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层异常下GNSS周跳探测及定位性能评估
1
作者 刘朝颜 罗鑫磊 +2 位作者 李秉清 栗广才 宋传峰 《全球定位系统》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电离层异常会对GNSS定位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和消除电离层异常对GNSS观测质量的影响是确保GNSS定位稳定性的重要前提.本文选取2023年发生的3次电离层异常事件,利用4颗北斗(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地... 电离层异常会对GNSS定位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和消除电离层异常对GNSS观测质量的影响是确保GNSS定位稳定性的重要前提.本文选取2023年发生的3次电离层异常事件,利用4颗北斗(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的伪距和载波相位数据,对比分析了MW(Melbourne-Wunnema)方法组合与历元差分无几何距离(geometry free,GF)组合的周跳探测性能.同时,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评估了电离层异常对GNSS定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离层异常情况下依赖固定阈值的MW组合与历元差分GF组合存在周跳漏判情况;电离层异常期间东(E)、北(N)、高程(U)方向的位置精度明显降低,尤其在U方向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异常 周跳探测 定位性能评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 精密单点定位(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南/北极地区的基本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炜 贾雪 +3 位作者 乔方 刘扬 严超 王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68-1273,1284,共7页
基于BDS、GPS系统的星座结构,对当前的BDS二代导航系统(BD2)、全部建成后的BDS系统在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圈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精度等进行评估,并将建成后的BDS、GPS及其组合系统在南/北极的基本... 基于BDS、GPS系统的星座结构,对当前的BDS二代导航系统(BD2)、全部建成后的BDS系统在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圈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精度等进行评估,并将建成后的BDS、GPS及其组合系统在南/北极的基本定位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前的BD2只实现了极地的部分覆盖,对极地提供导航定位的能力有限,大范围内的定位精度大于30.0m;BDS在极地的定位精度将与GPS相当,可见卫星数可达13颗左右,PDOP值优于1.6,定位精度优于8.0m;GPS/BDS组合后在极地的PDOP值优于1.4,定位精度优于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2 BDS GPS 定位性能评估 南/北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用户协同的网络定位性能评估方法
3
作者 陈功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0年第5期60-62,共3页
常见的网络定位技术主要有GNSS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三种,每种定位技术都有其应用的场景和优缺点。现有的定位性能评估方法因涉及较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存在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场景覆盖较少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协同... 常见的网络定位技术主要有GNSS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三种,每种定位技术都有其应用的场景和优缺点。现有的定位性能评估方法因涉及较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存在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场景覆盖较少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协同的网络定位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用户手机协同机制采集大量高精度的GNSS基准位置评估基站或WiFi等粗精度网络定位性能,文章分析了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并通过试验场景和数据分析对比,最终给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定位技术 多用户协同 定位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QZSS及其组合系统在中国和日本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22
4
作者 布金伟 左小清 +1 位作者 金立新 常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4-585,611,共13页
利用多星座实验(the multi-GNSS experiment,MGEX)监测网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多路径效应、信噪比、静态/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几个方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 利用多星座实验(the multi-GNSS experiment,MGEX)监测网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recision,DOP)、多路径效应、信噪比、静态/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几个方面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及其组合系统在中国和日本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QZSS与BDS系统组合,卫星数增加,能提供较好的空间几何构型分布,从而保证了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和可用性;由于QZSS卫星的星座结构与BDS卫星类似,其多路径效应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与BDS卫星一致性的特点;BDS和QZSS卫星各频点信号的信噪比与高度角相关趋势几乎相同,相同高度角条件下,地球中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信噪比要比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高2~3 dBHz;静态PPP和动态PPP方面,在高度角较大时(40°),BDS+QZSS组合比BDS单系统在低高度角情形下改善更为明显。E、N和U方向静态PPP改善率可达20%以上,动态PPP改善率可达30%以上。QZSS系统卫星对日本、中国以及周边区域BDS定位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增强作用,在信号易遮挡的复杂环境(如城市、建筑物密集区、山区、树林等)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QZSS 可见卫星数和DOP值 多路径效应 信噪比 定位性能评估
原文传递
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导航定位性能初步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冯素园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12期104-104,共1页
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系统是在2012年的12月27日开始正式的运行。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包括三十五颗卫星,其中有五颗地球的静止轨道卫星,二十七颗中地球轨道卫星以及三颗倾斜地球的同步轨道卫星。本文旨在通过对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系... 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系统是在2012年的12月27日开始正式的运行。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包括三十五颗卫星,其中有五颗地球的静止轨道卫星,二十七颗中地球轨道卫星以及三颗倾斜地球的同步轨道卫星。本文旨在通过对北斗区域的卫星的导航系统的基本的定位性能作出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的服务区域 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性能初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关小果 柴洪洲 +2 位作者 潘宗鹏 刘春鹤 杜祯强 《测绘工程》 CSCD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目前,对北斗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陆地等常规环境,对海洋环境中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及性能分析研究较少。文中采用自编的数据处理软件,对评估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在海洋环境下精密单点定位的性能,为拓宽北斗系统应用领域提供... 目前,对北斗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陆地等常规环境,对海洋环境中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及性能分析研究较少。文中采用自编的数据处理软件,对评估北斗全球定位系统在海洋环境下精密单点定位的性能,为拓宽北斗系统应用领域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实验结果显示:观测到的北斗卫星数目多达23颗,北斗二代和三代卫星信号均可接收到,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收敛时间约为25 min,与RTK的定位结果符合度好,定位精度满足在海洋环境中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精密单点定位 定位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北斗低成本导航型与测量型终端定位性能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强 袁一歌 +1 位作者 马建峰 汪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基于不同类型北斗终端的共天线零基线实测数据,从伪距标准单点定位、单频伪距相对定位以及单历元单频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等方面,比较一款典型低成本导航型北斗终端与一款典型高性能测量型北斗终端的定位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导航型北斗终... 基于不同类型北斗终端的共天线零基线实测数据,从伪距标准单点定位、单频伪距相对定位以及单历元单频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等方面,比较一款典型低成本导航型北斗终端与一款典型高性能测量型北斗终端的定位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导航型北斗终端相比于测量型终端,其伪距单点定位和伪距相对定位的精度稍差,但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精度差距十分明显,无法实现cm级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低成本导航型终端 测量型终端 定位性能评估 定位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星座GNSS的高轨航天器组合导航性能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礼伟 石涛 +1 位作者 武领华 庄学彬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14-2920,共7页
高轨航天器采用多星座GNSS(包括BDS、GPS、Galileo、GLONASS)导航时存在可见卫星数少、定位误差大和难以保证持续性等问题,而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有了更多提供导航服务的在轨卫星,能大幅增加高轨航天器可用的卫星... 高轨航天器采用多星座GNSS(包括BDS、GPS、Galileo、GLONASS)导航时存在可见卫星数少、定位误差大和难以保证持续性等问题,而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有了更多提供导航服务的在轨卫星,能大幅增加高轨航天器可用的卫星数量并显著改善其定位性能。针对典型中高轨道航天器场景,开展了基于含北斗三号的多星座GNSS的组合导航定位性能仿真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紧组合定位算法的典型高轨航天器可以获得米级的定位精度,与松组合定位模型相比,在可见卫星数量较少时仍可保证误差不发散,验证了当前多星座GNSS背景下典型高轨航天器应用紧组合定位时的误差水平,特别是基于并行遗传算法(Parallel Genetic Algorithm,PGA)下的GNSS/SINS紧组合算法可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系统 定位性能评估 组合导航 高轨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QZSS双系统组合PPP性能评估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玉英 谭荣建 +2 位作者 布金伟 李国柱 张东升 《城市勘测》 201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利用MGEX跟踪站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可见卫星数、DOP值、静态PPP和动态PPP几个方面对BDS+QZSS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DS+QZSS组合系统定位比BDS单系统定位具有较优的空间几何构型分布;静态PPP方面,E、N和U... 利用MGEX跟踪站的观测数据分别从可见卫星数、DOP值、静态PPP和动态PPP几个方面对BDS+QZSS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DS+QZSS组合系统定位比BDS单系统定位具有较优的空间几何构型分布;静态PPP方面,E、N和U方向上,BDS+QZSS定位收敛速度比BDS单系统快,定位稳定性也优于BDS单系统,U方向上改善效果比E和N方向显著;动态PPP方面,在高度角较大时(40°),U方向上改善率达到17%以上,BDS+QZSS组合系统比BDS单系统在低高度角情形下改善较为明显。E、N和U三个方向BDS单系统全天内的可用历元下降,一天仅有50%左右可用历元,而BDS+QZSS组合可用历元较多,此时两种模式的定位误差都较大,各个方向的离散程度都较差,BDS+QZSS组合对定位精度的改善有限,但BDS+QZSS组合与BDS单系统相比仍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见,QZSS卫星的加入,能够增强BDS卫星的定位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QZSS 可见卫星数和DOP值 PPP 定位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