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本科生工程创业教育何以成为可能——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工程教育改革的案例分析
1
作者 余东升 郭雅兰 +2 位作者 汤瑞丽 徐淑玲 储开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1,共7页
李泽湘教授的“学院派硬科技创业”在众多创业模式中备受关注。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过“工程为基、创业牵引、多元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验证了地方高校本科生工程创业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模式以“产品经理”为中值设置弹性... 李泽湘教授的“学院派硬科技创业”在众多创业模式中备受关注。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过“工程为基、创业牵引、多元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验证了地方高校本科生工程创业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模式以“产品经理”为中值设置弹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工程应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依托“工程+创业”双轮驱动,打造跨学科、进阶式项目集群。教改成效表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多元成长,实现了工科学生由传统单一的B端就业向C端创业的转化;同时,工程教育也在创业教育的反哺下,实现了自我超越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硬科技创业 工程创业教育 项目教学 多元成长 地方本科高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