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1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始建于1985年,1992年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国家林草局CFERN),2005年纳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科技部CNERN),依托单位为西藏农牧学院。林芝站所在藏东南山地植被垂直带完整,是青藏高原森林的典型代表区域,具有全球唯一性。自建站以来,林芝站致力于高原森林生态科学前沿研究,重点关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高寒植物多样性、森林退化与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与安全等领域。按照国家观测研究的规范标准,开展了野外科学试验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定位观测获取科学数据,并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西藏林芝 定位观测 科学前沿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开放共享 藏东南 野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2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站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3
《竹子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兴基地内,三个辅助观测点分别为桐乡观测点、莫干山观测点、安吉观测点。杭嘉湖定位站拥有各类用房建筑面积2000m2,建有观测铁塔1座、气象观测场1个、森林保健环境监测试验场1个、测流堰1座、地表径流场6个、坡面水量平衡场1个、固定样地20块。配备有气象观测设备、森林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土壤观测设备、水文观测设备、生物观测设备等仪器40余台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设备 气象观测 杭嘉湖 定位观测 国家林业局 研究开发中心 水文观测 监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4
《竹子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 浙江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兴基地内,三个辅助观测点分别为桐乡观测点、莫干山观测点、安吉观测点。杭嘉湖定位站拥有各类用房建筑面积2000m^(2),建有观测铁塔1座、气象观测场1个、森林保健环境监测试验场1个、测流堰1座、地表径流场6个、坡面水量平衡场1个、固定样地20块。配备有气象观测设备、森林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土壤观测设备、水文观测设备、生物观测设备等仪器40余台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设备 气象观测 杭嘉湖 定位观测 国家林业局 研究开发中心 莫干山 水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介
5
《竹子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 浙江杭嘉湖平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杭嘉湖定位站”)是2017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林规字[2017]210号)国家级监测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杭嘉湖定位站主站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竹子中心长兴基地内,三个辅助观测点分别为桐乡观测点、莫干山观测点、安吉观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国家林业局 定位观测 杭嘉湖 研究开发中心 生态系统 监测平台 浙江省长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生态数据 紧握科研命脉——记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6
作者 潘祎(文/图) 曾程(文/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12期38-40,共3页
近5年来,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下文简称“生态站”)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8项,主要开展模拟增温和干旱对人工林林木生长及土壤碳氮转化影响、松杉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多功能的影响、南亚热带人工林生态水文过... 近5年来,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下文简称“生态站”)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28项,主要开展模拟增温和干旱对人工林林木生长及土壤碳氮转化影响、松杉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多功能的影响、南亚热带人工林生态水文过程及机制、退化森林改造与可持续经营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著作权 森林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 科研项目 友谊关 可持续经营 高水平论文 生态水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伟成 盛海燕 钟哲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101,共7页
现有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报道多倾向于竹类的正向效应,但此类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维持的时间不长,研究的延续性不够,对于系统发育而言尚处于最原始阶段,对竹林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是否为短期效应缺少长期的定位观察和系统研究。大量... 现有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报道多倾向于竹类的正向效应,但此类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维持的时间不长,研究的延续性不够,对于系统发育而言尚处于最原始阶段,对竹林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是否为短期效应缺少长期的定位观察和系统研究。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如果不完善、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基础研究,竹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过程上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成为区域性入侵种,从而影响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健康,或因单优种群一次性开花而造成系统崩溃。本文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由寡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并结合目前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对竹林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经营 竹林 干扰 入侵 定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曹燕丽 崔向慧 +3 位作者 卢琦 李新荣 肖洪浪 王学全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9-624,共6页
对许多涉及生态过程重大科学问题的认知,使长期生态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长期定位观测也是系统地了解荒漠生态系统过程,获取基础数据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国内已有的定位观测站点的观测指标各成体系,不利于数据比... 对许多涉及生态过程重大科学问题的认知,使长期生态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长期定位观测也是系统地了解荒漠生态系统过程,获取基础数据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国内已有的定位观测站点的观测指标各成体系,不利于数据比较和信息共享。本文按照继承性、系统性、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制定了比较完整可行的适合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包括水、土、气、生的综合指标体系,以期为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工作的规范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砂性海涂土壤盐分运动定位观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建红 丁能飞 +1 位作者 傅庆林 董炳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98-301,共4页
在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示范园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 6个点 ,用一周年时间 ,定位观测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一年中有三个时期海涂土壤 1m土体的含盐量较高 ;表层土壤盐分的波动较大 ,且这种波动与该地区一年中的降雨量和... 在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示范园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 6个点 ,用一周年时间 ,定位观测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一年中有三个时期海涂土壤 1m土体的含盐量较高 ;表层土壤盐分的波动较大 ,且这种波动与该地区一年中的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波动有关 ;海涂地的微地形对土壤 1m土体含盐量有明显影响 ,几厘米的高差就可导致土壤含盐量的明显差异 ,这说明土地平整是海涂土壤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土壤 盐分运动 定位观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红壤丘陵区稻田养分变化定位观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志 李家永 +2 位作者 陈永瑞 蔡玉林 邹敬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4-466,共3页
以千烟洲生态站试区稻田为监测对象 ,研究红壤中 pH、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的变化规律 ,为农田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与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方法 。
关键词 江西 红壤 丘陵区 稻田 养分变化 定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兵 丁访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和总体设计。提出了从森林生态站建站、运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观测...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和总体设计。提出了从森林生态站建站、运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的总体方案,对于指导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进程,促进森林生态站及其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网络化研究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 标准体系 森林生态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树种新造丰产林地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兰再平 苏显峰 吴金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14,共11页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2个项目省(区)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丰产林地上的18个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全部18个观测...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2个项目省(区)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丰产林地上的18个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全部18个观测点中,在发生水土流失相对最严重的造林后当年或次年,84%的点只发生了微度或轻度土壤侵蚀,11%的点发生了中重度土壤侵蚀,只有1个点发生了重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地表径流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后历年随降雨量波动,而土壤流失量则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全垦整地与穴垦整地相比可使土壤流失量增加100%。造林地土壤养分流失量年变化与水土流失年变化同步,在流失的养分总量中,土体有机质>土体全N、P、K>水体N、P、K>土体速效N、P、K。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丰产林 水土流失定位观测 地表径流量 土壤流失量 土壤养分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样地的土壤性状空间变异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芳 苏永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8,118,共5页
用经典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临泽站新设置的农田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pH外,土壤有机碳、全N、速效养分和电导率的变异性均超过20%,有机碳和全N的空间相关... 用经典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临泽站新设置的农田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pH外,土壤有机碳、全N、速效养分和电导率的变异性均超过20%,有机碳和全N的空间相关距离为13.8 m和12.6 m,表现出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克里格插值结果同样显示土壤各性状在研究的尺度上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格局。相对误差为10%时采集124个土样才可达到95%的置信水平。作为生态网络长期监测样地,必须按空间异质性对观测场地进行采样分区、匀地过渡,结合克里格插值得出的土壤性状空间分布图,确定更为理想的取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空间变异 长期定位观测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用材树种新造丰产林地病虫害定位观测结果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再平 吴金坤 +1 位作者 苏显峰 程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0-,132+134+136+138+,共15页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及白榆、刺槐和加勒比松没有发生病害外,其余树种造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危害。相比之下,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杨造林地发生虫害种类较多;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扬、刚果12桉和蓝桉造林地发生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病虫害在同一树种所有观测点上的样点发生频率和观测发生频率,作者提出了各树种造林地的最常发生虫害和病害种类。在所有病虫害观测点进行的全部观测中,虫害观测占777%,病害观测占271%。在全部有虫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25%,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也较少,占88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同样,在全部有病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608%,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为少数,占11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所以,总体来讲,病虫害给主要用材林树种幼林造成的危害较轻。建议根据本文提出的各树种常发性和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有重点地制定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林树种 速生丰产林 病虫害定位观测 最常发生病虫害 危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星卫星CCD定位观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荣川 沈凯先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发表了1994年8月土星主要卫星CCD观测的相对位置资料及其与理论值的比较分析。观测使用了开放实验室分山基地的156cm天体测量望远镜上的CCD探测器.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Rhea和Dione相对于Titan的位置... 发表了1994年8月土星主要卫星CCD观测的相对位置资料及其与理论值的比较分析。观测使用了开放实验室分山基地的156cm天体测量望远镜上的CCD探测器.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Rhea和Dione相对于Titan的位置精度为0.12”。这相当于距离土星700km.土星卫星CCD观测与最佳的照相观测比较,其位置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星 卫星 天体测量 CCD 定位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T的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帮乾 谢贵水 吴志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577-584,共8页
以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为平台,为对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进行管理,开发基于QT的数据库系统软件。论文详细分析了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内容和系统的特殊功能需求,并对数据库系统设计... 以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为平台,为对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进行管理,开发基于QT的数据库系统软件。论文详细分析了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内容和系统的特殊功能需求,并对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前台应用程序开发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集成QT的VC(Visual C++)2005可视化编程环境中,以SQL 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模式进行开发,建立了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库系统,并展示了系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观测 橡胶林 数据库系统 Q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定位观测与森林火险预警建设——大兴安岭国家森林生态观测站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森林定位观测研究不仅是森林生态基础数据获得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依托其实验地和数据库进行森林火险的预测预报。利用逻辑斯蒂克二项分布模型,建立森林火险预警模型,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支撑平台,建立火险因子数据库,并利用... 森林定位观测研究不仅是森林生态基础数据获得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依托其实验地和数据库进行森林火险的预测预报。利用逻辑斯蒂克二项分布模型,建立森林火险预警模型,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支撑平台,建立火险因子数据库,并利用JSP技术通过该模型与SQL数据库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互访,实现数据库实测数据与火险预警的模拟转化,并在局域网上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向林业主管部门发出。由于森林火险预警是建立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对森林火险预警具有区域代表性、数据的共享性、监测技术的自动性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可视性,从而可弥补森林气象火险预警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观测 森林火险 预警 逻辑斯蒂克模型 SQL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要加强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共1页
加强林业建设,首要问题是加强对林业的科技支撑。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 加强林业建设,首要问题是加强对林业的科技支撑。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机制。它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与平台。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可以解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学问题,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建设 定位观测 自然状态 生物生产力 林业建设 科技支撑 观测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研究的回顾与建议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瑞瑜 王小平 +1 位作者 穆天亮 宋文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5-27,共3页
水土流失定位观测是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山西省近50年来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进一步说明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定位观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武彗星精密定位观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光节 季凯帆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7年第1期29-34,共6页
1996年3月中旬,我们在观测海尔-波普彗星的同时,使用了云南天文台1m镜加新研制的1024×1024CCD照像机,对百武彗星也进行了照像观测。精密定位表明与最新的预报值仍有较大偏离。此时彗发已相当大,基本上轴对... 1996年3月中旬,我们在观测海尔-波普彗星的同时,使用了云南天文台1m镜加新研制的1024×1024CCD照像机,对百武彗星也进行了照像观测。精密定位表明与最新的预报值仍有较大偏离。此时彗发已相当大,基本上轴对称。明显可见在对准太阳的相反方向有尾流物质喷出。但是我们发现,在短时间内,近核部分的尾向角就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 星历表 定位观测 百武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