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分析 |
戴燕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6
|
|
2
|
青年宗教皈依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青年基督宗教信仰者为例 |
何日取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3
|
农村留守老人宗教皈依背后的社会需求研究——基于罗村的调查 |
朱慧劼
|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
2014 |
5
|
|
4
|
农村基督徒的宗教皈依历程——以甘肃W镇天主教为例 |
郭建康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1 |
0 |
|
5
|
中国人的宗教皈依历程:以山西佛教徒与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 |
梁丽萍
|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6
|
道德需要与情感愉悦——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皈依心理之分析 |
何云波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7
|
中国的宗教皈依:对穆斯林与基督徒皈依原因的初步比较 |
马强
|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
2013 |
0 |
|
8
|
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以殖民时代尼日利亚的伊杰布人为例 |
李鹏涛
|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美国宗教民族主义的历史省察 |
董小川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10
|
印耶皈依之辩——殖民时期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对话 |
邱永辉
|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
2009 |
2
|
|
11
|
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
梁丽萍
|
《宗教心理学》
|
2013 |
1
|
|
12
|
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以俄罗斯文学的呈现及俄罗斯学者的阐释为检视点 |
刘亚丁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主题追寻 |
王波
|
《大连大学学报》
|
1997 |
0 |
|
14
|
浅析《鲁滨孙飘流记》中鲁滨孙的人物形象 |
林玲
|
《文教资料》
|
2009 |
2
|
|
15
|
穆罕默德时代“温麦”的演变与伊斯兰国家的兴起 |
哈全安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6
|
皈依VS叛教——印度的宗教生态焦虑 |
邱永辉
|
《宗教人类学》
|
2023 |
0 |
|
17
|
民间的行走 精神的长旅——关于张承志创作趋向的一种描述 |
何清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8
|
以色列政局会走向何方 |
陈双庆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世纪末中国文学批判 |
孙长军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97 |
0 |
|
20
|
国际科学研究宗教学会与宗教研究协会联合年会 |
无
|
《中国哲学年鉴》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