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普列汉诺夫的宗教定义及其意义
1
作者 郝瑞斌 梁庆朝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22-26,共5页
普列汉诺夫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以及宗教的内部“组成”问题在其宗教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普列汉诺夫对宗教现象明确地作了界定,他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有助于人们认识、把握和处理复杂的宗教现象,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对宗... 普列汉诺夫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以及宗教的内部“组成”问题在其宗教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普列汉诺夫对宗教现象明确地作了界定,他的宗教定义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有助于人们认识、把握和处理复杂的宗教现象,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对宗教现象的认识,还对宗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普列汉诺夫研究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即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应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宗教定义 宗教道德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定义质疑
2
作者 卢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宗教的定义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宗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持这类观点的同志多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所说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 目前学术界关于宗教的定义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宗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持这类观点的同志多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所说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为理论依据。他们认为:首先,宗教是一种观念,象人们头脑中的其他观念一样,也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观念 宗教定义 封建迷信 有神论者 宗教 人间的力量 宗教信徒 宗教意识 超自然 《反杜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缪勒“宗教定义”的意义及问题
3
作者 李长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3,共5页
缪勒以古代宗教文献的语言学为依据从宗教发生学的视角将宗教定义为人类领悟无限的能力,从而将宗教从神学的神秘和启示类思想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研究人自身的具有科学合理性的独立学科。但是,缪勒将人类的宗教能力视为人类的第三种功能... 缪勒以古代宗教文献的语言学为依据从宗教发生学的视角将宗教定义为人类领悟无限的能力,从而将宗教从神学的神秘和启示类思想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研究人自身的具有科学合理性的独立学科。但是,缪勒将人类的宗教能力视为人类的第三种功能的进路使之理论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中,而且这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并未能囊括"宗教"起源的全部因素和价值,只能说是对宗教定义的一种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斯·缪勒 宗教定义 无限观念 意义与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定义新探
4
作者 傅宁 《科学与无神论》 CSSCI 2021年第5期47-53,共7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和宗教定义应符合的标准,然后列举了权威综合性词典和百科全书对宗教的定义,对宗教发展过程和其存在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对宗教现象、本质和功能进行联动分析,并指出了宗教的本质属性能够发生显著改变... 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和宗教定义应符合的标准,然后列举了权威综合性词典和百科全书对宗教的定义,对宗教发展过程和其存在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对宗教现象、本质和功能进行联动分析,并指出了宗教的本质属性能够发生显著改变。最后尝试给出基本符合预定标准的宗教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定义 宗教社会学 宗教政策 马克思主义宗教
原文传递
关于宗教的定义
5
作者 樊化江 《中州统战》 1998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于宗教的定义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樊化江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不但隐藏在远古人类蒙昧时代的图腾中,也出现在当代国际风云的漩涡里;它不但洋溢于历代文人学士的著作里,也规范着无数普通百姓的... 关于宗教的定义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樊化江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不但隐藏在远古人类蒙昧时代的图腾中,也出现在当代国际风云的漩涡里;它不但洋溢于历代文人学士的著作里,也规范着无数普通百姓的行动。它历尽人事沧桑,曾高踞于上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的本质 宗教定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日常生活 外部力量 人间的力量 恩格斯 宗教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本质新探
6
作者 郝宁湘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72-76,共5页
关键词 终极关切 原始宗教 宗教定义 宗教本质 人类精神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体验 人类文化 文明社会 伊斯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教是关于死的宗教──加地绅行的儒教观
7
作者 陈东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宗教 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 东北亚 儒教文化圈 生命论 一神教 宗教定义 伦理道德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8
作者 曹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56-265,共10页
西方认为中国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故中国人无宗教信仰。这种观念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认同,虽也给出了多种善意的解释,但实际上强化了以上的偏见。笔者认为"中国无宗教信仰"的观点实际是服务于西方殖民统治的,是用... 西方认为中国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故中国人无宗教信仰。这种观念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广泛认同,虽也给出了多种善意的解释,但实际上强化了以上的偏见。笔者认为"中国无宗教信仰"的观点实际是服务于西方殖民统治的,是用来掩盖、美化西方宗教具有"原罪缺陷"这一内在本质的。实际上,恩格斯对"宗教"的定义是恰当的,且对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更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定义 民族性格 原罪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建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4,共9页
对现代人类学创始以来的理论和方法潮流进行了简要整理,探讨了中国宗教民族志研究的现状及可能性。认为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学科基础是宗教民族志的开发和创新。人类学有关宗教信仰的综合性定义和分类决定了该学科的整体性研究视角,同时也... 对现代人类学创始以来的理论和方法潮流进行了简要整理,探讨了中国宗教民族志研究的现状及可能性。认为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学科基础是宗教民族志的开发和创新。人类学有关宗教信仰的综合性定义和分类决定了该学科的整体性研究视角,同时也决定了宗教民族志研究中个人与集体、观念与行为并重的立体型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人类学 宗教民族志 宗教定义 分类 理论范式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者见仁 又何妨重智──《伊斯兰文北新论》读后
10
作者 马进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 仁者见仁 宗教 《古兰经》 婚姻家庭 “五功” 社会文化现象 社会生活 宗教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信仰自由定义研究
11
作者 程洪猛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6年第1期376-388,共13页
从宏观角度看,宗教信仰自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与他者~①之宗教关系的一种描述;从微观上来讲,宗教信仰自由是个人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基本上国际法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对宗教信仰自由进行了规定,不过至今也没有统一的... 从宏观角度看,宗教信仰自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与他者~①之宗教关系的一种描述;从微观上来讲,宗教信仰自由是个人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基本上国际法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对宗教信仰自由进行了规定,不过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定义,往往导致其内涵和外延会有重大区别,进而造成相关制度设计上的悬殊,因此研究宗教信仰自由的定义问题往往是深入研究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一步,也是在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障方面形成共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在逻辑结构基础上尝试给宗教信仰自由定义如下,即每个人都拥有依据自己的理性判断和心理感受选择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并在法律范围内表达其信仰的自由权利,其他权利不单单因为信仰之差别而产生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自由定义 宗教信仰自由主体 宗教信仰自由客体 宗教信仰自由内容
原文传递
Revisiting Contemporary Judaism in Modem Israel
12
作者 Uri Zur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5期396-408,共13页
Today's society in Israel is divided and tom on many issues, including religion, and Jewish and Israeli identity, yet occasionally, a single event emerges which combines several divisions. One such issue is the "ide... Today's society in Israel is divided and tom on many issues, including religion, and Jewish and Israeli identity, yet occasionally, a single event emerges which combines several divisions. One such issue is the "identity crisis" also known as the question of "Who is a Jew?". This is a thorny complex problem, and one which has not yet been awarded a clear-cut constitutional solution. For example, it continues to be debated whether the religious definition should be the decisive factor, that is, should a Jew defined as an individual born to a mother who is Jewish or has been converted according to halacha, or whether Israeli identity is the more critical element and whether any individual born in or immigrated to Israel who served in the army, works and pays taxes in Israel, and identifies with the state's values should be identified as a Jew?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shes to focus on equally complicated issue, although one has attracted less attention. This is the issue of halachic polarization or extremism that characterizes Judaism in modem Israel. Following a brief historical explanation, the author defines the problem at hand, and propose a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WS contemporary Judaism modem Isra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教”问题、“宗教”的宗教学定义以及中国文化的一致性问题
13
作者 王圣英 《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264-279,共16页
本文从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儒教为宗教”争论入手,提出这些争论背后存在着当代西方宗教学理论成果与“宗教”概念定义的缺失,并因为这种缺失引起的对“儒教”中西定义问题的误解。针对这种缺失,文章详细介绍了西方宗教学这个学科本身... 本文从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儒教为宗教”争论入手,提出这些争论背后存在着当代西方宗教学理论成果与“宗教”概念定义的缺失,并因为这种缺失引起的对“儒教”中西定义问题的误解。针对这种缺失,文章详细介绍了西方宗教学这个学科本身不为两岸学界注意但极为重要的源流、理论、立场与现状,并介绍了当代西方宗教学对“宗教”这一概念的历史梳理与主流定义。在这样的知识与理论下,文章重新审视了“儒教是宗教”这一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并且通过这些知识与理论,对于由汉学家华琛引发的“中国文化一致性”的问题给予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宗教学学科 宗教”的定义 中国文化一致性
原文传递
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吕大吉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81-96,共16页
本文将西方近现代宗教学者关于宗教的本质和定义的学说分为以宗教信仰的对象、以信仰者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以宗教的社会作用为中心来规定的三大类;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第一类方法较为正确。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的学说也是... 本文将西方近现代宗教学者关于宗教的本质和定义的学说分为以宗教信仰的对象、以信仰者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以宗教的社会作用为中心来规定的三大类;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第一类方法较为正确。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的学说也是从多种角度来阐述的,其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可以看作是对宗教观念的本质的规定。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宗教是包含四种要素(即宗教观念、宗教感受、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和制度)的有层次的社会体系,并尝试着给出宗教的完整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人类学 宗教观念 社会功能 宗教信仰者 宗教 宗教本质 恩格斯 宗教体验 马克思主义 宗教定义
原文传递
对宗教本质的“千虑”──兼评吕大吉教授的宗教“四要素说”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四要素 宗教行为 宗教本质 宗教观念 五要素 宗教定义 宗教感情 宗教 设计原理 宗教的本质
原文传递
试论宗教存在的人本根源
16
作者 何建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33,共4页
狄德罗曾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二百多年过去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们对宗教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为什么宗教经久不衰?宗教的存在与人类自身的存在有没有... 狄德罗曾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二百多年过去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们对宗教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为什么宗教经久不衰?宗教的存在与人类自身的存在有没有某种必然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宗教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定义 存在的人 生命活动 有限性 自我意识 两种尺度 费尔巴哈 内在的尺度 无限性 类的能力
原文传递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麟书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2年第Z1期4-8,18,共6页
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及其内涵,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宗教社会现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定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一切定义也必须以最... 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及其内涵,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宗教社会现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定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一切定义也必须以最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定义就其内容来说是最贫乏的。但从其外延来说则是最为广泛的。所以,定义本身就是两者的矛盾统一,当然,我们可就这一定义的本质内涵作出进一步具体界定,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宗教观定义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 宗教功能 宗教现象 社会作用 客观规律性 宗教定义 信教 宗教 历史条件 人口比例
原文传递
宗教意识的特征和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特.莫.乌格里诺维奇 陈麟书 《宗教学研究》 1983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闸明宗教意识的特征和结构,对于研究宗教现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宗教意识的特征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通形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首先从反映的对象上来看,宗教是怎样反映社会存在的,它的根源是什... 闸明宗教意识的特征和结构,对于研究宗教现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宗教意识的特征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通形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首先从反映的对象上来看,宗教是怎样反映社会存在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其次,从反映的形式上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意识 宗教定义 宗教信仰者 超自然 基督教 万物有灵论 宗教现象 思想体系 资产阶级 原始宗教
原文传递
宗教:本质和更新
19
作者 д.B.皮沃瓦罗夫 戴凤文 《世界哲学》 1994年第4期45-49,33,共6页
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看待宗教现象时会出现歧义,这使人们对“一般”宗教本质的理解难以达到统一。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宗教是对神或众神的信仰,这种观点几乎已成定论,可是在宗教学出版物中却有数十个不同的宗教定义,而且各有各的根据。譬... 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看待宗教现象时会出现歧义,这使人们对“一般”宗教本质的理解难以达到统一。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宗教是对神或众神的信仰,这种观点几乎已成定论,可是在宗教学出版物中却有数十个不同的宗教定义,而且各有各的根据。譬如,对避邪物之奇效或对魔法作用的信奉,常被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与神性显灵联系起来,然而这种信奉并不属于信仰神明这个概念。诚然,神这个概念可以被赋予颇为广泛的涵义——它所指的并非个体本原,而是无穷多的宇宙创造力。例如,黑格尔就倾向于把神解释为绝对的反映,即事物相互反映的全世界过程,在这种反映过程中,新质不断产生,世界不断更新。 人们往往把宗教定义为对某物、某东西或对某物、某东西之关系所具有的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因此,一些研究者借助超感觉、非肉体、无维度的东西(即借助人的外部感官和仪器发现不了的东西)这样一些概念来揭示“超自然物”。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赋予“超自然物”以比较狭隘的涵义;它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假设度量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阴司”)。然而不少宗教学家尽量不使用“超自然的”(“超自然界的”)这个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本质 意识形态 世界宗教 非理性 社会群体 宗教的本质 宗教 宗教定义 自然物 伊斯兰教
原文传递
《撒旦诗篇》风波所揭示的(中)——“宗教”、宗教学的神学起源与意识形态构建
20
作者 倪湛舸 《书城》 2010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众多讨论《撒旦诗篇》及其风波的学者中,塔拉尔·阿萨德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一九九三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阿萨德的文集《宗教谱系学》(Genealogies ofReligion:Discipline and Reasons of Power
关键词 宗教定义 基督教神学 宗教 阿萨德 宗教现象 现象学 自然神论 自然崇拜 现代宗教 宗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