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守元 耿涛 刘龙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0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年龄≥60岁)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0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年龄≥60岁)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有明确手术指征,且采用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根据辅助定位方式进行分组,采用常规CT检查定位法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RM-200型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HICH患者行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采用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定位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短期内血肿清除情况,降低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患者昏迷症状、神经功能损伤的早期改善也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微创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 血肿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定位及手术要点
2
作者 王达义 温国宏 +1 位作者 曹文华 吴五洲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诊断 定位外科手术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技术结合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新 刘宗惠 +5 位作者 李士月 周东学 杜吉祥 修波 赵全军 刘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8-290,共3页
应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与伽玛刀结合治疗颅内病变患者 5 5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2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 41岁。病变部位 :鞍区 2 1例 ,大脑半球 10例 ,基底节区 9例 ,小脑半球 5例 ,脑干 4例 ,多发 6例。治疗方式为立体定向活检和 (... 应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与伽玛刀结合治疗颅内病变患者 5 5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2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 41岁。病变部位 :鞍区 2 1例 ,大脑半球 10例 ,基底节区 9例 ,小脑半球 5例 ,脑干 4例 ,多发 6例。治疗方式为立体定向活检和 (或 )囊腔穿刺抽吸囊液 +伽玛刀治疗。结果 47例活检中 44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阳性活检率为 93.6 %。囊腔穿刺抽出囊液 1~ 30ml,穿刺后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说明该联合治疗技术可在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的同时做出病理学诊断 ,利于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判断 ;囊腔穿刺可迅速降低颅内压力 ,改善病人症状 ,减少病变体积及周围脑组织放射性损伤 ,扩大了伽玛刀治疗适应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技术 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手术 γ线刀 脑疾病 颅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残留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附六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于新 田增民 +4 位作者 刘锐 徐永革 亓树彬 王亚明 刘宗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术后残留或复发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例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并综述文献报道。结果5例病人接受外放射治疗,放射剂量55—60Gy,随访24—36个月...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术后残留或复发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例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并综述文献报道。结果5例病人接受外放射治疗,放射剂量55—60Gy,随访24—36个月(平均30个月),病变消失1例,缩小4例。其中1例于放射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出现一侧丘脑放射性坏死。1例病人行伽玛刀治疗,周边剂量15Gy,随访至18个月时病变已明显缩小。结论中枢性神经细胞瘤确对放射治疗敏感,对术后残留或复发者可以考虑分次外放射治疗,54Gy可能是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最低有效剂量,但应注意放射性副损伤或放射性坏死发生的可能,对小体积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新 胡晨浩 +6 位作者 张剑宁 刘锐 王亚明 刘辉 李志超 赵虎林 刘宗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囊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囊内P-32放射治疗的囊性颅咽管瘤患者141例,其中67例(47.5%)为术后复发者。囊壁累计计算的B射线照...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囊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囊内P-32放射治疗的囊性颅咽管瘤患者141例,其中67例(47.5%)为术后复发者。囊壁累计计算的B射线照射剂量为250Gy。评估患者的远期治疗结果。结果随访1.0-19.5年,平均(9.7±4.5)年。视力下降的改善率为68.6%(59/86)。141例患者中,肿瘤的有效控制率为86.5%(122例),其中完全有效率为44.0%(62例),部分有效率为36.2%(51例),稳定率为6.3%(9例);无效率为13.5%(19例);肿瘤复发率为17.0%(24例)。141例中,随访期发生视力下降13例(9.2%),动眼神经麻痹2例(1.4%),颈内动脉闭塞1例(0.7%),新发性功能障碍5例(3.5%)、多饮多尿7例(5.0%)、肥胖12例(8.5%)、记忆力或认知功能下降10例(7.1%),远期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5%(50/141)。平均生存时间为120个月,5年、10年及1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97.9%(138/141)、92.9%(131/141)及89.3%(126/141)。结论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长期疗效较好。适用于手术风险高和术后复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颅咽管瘤 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手术 磷放射性同位素 治疗结果 远期
原文传递
累及眶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剑 刘阿力 +3 位作者 王美华 孙时斌 罗斌 刘鹏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 总结累及眶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效果.方法 共治疗累及眶内的肿瘤患者35例,随访25例(脑膜瘤16例,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转移癌1例,血管纤维瘤1例),采取1.5T PHILIPS或3.0T GE磁共振2 mm薄层扫描定位,K... 目的 总结累及眶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效果.方法 共治疗累及眶内的肿瘤患者35例,随访25例(脑膜瘤16例,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转移癌1例,血管纤维瘤1例),采取1.5T PHILIPS或3.0T GE磁共振2 mm薄层扫描定位,Kula或GammaPlan剂量计划系统.肿瘤平均体积2.91 cm^3(0.17~19.50 cm^3),平均周边剂量12.4 Gy(8~15 Gy),中心剂量26.7 Gy(16~32 Gy).结果 本组随访期为1-62个月,平均30.4个月,23例控制满意,总体控制率为92%;6例(24%)症状减轻,13例(52%)症状无改变,5例(20%)出现了一过性的新发或原有症状加重;2例肿瘤增大,其中1例因突眼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累及眶内的较小病变、或经手术治疗后残留、复发等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例,伽玛刀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性放射外科手术 伽玛刀 眼眶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