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古”移咎“道统”的拨正:唐文治批评崔述要义初识
1
作者 邓国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唐文治批评崔述,事涉顾颉刚“疑古史学”,是近代学术思想大事,故为此发覆。顾氏实践陈独秀《偶像破坏论》,借重清人崔述的论著,清算儒家伪造古史,假设孔子私造“道统”,推倒朱熹所寄托的王道理想。顾氏对“道统”的认识,泥于“帝王的心... 唐文治批评崔述,事涉顾颉刚“疑古史学”,是近代学术思想大事,故为此发覆。顾氏实践陈独秀《偶像破坏论》,借重清人崔述的论著,清算儒家伪造古史,假设孔子私造“道统”,推倒朱熹所寄托的王道理想。顾氏对“道统”的认识,泥于“帝王的心传及圣贤的学派”的表象,直指关键人物为孔子,其典籍为《尚书》《论语》,其观念为“经学”“道统”,总此人物、典籍、思想三维而构成“传统”整体。破其一边,则全体崩毁,此“破坏偶像”的明确策略,是“废经”时代全面瓦解经学的实践。其风靡于以“破坏”为前提的日本思潮,尧、舜、禹流入泛泛的“古史”的视野,以事件取代义理。唐文治面对中国文化备受瓦解的严峻时刻,超越对立意气,坚持教化实践,提出“救人心”以治疗时代,改变“文化自卑”心态,培养庄重而正向的“人格”与“国格”,重建“文化尊严”的自觉,为此商略崔述的误读,护持《论语》的可信性;提出“学派大同”新理念,归本《论语》《孟子》,正视孔子“集大成”要义。唐文治以“诚意正心”实践学术“立义”,从人物、典籍、思想三者端视文化传统蕴含的人道情怀,提点“返本”要义,大异意气攻击姿态。此外,一并考实顾氏刻意批评苏州“存古学堂”的事实,以复原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唐文治 疑古 破坏偶像 道统 学派大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