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慧超 李丽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1-84,共4页
鉴于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心理健康挑战,本文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有效性。通过界定团体辅导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明确了其在心理教育中的适用性。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从而突显团体辅导... 鉴于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心理健康挑战,本文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有效性。通过界定团体辅导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明确了其在心理教育中的适用性。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从而突显团体辅导的需求和重要性。在实践应用方面,设计了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探索出一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新途径,归纳总结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 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研究
2
作者 郭凌云 江海潮 《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为利用App参与健身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2021级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5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能性,为利用App参与健身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2021级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5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292人与对照组268人,其中实验组使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照组大学生则采用常规的体育锻炼方法,不进行运动类App的使用,开展为期12周的研究,对在体育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情绪状态、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心理健康知识、运动和饮食、心理咨询意愿、社会支持、自我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运用运动类App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对能力与心理压力来源不具有影响。【结论与建议】高校应加强对运动类App的推广运用,从而提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类App 体育锻炼 学生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良好学校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
作者 何小玲 廖兆慧 《湖北教育》 2025年第3期18-19,共2页
近年来,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系统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了围绕中小学生心理症状、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三大维度的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 近年来,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系统了解湖北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了围绕中小学生心理症状、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三大维度的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根据测评结果,我们申报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与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联合发起的立项课题“学校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区域推进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教育厅 立项课题 区域推进 学生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心理 心理韧性 测评结果 心理健康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心理健康立法的破冰意义
4
作者 王琦 《师道(人文)》 2025年第2期16-17,共2页
202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有法可依。《条例》以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 202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有法可依。《条例》以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难点问题。(1月4日《中国青年报》)当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的出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在多个方面展现了破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 立法形式 破冰 地方性法规 促进条例 中小学生心理 《中国青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心理情景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
作者 马丹妮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46,共2页
教育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核心思想,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通过优化心理品质形式展开。这为通过校园心理情景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核心思想,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通过优化心理品质形式展开。这为通过校园心理情景剧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行动计划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心理情景剧 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 核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情感分析模型在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斌玲 陈光会 王文玉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5期106-108,共3页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与家庭关注的焦点,情感分析模型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中。现有情感模型在复杂情感识别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方面存在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采用LSTM模块提取语...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与家庭关注的焦点,情感分析模型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中。现有情感模型在复杂情感识别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方面存在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采用LSTM模块提取语音与视觉特征,结合BERT提取文本特征,利用Transformer网络实现多模态特征深度融合。实验在CMU-MOSI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模型在MAE、Corr与Acc-7等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模型,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情感分析模型可解释性及在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具备较大潜力,可以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模型 Transformer网络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龚薇 王晶 +4 位作者 任彦双 周展亦 马鹏飞 何华容 杨建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 通过构建医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2019至2022级36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利用自适应提升(AdaBoost)、朴素贝叶斯(NB)、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 目的 通过构建医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2019至2022级36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利用自适应提升(AdaBoost)、朴素贝叶斯(NB)、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NN)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心理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在机器学习模型中,RF算法的预测结果最好,准确率为0.76,AUC值为0.82。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压力、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学习环境的压力这4个因素与医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法显示压力源多元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 RF算法模型是最佳的预测模型,压力源多元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对医学生心理健康预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心理健康预测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共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8
作者 王欢 《学周刊》 202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家校共育模式不仅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也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奠定了基础,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探讨与推广的重要议题。文章探讨了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提出以下几点:强化学校... 家校共育模式不仅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也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奠定了基础,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值得深入探讨与推广的重要议题。文章探讨了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提出以下几点: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机制;开展富有吸引力的趣味心理健康活动;利用良好家风的引领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课程融合;重视个性化教育;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问题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策略探讨
9
作者 王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49-052,共4页
当前,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承担学习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生活与学习长时间的维持在紧张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于上述情况,高中班主任务必要加以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和... 当前,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承担学习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生活与学习长时间的维持在紧张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于上述情况,高中班主任务必要加以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实时关注,一旦发现任何的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积极的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利用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来为学生创造更为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给予必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班主任 学生心理 健康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与应对机制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汪文娟 《大学》 2025年第8期19-22,共4页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在享受更多教育资源的同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学习与就业压力。学业负担、就业前景不明朗、人际关系紧张以及自我认知困惑等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深入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在享受更多教育资源的同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学习与就业压力。学业负担、就业前景不明朗、人际关系紧张以及自我认知困惑等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深入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引入心理辅导与干预以及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培养在内的综合应对机制势在必行,文章旨在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以期能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心理压力 压力来源 应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预测”到“预防”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11
作者 李婷婷 章玲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4-96,共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现代教育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更对社会稳定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范式,从建立精准心理预测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现代教育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更对社会稳定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范式,从建立精准心理预测体系、构建全方位预防策略网络、创新心理干预方法与技术到建立综合评估与持续优化机制。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旨在实现从预测到预防的全面转型,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2
作者 刘丹霞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挑战。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挑战。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活动,让大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本项目旨在研究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探索其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实践探索 自我表达 不可替代 多重压力 人际关系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践行教育家精神
13
作者 田建锋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从教20多年来,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平凡和重要:平凡是因为自己只是一名带班教师,学生的什么事情都得努力去管理;而经过自己的努力,看着后进生成了成绩好、懂事理的棒学生,我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有成就感。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频发,归... 从教20多年来,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平凡和重要:平凡是因为自己只是一名带班教师,学生的什么事情都得努力去管理;而经过自己的努力,看着后进生成了成绩好、懂事理的棒学生,我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有成就感。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频发,归根结底在于孩子们缺乏关爱,内心空虚,不快乐。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是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而教师的积极关注和同学间的真挚友情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快乐、幸福中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下面,我分享一些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进生 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习动力 学生心理问题 教育家精神 成就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正确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
14
作者 李婷婷 刘佳鑫 +1 位作者 郝亚伟 赵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058-061,共4页
当今社会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主体,也要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推进家校合作,共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以上,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家校... 当今社会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主体,也要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推进家校合作,共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以上,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模式的意义以及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路径来促使家校合作这一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以期充分发挥家校合作模式的积极价值,提高育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创新研究
15
作者 秦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64-067,共4页
“五育并举”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协同育人,关注学生能力、素质、思想的全方面发展。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强大、健康的心理,是新时代衡量人才素质的主要标准。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高校需结合“... “五育并举”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协同育人,关注学生能力、素质、思想的全方面发展。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强大、健康的心理,是新时代衡量人才素质的主要标准。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高校需结合“五育并举”的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健康心理,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本文立足“五育并举”视阈,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创新优势、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五育并举” 工作体系创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爽 《科教导刊》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文章探讨问题导向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实践效果。在提出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同时设置对照组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文章探讨问题导向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实践效果。在提出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同时设置对照组进行对比,检验该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采用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的满意度。特别地,通过比较课程前、后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发现这一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导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