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思想的解构性
1
作者 陈海兵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解构主义为安德烈·勒菲弗尔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在研究范式上,勒菲弗尔破除了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桎梏,从规约性研究走向描述性研究,展现了翻译研究生动的文化图景。在研究对象上,勒菲弗尔突破了“原作中心”论的束缚,考察译... 解构主义为安德烈·勒菲弗尔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在研究范式上,勒菲弗尔破除了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桎梏,从规约性研究走向描述性研究,展现了翻译研究生动的文化图景。在研究对象上,勒菲弗尔突破了“原作中心”论的束缚,考察译入语文化中的译作及其他“改写”形式,使研究广度得以延伸。在研究重点上,勒菲弗尔挑战了长期以来的等值观念,超越具体翻译过程,彰显了译作在社会张力下的形塑之功。勒菲弗尔由此通达文化翻译之途,推动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不断发展,但亦有致研究偏离本位、泛化、忽视文本目的之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解构主义 描述性研究 改写 建构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类推逻辑观看翻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奇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从勒菲弗尔关于“类推逻辑”的观点出发,本文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翻译对等、翻译中存在的语言暴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等,指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在翻译中使用类推逻辑极可能导致语言暴力与文化帝国主义。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类推逻辑 翻译 对等 语言暴力 文化帝国主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资本角度看翻译实践——读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实践和文化资本的流通:<埃涅伊特>英译本》
3
作者 沈克琳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与苏珊·巴斯奈特一起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研究观点,颠覆了以往翻译理论的指向,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翻译实践和文化资本的流通:<埃涅伊特>的英译本》一文中,安德烈... 20世纪9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与苏珊·巴斯奈特一起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研究观点,颠覆了以往翻译理论的指向,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翻译实践和文化资本的流通:<埃涅伊特>的英译本》一文中,安德烈·勒菲弗尔以《埃涅伊特》英译本为例探讨了翻译和文化资本的关系和影响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化资本的流通和传播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他在文中传达的独到的翻译思想,探索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并对此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资本 安德烈·勒菲弗尔 《埃涅伊特》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经典: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理论批评 被引量:14
4
作者 耿强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9,38,共18页
本文尝试梳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尤其是"重写理论"发展的谱系,识别其理论文本中的空白与沉默、裂隙与冲突之症候,提出批评,谋求改进。本文认为,勒菲弗尔的理论经历了从元文学、折射、重写到格栅四个发展阶段,其... 本文尝试梳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尤其是"重写理论"发展的谱系,识别其理论文本中的空白与沉默、裂隙与冲突之症候,提出批评,谋求改进。本文认为,勒菲弗尔的理论经历了从元文学、折射、重写到格栅四个发展阶段,其理论要旨包括五个问题式:文学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文学系统的控制机制;重写者扮演的社会角色;翻译塑造经典、文化资本和他者形象的功能;影响翻译的制约因素。勒氏的理论与其所基于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逻辑有着内在冲突,表现在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诗学而忽略经济因素,过于强调语言符号的重写而忽略非语言符号的重写,过于强调系统的约束力而忽略系统中的译者。今后,可以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推动翻译理论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重写理论” 元文学 折射 格栅
原文传递
Rewriting:“改写”还是“重写”——兼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 被引量:9
5
作者 邱进 胡文华 杜凤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结合对"rewriting"概念演进过程的追根溯源及相关的词源学辨析,"重写"这个译文被认为更能涵盖勒菲弗尔理论中涉及到的各种研究对象,更能体现勒菲弗尔思想中挑战作者中心论和原本中心论范式的本质,并能赋予"rewriting"更普遍的哲学内涵。同时,由"rewriting"译文的不确定导致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也可得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REWRITING 改写 重写 作者中心论 原本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菲弗尔操纵理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李继宏版中译本的翻译研究
6
作者 王钰 张林影 《科技资讯》 2020年第24期16-18,共3页
文章、作品的翻译不是单一的语言转变,会受到背景、文化以及译者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安德烈·勒菲弗尔作为"文化转向"的发起人之一,提出了"操纵理论",也被称之为"改写",意指译者对于原作进行"... 文章、作品的翻译不是单一的语言转变,会受到背景、文化以及译者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安德烈·勒菲弗尔作为"文化转向"的发起人之一,提出了"操纵理论",也被称之为"改写",意指译者对于原作进行"加工",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文本改写,同时译者会受到意识形态以及主观诗学两方面的限制,即译文受到"操纵";还提出翻译中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以李继宏中译版本《追风筝的人》分析译文中受到上述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操纵理论 《追风筝的人》 李继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述评——兼评勒菲弗尔论中西翻译和巴斯奈特的译诗思想
7
作者 陈春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5,共3页
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探索语言间的转换,现在则侧重于研究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苏姗.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是西方翻译理论领域中文化学派的代表,都强调文本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在对《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内... 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探索语言间的转换,现在则侧重于研究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苏姗.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是西方翻译理论领域中文化学派的代表,都强调文本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在对《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苏姗.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思想进行了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姗·巴斯奈特 安德烈·勒菲弗尔 文化构建 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菲弗尔“改写”理论在中国的旅行:译介、接受与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晓琳 伍晓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79-87,共9页
以CNKI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引文分析工具考察国内近20年(1999-2019)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接受与传播状况,探讨该理论在中国译界的经典化过程。通过考察该理论在中国的“改写”情况,较为客观地揭示其在国内的接受情... 以CNKI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引文分析工具考察国内近20年(1999-2019)勒菲弗尔“改写”理论的接受与传播状况,探讨该理论在中国译界的经典化过程。通过考察该理论在中国的“改写”情况,较为客观地揭示其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以及其观点在中国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改写”理论 CiteSpace分析工具 译介、接受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写理论三要素对翻译的影响——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白桦 胡雅洁 《中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中心从语言层面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美国翻译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的...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中心从语言层面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美国翻译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的操纵。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倡导翻译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从改写理论三要素入手,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翻译活动,探讨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对其翻译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改写理论 林语堂 《浮生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控理论视角下《醉翁亭记》译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佳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名篇《醉翁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千多年来,有多位海内外著名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20世纪8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翻译中的操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转而关注意识形态、诗...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名篇《醉翁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千多年来,有多位海内外著名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20世纪8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翻译中的操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转而关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因素。文章将以操控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翟里斯的英译版《醉翁亭记》,研究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安德烈·勒菲弗尔 操控理论 古典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114-115,共2页
诗学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安德烈.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和诗学引入翻译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纵。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为基础,以《西风颂》的三篇译文为例,来分析... 诗学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安德烈.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和诗学引入翻译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纵。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为基础,以《西风颂》的三篇译文为例,来分析诗学对翻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翻译 影响 安德烈·勒菲弗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写理论视角下《狼图腾》英译本的变译现象研究
12
作者 刘玉婷 王晓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在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操纵下的改写行为。以改写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狼图腾》英译本为研究文本,来研究《狼图腾》英译本变译现象,着重剖析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对变译的影响...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在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操纵下的改写行为。以改写理论为研究视角,以《狼图腾》英译本为研究文本,来研究《狼图腾》英译本变译现象,着重剖析意识形态、诗学与赞助人对变译的影响,从而揭示改写理论与变译的关系,表明其变译的成功有利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改写理论 变译 《狼图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观照下菲茨杰拉德所译《鲁拜集》的际遇研究
13
作者 袁业涛 《求知导刊》 2019年第13期7-8,共2页
《鲁拜集》虽由有波斯“天才诗人”和哲学家之称的欧玛尔·海亚姆创作而成,但该作品的魅力直到1859年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将其翻译为英文后才被发掘。为探求菲茨杰拉德译本的际遇,文章引入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诗学... 《鲁拜集》虽由有波斯“天才诗人”和哲学家之称的欧玛尔·海亚姆创作而成,但该作品的魅力直到1859年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将其翻译为英文后才被发掘。为探求菲茨杰拉德译本的际遇,文章引入了安德烈·勒菲弗尔的诗学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拜集》 安德烈·勒菲弗尔 诗学 爱德华·菲茨杰拉德 际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以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为例
14
作者 白植坪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6期18-19,共2页
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口,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值得学习和仿效。本文从"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现实关切出发,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派翻译观为基础,... 在中国文化由输入向输出转型的当口,在中国文化要真正走出去的当代,堪称文化译出典范的林语堂,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值得学习和仿效。本文从"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现实关切出发,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派翻译观为基础,并以林语堂西方成名作《吾国与吾民》为例,探讨其海外成功传播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林语堂 文学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写论"在中国的改写与经典化历程--基于CiteSpace的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丽霞 刘军平 《东方翻译》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近20年国内译界对"改写论"的3000多项相关研究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借用勒菲弗尔"改写论"的一些主要观点,探讨该理论自身在中国译界的经典化过程。通过考察该理论在中国...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近20年国内译界对"改写论"的3000多项相关研究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借用勒菲弗尔"改写论"的一些主要观点,探讨该理论自身在中国译界的经典化过程。通过考察该理论在中国的"改写"情况、分析"赞助"与"专业人士"的作用关系等,较为客观地揭示其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以及其观点在中国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改写论 改写 CITESPACE
原文传递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新动向——《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评介
16
作者 刘洋 朱玉彬 《东方翻译》 2020年第6期74-78,共5页
引言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和批评译学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于1990年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这一概念,指明翻译研究正从语言研... 引言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和批评译学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于1990年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这一概念,指明翻译研究正从语言研究领域转向文化领域(Bassnett,Lefevere,1990:1-13)。随后,萨拉·拉维欧萨(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翻译学自2000年开始发生文化研究转向(the Cultural Studiesturnin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Laviosa,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翻译学 批评译学 安德烈·勒菲弗尔 苏珊·巴斯内特 语言研究领域 研究新动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