍耳子,黄芪,党参;药组5:党参,地龙,酒黄芩,醋香附,徐长卿,地肤子。结论张燕平教授以治疗虚证耳鸣为主,多以肺脾肝心同调,在补虚的基础上扶正,同时泻实祛邪。通过对张教授治疗耳鸣的医案进行分析,可了解其学术思想及对耳鸣临床用药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燕平教授 耳鸣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学术经验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派中医大师沈茂荣防治骨质疏松症学术经验总结
14
作者 张楷晨 沈茂荣 +4 位作者 张辉宇 王鹏云 丁磊 李晨 黄必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166-170,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它是以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骨微结构损坏以及骨质脆化为主的年龄相关性骨骼肌肉疾病,被我国医学归为“骨痹”或“骨痿”。桂派大师沈茂荣教授认为肾虚、脾虚、血瘀是发病的主要病机,并在37余...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它是以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骨微结构损坏以及骨质脆化为主的年龄相关性骨骼肌肉疾病,被我国医学归为“骨痹”或“骨痿”。桂派大师沈茂荣教授认为肾虚、脾虚、血瘀是发病的主要病机,并在37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衷中参西”“未病先防”“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临床思维。临床以“汤膏并用、内外兼治;重视脾胃、饮食调护;防治并重、练功为本”为综合防治方案。本文探索总结沈教授的防治骨质疏松症临床学术经验,旨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痿 中医药防治 沈茂荣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吴惟康辨治妇科疾病学术经验
15
作者 姜德友 王金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677-1679,1684,共4页
吴惟康,我国现代著名中医专家,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吴老潜心研修中医各家学说,深谙经典,治学严谨,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文献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对吴惟康医案的研究,对吴老辨... 吴惟康,我国现代著名中医专家,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吴老潜心研修中医各家学说,深谙经典,治学严谨,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文献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对吴惟康医案的研究,对吴老辨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析,吴老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胞宫、胞脉、胞络受损,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气血失调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辨治妇科疾病虽以气血为纲,但亦不可忽视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龙江医派 龙江医派丛书·吴惟康学术经验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孙树椿治疗筋伤疾病的学术经验特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东昕 张军 +2 位作者 张淳 武震 于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70-872,共3页
孙树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在继承前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尤对颈椎病的中医手法治疗,往往可以立竿见影,与药物治疗结合更有明显疗效。孙树椿治疗颈椎病手法讲究因势利导... 孙树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在继承前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尤对颈椎病的中医手法治疗,往往可以立竿见影,与药物治疗结合更有明显疗效。孙树椿治疗颈椎病手法讲究因势利导、刚柔相济,轻、巧、柔、和,其诊疗思想和治疗方法尤其具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文章简要分析了孙教授治疗筋伤的学术经验特点,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树椿 筋伤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曹式丽辛通畅络法治疗特发性足细胞病学术经验撷要 被引量:11
17
作者 窦一田 杨洪涛 +1 位作者 林燕 张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4-1606,共3页
特发性足细胞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研究热点,涵盖多种临床常见慢性肾小球疾病,全球范围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大,经典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寻找有效的足细胞病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针对... 特发性足细胞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研究热点,涵盖多种临床常见慢性肾小球疾病,全球范围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大,经典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寻找有效的足细胞病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针对足细胞病防治,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对特发性足细胞病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逐步形成"基于辛通畅络法治疗特发性足细胞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就该特色学术思想,予以初步总结与阐释,为序贯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式丽 特发性足细胞病 辛通畅络法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症学术经验 被引量:20
18
作者 唐彬 李云华 +1 位作者 彭映辉 叶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6期984-985,共2页
赵淳教授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主任医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思路及方法诊断、监护和治疗多种急危重症。笔者2008年有幸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赵淳教授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主任医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思路及方法诊断、监护和治疗多种急危重症。笔者2008年有幸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赵淳教授,对导师救治脓毒症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有一定体会。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 赵淳 学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健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经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谈冰 刘健 +2 位作者 章平衡 方利 朱福兵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26-528,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全身性、进行性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肩背、颈项、足跟等处的疼痛为主,疼痛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活动受限。病理表现为脊柱关节和四...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全身性、进行性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肩背、颈项、足跟等处的疼痛为主,疼痛夜间加重,翻身困难,最终导致脊柱强直,活动受限。病理表现为脊柱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破坏、纤维化并融合及韧带骨化。根据AS的特点,当属中医“痹症”“腰痛”范畴,中医学上称之为“大偻”“骨痹”“竹节风”等。刘健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结合各家学说、流派思想,创建的痹证“健脾益肾”理论,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学术经验 健教 治疗 脊柱关节 中医学 慢性疾病 骶髂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汉荣治疗哮喘的学术经验与临证思路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涛 丁明 +3 位作者 喻强强 叶超 孙朋 薛汉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5-658,共4页
薛汉荣从事肺系疾病临床工作已达20余年,在治疗哮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对其学术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主要体现在以重视气阳虚弱为哮喘发病的重要内因,初期常为肺卫气阳虚弱渐及脾气、脾阳,终必伤及肾气和肾阳,认为风寒为诱发... 薛汉荣从事肺系疾病临床工作已达20余年,在治疗哮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对其学术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主要体现在以重视气阳虚弱为哮喘发病的重要内因,初期常为肺卫气阳虚弱渐及脾气、脾阳,终必伤及肾气和肾阳,认为风寒为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外因,提倡痰瘀伏肺为久喘之宿根,并阐释了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强调气阳虚弱、风寒外感、痰瘀伏肺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为患。基于以上哮喘发病的三因素观,认为气阳虚弱当温补,风寒之邪当辛温宣散,痰瘀久伏当温化温通,临证时常用益气温阳护卫汤温补气阳,小青龙汤解表散寒,蠲哮汤疏利气机、涤痰行瘀,体现其善用“全程温法”以及“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学术经验 临证思路 薛汉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