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影响高校教师的学术动机: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态度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刘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为了探讨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对学术动机的影响,随机选取高校教师350人(男140人,女21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学术态度、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动机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 为了探讨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对学术动机的影响,随机选取高校教师350人(男140人,女21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学术态度、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动机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术动机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术动机。然而,相对而言,社会支持对学术动机的直接影响并不强。学术态度对学术自我效能感和学术动机也有直接影响。学术态度和学术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学术动机的影响,但后者的中介效应强于前者。最后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变量的模型,其解释了73%~78%的学术动机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动机 社会支持 学术自我效能感 学术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支持对全日制硕士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学术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学术志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为探讨导师支持对学术志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框架,基于584份全日制硕士生调查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导师支持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硕士生学术志趣水平整体偏低;(2)... 学术志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为探讨导师支持对学术志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框架,基于584份全日制硕士生调查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导师支持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硕士生学术志趣水平整体偏低;(2)导师支持及其各个维度(学术支持、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经济支持)与硕士生学术自我效能、学术志趣显著正相关;(3)导师支持能显著预测硕士生学术志趣,且学术自我效能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应着力建立健全学术支持与情感支持并重、发展支持与经济支持并举的导师支持体系,完善培育硕士生学术志趣的保障机制。同时,应重视对硕士生学术自我效能的关注,激活硕士生学术志趣生成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支持 学术志趣 学术自我效能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论中的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学术自我”——现实逻辑、中国问题和中国话语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沿着从"现实逻辑"到"中国问题"再到"中国话语"的研究线索,有助于建构"理论中的中国"并找到创造中华民族的"学术自我"的基本路径。与重视思想传承、文本解读、基础研究和中西对话的... 沿着从"现实逻辑"到"中国问题"再到"中国话语"的研究线索,有助于建构"理论中的中国"并找到创造中华民族的"学术自我"的基本路径。与重视思想传承、文本解读、基础研究和中西对话的逻辑不同,"现实逻辑"是必然、本质和理性通过偶然、现象和感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内在逻辑展开的进程,以及这样的"现实性存在"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性联系。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研究中国问题,既要注重基于现实逻辑提升和分析中国问题,又要注意把握基于现实逻辑又高于现实逻辑的哲学层次的中国问题,以优化和引领现实逻辑。在此基础上,坚持中华民族的学术主体自觉和思想主体自信的同时,兼收并蓄世界文明智慧,从话语资源、话语特征和话语层次等维度,思考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逻辑 中国问题 中国话语 学术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学术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明 王君 杨丹 《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学术自我效能感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其水平是影响和预测本科生学术成就和能力素质的有效指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学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相对于一般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手段有效性更强。分析了农业工程专业的学... 学术自我效能感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其水平是影响和预测本科生学术成就和能力素质的有效指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学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相对于一般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手段有效性更强。分析了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了适用于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和具体措施,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我效能感 本科生 农业工程专业 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的关系
5
作者 任也韵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86-89,共4页
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是构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的组成要素。学术自我是学术研究起点、学术研究的情感基础、学术研究的本体关怀。学术他者是学术交流的起点,是对学术自我的补充丰富,是学术自我评价的参照。学术自我与... 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是构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的组成要素。学术自我是学术研究起点、学术研究的情感基础、学术研究的本体关怀。学术他者是学术交流的起点,是对学术自我的补充丰富,是学术自我评价的参照。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互为参照、互相作用,过于强调其中一方都将影响学术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学术自我和学术他者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认识问题。坚持独立见解的学术胆识,拥有宽容的学术态度,把握学术研究的差异是处理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学术自我 学术他者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学生”学术自我认同概念及测量工具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党漾 詹逸思 +1 位作者 丁若曦 李曼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41,共11页
新时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外部资源投入如何有效转化为学术型人才内在发展动力的难题。本研究基于我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政策语境和实践情境,通过质性研究提出“拔尖学生”发展的核心概念“学术自我认同”。该概念包含五个关... 新时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外部资源投入如何有效转化为学术型人才内在发展动力的难题。本研究基于我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政策语境和实践情境,通过质性研究提出“拔尖学生”发展的核心概念“学术自我认同”。该概念包含五个关键维度:学术自我效能感、学术价值认同、学术他人认可、学术兴趣与学术归属感。基于此概念框架编制了《中国高校拔尖学生学术自我认同量表》,并对T大学2524份样本的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等。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合理、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一方面可丰富学界对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为分析“拔尖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情发展提供追踪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学术自我认同 学情追踪量表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语言对比分析法”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从提高学生学术自我概念和语言适应能力说起
7
作者 黄岱昕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提高其学术自我概念水平,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语言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分析不同语体的英语及其使用环境,总结其特点,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不同而适当调整其语体。能...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提高其学术自我概念水平,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语言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分析不同语体的英语及其使用环境,总结其特点,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不同而适当调整其语体。能增强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培养其对不同语体及其使用环境的敏感度;能提高学生的学术自我概念水平,使其对自身的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客观描述而不必面临被评判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外语教学 语言对比分析法 学术自我概念 语言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新生对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审视——对本科生学术认同发展与辅导研究及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秋颖 苏彦捷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6,共8页
结合"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这一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范畴内的平台课程,引导本科新生思考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了76名本科新生完成的涉及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关系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新生基于对... 结合"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这一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范畴内的平台课程,引导本科新生思考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了76名本科新生完成的涉及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关系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新生基于对学术的"创新"本质的理解,从"自我与学术职业"和"自主采取探索行动"的角度,审视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本科新生对于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体现在"学术价值观"、"学术兴趣"以及"学术能力"意义上,本科新生探索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包括"学习与研究"、"阅读、思考和写作"以及"交流或听讲座"。调查结果对研究本科生学术认同发展的状态和引导本科生自主开发与管理学术认同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认同发展 学术认同辅导 本科生 自我学术职业的关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的倒U型关系及影响机制
9
作者 迟景明 张鑫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关系及影响机制黑箱,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过犹不及理论,依据“压力源—认知评价—压力应对—压力结果”的完整理论框架,通过对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45所高校1196名准聘制青年教师展开调研,考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下绩效压力对准聘制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准聘-长聘”绩效压力兼具挑战和阻碍双重属性,其既能够激发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促进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推动职业成长,又能够导致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防御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阻碍职业成长。这两条路径同时存在且交替主导,使得“准聘-长聘”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之间从整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的“过犹不及”规律。此外,准聘制青年教师自身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和所在学术团队合作氛围两个内外特征因素能够有效调节上述影响路径的走向和选择,进而纾解“过犹不及”效应。我国高校在逐步推广和完善“准聘-长聘”制度、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控制绩效压力源,科学调控绩效任务,优化人才考评机制,从“制度—氛围—评价—监控”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积极看待和正确应对绩效压力,从内外兼顾角度提升青年教师学术信念,营造有助于成长的团队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 绩效压力 职业成长 学术自我效能感 学术团队合作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术不端自我防范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10
作者 陈倩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0期56-59,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出海需求增强,练好“内功”,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帮助大学生有效掌握并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当今学界亟待解决的命题。文章在分析学术不端自我防范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学术防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提出“体系—智能—自律”...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出海需求增强,练好“内功”,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帮助大学生有效掌握并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当今学界亟待解决的命题。文章在分析学术不端自我防范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学术防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提出“体系—智能—自律”学术诚信系统化培养模式,以期在新时代为促进大学生学术不端自我防范能力提供参考与借鉴,进一步完善学术规范教育并促进学术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自我防范能力 学术写作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搜索引擎用户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芬芳 张晋朝 +2 位作者 王娟 刘坤锋 杨海娟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9,共8页
考察学术搜索引擎环境下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学术信息搜寻效率和效果提供新思路。首先,从认知转变和学术自我效能视角出发构建研究模型。其次,通过在线问卷搜集有效数据295份。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 考察学术搜索引擎环境下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优化学术信息搜寻效率和效果提供新思路。首先,从认知转变和学术自我效能视角出发构建研究模型。其次,通过在线问卷搜集有效数据295份。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除信息-任务不匹配外,学术自我效能、社会影响、新任务等潜在变量均对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图2。表5。参考文献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学术信息搜寻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 认知转变 学术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C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兰国帅 郭倩 钟秋菊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7,共13页
MOOC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提高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利用MOOC实施混合教学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 MOOC已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提高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利用MOOC实施混合教学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支持系统融合的角度,以探究学习社区中文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与坚持性。研究表明:MOOC学习者的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和感知有用性对其学习投入度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和感知易用性对其学习坚持性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MOOC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度对其学术自我效能感、教学存在感、感知有用性与学习坚持性之间的关系起中介效应。这些发现可为设计有效的MOOC教学和学习策略,以及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有效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投入度 学习坚持性 学术自我效能感 教学存在感 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 网络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治理法治化的程序正义进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0,共16页
探寻大学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是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经典议题。程序正义是法治与恣意而治的分水岭。公平、公正与公开是大学治理程序正义图谱的三项基本要素,是大学治理迈向良法善治的核心要义。大学治理缘何选择程序法治与大学治理何以走... 探寻大学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是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经典议题。程序正义是法治与恣意而治的分水岭。公平、公正与公开是大学治理程序正义图谱的三项基本要素,是大学治理迈向良法善治的核心要义。大学治理缘何选择程序法治与大学治理何以走向程序法治是大学治理法治化亟待回应的两项基本议题。基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法律乃至宪法保障原理,高等教育领域的立法和政府规制,往往相对谦抑且赋予大学以较为广泛的自治空间。国家对学术自治的监督,更多基于程序规制的原则展开,而较少介入大学专业判断的实体裁量部分。大学治理法治化选择程序正义进路的动因包括:大学治理的公法属性与大学的公法地位、学术自治的特殊性、新型法律纠纷的复杂性以及高等教育领域人权保障的诉求等。大学治理法治化之所以能够走向程序正义进路,得益于法定程序条款的增加与行政程序立法的特殊适用、政府监管对师生程序性权利的普遍关注、司法审查介入大学自治的程序审查及高等教育领域行业规范的程序规制。由此可见,程序正义规则并非一种内生的、自生自发的秩序,而是借由立法监督、司法审查、政府监管以及行业规范等多重规制力量的介入,能够较好地回应大学作为特殊公域的属性以及师生权利救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秩序。重审大学治理法治化的程序正义进路,需呼唤学术自我规制的“程序化”变革,以便更好地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增进大学裁量决定的实质合法性与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法治化 程序正义进路 学术自我规制 学术自治 实质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管理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影响因素扎根探测
14
作者 王雪 查先进 陆泽宇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7,共9页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新时代科学发展与科技创新得以可持续的关键,把握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信息管理类研究生为例,把学术自我效能融入到科学研究素养中,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新时代科学发展与科技创新得以可持续的关键,把握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信息管理类研究生为例,把学术自我效能融入到科学研究素养中,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了三级编码。在开放编码中,通过分析抽取了243个初始概念和23个基本范畴。在主轴编码中,提炼出5个主范畴。在选择编码中,将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核心范畴,探测和构建了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发现个体内驱力、他人驱动力、环境驱动力和科研经验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直接影响;个体内驱力和科研经验具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素养 学术自我效能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走向中心: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基本逻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建洋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0,共6页
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主题经历了欧洲化、美国化以及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历史进程。其国际化战略形成了相对严整的逻辑体系,战略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的科学创新能力,战略路径采取从追赶国际学术中心到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路径,... 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主题经历了欧洲化、美国化以及建设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历史进程。其国际化战略形成了相对严整的逻辑体系,战略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的科学创新能力,战略路径采取从追赶国际学术中心到谋求建立自我国际学术中心的路径,以政府、大学、学会为主要构成的战略主体之间形成了三重螺旋型关系,战略文化表现为以嫁接与自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文化自觉。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演化过程和基本逻辑对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学 国际化战略 自我国际学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专业研究生抑郁情绪与学术产出的关联及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6
作者 陈健辉 郑丹莹 +3 位作者 陈松 钟志勇 邹玉仙 李秀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目的 :调查临床不同类型眼科专业研究生的抑郁情绪现状,并探讨其与学术产出的关系及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学术产出的平衡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376名眼科研究生进行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不同类型眼科专业研究生的抑郁情绪现状,并探讨其与学术产出的关系及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与学术产出的平衡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376名眼科研究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量表(ABSS)在2020年初对眼科学专业研究生进行心理调查,统计其1年后学术产出情况。结果 :存在抑郁情绪研究生的构成比为26.33%,SDS平均分(45.95±15.08)低于全国常模;ABSS平均分(106.45±16.97);有学术产出研究生人数占49.73%;抑郁情绪与学术产出呈显著负相关;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产出显著正相关;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在抑郁情绪与学术产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眼科专业研究生抑郁情绪不利于学术产出,抑郁情绪可通过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后期的学术产出。可以通过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其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术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专业研究生 抑郁 学术行为自我效能感 学术产出
原文传递
Teaching Innovation Exploration basic theory of art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17
作者 Xunxun Jiang Xue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current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teaching of art and science, and combing explor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art and scienc...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current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teaching of art and science, and combing explor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art and science, this paper taking design courses of interactive introduction for example, it tries to innovat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of exhibi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interactive art and technology are principle theoretical classes of their major. Making good use of initiative of self- learning is the core element to help students in subjects learning, we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erfect teaching concept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 create the spa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explore actively, make personalized stud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we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interest of freedom, autonomy, inquiry learning, enjoy the delight of appearance of personality and vitality of the burst of life vigor. Combining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we should explore the way to led art students to learn with initiative in principle theoretical classes of their maj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basic theoretical curriculum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