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戴燕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56-160,共5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青海省基督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危机状态是促使基督徒皈依的普遍因素。皈依基督教后,教徒在身心等方面发生变化,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青海省基督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危机状态是促使基督徒皈依的普遍因素。皈依基督教后,教徒在身心等方面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心理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完善个人道德并不是促使他们信仰基督教的最初原因,但是在皈依基督教后都比较注意个人日常行为规范,说明宗教皈依对基督徒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型塑作用,其行为方式的自律性和规范性程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基督教 宗教信仰 宗教皈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宗教皈依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青年基督宗教信仰者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日取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52-357,共6页
对南京市青年基督宗教信仰者的深度访谈表明:在青年接触与信仰基督宗教的过程中,相当普通地存在"领路人"角色,他们或者是青年宗教兴趣和宗教意识的激发者,或者是青年接触与信仰宗教历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这些主要由熟人有意... 对南京市青年基督宗教信仰者的深度访谈表明:在青年接触与信仰基督宗教的过程中,相当普通地存在"领路人"角色,他们或者是青年宗教兴趣和宗教意识的激发者,或者是青年接触与信仰宗教历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这些主要由熟人有意或无意扮演的"领路人"角色,虽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上存在差别,却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宗教皈依过程,对我们理解宗教传播的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宗教皈依 基督宗教 “领路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老人宗教皈依背后的社会需求研究——基于罗村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慧劼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出现了宗教热现象,尤其在老年人群体当中。作者通过在罗村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现象进行了实地追踪,并通过非结构式访谈来找寻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的动因,发现在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的背后,是没有得到满足的健...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出现了宗教热现象,尤其在老年人群体当中。作者通过在罗村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现象进行了实地追踪,并通过非结构式访谈来找寻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的动因,发现在留守老人宗教皈依的背后,是没有得到满足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危机干预需求、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需求、养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老人 宗教皈依 社会需求 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督徒的宗教皈依历程——以甘肃W镇天主教为例
4
作者 郭建康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第2期48-55,共8页
以甘肃W镇天主教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对农村基督徒宗教皈依的历程做了简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宗教皈依的社会根源、动机、途径以及皈依效果的强化等方面。
关键词 农村基督徒 宗教皈依 天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宗教皈依历程:以山西佛教徒与基督教徒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丽萍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对130名宗教徒的宗教皈依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单一的过程,并且更具有“内生型皈依”的特征,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的危机状态不是促使宗教徒皈依的普遍因素,但...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对130名宗教徒的宗教皈依过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单一的过程,并且更具有“内生型皈依”的特征,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的危机状态不是促使宗教徒皈依的普遍因素,但功利性的欲求、心灵的空乏以及精神世界的不满足感是潜在涌动的促使教徒皈依宗教的内在张力。不同宗教信仰类别宗教徒的皈依历程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文化程度宗教徒的皈依历程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宗教皈依 山西 佛教徒 基督教徒
原文传递
道德需要与情感愉悦——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皈依心理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云波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3-78,共6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被称作“残酷的天才”的俄国作家,他的个性与创作,都可以说是各种矛盾的结晶体。在他的宗教意识中,同样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他一方面怀疑上帝的存在,一方面又对宗教表现了一种狂热的依恋。究其因,笔者以为。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道德需要 宗教意识 俄国作家 宗教皈依 上帝 结晶体 俄罗斯 天才 基督教
原文传递
中国的宗教皈依:对穆斯林与基督徒皈依原因的初步比较
7
作者 马强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253-270,372,共19页
基于对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的71位归信者(新穆斯林)的田野访谈,本文就归信者的基本情况和归信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同皈信的基督徒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共同性在于归信同城市有一定的关联。社会交往群体、宗教教义、个人追求... 基于对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的71位归信者(新穆斯林)的田野访谈,本文就归信者的基本情况和归信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同皈信的基督徒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共同性在于归信同城市有一定的关联。社会交往群体、宗教教义、个人追求等是引发归信的共同原因,在人生遭遇、宣传、婚姻、传播方式和手段等皈依因素方面,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皈依 穆斯林 基督徒 原因 比较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以殖民时代尼日利亚的伊杰布人为例
8
作者 李鹏涛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5,共8页
伊杰布人是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的一支,它在殖民时代经历了从族群宗教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大世界宗教的皈依过程。宗教皈依与殖民时代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密切相关,而与殖民征服之间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伊杰布人的宗教皈依过程并非世界... 伊杰布人是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的一支,它在殖民时代经历了从族群宗教向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大世界宗教的皈依过程。宗教皈依与殖民时代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密切相关,而与殖民征服之间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伊杰布人的宗教皈依过程并非世界宗教对于传统社会的“征服”,而更多是世界宗教的“非洲化”过程,伊杰布社会内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皈依 殖民统治 尼日利亚 伊杰布人
原文传递
美国宗教民族主义的历史省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小川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70,共10页
宗教民族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宗教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为民族利益服务。美国宗教民族主义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力量源泉,它使美国的国际行为神圣化。在美国民族形成过程中,宗教曾起到民族整合的作用,美国依靠宗教皈依来自世界各地... 宗教民族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宗教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为民族利益服务。美国宗教民族主义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力量源泉,它使美国的国际行为神圣化。在美国民族形成过程中,宗教曾起到民族整合的作用,美国依靠宗教皈依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同时,也利用宗教排除其他文化对美国的冲击;在美国领土扩张过程中,宗教理念推动了美国的西进运动和海外扩张;在国际难民解救问题上,美国政府和宗教界人士以宗教关怀为手段体现美国政府在国际上的作用和地位;在20世纪的美国外交中,美国利用宗教积极参加反对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反共十字军中的重要成员。美国的历史就是宗教与民族主义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民族主义 宗教皈依 天定命运 国际难民救济 反共十字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耶皈依之辩——殖民时期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对话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永辉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有关世界宗教对话的探讨中,印度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是被学术界长期忽略的部分。本文通过对英国殖民时期的印耶皈依(改教)之辩的梳理,归纳了印度教方面对于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的三种观点:一是基于"每种宗教的精神核心&quo... 在有关世界宗教对话的探讨中,印度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是被学术界长期忽略的部分。本文通过对英国殖民时期的印耶皈依(改教)之辩的梳理,归纳了印度教方面对于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的三种观点:一是基于"每种宗教的精神核心",认为基督教是印度教的同义词;二是印度教和基督教均具有正确性,但各自的道路不同;三是印度教比基督教优越。笔者认为,透过辩论所涉及的表面问题,可见印度教领袖们所真正关心的,是印度作为政治上被殖民、经济上被剥削的弱势一方,在不得不进行社会改良的同时,如何保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保障自己的文化权力和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基督教 宗教皈依 宗教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丽萍 《宗教心理学》 2013年第1期257-272,共16页
在西方宗教的研究脉络中,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少数人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地追求而获得的,大多数人的宗教认同基本是通过家庭的宗教社会化而获得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的宗教徒,其宗教... 在西方宗教的研究脉络中,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少数人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地追求而获得的,大多数人的宗教认同基本是通过家庭的宗教社会化而获得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的宗教徒,其宗教认同是一个在自我发现和自我指导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其中,人际网络的导引是认同建立的初始媒介,个人特定的宗教体验则是认同建立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宗教认同 教义 宗教皈依 人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以俄罗斯文学的呈现及俄罗斯学者的阐释为检视点
12
作者 刘亚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69,198,199,共14页
在探讨民族认同方面,中外学者诸如梁启超、鲁迅、玛格丽特·米德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人的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研究方法上,德·利哈乔夫和特蒂安娜·尤赖斯等把文学作为研究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路径,也为... 在探讨民族认同方面,中外学者诸如梁启超、鲁迅、玛格丽特·米德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人的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研究方法上,德·利哈乔夫和特蒂安娜·尤赖斯等把文学作为研究民族自我意识的重要路径,也为我们通过文学文本及其相关阐释文本研究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针对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深入考察《往年纪事》、古代罗斯的文学作品,以及18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文学家特列佳科夫斯基、康捷米尔、罗蒙诺索夫、叶卡捷琳娜二世和赫拉斯科夫等的作品,可以勾画出俄罗斯人民族认同的基本面相——种族辨认、宗教认同和英雄崇拜。普希金、丘特切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勃洛克、阿·托尔斯泰和阿·格列鲍涅夫等文学家,利哈乔夫、Ф.Б.乌斯宾斯基等学者对这些方面做了层累式的后续增益。这表明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态,随着时间其在文学中的演进也呈现更为丰厚,也更为清晰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人 民族认同 种族辨认 宗教皈依 英雄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主题追寻
13
作者 王波 《大连大学学报》 199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他沉没了。 他潜入了深处, 开始了漫游。 ——《金牧场》 一、草原小说:对民族生存之根的追寻 张承志是在对乌珠穆泌草原不可遏制的思念中,在对额吉——母亲不可摆脱的怀恋中拿起笔的。他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关键词 张承志小说 “念想” 《金牧场》 母亲 主题 宗教 宗教皈依 民族生存 庄稼汉 生命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鲁滨孙飘流记》中鲁滨孙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玲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8期144-145,共2页
鲁滨孙是西方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意义的现代人形象.他身上凝聚了新兴资产者的典型特征。其冒险、实干精神,对财富的占有欲和殖民主义思想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由于荒岛上孤独所造成的宗教隐修环境.鲁滨孙经历了特殊的宗... 鲁滨孙是西方文化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象征意义的现代人形象.他身上凝聚了新兴资产者的典型特征。其冒险、实干精神,对财富的占有欲和殖民主义思想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由于荒岛上孤独所造成的宗教隐修环境.鲁滨孙经历了特殊的宗教皈依过程。本文试就鲁滨孙作为时代典型的新资本主义创业者的形象做一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滨孙 时代印记 新兴资产者 趋利心理 宗教皈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罕默德时代“温麦”的演变与伊斯兰国家的兴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哈全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57-61,共5页
伊斯兰教本意为顺从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并不单纯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以信仰为核心、包含着广泛社会内容的文明体系。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不仅意味着信仰的转变,而且体现了阿拉伯人由野蛮状态进入... 伊斯兰教本意为顺从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的显著特征在于它并不单纯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以信仰为核心、包含着广泛社会内容的文明体系。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不仅意味着信仰的转变,而且体现了阿拉伯人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的深刻变革,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 早期伊斯兰国家脱胎于阿拉伯半岛的部落社会,表现为“温麦”(安拉的民族)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伊斯兰国家 《古兰经》 麦地那 皈依 阿拉伯半岛 氏族部落 安拉 宗教皈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皈依VS叛教——印度的宗教生态焦虑
16
作者 邱永辉 《宗教人类学》 2023年第1期66-77,I0005,共13页
印度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源流清晰的宗教传统,见证了印度次大陆的宗教生态巨变,目睹了众多“出走者”加入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其“整体论”的宗教生态观,不仅是基于印度教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是旨在反对更多的“改教”或“叛教”;... 印度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源流清晰的宗教传统,见证了印度次大陆的宗教生态巨变,目睹了众多“出走者”加入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其“整体论”的宗教生态观,不仅是基于印度教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是旨在反对更多的“改教”或“叛教”;“皈依”的主张者和支持者所抱持的是宗教生态系统“变化论”以及生态系统与变化元素之间的“协调论”。无论是强制出走者“回归印度教”,还是通过改教逃离不幸和追求尊严的努力的失败,都说明所谓“宗教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宗教关系”及其相关的政治经济问题。量度宗教生态的均衡或失衡状态,是学术研究的难点之一,而如何达成多元宗教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则是对印度教“包容”智慧的最大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宗教皈依 宗教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的行走 精神的长旅——关于张承志创作趋向的一种描述
17
作者 何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9-43,共5页
本文意在从民间的角度对张承志的创作进行富有新意的阐释。三块民间天地基本上构建起他从知青到教徒的精神屏障,也清晰地标示出他的心灵轨迹。民间的行走不仅是一种精神漫游,而且是一种孤独的心灵追问。张承志创作立场的民间化已表明了... 本文意在从民间的角度对张承志的创作进行富有新意的阐释。三块民间天地基本上构建起他从知青到教徒的精神屏障,也清晰地标示出他的心灵轨迹。民间的行走不仅是一种精神漫游,而且是一种孤独的心灵追问。张承志创作立场的民间化已表明了一种决不随流从众的姿态,在人们为信仰与精神危机苦恼的时候,他皈依了民间宗教,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提示信仰之于人生的价值意义。这或可称之为世纪末的民间理想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藏污纳垢 感悟 宗教皈依 精神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政局会走向何方
18
作者 陈双庆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1,共3页
以色列政局会走向何方陈双庆当前,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以色列政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开始酝酿变化。以作为阿以和谈的主要一方,其局势发展关乎中东和平进程,受到舆论关注。一、现政府危机四伏。以色列选举法规定,执政党必... 以色列政局会走向何方陈双庆当前,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以色列政局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开始酝酿变化。以作为阿以和谈的主要一方,其局势发展关乎中东和平进程,受到舆论关注。一、现政府危机四伏。以色列选举法规定,执政党必须在设有120个席位的议会中获得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库德集团 第三条道路 联合政府 不信任案 中间党派 约旦河西岸 宗教皈依 中东和平进程 党中央委员会 以色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中国文学批判
19
作者 孙长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4期14-17,共4页
我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总体感觉是:它并未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取向提供指南,而且似乎还在为一百多年前由马克思揭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作注脚。90年代,中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社会急遽转型,人们以前所未有... 我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总体感觉是:它并未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取向提供指南,而且似乎还在为一百多年前由马克思揭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作注脚。90年代,中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社会急遽转型,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创造和占有着物质,然而物质也反过来占有了我们,人们普遍感到一种精神上无所适从的茫然,而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期然地应和和表征了这种迷失的精神征候。本文试从媚俗倾向、宗教蛊惑和功能偏斜等三个方面对世纪末中国文学进行思考和批判,以企为跨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中国文学 文学与宗教 宗教蛊惑 终极关怀 世纪末文学 物化世界 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 宗教皈依 现实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学研究宗教学会与宗教研究协会联合年会
20
作者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555-556,共2页
10月23~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港滩市(Newport Beach)举办,主题是“全球化时代宗教、文化与研究方式的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共设有117个场次,其中明确讨论中国宗教的达到13场,主题有:中国福音派与加拿... 10月23~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港滩市(Newport Beach)举办,主题是“全球化时代宗教、文化与研究方式的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共设有117个场次,其中明确讨论中国宗教的达到13场,主题有:中国福音派与加拿大宗教版图的转变;中国宗教思想:综合认知科学的路径;本土中国基督教:多样与轨迹;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宗教皈依的新视角与移民社群;海外中国人的宗教经验研究;中国宗教的新发展;中国基督教:五旬节;大学生与宗教宽容;全球化、现代化与本土化:中国、印尼与土著;中国及其移民社群的宗教个案研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福尼亚州 科学研究 宗教皈依 五旬节 宗教宽容 福音派 认知科学 多元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