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超声在开颅术中对病灶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舫 董文尧 +2 位作者 阎永 周瑸 戴宏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开颅术 病灶定位 术中实时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病灶定位与手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军 汪瑞 +3 位作者 沈俊 高希涛 毕铁强 李淑琴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2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病灶定位情况。方法收集325例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125I粒子定位技术的资料。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5(SD11.9)岁。超声引导定位275例,立体定位45例,两种技术合并定位5例。125I粒子定位后平均(SD)... 目的分析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病灶定位情况。方法收集325例不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125I粒子定位技术的资料。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5(SD11.9)岁。超声引导定位275例,立体定位45例,两种技术合并定位5例。125I粒子定位后平均(SD)第4(5)天,手术去除粒子。手术平均时间为62.9(21.2)min。完全切除肿瘤310例(95.4%)。结论应用125I的放射粒子定位对不可触及乳腺癌安全可靠,并提高乳房肿瘤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触及乳腺癌 病灶定位 手术 125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致病灶术前定位EEG联合fMRI检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建宇 雷治华 张本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进行EEG联合fM RI检查确定癫痫致病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佩戴能在高场强M R室中使用的EEG高级电极帽,在M R扫描的同时采集EEG数据,记录棘波发生时间,...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进行EEG联合fM RI检查确定癫痫致病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佩戴能在高场强M R室中使用的EEG高级电极帽,在M R扫描的同时采集EEG数据,记录棘波发生时间,并根据棘波的发放时间输入信号曲线,找出f M RI数据,求f M RI数据体与该曲线的相应关系,将相应程度高的区域(激活区)叠加在M RI的三维图像上,从而对癫痫致病灶进行定位。将该致病灶的位置、范围与手术中脑皮质电极及深部电极中显示的致痫灶进行比较。结果13例(56.52%) EEG联合fM RI检查显示的癫痫致病灶与术中通过皮质电极及深部电极EEG所描记、确定的致病灶位置和范围完全相同。另外10例(43.48%)EEG联合fM RI检查显示的癫痫致病灶与术中通过皮质电极及深部电极EEG所描记、确定的致病灶位置相同,但是范围明显大于术中所确定的致病灶范围;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15例(65.22%)癫痫未再发作,5例(14.29%)术后3周内出现癫痫发作1~4次,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得到控制,3例(13.04%)仍有发作,给予药物控制后仍无法控制,但发作频率为每月(3.1±1.4)次,较术前发作次数明显降低。结论对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进行EEG联合fM RI检查定位致病灶,其定位准确,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均较高且是无创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病灶定位 EEG联合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及钼靶在不可扪及的乳腺病灶定位方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康莉 吕庆 孙卫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61-662,共2页
随着超声仪器设备及钼靶机的不断更新,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的乳腺病变逐日增多,其中有一部分为早期乳腺癌,故术前准确定位极为重要。本组收集41例有影像学表现但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应用四种定位方法,旨在探讨各自的... 随着超声仪器设备及钼靶机的不断更新,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的乳腺病变逐日增多,其中有一部分为早期乳腺癌,故术前准确定位极为重要。本组收集41例有影像学表现但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应用四种定位方法,旨在探讨各自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乳腺病变 病灶定位 钼靶 B超 临床触诊 影像学检查 早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脑电图特征联合CT对脑功能受损病灶定位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容梅 龙俊荣 +1 位作者 陈军 陆丽珍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癫痫脑电图特征联合CT对脑功能受损病灶定位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纳的癫痫患者77例进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38例),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CT扫描进行诊断(39例),对比分析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究分析癫痫脑电图特征联合CT对脑功能受损病灶定位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纳的癫痫患者77例进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38例),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CT扫描进行诊断(39例),对比分析诊断准确率、依从性以及病灶定位。结果:发作间期、发作期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2.31%、94.87%,对照组分别为81.58%、78.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和对照组并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定位方面,颞叶癫痫、颞叶之外癫痫等检测结果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研究组病灶定位更为全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癫痫实施脑电图联合CT扫描后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CT下诊断科更为清晰地提供病灶定位,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可结合二者诊断方式进行互补从而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图特征 CT 脑功能受损 病灶定位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性耳聋病灶定位及预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萍 余文发 张正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113-114,共2页
目的: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用于感音性耳聋(SD)病灶定位及BAEP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SD患者(SD组)的BAEP检查报告与同时期的123例健康者(对照组)的检查报告,对比SD患者(中枢耳聋和周围耳聋)与健康者间的BAE... 目的:评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用于感音性耳聋(SD)病灶定位及BAEP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SD患者(SD组)的BAEP检查报告与同时期的123例健康者(对照组)的检查报告,对比SD患者(中枢耳聋和周围耳聋)与健康者间的BAEP检测波谱异常特征,并观察BAEP的异常对于不同类型的SD患者的预后状况的影响。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周围耳聋SD患者BAEP的Ⅰ~Ⅱ波的可重复性及分化程度都比较差,而强脉冲光(IPL)往往延迟,病情较重者Ⅰ~Ⅴ波完全消失或延迟;中枢耳聋形成原因包括脑肿瘤、脑梗死和听觉神经肿瘤等,波段的变化情况十分复杂;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周围性S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SD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周围性S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利用BAEP的变化特点,可及时、准确判断SD听觉病灶部位,同时BAEP也对预测和评估SD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感音性耳聋 病灶定位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半球内小占位病灶手术治疗定位方法的比较
7
作者 毕可礼 陈文凯 +1 位作者 崔灵君 王安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00-201,共2页
报告手术切除40例大脑半球内小占位病灶的体会,认为手术的难点是如何准确定位,以最小的创伤摘除病变。并对曾使用过的4种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以CT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切除病灶为最理想方法。
关键词 脑脓肿 诊断 外科手术 病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注射美蓝用于乳腺癌可疑病灶定位50例
8
作者 钱静 邵丽梅 赵月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超声引导下 病灶定位 美蓝染料 注射 高频 早期诊断 病理性质 可疑病例 早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日病灶定位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陈书达 朱君明 +6 位作者 楼林 金晓 张卫华 王天华 徐建林 雷兵 毛宇震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治疗 难治性癫痫 临床应用 病灶定位 抗癫痫药物治疗 癫痫患者 治疗手段 定位技术 癫痫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颅内病灶体表投影定位架的应用
10
作者 虞聪 黄雪芳 +5 位作者 施立红 朱为民 李洪江 谢启宏 丁旭东 俞俊杰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内血肿 移动式颅内病灶体表投影定位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B超图像肝癌病灶自动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良汇 许祥丛 +2 位作者 谭海曙 韩定安 王雪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利用B超影像定位肝癌病灶区域有助于医生观察肿瘤及周围组织的特征变化,对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B超影像具有噪声斑点多、对比度差及病灶边缘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定... 利用B超影像定位肝癌病灶区域有助于医生观察肿瘤及周围组织的特征变化,对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B超影像具有噪声斑点多、对比度差及病灶边缘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定位结果高度依赖于放射科医生经验,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了SSD肝癌病灶定位网络,并引入Yolo V3、Yolo V4、Faster RCNN和CenterNet等4种常见的目标检测网络进行对比实验,利用自主建立的肝癌B超影像数据集训练和评估模型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网络,SSD各方面性能更好,能够自动、快速定位肝癌目标,准确率为94.8%,平均交并比为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肝癌病灶定位 目标检测 SSD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计算机分析的一种新的病灶定位方法
12
作者 谭政 董为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脑电图定位分析方法。该方法从时域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参数模型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脑电图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特征地形图,进而能实现颅脑病灶的定位。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定位直观而准确等...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脑电图定位分析方法。该方法从时域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参数模型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脑电图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特征地形图,进而能实现颅脑病灶的定位。临床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定位直观而准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定位 EEG 地形图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CT、MRI检查用于脑出血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及病灶定位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兆鹏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638-1639,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CT、MRI检查用于脑出血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及病灶定位准确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80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分别进行头颅CT、MRI检查,分析临床检查影像学特征,统计病灶定位准确性。结果:MRI检出脑叶、壳核、丘脑部位出... 目的:分析颅脑CT、MRI检查用于脑出血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及病灶定位准确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80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分别进行头颅CT、MRI检查,分析临床检查影像学特征,统计病灶定位准确性。结果:MRI检出脑叶、壳核、丘脑部位出血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后7 d接受颅脑CT、MRI检查,图像显示病灶范围缩小、周围水肿明显,脑室积血吸收。MRI可区分脑出血的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CT可明确区分脑出血的出血期、血肿吸收期、血肿完全吸收期。结论:颅脑CT、MRI检查对脑出血不同时期均有明显效果,但MRI诊断出血病灶定位准确率高于CT,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脑出血 影像学特点 病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CT体表病灶定位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吴疆 李宏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头部CT 体表病灶定位 OM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容 孙志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2-1308,共7页
目的: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62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治疗前均接受核磁共振(MRI)、^(18)F-FDG P... 目的:观察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62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治疗前均接受核磁共振(MRI)、^(18)F-FDG PET/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案对癫痫阳性检出率、癫痫致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据癫痫患者治疗后疗效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FDG PET/CT检查显示的脑代谢异常差异。结果:^(18)F-FDG PET/CT联合MRI阳性检出率98.39%,较术前^(18)F-FDG PET/CT检查的87.10%、术前MRI检查的72.58%明显高(P<0.05)。^(18)F-FDG PET/CT联合MRI对癫痫病灶类别(单发病灶)诊断的准确率较术前^(18)F-FDG PET/CT检查、术前MRI检查的明显高(χ^(2)=5.899、5.309,P<0.017)。术前^(18)F-FDG PET/CT检查对癫痫病灶定位诊断的符合率较术前MRI检查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17),但较^(18)F-FDG PET/CT联合MRI的明显低(χ^(2)=15.676,P<0.017)。62例癫痫患者预后良好患者37例(37/62),预后不良患者25例(25/62),预后良好组^(18)F-FDG PET/CT联合MRI检查显示的病灶分布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MRI检查可明显提高对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对指导癫痫患者手术选择和评估治疗疗效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病灶定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病灶定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晶 王丽 +2 位作者 高艳薇 史晓霞 孟宪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2期107-108,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感音神经性耳聋(neurosensory deafness)病灶定位的检查结果,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感音... 目的综合分析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感音神经性耳聋(neurosensory deafness)病灶定位的检查结果,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有21例中枢性感音耳聋患者,21例神经性感音耳聋患者),并且选取同期我院健康组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群的BAEP波长光谱、预后状况的相关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其BAEP的I^II波的分化程度以及可重复性比较差,IPL(强脉冲光)延迟;中枢性感音耳聋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0.22%,神经性感音耳聋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21.44%,中枢性感音耳聋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神经性感音耳聋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感音耳聋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神经性感音耳聋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BAEP的变化特点能够及时的判断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病灶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EP 感音神经性耳聋 病灶定位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前内窥镜病灶定位80例分析
17
作者 王海江 马斌林 刘江齐 《新疆医学》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自1988年以来,我科坚持对胃癌病人在术前由术者用胃镜进行病灶定位观察,为彻底切除原发灶,避免切端癌组织残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肿瘤 手术前 内窥镜 病灶定位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惠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6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3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3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性。结果脑血管意外后抑郁(PSD)程度随大脑左半球病灶靠近额极升高,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右半球内病灶CT定位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病程、病变部位、手的运动功能、个性测定、家庭矛盾性、社会支持、性别、家庭亲密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9个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脑血管意外后不同时期在结合CT定位的同时应关注患者个性趋向,及时缓解家庭矛盾,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实施针对性方案可预防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 病灶定位 躯体 心理 社会变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小丹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90例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化护理。比较两组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患者满意水平;穿... 目的探讨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90例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化护理。比较两组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患者满意水平;穿刺的配合度、穿刺所需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抑郁心理程度、焦虑心理程度、心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刺的配合度、穿刺所需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心理程度、焦虑心理程度、心率相似;护理后实验组抑郁心理程度、焦虑心理程度、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在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穿刺的配合度,从而缩短穿刺的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内微小病灶钼靶下定位穿刺 临床护理干预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照肝内脉管结构CT导引下肝内等密度病灶定位微波消融应用
20
作者 叶伟 贾振宇 +3 位作者 陈奇峰 杨正强 刘圣 施海彬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第6期493-494,共2页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是肝脏恶性肿瘤局部消融治疗一种最常用的手段,CT、超声(US)及MR是常用的导引设备[1,2]。有一小部分病灶在增强CT或增强MR图像上能够明确显示,但是病灶与正常肝脏实质的密度近似,所以平扫CT并不能...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是肝脏恶性肿瘤局部消融治疗一种最常用的手段,CT、超声(US)及MR是常用的导引设备[1,2]。有一小部分病灶在增强CT或增强MR图像上能够明确显示,但是病灶与正常肝脏实质的密度近似,所以平扫CT并不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及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以平扫CT图像显示的肝内脉管结构作为标记点,间接定位肝内病灶位置并导引穿刺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CT导引 内脉 管结构 病灶定位 肝脏恶性肿瘤 局部消融治疗 肝内病灶 图像显示 标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