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肌张力障碍姿势对颞叶内侧癫痫致痫区的定侧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丽日
吴立文
+5 位作者
崔丽英
卢强
黄颜
高晶
窦万臣
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5期3545-3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CPS)中上肢肌张力障碍姿势(DP)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2011年间89例MTLE并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2年)的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的分...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CPS)中上肢肌张力障碍姿势(DP)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2011年间89例MTLE并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2年)的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重点关注DP出现时间及其与致痫区的侧别关系。结果在89例MTLE患者共424次CPS中,有37例(41.6%)患者的共92次CPS中出现了DP。绝大多数(92%)DP出现在发作中期,而不是发作的首发表现。DP出现的对侧多提示为致痫区侧,其定侧致痫区的阳性预测值(PPV)为93.9%。结论在MTLE中,DP是一种可靠的定位体征,具有较高定侧致痫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性姿势
定侧价值
致痫区
颞叶内
侧
癫痫
原文传递
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
2
作者
黎思娴
王圆庆
+3 位作者
姚晨
张敏华
张蔓
蔡晓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0-585,共6页
目的研究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进行癫痫术前评估证实起源于单侧颞叶结构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
目的研究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进行癫痫术前评估证实起源于单侧颞叶结构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1年且无发作,分析每例患者发作期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发作期有面部肌张力障碍成分的患者并总结该症状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结果47例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中有19例在发作期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其中11例脑电图为右侧起始,8例为左侧起始;15例在发作期前1/3时段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15例为双侧面部肌肉对称性收缩;13例伴随负性表情,5例为中性表情,1例在不同次发作中可表现为负性或正性表情;19例患者均无口角下拉成分。19例患者中5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其中3例为双侧植入,2例为单侧植入,监测结果显示颞叶内侧结构、岛叶及眶部均参与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结论颞叶内侧型癫痫多在发作期前1/3时段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多表现为双侧面部肌肉对称性收缩,定侧价值有限,多伴随负性表情,无口角下拉成分,该症状涉及较广泛的脑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
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
定侧价值
面部表情
立体
定
向脑电图
颞叶内
侧
型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作期碰触面部动作在颞叶癫痫致痫区定侧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丽日
卢强
+5 位作者
黄颜
高晶
崔丽英
窦万臣
王任直
吴立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 CPS)发作期上肢碰触面部动作( FW)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 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12年间96例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3年)的MTLE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 CPS)发作期上肢碰触面部动作( FW)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 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12年间96例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3年)的MTLE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关注发作期FW的发生率、出现时段及其与致痫区的侧别关系。结果在96例MTLE患者共523次CPS中,有21例(21.9%)患者的共44次(8.4%) CPS中出现了60次FW。绝大多数(55/60,91%)发作期FW部位限于口鼻区。多数FW(51/60,85%)出现在发作期中后时段。 FW出现侧多为致痫区侧,其定侧致痫区的阳性预测值为16/18。结论上肢FW在MTLE CPS中发生率较低且多出现在发作期后半段。与发作后FW类似,发作期FW完成侧多提示为致痫区侧,可作为定侧致痫区的可靠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面部
定侧价值
致痫区
原文传递
题名
肌张力障碍姿势对颞叶内侧癫痫致痫区的定侧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丽日
吴立文
崔丽英
卢强
黄颜
高晶
窦万臣
王任直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5期3545-354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CPS)中上肢肌张力障碍姿势(DP)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2011年间89例MTLE并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2年)的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重点关注DP出现时间及其与致痫区的侧别关系。结果在89例MTLE患者共424次CPS中,有37例(41.6%)患者的共92次CPS中出现了DP。绝大多数(92%)DP出现在发作中期,而不是发作的首发表现。DP出现的对侧多提示为致痫区侧,其定侧致痫区的阳性预测值(PPV)为93.9%。结论在MTLE中,DP是一种可靠的定位体征,具有较高定侧致痫区价值。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性姿势
定侧价值
致痫区
颞叶内
侧
癫痫
Keywords
Dystonic posturing
Lateralizing value
Epileptogenic zone
Mesial temporal lobeepilepsy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
2
作者
黎思娴
王圆庆
姚晨
张敏华
张蔓
蔡晓东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0-585,共6页
基金
CAAE癫痫科研基金-UCB基金(编号:CU-2024-007)。
文摘
目的研究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进行癫痫术前评估证实起源于单侧颞叶结构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1年且无发作,分析每例患者发作期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发作期有面部肌张力障碍成分的患者并总结该症状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结果47例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中有19例在发作期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其中11例脑电图为右侧起始,8例为左侧起始;15例在发作期前1/3时段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15例为双侧面部肌肉对称性收缩;13例伴随负性表情,5例为中性表情,1例在不同次发作中可表现为负性或正性表情;19例患者均无口角下拉成分。19例患者中5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其中3例为双侧植入,2例为单侧植入,监测结果显示颞叶内侧结构、岛叶及眶部均参与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结论颞叶内侧型癫痫多在发作期前1/3时段出现面部肌张力障碍,多表现为双侧面部肌肉对称性收缩,定侧价值有限,多伴随负性表情,无口角下拉成分,该症状涉及较广泛的脑网络结构。
关键词
癫痫发作
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
定侧价值
面部表情
立体
定
向脑电图
颞叶内
侧
型癫痫
Keywords
Seizure
Ictal facial dystonia
Lateralizing value
Facial emotional expression
Stereotactic electroencephalogram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作期碰触面部动作在颞叶癫痫致痫区定侧中的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丽日
卢强
黄颜
高晶
崔丽英
窦万臣
王任直
吴立文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2-95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发作( CPS)发作期上肢碰触面部动作( FW)在药物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 MTLE)致痫区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12年间96例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长期随诊(≥3年)的MTLE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关注发作期FW的发生率、出现时段及其与致痫区的侧别关系。结果在96例MTLE患者共523次CPS中,有21例(21.9%)患者的共44次(8.4%) CPS中出现了60次FW。绝大多数(55/60,91%)发作期FW部位限于口鼻区。多数FW(51/60,85%)出现在发作期中后时段。 FW出现侧多为致痫区侧,其定侧致痫区的阳性预测值为16/18。结论上肢FW在MTLE CPS中发生率较低且多出现在发作期后半段。与发作后FW类似,发作期FW完成侧多提示为致痫区侧,可作为定侧致痫区的可靠体征。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面部
定侧价值
致痫区
Keywords
Epilepsy,temporal lobe
Face
Lateralizing value
Epileptogenic zone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肌张力障碍姿势对颞叶内侧癫痫致痫区的定侧价值
金丽日
吴立文
崔丽英
卢强
黄颜
高晶
窦万臣
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2
颞叶内侧型癫痫发作期面部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
黎思娴
王圆庆
姚晨
张敏华
张蔓
蔡晓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作期碰触面部动作在颞叶癫痫致痫区定侧中的意义
金丽日
卢强
黄颜
高晶
崔丽英
窦万臣
王任直
吴立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