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产力布局宏观经济效果
1
作者 胡兆量 《经济地理》 1981年第1期18-21,共4页
一 经济效果论证是对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最有力论证。仅仅用生产力布局原则,难以全面论证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生产力布局原则颇多,每一条原则规定布局的一个方面。这些原则内部,大都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例如,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 一 经济效果论证是对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最有力论证。仅仅用生产力布局原则,难以全面论证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生产力布局原则颇多,每一条原则规定布局的一个方面。这些原则内部,大都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例如,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地原则,讲的是如何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生产力布局 微观经济效果 钢铁工业 相关投资 炼钢 换汇率 间接经济 国民经济 盈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决策与宏观经济效果
2
作者 曾国祥 《经济问题》 1982年第7期12-16,共5页
(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实物运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运动。由于价值运动采取了货币形式,从而价值运动又表现为货币运动。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国民收入 基本建设投资 国民经济 投资规模 社会再生产 再生产过程 基建投资 投资结构 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平衡和宏观经济效果
3
作者 王积业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1期65-71,共7页
陈云同志指出,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从战略上算大账,就需要有全局的、整体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一般多是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主要比例... 陈云同志指出,做经济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算大账,从战略上算大账,就需要有全局的、整体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经济工作中,一般多是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主要比例关系的妥善安排,很少考虑宏观经济效果。当前,为了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大力提高宏观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效果 劳动生产率 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经济增长速度 积累率 积累效果 劳动者 经济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亚当·斯密的一个论点谈起——浅析企业微观经济效果同社会宏观经济效果的统一和矛盾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洪庆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6期80-81,共2页
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人们熟知的论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虽然每个企业主追求的都是个人的经济利益,但他们的利己行为汇合起来,却会产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 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人们熟知的论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虽然每个企业主追求的都是个人的经济利益,但他们的利己行为汇合起来,却会产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个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对于商品生产者确实有一种自动调节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变化、价格涨落、盈利亏损,引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社会劳动在各类产品上的分配。但是,这种论点未免把问题绝对化、理想化了,它只强调了企业盈利动机同满足社会需要相一致的方面,却无视二者相矛盾的方面。首先,这里设想的那种完全的自由竞争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并不存在,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垄断成分日渐增加,少数大企业可以凭借垄断地位限制竞争、影响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其次,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不十分神妙,它的调节往往是事后的、被动的、不稳定的,难以避免生产的周期性震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再次,有些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直接损害着全社会的利益,如生产和出售毒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企业盈利 自由竞争 商品生产者 周期性震荡 微观经济活动 资本主义 经济利益 社会财富 各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要以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作为指导思想
5
作者 王学青 《财经研究》 1983年第5期22-26,共5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社会主义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部门,是全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神经中枢。银行的这个重要地位,决定了它的工作必须以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作...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社会主义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部门,是全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神经中枢。银行的这个重要地位,决定了它的工作必须以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作为指导思想,通过运用积聚资金、供应资金和综合反映等基本职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地发展,为实现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国民经济 银行存款 个人储蓄率 综合反映 资金来源 经济生活 活期存款 存款利率 存款余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新探索——提高发展战略的决策水平争取最大的宏观经济效果
6
作者 贺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1期12-20,共9页
为了实现“十二大”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搞好各条战线的最优协调(其中包括时间协调与空间协调及其优化),特别是要搞好发展战略的决策,规划与优化,以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为此,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的基... 为了实现“十二大”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搞好各条战线的最优协调(其中包括时间协调与空间协调及其优化),特别是要搞好发展战略的决策,规划与优化,以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为此,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因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指导宏观经济协调与优化的理论基础,它对发展战略决策与规划,对宏观经济过程的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再生产理论 发展战略 马克思 宏观经济协调 社会再生产 基本原理 战略目标 理论基础 经济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效果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7
作者 姜炳坤 《东岳论丛》 1984年第2期25-30,共6页
什么是宏观经济效果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指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效果.它不单是生产经济效果,也不单是流通经济效果,而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全过程经济效果.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宏观经济效果的内容、性质及其量的规定性却很少有论述.... 什么是宏观经济效果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指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效果.它不单是生产经济效果,也不单是流通经济效果,而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全过程经济效果.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宏观经济效果的内容、性质及其量的规定性却很少有论述.因而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果的内涵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程度,还是有必要进行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生产效果 社会主义生产 实现程度 社会需要 劳动耗费 全过程 最终效果 社会产品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建设一定要重视宏观经济效果
8
作者 王明玉 布赫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5期66-68,共3页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建设工作往往只注意建设项目本身(或个别地区)的微观经济效果,而忽视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效果,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三十多年来,我国建立起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是投资效果却比较差。三十多年来,...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建设工作往往只注意建设项目本身(或个别地区)的微观经济效果,而忽视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效果,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三十多年来,我国建立起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是投资效果却比较差。三十多年来,我国基建总投资7,000多亿元,累计新增固定资产不到5,000亿元,而这5,000亿元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占2/3左右,投资效率只有1/2,1979年更降至1/4。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宏观经济效果。党的十二大提出了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的决策,这是完全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建设 投资效果 建设项目 完全正 国民经济 总投资 建设工作 主要原因 建设规模 宏观经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微观经济效果与宏观经济效果相互关系的调节
9
作者 乔淑琴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2年第3期13-15,19,共4页
提高经济效果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途径,也是调整时期实现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关键。经济效果有宏观和微观的分别。宏观经济效果,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来看的经济效果。微观经济效果通常是指企业的经济效果(这里专指工业企业,不... 提高经济效果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途径,也是调整时期实现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关键。经济效果有宏观和微观的分别。宏观经济效果,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来看的经济效果。微观经济效果通常是指企业的经济效果(这里专指工业企业,不涉及非工业企业)。至于各生产部门、各生产环节的经济效果,从企业的角度看,它们是宏观经济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经济效果 宏观经济效果 相互关系 成品库存 有用性 工业企业 使用价 收益性 企业生产经营 国家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狭义生产概念计算的国民收入是研究综合平衡和宏观经济效果的主体
10
作者 郑菊生 《财经研究》 1982年第1期42-46,41,共6页
从1665年威廉·配第第一次计算英国1660年的国民收入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很重视国民收入的统计和研究。收入来源于生产。生产概念不同,国民收入的内容和数值就有很大差别。历来计算的国民收入,分别采用过两种不同的生产概... 从1665年威廉·配第第一次计算英国1660年的国民收入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很重视国民收入的统计和研究。收入来源于生产。生产概念不同,国民收入的内容和数值就有很大差别。历来计算的国民收入,分别采用过两种不同的生产概念:(一)广义的业产,它既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也包括劳务;(二)狭义的生产,它只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包括劳务。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以国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SNA),它按广义生产概念计算国民收入;另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它基本上按狭义生产概念计算国民收入。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计划、统计工作中,应该计算哪一种国民收入?它在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经济效果时,能起什么作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效果 非物质生产部门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物质产品 社会主义经济 生产单位 劳动者 生产资料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法”山西试点经验介绍材料之九——利用投入产出表反映、检查、分析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果
11
作者 晋彤驹 《经济问题》 1981年第11期40-48,共9页
经济效果就是劳动效果,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成果.劳动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分.经济效果既表现在活劳动消耗的效果上,也表现在物化劳动消耗的效果上,或者表现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综合消耗的效果上.经济效果有... 经济效果就是劳动效果,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成果.劳动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分.经济效果既表现在活劳动消耗的效果上,也表现在物化劳动消耗的效果上,或者表现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综合消耗的效果上.经济效果有宏观微观之分:所谓宏观经济效果,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范围内,观察全社会或者观察整个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劳动效果;所谓微观经济效果,即从一个基层生产单位的范围内观察劳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物化劳动 劳动消耗 劳动报酬 劳动效果 国民经济 新创造价值 生产单位 社会纯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广播电视教育的宏观经济效果
12
作者 陈少白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5期22-2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越来越注重从事经济活动的实效,普遍地重视经济效果,也即费用(劳动耗费)和效用(有用效果或使用价值)的比较。“显而易见,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越来越注重从事经济活动的实效,普遍地重视经济效果,也即费用(劳动耗费)和效用(有用效果或使用价值)的比较。“显而易见,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消灭,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第462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称之为“自然法则”。因此,我们依据这个法则,研究探讨广播电视教育的宏观经济效果,这对于发展这项新型教育事业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广播电视教育 改变率 智力投资 教育支出 劳动者 普通高校 出人才 培养人才 有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业的微观经济效果与宏观经济效果
13
作者 张宏任 《商业研究》 1982年第2期6-11,共6页
社会主义商业的微观经济效果与宏观经济效果问题,随着我国商业体制改革的初步开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
关键词 微观经济效果 宏观经济效果 社会主义 体制改革 市场机制 理论问题 我国商业 实践问题 作用的发挥 商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业要讲求宏观经济效果
14
作者 谢佑权 郑普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6-30,共5页
讲求经济效果,使等量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有用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当前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商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商品流通,使工农业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领域进... 讲求经济效果,使等量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有用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当前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商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商品流通,使工农业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确保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因此,社会主义商业讲求经济效果,用同样多的商业劳动实现更多的商品流转额,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社会主义建设 商品流通时间 商业部 国民经济调整 再生产过程 商业劳动 劳动消耗 消费领域 生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宏观经济效果问题
15
作者 施连成 《人文杂志》 1981年第4期72-77,共6页
经济效果是费用与效用的比较,或者说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比较。宏观经济效果是指国民经济总体的经济效果问题,微观经济效果则指国民经济个别部门、地区和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效果。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二者的区... 经济效果是费用与效用的比较,或者说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比较。宏观经济效果是指国民经济总体的经济效果问题,微观经济效果则指国民经济个别部门、地区和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效果。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如:部门和地区的经济效果对于国民经济总体来说是微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宏观效果 微观经济效果 “一五”时期 国民收入 重工业 积累效果 轻工业 国民经济总体 经济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贷资金要讲求宏观经济效果
16
作者 靳建鸣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40-41,共2页
讲求经济效果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如何全面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经济效果,已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什么是宏观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是个综合指标。讲求和提高经济效果,要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来研究,同时注意宏观... 讲求经济效果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如何全面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经济效果,已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什么是宏观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是个综合指标。讲求和提高经济效果,要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来研究,同时注意宏观经济效果和微观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农业信贷资金 微观经济效果 粮食生产 多种经营 小酒厂 商品生产 小帐 国民经济总体 资金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提高宏观经济效果?
17
作者 何建章 《学术研究》 1982年第2期5-12,共8页
关于经济效果,有宏观经济效果和微观经济效果。宏观经济效果是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效果;微观经济效果是指企业的经济效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关键词 宏观经济效果 国民经济 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制度 企业 重工业 社会主义国家 国民收入 社会主义社会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力投资的宏观经济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47-62,共16页
本文提出:智力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提高它的经济效果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智力投资的特点,适用于衡量物质生产领域投资经济效果的"投资回收期"、"净产值新增值"等指标,是不适宜评价智力投资经济效果的... 本文提出:智力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提高它的经济效果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智力投资的特点,适用于衡量物质生产领域投资经济效果的"投资回收期"、"净产值新增值"等指标,是不适宜评价智力投资经济效果的;但可以采用其它一些指标来衡量。本文探讨了提高智力投资宏观经济效果的途径,认为最重要之点在于作出正确的智力投资宏观决策;错误的智力投资宏观决策不仅会造成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延误人才的培养,使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投资 宏观经济效果 投资经济效果 劳动者 教育支出 国民经济 投资回收期 生产领域 宏观决策 教育部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