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狄秀玲 李少睿 +3 位作者 古云鹤 王平 关昕 师亚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8-384,共7页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是中国地震局5大区域速报系统之一。分析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该系统产出的149个天然地震与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定位结果的匹配情况:97.3%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6%的地震震中偏差分布在5~30km...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是中国地震局5大区域速报系统之一。分析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该系统产出的149个天然地震与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定位结果的匹配情况:97.3%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6%的地震震中偏差分布在5~30km之间;94%的地震深度偏差不超过5km;68.5%的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分析了7个非天然地震的匹配情况。并对未匹配地震及偏差较大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区域 自动地震速报系统 定位结果评估 匹配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沈玉松 康英 +1 位作者 黄文辉 刘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70...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 地震自动速报系统 定位结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会苑 杨晶琼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对比分析2009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西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产出的1467个地震定位结果与全国统一编目目录,结果显示:①自动速报的平均用时为70s;96.37%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1.64%的地震震中定位误差小于20km;99.52%的地震深... 对比分析2009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西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产出的1467个地震定位结果与全国统一编目目录,结果显示:①自动速报的平均用时为70s;96.37%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1.64%的地震震中定位误差小于20km;99.52%的地震深度偏差小于20km;②当3.0≤M<4.0时,震级匹配最好;当M<3.0及4.0≤M<4.5时,震级偏差小于0.3;当M≥4.5时,自动速报震级小于统一编目震级,且震级越大,偏差越大;当M≥6.0时,震级偏差明显增大,自动速报震级不具可靠性;③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深度等偏差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台站分布不合理且没有近台、大震尾波的干扰、同一地区短时间震群事件中的余震较多等因素造成的。此外,对系统的漏报、误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完善与整合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地震速报系统 定位结果评估 西南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台网自动地震定位系统结果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郁建芳 袁勇 +1 位作者 夏仕安 韩成成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目前,安徽台网正在运行的自动地震定位系统包括中国地震局自动地震速报系统(AU)、江苏省地震局自动定位系统、福建省地震局自动定位系统和安徽区域地震预警系统。以2015—2019年安徽及周边省份发生的地震实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4套系统... 目前,安徽台网正在运行的自动地震定位系统包括中国地震局自动地震速报系统(AU)、江苏省地震局自动定位系统、福建省地震局自动定位系统和安徽区域地震预警系统。以2015—2019年安徽及周边省份发生的地震实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4套系统产出的结果分别与中国地震局统一正式目录对比,结果表明这4套系统产出的结果均在地震速报要求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在安徽区域具备适用性和实用性,但在识别双震等方面存在缺陷。同时,这几套系统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安徽区域预警系统产出结果参数的平均发震时刻差、平均震中位置差和平均震级差都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地震速报 实时地震定位 地震参数 定位结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超快速报系统试运行结果评估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文辉 沈玉松 +1 位作者 吕作勇 康英 《华南地震》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在地震自动处理系统(JOPENS)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地震预警定位算法和震级快速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地震超快速报系统。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自动确定地震的三要素。系统从2013年3月部署在广东省地震速报备份中心进行试运行... 在地震自动处理系统(JOPENS)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地震预警定位算法和震级快速计算方法,开发了一套地震超快速报系统。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秒至几十秒内自动确定地震的三要素。系统从2013年3月部署在广东省地震速报备份中心进行试运行。通过分析系统试运行至2014年7月间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超快速报系统把地震自动速报的用时从分钟级提高到了秒级,且定位精度并未降低。另对系统的漏报和误报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超快速报 自动速报 定位结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