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其治理效能。大学领导往往是"学而优则仕"的结果,但是他们的上任和选聘与其"学"如何"优"的定量关系...大学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其治理效能。大学领导往往是"学而优则仕"的结果,但是他们的上任和选聘与其"学"如何"优"的定量关系,依然是未解之谜。因此,刻画大学领导的科研表现与其行政职务的动态关系,了解和研究大学领导学术生涯和行政生涯的关系,有利于厘清高等教育人才职业生涯路径,为解决我国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建议与参考。本文定量研究大学领导的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是否受到其行政职位的影响。对来自411所大学的343名男性和68名女性大学领导进行抽样调查,其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发文量和被引量。我们定义了四个时期:任职前时期、前任职到现任职时期、现任职时期和参考时期,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他们在任现职前后的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变化。大学领导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繁杂的公事、巨大的压力及紧凑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在成为领导的过程中,经历着学术生涯和行政生涯或互动或促进或博弈的历程。前人研究表明,行政职务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有各种负面影响。本研究定量考察了行政职务对学术人员科研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行政职务对校领导的发文量影响较小,对被引量的影响程度中等,行政职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位校领导的学术表现,尤其是影响了大部分校领导的学术影响力;(2)学科的不同在行政职务和学术表现的关系上无显著影响;(3)大学排名的高低,对校领导在任职后的学术生产力有很薄弱的影响,在学术影响层面上,高校领导任职后都呈下降趋势;(4)从性别的角度看高校领导在任职前后的学术表现并没有较大不同,男领导和女领导的学术表现在任职后均有所下降;(5)任职经验较长的校领导发文量受行政职务的影响更大,而任职经验较短的校领导则是被引量受行政职务的影响更大。我们通过定量分析与统计验证,再一次证实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实。大学行政职务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他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可能像一部分教师一样学术行政双丰收,更可能像大多数(近六成)教师一样出现纯学术影响力的下滑。在高校领导自身层面,"事半功倍"的学术能力和处事能力能为其带来稳定,甚至更大的收获。在政策制定者层面,可以考虑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培训平台,尤其是提供高校领导的培训提升平台,遴选大学领导时重学科和经验、轻排名和性别。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并优化医学院校学术表现评价体系和流程,为双一流医学高校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基于CIPP模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目的构建并优化医学院校学术表现评价体系和流程,为双一流医学高校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基于CIPP模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开展“双一流”高校学术表现分析的评价方法研究,从反映学术研究活动过程的背景、输入、过程、成果4个要素构建医学高校学术表现评价模型,确立评价流程,并选取10所双一流院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利用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到综合权重,通过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方法计算出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得到各高校学术表现水平的综合测算值。结论基于CIPP模型并利用熵权-TOPSIS方法构建高校学术表现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学术评价的有效探讨和拓展性研究,可为具有医学特色的学术表现分析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信息表现、信息系统的构成方式及其功能是信息学永恒的三大研究课题。具体到Web,可指Web信息资源的表现、Web上分散的Web服务器及网页的全文检索功能。由于HTML不能表现资源的内容含义、各个服务器上的资源单纯地通过Hyperlink相互连...信息表现、信息系统的构成方式及其功能是信息学永恒的三大研究课题。具体到Web,可指Web信息资源的表现、Web上分散的Web服务器及网页的全文检索功能。由于HTML不能表现资源的内容含义、各个服务器上的资源单纯地通过Hyperlink相互连接,带来了全文检索精度低和Web系统间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同时,检索结果的再利用、满足个性检索等知识性功能相对较弱。文章针对学术信息,提出了结构化数字对象(Structured Digital Object,SDO)的概念,此概念综合表现了信息的粒度、构造、内容含义三个重要特性,并采用XML记述SDO(简称SDO/XML),设计开发了Web资源原型检索系统、设计了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馆等典型的Web资源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了可实现信息资源再利用和系统间互操作的Global Digital Library(GDL)原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GDL原型系统中引入了Web Services和Topic Maps等相关成熟技术。在考察部分,讨论了应如何实现大规模系统的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大学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其治理效能。大学领导往往是"学而优则仕"的结果,但是他们的上任和选聘与其"学"如何"优"的定量关系,依然是未解之谜。因此,刻画大学领导的科研表现与其行政职务的动态关系,了解和研究大学领导学术生涯和行政生涯的关系,有利于厘清高等教育人才职业生涯路径,为解决我国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建议与参考。本文定量研究大学领导的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是否受到其行政职位的影响。对来自411所大学的343名男性和68名女性大学领导进行抽样调查,其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发文量和被引量。我们定义了四个时期:任职前时期、前任职到现任职时期、现任职时期和参考时期,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他们在任现职前后的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变化。大学领导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繁杂的公事、巨大的压力及紧凑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在成为领导的过程中,经历着学术生涯和行政生涯或互动或促进或博弈的历程。前人研究表明,行政职务对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有各种负面影响。本研究定量考察了行政职务对学术人员科研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行政职务对校领导的发文量影响较小,对被引量的影响程度中等,行政职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位校领导的学术表现,尤其是影响了大部分校领导的学术影响力;(2)学科的不同在行政职务和学术表现的关系上无显著影响;(3)大学排名的高低,对校领导在任职后的学术生产力有很薄弱的影响,在学术影响层面上,高校领导任职后都呈下降趋势;(4)从性别的角度看高校领导在任职前后的学术表现并没有较大不同,男领导和女领导的学术表现在任职后均有所下降;(5)任职经验较长的校领导发文量受行政职务的影响更大,而任职经验较短的校领导则是被引量受行政职务的影响更大。我们通过定量分析与统计验证,再一次证实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实。大学行政职务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他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可能像一部分教师一样学术行政双丰收,更可能像大多数(近六成)教师一样出现纯学术影响力的下滑。在高校领导自身层面,"事半功倍"的学术能力和处事能力能为其带来稳定,甚至更大的收获。在政策制定者层面,可以考虑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提供管理培训平台,尤其是提供高校领导的培训提升平台,遴选大学领导时重学科和经验、轻排名和性别。
文摘目的构建并优化医学院校学术表现评价体系和流程,为双一流医学高校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方法基于CIPP模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开展“双一流”高校学术表现分析的评价方法研究,从反映学术研究活动过程的背景、输入、过程、成果4个要素构建医学高校学术表现评价模型,确立评价流程,并选取10所双一流院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利用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得到综合权重,通过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方法计算出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得到各高校学术表现水平的综合测算值。结论基于CIPP模型并利用熵权-TOPSIS方法构建高校学术表现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学术评价的有效探讨和拓展性研究,可为具有医学特色的学术表现分析提供参考。
文摘信息表现、信息系统的构成方式及其功能是信息学永恒的三大研究课题。具体到Web,可指Web信息资源的表现、Web上分散的Web服务器及网页的全文检索功能。由于HTML不能表现资源的内容含义、各个服务器上的资源单纯地通过Hyperlink相互连接,带来了全文检索精度低和Web系统间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同时,检索结果的再利用、满足个性检索等知识性功能相对较弱。文章针对学术信息,提出了结构化数字对象(Structured Digital Object,SDO)的概念,此概念综合表现了信息的粒度、构造、内容含义三个重要特性,并采用XML记述SDO(简称SDO/XML),设计开发了Web资源原型检索系统、设计了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馆等典型的Web资源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了可实现信息资源再利用和系统间互操作的Global Digital Library(GDL)原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GDL原型系统中引入了Web Services和Topic Maps等相关成熟技术。在考察部分,讨论了应如何实现大规模系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