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甲酰基苯偶氮)-7-(4-安替吡啉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的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秀兰 杨桂秋 +3 位作者 王思林 舒燕 高哪 曹标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采用2种不同的偶合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1)以自制的单偶氮安替吡啉变色酸和对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一个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显色剂[2 (4 甲酰基苯偶氮) 7 (4 安替吡啉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产...  采用2种不同的偶合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1)以自制的单偶氮安替吡啉变色酸和对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一个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显色剂[2 (4 甲酰基苯偶氮) 7 (4 安替吡啉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产率为63.1%.(2)以自制的对甲酰基苯偶氮变色酸和4 氨基安替吡啉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上述目标化合物,产率为52.6%.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酰基苯偶氮)-7-(4-安替吡啉偶氮)-1 8-二羟基萘-3 6-二磺酸 单偶氮安替吡啉变色酸 对氨基苯甲醛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水杨醛缩异烟肼和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吡啉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冰 胡瑞祥 +3 位作者 陈振锋 陈雄斌 梁宏 郁开北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9,共6页
通过水杨醛和异烟肼,4-氨基安替吡啉的缩合反应分别合成了Schiff 碱水杨醛缩异烟肼1,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吡啉2,并获得其单晶结构。用元素分析,UV-Vis和IR谱进行表征。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均用直接法解出, 经全矩阵最... 通过水杨醛和异烟肼,4-氨基安替吡啉的缩合反应分别合成了Schiff 碱水杨醛缩异烟肼1,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吡啉2,并获得其单晶结构。用元素分析,UV-Vis和IR谱进行表征。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均用直接法解出, 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化合物1:化学计量式为:C13H11N3O2,Mr = 241.25,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 = 8.153(1),b = 15.574(4) , c = 9.554(2) ? b =105.48(1)? V =1169.1(4) ? , Z = 4, Dc =1.371 g/cm3 , m =0.096 mm-1, F(000) = 504,结构偏离因子R = 0.0832, wR = 0.1158,共收集到2384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其I >2(I)的可观测点为2059个。化合物2:化学计量分子式为:C18H17N3O2,Mr = 307.35,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 a = 7.597(1),b = 7.500(1) , c = 27.266(5) , b = 95.31(1), V = 1546.7(4) ? , Z = 4, Dc = 1.320 g/cm3 , m = 0.088 mm-1, F(000) = 648,结构偏离因子R = 0.0413, wR = 0.0952,共收集到3282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其I >2(I)的可观测点为2711个。X-射线分析显示化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均由分子间氢键和-弱相互作用堆积而成的二维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水杨醛缩异烟肼 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吡啉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存在下碘化物-4-氨基安替吡啉-丙醇体系萃取分离镉1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贵方 李志敏 邢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264-1267,共4页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碘化物-4-氨基安替吡啉体系萃取镉的行为以及丙醇水溶液的分相条件。实验表明,丙醇作为萃取溶剂能萃取中性离子缔合物。调节溶液pH=2.0—3.0,该体系能使Cd2+从常见过渡元素Fe^(2+)、Co^(2+)、Mn^(2+)、Ni^(2+)、Zn...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碘化物-4-氨基安替吡啉体系萃取镉的行为以及丙醇水溶液的分相条件。实验表明,丙醇作为萃取溶剂能萃取中性离子缔合物。调节溶液pH=2.0—3.0,该体系能使Cd2+从常见过渡元素Fe^(2+)、Co^(2+)、Mn^(2+)、Ni^(2+)、Zn^(2+)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醇 4-氨基安替吡啉 碘化钾 萃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替吡啉偶氮Ⅲ光度法测定稀土 被引量:6
4
作者 于秀兰 王之昌 杨丽雅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3-425,共3页
在pH2.0的HCl-KCl溶液中,安替吡啉偶氮Ⅲ与稀土形成蓝色配合物,铈、镱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Ce=7.917×10^4L·mol^-l·cm^-1,εYb=4.759×10^4L·mol^-1·cm^-1。稀土(Ⅲ)的质量浓度在0... 在pH2.0的HCl-KCl溶液中,安替吡啉偶氮Ⅲ与稀土形成蓝色配合物,铈、镱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Ce=7.917×10^4L·mol^-l·cm^-1,εYb=4.759×10^4L·mol^-1·cm^-1。稀土(Ⅲ)的质量浓度在0~1.2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可靠,用本法测定人工合成样品中稀土的总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替吡啉偶氮Ⅲ 光度法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安替吡啉类试剂的合成途径及分析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锦章 弓巧娟 +2 位作者 杨武 莫尊理 康敬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8-462,共5页
对1974~1996年间4氨基安替吡啉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氨基 安替吡啉 合成 试剂 性能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石文 张长森 +2 位作者 徐兴敏 张少辉 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研究了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稀释因子在40~500范围内,放置时间为10 min时,酚类化合物在0.005~0.0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4 7.按不同的稀释因子测定了... 研究了4-氨基安替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木醋液中酚类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稀释因子在40~500范围内,放置时间为10 min时,酚类化合物在0.005~0.0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4 7.按不同的稀释因子测定了木醋液中的酚含量,其RSD为0.38%.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4%,同时对减压蒸馏预处理进行了加标实验,其平均回收率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4-氨基安替吡啉 分光光度法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N-(4-乙氧苯基)-N′-(4-安替吡啉基)硫脲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凤灵 崔延瑞 +1 位作者 卢雁 樊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0,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N-(4-乙氧苯基)-N′-(4-安替吡啉基)硫脲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根据荧光猝灭效应求得了硫脲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根据荧光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和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
关键词 N-(4-乙氧苯基)-N'-(4-安替吡啉基)硫脲(EPAT)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秀兰 孙玲 +1 位作者 杨桂秋 舒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分子式为C20H17N5O5S)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5-磺酸 偶氮类试剂 安替吡啉 显色反应 铜(Ⅱ) 合成 铟(Ⅲ) 铋(Ⅲ) 钯(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与铟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于秀兰 杨桂秋 +1 位作者 任保轶 韩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考察了滴加顺序、反应温度、偶合反应时间、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研究在pH4.5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显色剂与In( )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剂与In( )... 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考察了滴加顺序、反应温度、偶合反应时间、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研究在pH4.5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显色剂与In( )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剂与In( )形成3∶1的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8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9×104L/(mol·cm),铟的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 合成 In(Ⅲ)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地下水中挥发酚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喜友 代阿芳 +1 位作者 许春雪 袁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9-624,共6页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地下水中挥发酚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对实际水样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从而定量地说明其测量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结果...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地下水中挥发酚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对实际水样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从而定量地说明其测量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水样的测定过程中,标准曲线拟合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有较大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 地下水 挥发酚 双误差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及其与钒(Ⅴ)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登越 于秀兰 张嘉月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1-424,共4页
合成了显色剂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APASF),研究了APASF与钒(V)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6.8的乙酸一乙酸铵缓冲介质中,钒(V)与该显色剂形成稳定的1:3酒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8... 合成了显色剂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APASF),研究了APASF与钒(V)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6.8的乙酸一乙酸铵缓冲介质中,钒(V)与该显色剂形成稳定的1:3酒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8×10^4L·mol·cm-2钒(V)质量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 钒(Ⅴ)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安替吡啉偶氮)-间苯二酚的合成及与铟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秀兰 孟凡金 鲁琴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合成了4-(4-安替吡啉偶氮)-间苯二酚,采用红外光谱法对该显色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铟(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该显色剂与铟(Ⅲ)形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 合成了4-(4-安替吡啉偶氮)-间苯二酚,采用红外光谱法对该显色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铟(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该显色剂与铟(Ⅲ)形成稳定的橙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1×10^4L·mol^-1·cm,铟的质量浓度在0~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安替吡啉偶氮)-间苯二酚 合成 铟(Ⅲ) 显色反应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与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夏 王娓 胡秋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稀土与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李夏王娓胡秋菊(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关键词稀土配合物二苯甲酰甲烷安替吡啉安替吡啉具有很好的协同萃取效果[1]。金林培等对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所形... 稀土与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李夏王娓胡秋菊(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关键词稀土配合物二苯甲酰甲烷安替吡啉安替吡啉具有很好的协同萃取效果[1]。金林培等对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所形成的二元配合物进行了IR、低温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二苯甲酰甲烷 安替吡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替吡啉偶氮类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秀兰 杨丽雅 杨桂秋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1968-2004年安替吡啉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引用文献56篇。
关键词 安替吡啉偶氮 分析化学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秀兰 张嘉月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研究了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6.8的HAc-NH4 Ac缓冲体系中,Nb(Ⅴ)与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形成橘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0 nm... 研究了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6.8的HAc-NH4 Ac缓冲体系中,Nb(Ⅴ)与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形成橘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0 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2.03×10^4 L · mol-1· cm-1;Nb(Ⅴ)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安替吡啉偶氮水杨基荧光酮 铌(Ⅴ)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安替吡啉席夫碱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同森 张琳 +2 位作者 张敏 闵英豪 黄齐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4-氨基安替吡啉与噻吩-2-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氨基安替吡啉缩噻吩-2-甲醛(Q1),并通过FTIR、MS、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Q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分析了Q1与BSA的作用机理,根据热力... 以4-氨基安替吡啉与噻吩-2-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氨基安替吡啉缩噻吩-2-甲醛(Q1),并通过FTIR、MS、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Q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分析了Q1与BSA的作用机理,根据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出相应的ΔH、ΔS和ΔG值,推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并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不同温度下Q1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结合Stern-Volmer方程判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安替吡啉 牛血清白蛋白 噻吩-2-甲醛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与锆(Ⅳ)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秀兰 张嘉月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研究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与锆(Ⅳ)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4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与锆(Ⅳ)形成一种橘黄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43×104... 研究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与锆(Ⅳ)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4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与锆(Ⅳ)形成一种橘黄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43×104 L·mol-1·cm-1,在25mL溶液中,锆质量在0~4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 分光光度法 锆(Ⅳ)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β二酮与安替吡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伯涛 李夏 任颖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合成了通式为 LnA_3·A′(Ln=Sm,Eu,Gd,Ho,Er,Yb;A=对甲氧基苯甲酰-苯甲酰甲烷,A′=安替吡啉)及 LaA_3 A′·H_2 O 的三元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热谱的摄取.
关键词 稀土 Β二酮 安替吡啉 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替吡啉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铌(Ⅴ)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秀兰 张嘉月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69,共3页
合成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AASA),探讨了试剂与铌(Ⅴ)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铌(Ⅴ)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2.0的HCl-KCl缓冲体系中,铌(Ⅴ)与AASA形成摩尔比为1∶1的浅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60 nm.铌... 合成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AASA),探讨了试剂与铌(Ⅴ)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铌(Ⅴ)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2.0的HCl-KCl缓冲体系中,铌(Ⅴ)与AASA形成摩尔比为1∶1的浅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60 nm.铌(Ⅴ)的质量浓度在0~1.6 μg/mL符合比尔定律,其回归方程为A=0.077 79+0.012 91ρNb(μg/25 mL),相关系数r=0.999 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4 L·mol-1·cm-1.将AASA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铁-铌合成溶液中铌的测定,结果与氯磺酚S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与二安替吡啉甲烷协同萃取Ln(III)的性能和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安运 杨子超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与二安替吡啉甲烷的氯仿溶液协同萃取Ln3+(Ln=La, Pr, Nd, Sm, Gd和Dy)的性能. 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溶液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Ln(III)萃取平... 在硝酸介质中研究了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与二安替吡啉甲烷的氯仿溶液协同萃取Ln3+(Ln=La, Pr, Nd, Sm, Gd和Dy)的性能. 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溶液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Ln(III)萃取平衡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机理和萃合物组成,求得了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s.e.和有关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元素 1 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唑-4’-基)丁二酮-[1 4] 安替吡啉甲烷 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