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78名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永霞 刘志薇 +5 位作者 张振香 王正君 林蓓蕾 陈素艳 赵志欣 张伟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现状,为推进护理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1月,便利选取河南、河北、内蒙古、广东、安徽、黑龙江、陕西和贵州8个地域34所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现状,为推进护理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1月,便利选取河南、河北、内蒙古、广东、安徽、黑龙江、陕西和贵州8个地域34所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978份。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得分为(152.8±27.7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所在院校层次、实习/临床实践经验、生源地、学生干部经历、高考第一志愿、政治面貌的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学生思政素养尚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护理教育者应多关注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政素养状况并积极探索多元化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政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学生 护理 思政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人格特质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研 刘革新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培养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量表手册,对护理、环境、中文3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护理专业学生8门主要专业课程的...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培养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量表手册,对护理、环境、中文3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护理专业学生8门主要专业课程的期末成绩与其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学生与中文、环境专业学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等9种主要人格因素方面及怯懦与果断性、创造能力、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成长的能力3种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存在显蓍性差异(P<0.05,P<0.0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与有恒性、自律性及忧虑性3种人格因素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其自身特点,某些人格特质影响学习成绩,应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护理本科生 人格特质 学习成绩 护理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预防与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实践的范围综述
3
作者 周春清 冯欣夷 马小琴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818-824,共7页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护理专业学生预防与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实践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INAHL Complete、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护理专业学生预防与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实践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INAHL Complete、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2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和讨论。结果文献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2258篇,经筛选后最终纳入23篇,其中英文17篇、中文6篇。培训内容主要聚焦于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暴力降级技能等,培训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培训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训方法两大类,结局指标可分为体验评价和效果评价2个方面,在效果上多数研究均报告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工作场所暴力培训内容尚不全面,培训方法较为多元化,但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较少,且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未来可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方法上可进一步创新和多元化,并开发特异性量表,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具体情况的专科化培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工作场所暴力 培训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李钥 淮盼盼 杨辉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3期372-377,共6页
目的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主要评估工具,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推动护理队伍的稳定增长提供参考。方法按照Arksey等提出的范围综述撰写框架,检索P... 目的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主要评估工具,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推动护理队伍的稳定增长提供参考。方法按照Arksey等提出的范围综述撰写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的研究较全面但仍存在不足: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探讨尚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有待开发更全面的评估工具。结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化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角色的成功过渡至关重要,我国学者可结合我国护理文化背景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专业社会化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77
5
作者 姜小鹰 肖惠敏 张旋 《中华护理教育》 2007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指导护理教育的改革实践。方法 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指导护理教育的改革实践。方法 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 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年限的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不合理的聘用制度、专业歧视的存在、科研力量薄弱等是护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加强护生职业情感教育、注重护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强化护理教育者的护理信念以及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等途径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职业态度 护理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前叙事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共情能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雪 冯吉波 +1 位作者 赵敏 李红梅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设计适用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72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周的叙事护理培训,内容包括叙事护... 目的设计适用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叙事护理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72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周的叙事护理培训,内容包括叙事护理概述、关注患者的途径、理解患者的策略、回应患者的方法、叙事护理个案分享5个教学主题,并融合案例教学、合作式学习法、精细阅读、反思日记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Jefferson共情量表护理专业学生版和个人反思报告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后,学生观点采择和换位思考2个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反思报告分析显示,学生认为叙事护理知识实用且有价值;通过培训,更懂得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保持善良。结论本次叙事护理培训内容和方法切实可行,可提高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叙事护理 案例教学 实习前培训 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封丹珺 唐晓红 娄凤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8,共3页
目的了解当代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为我国高等护理院校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对508名高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职业价值问卷的3个维度中,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保健,发展,声... 目的了解当代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为我国高等护理院校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对508名高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职业价值问卷的3个维度中,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保健,发展,声望、地位。不同年级高护生声望、地位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学历高护生保健及声望、地位维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当代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特征,尚需加强教育以使他们具有更多的职业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护理专业 学生 护理 职业价值观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S+PBL的护理查房在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晓冰 阮亮 高国贞 《中华护理教育》 2010年第9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学习法(CBS)+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护理查房模式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6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名。实习期间试验组采用基于CBS+PBL的护理查房模式,对...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学习法(CBS)+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护理查房模式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6名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名。实习期间试验组采用基于CBS+PBL的护理查房模式,对照组参加传统模式的护理查房,均为每2周1次。试验前后分别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试验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CBS+PBL的护理查房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教学方法 护理查房 评判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对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罗云婷 文谦 +2 位作者 王芳 潘慧 李宁 《中华护理教育》 201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希望能有助于推动不同专业生死教育课程设计与发展。方法使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版量表对某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119名、某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116名进行调查。结果学生中...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希望能有助于推动不同专业生死教育课程设计与发展。方法使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版量表对某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119名、某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116名进行调查。结果学生中有90%参加过葬礼,且过半学生阅读过死亡方面相关书籍。两个专业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均以自然接受为主。护理专业学生在死亡恐惧与死亡逃避2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临床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护理学专业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更倾向于"恐惧与逃避"。建议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生死观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生命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学生 护理 对死亡的态度 生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模范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巩莹 张瑞丽 李惠娟 《中华护理教育》 2011年第8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的关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问卷"对83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者...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的关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问卷"对83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81.74±13.28)分,得分率78%;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对患者关怀行为得分(2.93±0.46)分,得分率75%;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20,P=0.000)。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模范是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重视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为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创造良好的软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人文关怀 临床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对护理伦理认知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艳华 刘晓英 +2 位作者 桑美丽 郭丹 张丽红 《中华护理教育》 2014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对护理伦理的认知水平,为实习中的护理伦理认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伦理认知问卷,对322名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学生对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对临床工...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对护理伦理的认知水平,为实习中的护理伦理认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伦理认知问卷,对322名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学生对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伦理问题认知不足,本科生护理伦理认知得分高于大专生(P<0.01)。结论实习前学生的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学校和医院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其薄弱之处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护理伦理 知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岗前培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任海静 王彦 任海妹 《中华护理教育》 2012年第2期83-85,共3页
护理技能岗前培训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护理专业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较快地适应护士角色,提高实习质量。实习前开展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已成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2]。但是传统的岗前培训往往是护理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针对某项操作教... 护理技能岗前培训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护理专业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较快地适应护士角色,提高实习质量。实习前开展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已成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2]。但是传统的岗前培训往往是护理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针对某项操作教师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教学 护理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明珠 严建军 +4 位作者 罗文俊 邱忠仪 王峰 李凤兰 龚晓斌 《中华护理教育》 2010年第6期250-25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深化中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在读一、二、三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813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CTDI-C...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深化中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在读一、二、三年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813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CTDI-CV总分为(285.09±24.65)分,表明其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但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得分为30-40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待于提高。3个年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亚类测评≥40分所占比例比较,"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职护理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年级学生应给予针对性评判性思维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琼华 许虹 +1 位作者 黄鹏鹏 王家成 《中华护理教育》 2011年第11期519-521,共3页
目的了解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情况。方法便利抽取380名1~3年级护理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总得分为(87.51±10.16)分;男生得分为(85.4... 目的了解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情况。方法便利抽取380名1~3年级护理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学生专业认同总得分为(87.51±10.16)分;男生得分为(85.43±9.83)分,女生为(89.10±10.12)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学生专业认同得分为(91.04±10.13)分,二年级为(91.01±9.53)分,三年级为(86.31±10.04)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生专业认同得分为(88.17±10.21)分,理科生为(90.78±10.1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类招生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有待提高,学校应采取相应的专业教育和措施对护理本科学生进行相关干预,以提高其专业认同,防止护理专业人才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认同(心理学) 专业 护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精神科护理学对学生精神病公众污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玲 金湘东 +1 位作者 胡倩 王晶晶 《中华护理教育》 2014年第9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在改善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招募130名即将进入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课程学习前后采用问卷收集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与精神...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在改善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招募130名即将进入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课程学习前后采用问卷收集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公众污名、与精神病患者社交距离及为精神病患者服务意愿的得分。结果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患者接纳情况、与患者的社交距离及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意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接纳精神病患者、降低与患者的社交距离及提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意愿,但并不能改善护理专业学生对精神病污名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精神科护理 公众污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在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韦桂姬 莫江萍 +1 位作者 黄小兰 黄兰芝 《中华护理教育》 2012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演练在培养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按照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名,实习前培训采用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法;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演练在培养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按照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名,实习前培训采用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法;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儿科应急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并调查临床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临床工作的综合评价,试验组学生接受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后的自我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儿科护理应急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其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自我评价较好。结论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能提高学生实习前培训的效果,亦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及实习意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兰芝 邵巧云 于玲玲 《中华护理教育》 2010年第6期276-278,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的专业认知和实习意愿,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识及实习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不足,只有15名(14.7%)学生认为护理专业...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的专业认知和实习意愿,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识及实习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不足,只有15名(14.7%)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好,32名(31.4%)学生热爱护理专业,9名(8.8%)学生认为后期实习不重要,21名(20.6%)学生实习只是为完成实习计划,10名(9.8%)学生毕业后不准备从事护理工作,33名(32.4%)学生对从事护理工作不持肯定态度。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专业认知及实习意愿不容乐观,需加强实习后期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及职业角色认知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减轻学生实习压力,开展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面对实习和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专业 护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其对护理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娟 朱念琼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75-78,共4页
对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指出生涯规划对护理教育的意义,提出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将是我国护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教育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阮兰红 张洛灵 李转珍 《中华护理教育》 2017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中,愿意去社区就业的有714名(67.2%),女生、中专生、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的、就读护理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的、入校和...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062名护理专业学生中,愿意去社区就业的有714名(67.2%),女生、中专生、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的、就读护理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喜欢的、入校和现在喜欢护理专业的、了解社区护理的、认为社区护理发展前景好的学生愿意去社区就业的比例高于其他人(P<0.05)。结论不同性别、学历、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及对社区护理发展预期的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就业意向有一定差异,应根据国家需求和专业特点,从招生方式、课程设置、专业认同感培养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和从业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社区保健护理 就业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图在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瑶 郑丽维 +1 位作者 张萍 吴丽芳 《中华护理教育》 2012年第11期513-515,共3页
随着医疗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护士应该在全面考虑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角色必须向评判思维者、问题解决者和有效决策者转变。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 随着医疗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护士应该在全面考虑患者各种护理需求基础上,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要求护士角色必须向评判思维者、问题解决者和有效决策者转变。目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近年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国际护理认证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of Nursing)在护理课程设置中已把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必需的技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评判性思维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