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意识”考——关于闻一多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札记 被引量:2
1
作者 曾祖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45-48,159,共5页
本文认为 ,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宇宙意识”,近似于中国古代哲人所说的“道”。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思维的民族特征。艺术家对“宇宙意识”或“道”的情感体验特色 ,使“宇宙意识”或“道”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宇宙意识”的提出 ,... 本文认为 ,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宇宙意识”,近似于中国古代哲人所说的“道”。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思维的民族特征。艺术家对“宇宙意识”或“道”的情感体验特色 ,使“宇宙意识”或“道”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宇宙意识”的提出 ,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美学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宇宙意识 永恒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宇宙意识看诗中之情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跃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之诗中之诗、顶峰之顶峰。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人间极盛之景及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对人生哲理的求索之意,抒发了珍惜人间春华之时,憧憬幸福生活的情怀,特别是使人陶醉的良辰美景...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之诗中之诗、顶峰之顶峰。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人间极盛之景及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对人生哲理的求索之意,抒发了珍惜人间春华之时,憧憬幸福生活的情怀,特别是使人陶醉的良辰美景,更是以诗中蕴含的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宇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俯仰”看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及其生命精神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晶 韦丽斯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纵观我国古代诗词与文论,"俯仰"一词常常出现。它是古人最初观察世界和宇宙的方式,后来渐渐成为一个比较固定的审美形态,体现着独特的宇宙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为基础。可贵的是,我国古代的宇宙意识蕴含着... 纵观我国古代诗词与文论,"俯仰"一词常常出现。它是古人最初观察世界和宇宙的方式,后来渐渐成为一个比较固定的审美形态,体现着独特的宇宙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为基础。可贵的是,我国古代的宇宙意识蕴含着一种生命精神,其内涵包括:一是在古人看来,宇宙万物都充满生命力;二是在情感化的审美观照中,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主体从中实现了精神的享受和超越。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世界和宇宙的了解逐渐加深,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满足,但也出现了新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拜金主义盛行等,人的生存被异化。因此,以"俯仰"为着眼点,探讨我国古代的宇宙意识及其生命精神,对摆脱生命的机械化状态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仰 宇宙意识 天人合一 生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宇宙意识与艺术意境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大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48-55,125,共9页
本文力图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去探讨中国艺术意境论的问题,对意境论的哲学基础和实质、特征、结构等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意境及其理论渗透着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在艺术上的一种表现,其... 本文力图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去探讨中国艺术意境论的问题,对意境论的哲学基础和实质、特征、结构等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意境及其理论渗透着中国古代的宇宙意识,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在艺术上的一种表现,其中特别是与《易经》、道家关于“天—地—人”宇宙一体化的宇宙观相联系。艺术意境中的“情景交融”的实质和整体性、直觉性、空灵性的特征都应该从这里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意识 天人合一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安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9-22,共4页
就中西古代哲学来看,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人注重于认识事物的结构、特性和本质,中国人则侧重于认识事物对人的作用、影响与功能。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具有一种天人同构的宇宙意识,这种宇宙意识对中... 就中西古代哲学来看,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人注重于认识事物的结构、特性和本质,中国人则侧重于认识事物对人的作用、影响与功能。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具有一种天人同构的宇宙意识,这种宇宙意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西方人 宇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意识:网络玄幻文学新的话语生长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汉广 杨雪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180,共9页
宇宙意识的建构,是当前网络玄幻文学一个新的话语生长点,也是玄幻文学能得到认同和正面评价的核心所在,并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本文具体讨论了玄幻文学的缘起、内涵,及在当下语境中具有的作用,强调其具有的宇宙意识的核心就在于超... 宇宙意识的建构,是当前网络玄幻文学一个新的话语生长点,也是玄幻文学能得到认同和正面评价的核心所在,并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本文具体讨论了玄幻文学的缘起、内涵,及在当下语境中具有的作用,强调其具有的宇宙意识的核心就在于超越,超越我们生存的狭小的地球时空,超越地球的自然法则,也超越人类的人文价值规范,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生存境遇和生活舞台,来为自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幻文学 宇宙意识 网络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宇宙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刁生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宇宙意识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庄子不仅提出了“有实而无乎处者 ,宇也 ;有长而无本剽者 ,宙也”的富有生成感和动态性的宇宙定义 ,而且深入探讨了宇宙的无限性、统一性、运动性、连续性和无开端性等特性。庄子的宇宙意识来源于老子 。
关键词 庄子 宇宙 宇宙意识 无限性 统一性 运动性 中国 古代哲学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的宇宙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刚健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宇宙意识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显在的不同的内容形态:半人半神的远古神话,极具时空穿透力和展示天国图景类的楚辞,从东晋延续至唐宋的“与宇宙同化同在”类的诗文,由“情意化山水”上升到... 宇宙意识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显在的不同的内容形态:半人半神的远古神话,极具时空穿透力和展示天国图景类的楚辞,从东晋延续至唐宋的“与宇宙同化同在”类的诗文,由“情意化山水”上升到“宇宙化山水”的表现荒寒境界类的唐诗。宇宙意识贯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思想中,而成为潜在的丰富而深厚的美学意蕴:“以天合天”的自然朴素观,松动性和开放性的文学形象观,古典诗词的一种张力方向:“远”。古典文学作品的张力结构:“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宇宙意识 内容形态 美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意识对宫体诗与宇宙意识的链接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竞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闻一多先生认为,卢照邻、刘希夷、张若虚是"以宫体诗救宫体诗",是从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不过,闻一多的这"一跃"未免突兀,可以发现,这种宇宙意识应当源自于汉末六朝以来文人&qu... 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闻一多先生认为,卢照邻、刘希夷、张若虚是"以宫体诗救宫体诗",是从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不过,闻一多的这"一跃"未免突兀,可以发现,这种宇宙意识应当源自于汉末六朝以来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的渐进升华。这样,六朝文人生命意识便可以理解为从宫体诗到宇宙意识二者之间这一跃的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体诗 六朝文人生命意识 张若虚宇宙意识 《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意识下两种永恒主题的融合——《春江花月夜》之魅力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亨乐 杨宗红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4-56,108,共4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带给人无穷的享受。诗歌的魅力除了行云流水的畅达外,更重要的是在美景的描摹中将两种人类永恒主题——生死主题与爱情主题融入。这两种主题,正是自先秦以来文学作品中不断呈现的母题。融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带给人无穷的享受。诗歌的魅力除了行云流水的畅达外,更重要的是在美景的描摹中将两种人类永恒主题——生死主题与爱情主题融入。这两种主题,正是自先秦以来文学作品中不断呈现的母题。融合了初盛唐精神"哀而不伤"的基调与在宇宙意识关照下的生死主题与爱情主题,使得诗歌具有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宇宙意识 生死主题 爱情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诗词中“宇宙意识”的沿袭及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新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154,共3页
宇宙意识是一种宇宙化了的生命意识,它贯注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唐代诗歌中的“宇宙意识”,体现了老子“天人同构”的思想,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却又表现出了很幽深的困惑... 宇宙意识是一种宇宙化了的生命意识,它贯注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唐代诗歌中的“宇宙意识”,体现了老子“天人同构”的思想,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却又表现出了很幽深的困惑和孤独的特点。宋人作品中的“宇宙意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自我意识的充分“扩张”,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对人生的思考超越了感伤,在理性高度上给予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宇宙意识 美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美学风格差异缘由新探——兼论中西宇宙意识的制约与文化规则的生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引发诗人沉思或承载诗人情感的媒介,形成华诗重分析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崇高深邃的美学风格。二者诗作在美学风格上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源于中西文化系统中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并形成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机制与文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华兹华斯 意境 宇宙意识 美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若虚的宇宙意识对盛唐气象的开创之功
13
作者 米彦青 《前沿》 2004年第12期229-231,共3页
张若虚虽然在《全唐诗》中只留下了两首诗 ,然而他的《春江花月夜》中显现出的阔朗的意境和深邃的宇宙意识 ,却有开启盛唐气象之功。其后的陈子昂深化了初唐人的这种宇宙意识 ,并且沿革到李白时终于开创出了一个朗畅的有盛唐气象的天地。
关键词 张若虚 陈子昂 李白 宇宙意识 盛唐气象
原文传递
终极关怀与审美超越:论梁宗岱新诗的宇宙意识
14
作者 李卫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宇宙意识 终极关怀 审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代诗词中的“宇宙意识”
15
作者 陈新华 《大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宇宙意识贯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思想中,而成为潜在的丰富而深厚的美学意蕴,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形态,以及从内容的开拓、意象的选择、思想情感的把握等方面探讨唐宋诗人和词人宇宙意识之沿袭及发展。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宇宙意识 美学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勃发 哲理的思考——从唐诗看唐人宇宙意识
16
作者 赵梦颖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8-39,共2页
唐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唐人审美心理结构中宇宙意识的崛起。似乎是出于对一个极盛时代的回应,唐人面向古今中外上下未来,对身处的世界给予纵情的追问。这种热爱思考的民族精神气质,成为时代重要的审美方式,也最终促成唐人... 唐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就是唐人审美心理结构中宇宙意识的崛起。似乎是出于对一个极盛时代的回应,唐人面向古今中外上下未来,对身处的世界给予纵情的追问。这种热爱思考的民族精神气质,成为时代重要的审美方式,也最终促成唐人对宇宙意识的追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宇宙意识 哲理 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宇宙意识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空间
17
作者 刘建荣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8-41,共4页
宇宙意识在中国最早由战国人尸佼提出,明确宇宙是个时空观念,而庄子则提出了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如何表现时空的无限,中西方绘画有不同的方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强调的是宇宙的时间性,后世... 宇宙意识在中国最早由战国人尸佼提出,明确宇宙是个时空观念,而庄子则提出了宇宙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如何表现时空的无限,中西方绘画有不同的方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强调的是宇宙的时间性,后世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受他的影响,提出生命的实质在于时间的绵延,印象派在绘画中展现的也正是宇宙的时间性。而庄子在思考宇宙的时空无限时,更看重人在宇宙中所占空间的渺小,并由此以俯瞰的视角来展现宇宙之大。受庄子宇宙观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用咫尺千里的大山水意识来展现宇宙的无限。“远”作为山水意境追求,则是力图突破有限的山水空间,达到无限的宇宙空间的一个尝试。中国山水画的这种构图空间,既展现了宇宙之大,也在谋求天人合一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宇宙意识 中国山水画 构图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水传统民居的宇宙意识──天水传统民居心态文化研究之一
18
作者 南喜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宇宙意识是天水民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天水先民在建造居住场所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遵守。宇宙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中华先民的宇宙观。天水民居文化中的宇宙意识,是现存天水古民... 宇宙意识是天水民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天水先民在建造居住场所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遵守。宇宙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中华先民的宇宙观。天水民居文化中的宇宙意识,是现存天水古民居中独特的心态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民居 心态文化 宇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代小说的生态宇宙意识探析
19
作者 林晓青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89-92,共4页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哈代所精心构筑的文学版图上不朽的威塞克斯王国,从人类与宇宙冲突对立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创作中运用星座距离来折射人心亲疏、人类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之时的欢欣几个方面分析了属于哈代的生态宇宙意识,从而意识到人...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哈代所精心构筑的文学版图上不朽的威塞克斯王国,从人类与宇宙冲突对立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创作中运用星座距离来折射人心亲疏、人类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之时的欢欣几个方面分析了属于哈代的生态宇宙意识,从而意识到人只是宇宙整体中渺小的存在,唯有秉持和谐共存的观念,以一种系统、整体论的眼光,承认并尊重宇宙当中各种生命以及非生命体所具有的内在均等价值,人与宇宙万物方能实现生生不息、相亲相携的最佳生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生态宇宙意识 和谐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化简评
20
作者 张路安 姜文振 《邯郸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20-21,25,共3页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物我两忘" "宇宙意识" 梁宗岱 瓦莱里 诗歌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