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针头滑脱致长春瑞滨药物外渗患者的护理
1
作者 周海燕 田艳珍 +3 位作者 王浪 张朝霞 沈婵娟 朱小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本研究报道1例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针头滑脱致长春瑞滨药物外渗的处理过程及护理经验。探讨长春瑞滨经输液港外渗的原因,描述局部皮肤处理过程及综合管理策略,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和处理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针头滑脱 长春瑞滨 外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植入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仇晓霞 金光鑫 +3 位作者 郭艳 王涛 胡嘉娴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ldinger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TIAP。结果 642例患者均植入上臂TIAP,首次植入成功率99.53%(639/642),3例首次穿刺失败,第2次植入成功。随访155 302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58例(9.0%),其中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49例;TIAP相关感染28例(4.4%),导管静脉血栓7例(1.1%),囊袋出血3例(0.4%),TIAP体翻转3例(0.4%),皮肤裂开1例(0.2%),导管堵塞2例(0.3%),导管继发移位4例(0.6%),导管相关上肢运动受限7例(1.1%),上肢静脉回流障碍2例(0.3%),正中神经损伤1例(0.2%),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导引下经皮穿刺上臂植入TIAP技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引 上臂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臂和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仇晓霞 金光鑫 +1 位作者 郭艳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手臂和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DSA下超声导引穿刺上臂静脉植入TIAP。术中、术后分别将患者手臂置于不同位置,深吸气下透视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测量X线胸片上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 目的探讨手臂和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DSA下超声导引穿刺上臂静脉植入TIAP。术中、术后分别将患者手臂置于不同位置,深吸气下透视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测量X线胸片上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CAJ)距离。通过不同手臂运动和呼吸状态下导管尖端位置与固定解剖学标志间长度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是否移动。结果83例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上臂TIAP。76例(91.6%)手臂由外展90°转为内收位时导管尖端移位至足侧,移位长度(17.01±10.59)mm;60例(72.3%)由外展90°转为上举位时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3.47±11.49)mm;83例(100%)由外展位转为最大内收位时导管尖端均移位至足侧,移位长度(40.41±18.73)mm。外展位深吸气状态下74例(89.2%)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7.08±12.74)mm;内收位深吸气状态下79例(95.2%)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9.41±11.82)mm。配对t检验表明,手臂由外展90°转为内收位时导管尖端有向足侧移位趋势,外展90°转为上举位时有向头侧移位趋势,深吸气时有向头侧移位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导管尖端移位程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手臂运动和呼吸状态下,上臂植入TIAP导管尖端位置是动态可变的。手臂由外展转向内收时,导管尖端易向足侧移位,而深吸气或手臂上举位时,导管尖端易向头侧移位。手臂由外展位转为最大内收位时,导管尖端均向足侧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尖端位置 手臂运动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建军 彭利芬 +2 位作者 陈斯乐 徐建波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结合临床应用阐述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使用技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年接受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放置的389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手术及应用随访资料,分析该设备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389例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其中经... 目的结合临床应用阐述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使用技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年接受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放置的389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手术及应用随访资料,分析该设备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 389例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其中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者162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227例。手术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误穿刺动脉(锁骨下静脉组:3/162,1.9%;颈内静脉组:5/227,2.2%);应用随访过程中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锁骨下静脉组:7/162,4.3%;颈内静脉组:5/227,2.2%)和导管堵塞(锁骨下静脉组:4/162,2.5%;颈内静脉组:3/227,1.3%),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菌血症或败血症(锁骨下静脉组:5/162,3.1%;颈内静脉组:4/227,1.8%)和输液港位置感染(锁骨下静脉组:1/162,0.6%;颈内静脉组:4/227,1.8%),1.2%(2/162)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出现夹闭综合征(pinch-off syndrome)。结论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通道,手术植入和临床应用过程中伴随的并发症需要更加细心的临床维护工作,为患者谋求最大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恶性肿瘤 化疗 夹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审查结果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蒋书娣 彭顺仙 +3 位作者 施绮云 孙国珍 夏丽霞 顾则娟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目的基于循证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预防的最佳证据,进行基线审查后分析其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及对策。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行业标准、专... 目的基于循证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预防的最佳证据,进行基线审查后分析其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及对策。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行业标准、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整合最佳证据;结合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审查指标,基于基线审查结果分析潜在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制订实践变革策略。结果共纳入5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行业标准和6篇专家共识,总结出12条最佳证据,并制定12条审查指标。基线审查结果显示,9条审查指标达标率(0~33.3%)未达到审查标准。制定实践变革策略对全科护士开展MARSI预防专题培训,宣教患者/家属MARSI相关知识;早会提问、现场抽查观察护士MARSI预防掌握和执行情况;移动护理车配备抗过敏IV 3000透明敷料、皮肤保护屏障3M液体敷料;在原有流程标准中,增加基于循证的MARSI风险评估及预防内容,并作为日常专科质量控制敏感指标。结论基于循证的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方案,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建议结合临床情景及资源,考虑纳入肿瘤科输液港日常规范化维护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预防 恶性肿瘤患者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培顺 周薪传 +3 位作者 周军 汪瑞 李淑琴 毕铁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乳腺癌化疗静脉输液通路的使用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48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成功完成输液...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乳腺癌化疗静脉输液通路的使用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48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成功完成输液港植入。l例出现心悸不适,2例穿刺点周围局部血肿,1例囊袋内港体周围血肿,2例气胸,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断裂。至末次随访,65例带管时间4~30个月,中位带管时间15个月。本组未出现导丝断裂、pinch-off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是乳腺癌化疗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96
7
作者 李文涛 许立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3-1128,共6页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主要用于需要中心静脉输液治疗及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由于具有携带方便、维护周期长、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TIAP近年来逐步被患者和医师、护士所接受和推广。目前国内开展TIAP植入手术的医务人员...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主要用于需要中心静脉输液治疗及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由于具有携带方便、维护周期长、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TIAP近年来逐步被患者和医师、护士所接受和推广。目前国内开展TIAP植入手术的医务人员包括外科、内科、放射科、麻醉科、血管通路护士等,大多属于兼职行TIAP植入,对于TIAP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并发症诊断与处理理念和认识参差不齐,使得不同医疗单位植入和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基于此,有必要对2015年发布的《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进行更新,在继续强调规范化植入与维护的同时,探索相关并发症的诊治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植入 维护 标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术后1周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闫鹤 关晓楠 +3 位作者 张海泳 郭玉清 张东燕 周意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术后1周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行TIVAP术患者650例,其中,2017年1月—2022年1月480例作为建模集,2022年2月—2023年3月170例作为验证集。建模集按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1...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术后1周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行TIVAP术患者650例,其中,2017年1月—2022年1月480例作为建模集,2022年2月—2023年3月170例作为验证集。建模集按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463例。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 建模集感染组17例患者中6例为切口感染,10例为囊袋感染,仅1例为血流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093,95%CI:1.048~9.128,P=0.041]、手术时间≥2 h[OR=3.286,95%CI:1.008~10.716,P=0.049],以及囊袋血肿[OR=20.200,95%CI:6.750~60.455,P<0.001]是TIVAP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88.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此模型在风险阈概率1%~60%具有临床获益。结论 年龄≥65岁、手术时间≥2 h、囊袋血肿是腋静脉TIVAP术后1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及校准度较好。医务人员应牢记感染高危因素和术后感染护理流程,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术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感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抽吸采血法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良湘 葛经武 +1 位作者 陈长芳 秦文婷 《循证护理》 2022年第9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抽吸式采血法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采血中对血常规及肾功能、电解质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老年肾内科住院的经TIAP及PICC治疗的40例病... 目的:探讨循环抽吸式采血法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采血中对血常规及肾功能、电解质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老年肾内科住院的经TIAP及PICC治疗的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经TIAP采血病人20例,经PICC采血病人20例,由经过培训的2名护士同时为同一病人采血,采用外周采血法的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循环式抽吸采血法的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血常规及干化学肾功能电解质的结果。结果:两组血标本在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式抽吸采血法可在TIAP及PICC中应用,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了病人采用“弃血法”采集导管血而出现慢性失血现象,减轻了临床上因病人血管问题而出现的穿刺困难等现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抽吸式采血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被引量:111
10
作者 Shanghai Cooperation Group on central venous access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29-1033,共5页
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方面的指南可查询。为此,提出TIAP上海专家共识,对TIAP植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植入部位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TIAP维护要点进行概括说明。本共识编写... 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方面的指南可查询。为此,提出TIAP上海专家共识,对TIAP植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植入部位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围手术期和长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TIAP维护要点进行概括说明。本共识编写以查阅文献为主,亦参考专家经验,以期能够为中心静脉通路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TIAP植入与维护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植入 维护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海霞 李必红 +3 位作者 赖永明星 彭玉娇 夏琪 温贤秀 《现代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比较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CINHAL、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学术、CNKI、万方、Sino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再评价比较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CINHAL、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学术、CNKI、万方、Sino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月,比较PICC与TIVAP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质量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循证实践指南研发工具GRADEpro GDT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了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仅3篇为高质量,主要缺陷为未考虑纳入文献的发表状态、检索策略不具有可重复性、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等。对8篇系统评价的10个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2个结局指标质量等级为低,其余均为极低。结论: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整体质量不高,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主要以极低为主。TIVAP应用效果优于PICC,但误穿动脉及气胸发生率高于PICC。由于证据质量较低,尚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应用效果 GRADEpro GDT 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镇铧 杨华锋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4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在彩超及X线引导下行经颈内静脉胸壁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52例,平均置管时间105天(52~381天),观察输液港手术中和使用过程中... 目的观察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在彩超及X线引导下行经颈内静脉胸壁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52例,平均置管时间105天(52~381天),观察输液港手术中和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植入输液港,51例(98.1%)顺利完成化疗,1例(1.9%)因输液港相关血液性感染取出港座。使用过程中4例(7.7%)回抽困难,未发生夹闭综合征、断管及脱管。结论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是乳腺癌辅助化疗有效和安全的输液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乳腺癌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介入复位6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天帆 高峰 +2 位作者 任冬青 郭新春 黄祥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的原因、确诊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TIAP植入术的2 234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发生时间,分析原因,评... 目的 探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的原因、确诊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TIAP植入术的2 234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发生时间,分析原因,评价处理措施。结果 2 234例患者均成功植入TIAP。6例(0.27%)术后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61.5±18.2)岁,26~79岁。TIAP植入至发现导管头端异位时间为18~119 d,主要原因为导管位置过浅、剧烈咳嗽、肢体活动和肥胖。采用介入猪尾导管勾挂法,6例导管头端异位均获成功复位。1例复位后再次异位,后取出TIAP并经锁骨上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重新植入TIAP,未再出现异位。结论 TIAP植入术后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低,易于确诊和复位。介入猪尾导管勾挂法复位简便、安全,但仍需警惕因导管头端异位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异位 猪尾导管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培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1~8月对普外科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 目的探讨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1~8月对普外科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包括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发思想、系统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实施后护士输液港基本知识、并发症处理、植入输液港配合、输液港植入维护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率发生率、意外风险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普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操作技能,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护理培训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健康宣教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价值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娟 贺小波 姚兴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256-1257,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过程中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A2组),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A1组)。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选择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过程中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A2组),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A1组)。两组患者,均选择我院的乳腺外科患者。A1组:选择全程健康宣教的方法;A2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所有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出现并发症概率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临床选择全程健康宣教的方法对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将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有效明确,有效避免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有效确保应用输液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可以成功完成临床治疗,针对患者的健康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宣教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瑞旺 叶丽华 +2 位作者 付玉娇 魏建彬 邓菩提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析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同期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肿瘤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比... 目的:探析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治疗;同期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肿瘤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采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对照组,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可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肿瘤化疗患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伤针不同摆放方法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7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无损伤针不同摆放方法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院的9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次植入TIA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 目的研究无损伤针不同摆放方法对肿瘤患者胸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入院的9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次植入TIA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组的无损伤针进行正向摆放,对照组的无损伤针进行背向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冲洗量、导管堵塞率、最大滴速,同时比较胸壁TIAP底座处于不同位置时两组患者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情况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的体外冲洗量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最大滴速较对照组更快(P<0.05)。两组患者的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P底座接近腋窝位置的研究组患者的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及舒适度均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IAP底座接近锁骨中线位置患者的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及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胸壁TIAP维护中无损伤针背向摆放与正向摆放方式均可确保有效输液速度,胸壁TIAP底座接近锁骨中线位置时,背向与正向摆放无损伤针的敷贴固定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相似,但背向摆放方式较正向摆放方式的体外冲洗效率更高,这一情况下以背向摆放为首选。当胸壁TIAP底座接近腋窝位置时,正向摆放方式较背向摆放方式的无损伤针敷贴固定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更好,这一情况下以正向摆放为首选,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取相应的摆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伤针 肿瘤 胸壁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判性思维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丽华 黄瑞旺 +2 位作者 魏建彬 付玉娇 唐艳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对普外科肿瘤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与满意率。结果培训后护士批判性思维...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对普外科肿瘤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与满意率。结果培训后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包括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发思想、系统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实施后护士输液港基本知识、并发症处理、植入输液港配合、输液港植入维护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率发生率、意外风险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护理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护理培训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尚龙 陈海波 +1 位作者 钱一丹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长度的影响因素,为规范化植入TIVAP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4例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植入TIVAP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右侧组和左侧组,中位年龄57(39~76)岁。准确记录左、右侧...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长度的影响因素,为规范化植入TIVAP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4例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植入TIVAP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右侧组和左侧组,中位年龄57(39~76)岁。准确记录左、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点至导管头端距离(L1、R1)和TIVAP港体至导管头端距离(L2、R2),分析患者身高、体重对TIVAP导管置入长度(L1、L2、R1、R2)的影响,根据患者身高预估导管近段距离,并与实测数据作对比。结果右侧、左侧颈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100%(78/78)、98.2%(55/56)。L1值为(17.03±1.36)mm,L2值为(27.36±2.04)mm,R1值为(14.79±0.98)mm,R2值为(25.30±1.38)mm;身高与L1、L2、R1、R2值均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90、0.403、0.259、0.301,P值分别为<0.05、<0.01、<0.05、<0.01)。右侧组、左侧组导管置入长度(L1与R1、L2与R2)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预估近段距离与实测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与L1、L2、R1、R2均无明显相关性;患者身高、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VAP植入部位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可根据患者身高预估导管置入深度,使手术更方便快捷,同时推荐在超声和DSA导引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 颈内静脉 导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张玉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3期68-70,共3页
对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04月~2023年04月间收治患者100例,按照植入情况分为左侧组、右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距离和预估距离差异。结果:右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左侧组,无... 对经颈内静脉植入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长度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04月~2023年04月间收治患者100例,按照植入情况分为左侧组、右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距离和预估距离差异。结果:右侧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左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侧组和右侧组穿刺预估距离和实际距离差异不明显(P>0.05),右侧组和左侧组150~159cm、160~170cm导管实际置入距离存在明显差异(P<0.05),右侧组置入深度明显浅于左侧组。结论: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穿刺距离可以通过身高进行预估,同时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进行植入,穿刺成功率略高于左侧,置入深度显著浅于左侧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导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