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长荣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初探
1
作者 蒋山 《剧影月报》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红娘”一曲动京华,宋长荣造诣甚深,精表演、擅做工,嗓音清脆甜美,运腔珠圆玉润。宋长荣(1935.7-),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四大名旦”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大师的传人,曾转益多师,广收博取,兼得各家之长。1961年始苦心孤诣地钻研荀派艺术... “红娘”一曲动京华,宋长荣造诣甚深,精表演、擅做工,嗓音清脆甜美,运腔珠圆玉润。宋长荣(1935.7-),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四大名旦”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大师的传人,曾转益多师,广收博取,兼得各家之长。1961年始苦心孤诣地钻研荀派艺术,荀、宋“八出”比肩而立,塑造了红娘、金玉奴、春兰等众多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得荀派之真谛,创自身之特色。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曾用“脆、媚、美”来概括宋长荣的表演风格。虽有专家专文论及,然皆未深入。本文拟尝试深入探讨,以求教于行家里手,共期荀派京剧再度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宋长荣 美学特征 荀派艺术 “四大名旦” 转益多师 人物形象 表演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市档案馆建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艺术档案
2
作者 陈国明 《档案与建设》 1987年第1期57-,共1页
去年12月,淮阴市档案馆派出专人到市京剧团征集宋长荣艺术档案资料。在市文化局、市京剧团有关领导以及朱长荣同志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初步进馆的材科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朱长荣与其师、四大名且之一荀慧生的合影,有... 去年12月,淮阴市档案馆派出专人到市京剧团征集宋长荣艺术档案资料。在市文化局、市京剧团有关领导以及朱长荣同志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初步进馆的材科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朱长荣与其师、四大名且之一荀慧生的合影,有与文化界各人和外国朋友的台影,有党和国家以及省市领导人接见的珍贵镜头,还有部分剧本(包括《红娘》电影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档案馆 宋长荣 艺术档案 京剧表演艺术 朱长荣 京剧团 荀慧生 进馆 档案资料 京剧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活红娘”操琴——浅析宋长荣荀派演唱艺术
3
作者 徐云鹏 《剧影月报》 2009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小姐小姐你多丰采,君瑞君瑞你大雅才……” 一听到这委婉动听、轻快优美的《红娘》唱段,人们立马就能想到素有“活红娘”之称、当前我国京剧舞台上屈指可数的继承荀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宋长荣先生。
关键词 《红娘》 荀派艺术 宋长荣 演唱艺术 代表人物 小姐 唱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长荣:一曲《红娘》天下知
4
作者 朱向东 《华人时刊》 2022年第10期26-28,共3页
大家都知道:“宋长荣,宿迁的,宿迁沭阳的,沭阳城西的,城西菜园的,菜园宋家的。”这也是宿迁京剧票友圈中流传的熟语。而作为京剧荀派艺术的传承人,他的艺术成就又是全国的、世界的。宋长荣原名宋宝光,1935年7月30日出生于虞姬故里沭阳... 大家都知道:“宋长荣,宿迁的,宿迁沭阳的,沭阳城西的,城西菜园的,菜园宋家的。”这也是宿迁京剧票友圈中流传的熟语。而作为京剧荀派艺术的传承人,他的艺术成就又是全国的、世界的。宋长荣原名宋宝光,1935年7月30日出生于虞姬故里沭阳县。当时的宋家地无一垄、家贫如洗,其父宋国治只能租种别人的菜地养家糊口,沭阳人根据菜筐绳索的根数用方言称之为“挑八根系子”的人,也就是“卖菜的”。宋长荣有两兄两姐,又因自小长得黑,乡亲们都亲昵地叫他“黑小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长荣 京剧票友 荀派艺术 宋家 沭阳 艺术成就 宿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颂美何须镌顽石 荀艺长荣似口碑——谈宋长荣艺术价值
5
作者 汪人元 《剧影月报》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荀艺长荣",是宋长荣从艺40周年时李瑞环为其题赠的绝妙佳句。荀艺长荣,何谓长荣?实为美的恒久;何以长荣?正在于宋长荣的艺术价值。 古往今来,人生无限。其实,每个生命过程都蕴含着无限的重复或变化的可能,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人... "荀艺长荣",是宋长荣从艺40周年时李瑞环为其题赠的绝妙佳句。荀艺长荣,何谓长荣?实为美的恒久;何以长荣?正在于宋长荣的艺术价值。 古往今来,人生无限。其实,每个生命过程都蕴含着无限的重复或变化的可能,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人都是生命运动的重复远远大于着变化,而只有那些勇于和勤于攀登与创造的人,才获取了卓越的人生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 宋长荣 顽石 口碑 生命过程 生命运动 李瑞环 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长荣的“连云港缘”
6
作者 完恩全 《剧影月报》 2003年第1期74-75,共2页
有“活红娘”之誉的荀派名旦宋长荣虽说是沭阳县人氏,但其在从事京剧艺术事业后不久,即与水土相连的新海连市(1961年10月更名为连云港市)产生了扯不断的乡情。
关键词 宋长荣 荀派 京剧艺术 戏剧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门异香——宋长荣表演艺术浅探
7
作者 廖寿儒 《剧影月报》 2011年第2期29-30,共2页
2010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从艺六十周年。是年12月18日,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委、市政府在淮安,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庆贺活动。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之际,李瑞环先生曾为其题赠了"荀艺长荣",以示祝贺和勉励。在宋先... 2010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从艺六十周年。是年12月18日,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委、市政府在淮安,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庆贺活动。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之际,李瑞环先生曾为其题赠了"荀艺长荣",以示祝贺和勉励。在宋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时刻,朱镕基又为其题写了"艺精于勤,传扬了荀派;行成于思,演活了红娘"之妙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宋长荣 江苏省文化厅 2010年 市政府 李瑞环 朱镕基 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长荣老师教我《红娘》“三磨墨”
8
作者 张佳春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7,共2页
一双顾盼神飞、如清泉一般水汪汪的大眼睛,赶走了我十几个小时的旅途疲劳。蓦然问,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那活泼灵动、神采飞扬的红娘。不知道是激动还是紧张,我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就是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宋长荣老师的情景。往事... 一双顾盼神飞、如清泉一般水汪汪的大眼睛,赶走了我十几个小时的旅途疲劳。蓦然问,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那活泼灵动、神采飞扬的红娘。不知道是激动还是紧张,我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就是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宋长荣老师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向宋老师学《红娘》的场景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娘》 宋长荣 老师 神采
原文传递
漫忆宋长荣的“荀八出”——写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60周年之际
9
作者 刘宇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2,共5页
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创立的荀派艺术,开辟了程式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他的表演,自然、灵活而又合乎戏曲的传统规范;开阔、洒脱而又不失含蓄;神韵飞动而又讲究深度。荀派艺术以感情色彩浓郁、富于青春气息而著称于世,学习和效... 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创立的荀派艺术,开辟了程式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他的表演,自然、灵活而又合乎戏曲的传统规范;开阔、洒脱而又不失含蓄;神韵飞动而又讲究深度。荀派艺术以感情色彩浓郁、富于青春气息而著称于世,学习和效法者甚多。1986年春季,享有“活红娘”美誉的荀派名家宋长荣应香港演艺界之约率淮阴京剧团赴港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长荣 生活化 舞台 荀派艺术 感情色彩 京剧团 荀慧生 程式化
原文传递
《中国京剧百美图》之宋长荣
10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7,共1页
宋长荣 京剧演员.1935年出生.工花旦。原名宋宝光。江苏省沭阳县人。1950年入沭阳县“长”字京剧班学戏.更名宋长荣。
关键词 京剧演员 宋长荣 中国 “长”字 沭阳县 江苏省 花旦
原文传递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宋长荣——论长荣老师“艺与品”
11
作者 范学恕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5,共2页
最近,淮安市长荣京剧院院长王一防先生、副院长姚宗文先生都对我讲,今年是宋长荣老师从艺60周年,也是长荣京剧院建院50周年,邀我写篇文章。我欣然接受。我与长荣老师相识已二十余年,是老朋友了。多年来我们之间真诚相交,从内心里... 最近,淮安市长荣京剧院院长王一防先生、副院长姚宗文先生都对我讲,今年是宋长荣老师从艺60周年,也是长荣京剧院建院50周年,邀我写篇文章。我欣然接受。我与长荣老师相识已二十余年,是老朋友了。多年来我们之间真诚相交,从内心里我十分尊重他。在我多年来与所接触的国内外文化界朋友们的交谈中,大家几乎共同发出两点感慨:一是淮安地处苏北,能在这个地方飞出宋长荣这样的京剧艺术家真是不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家 宋长荣 老师 京剧院 副院长 国内外 淮安 朋友
原文传递
荀艺长荣 为宋长荣先生从艺55周年而作
12
作者 任全良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宋长荣 京剧 表演艺术家 荀派艺术 演艺生涯 人品 艺术创新
原文传递
当代菊坛群英谱宋长荣
13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1935年7月出生江苏省淮阴地区沭阳县城西一个贫苦的菜农家庭。
关键词 宋长荣 当代 江苏省
原文传递
父亲般的关爱——记我和宋长荣老师的师生情
14
作者 姚宗文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共2页
2010年,我们迎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建院50周年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从艺60周年。50年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从一个“草根”剧团成长为京剧荀派艺术传承基地,这是我们几代京剧人不懈奋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这辉煌和荣誉中更渗透... 2010年,我们迎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建院50周年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从艺60周年。50年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从一个“草根”剧团成长为京剧荀派艺术传承基地,这是我们几代京剧人不懈奋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这辉煌和荣誉中更渗透着宋长荣先生的毕生心血和汗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长荣 京剧表演艺术家 师生情 老师 关爱 父亲 2010年 艺术传承
原文传递
喜之、慨之、敬之——写在宋长荣先生艺术生活60周年之际
15
作者 荀皓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共2页
朱镕基同志为宋长荣先生题词:“艺精于勤,传扬了苟派,行成于思,演活了红娘”。李瑞环同志为他题词:“苟艺长荣”。在艺术上凡是能够被尊崇为一代表演艺术家者必定有他独特的风格、精辟的见解和创新的成果。在中国京剧史上,宋长荣... 朱镕基同志为宋长荣先生题词:“艺精于勤,传扬了苟派,行成于思,演活了红娘”。李瑞环同志为他题词:“苟艺长荣”。在艺术上凡是能够被尊崇为一代表演艺术家者必定有他独特的风格、精辟的见解和创新的成果。在中国京剧史上,宋长荣先生就是一位颇具影响的代表人物。在宋长荣先生艺术生活60周年之际,我们要倡导他的艺德风范;发扬他在唱念做打舞各方面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他在继承苟派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受业内外人士的喜爱与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活 宋长荣 表演艺术家 代表人物 艺术特色 唱念做打 朱镕基 李瑞环
原文传递
宋长荣先生的荀派表演风格
16
作者 苏东花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7,共4页
戏曲流派艺术的发展,是靠一代代戏曲人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传统与时代审美的契合点,传承流派精髓,拓展流派风范。“四大名旦”中,荀先生以演花旦戏见长。《花田错》、《金玉奴》、《勘玉钏》、《丹青引》等等一系列的剧目及人物形... 戏曲流派艺术的发展,是靠一代代戏曲人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传统与时代审美的契合点,传承流派精髓,拓展流派风范。“四大名旦”中,荀先生以演花旦戏见长。《花田错》、《金玉奴》、《勘玉钏》、《丹青引》等等一系列的剧目及人物形象的创作,形成了荀派艺术独特的表演风格,开创了京剧舞台花旦为主角的新局面。特别是《红娘》一剧的编演,把花旦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一时期出现了“十旦九荀”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派艺术 表演风格 宋长荣 戏曲流派 “四大名旦” 继承与创新 《勘玉钏》 《丹青引》
原文传递
宋长荣征服了我
17
作者 许嘉璐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宋长荣 海峡两岸 《红楼二尤》 文化研讨会 与会人员 文艺节目 《红娘》 封建社会 淮安市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宋长荣收徒蒋兰兰
18
作者 杨洪涛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25,共1页
2011年9月30日,黑龙江省京剧院“四小名旦”之一、国家二级演员蒋兰兰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为师。拜师仪式在哈尔滨花园宾馆隆重举行,近百名宾客前往祝贺。
关键词 宋长荣 兰兰 京剧表演艺术家 黑龙江省 拜师仪式 京剧院 哈尔滨 演员
原文传递
宋长荣,何以长荣?
19
作者 天和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宋长荣 荀派
原文传递
宋长荣从艺60周年
20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F0002-F0002,1,共2页
关键词 宋长荣 红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