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性的研究
1
作者 张瑞涛 田振宇 +3 位作者 何立芸 米琳 郭丽君 徐昕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 目的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接受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143例患者(143支病变),收集患者的临床和CAG病变解剖学资料以及靶血管c FFR、RFR、QFR和FFR检测值。分析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相关性和诊断一致性。结果入选的143例患者平均年龄66(58,71)岁,90例(62.9%)为男性,60例(42.0%)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115处(80.4%)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相关性分析显示,c FFR、RFR、QFR均与FFR显著相关(r=0.956;r=0.861;r=0.751,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表明RFR、QFR、c FFR均与FFR具有较高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FFR对应FFR≤0.80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5%CI 0.94~0.99);RFR对应FFR≤0.80的AUC为0.92(95%CI 0.87~0.96);QFR对应FFR≤0.80的AUC为0.89(95%CI 0.83~0.95),三类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 FFR、RFR、QFR与FFR有较高的一致性,三者与FFR诊断一致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 静息全周期比值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功能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前降支心肌桥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
2
作者 张亮 翟馨蓉 +4 位作者 曲新凯 关韶峰 陈阳 李天奇 干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观察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解剖学特征与其生理学效应的内在关联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心肌桥但无>50%固定狭窄的前降支...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观察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解剖学特征与其生理学效应的内在关联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心肌桥但无>50%固定狭窄的前降支病变。使用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分别测量心肌桥舒张期及收缩期的QFR值,并获得心肌桥解剖学参数。结果 心肌桥收缩期面积狭窄率(M-S),长度(L),近段参考管腔直径(DP)是影响QFR的独立相关因素(R~2=0.63±0.09)。心脏收缩期、跨越心肌桥前后QFR值变化与M-S%、L、远段参考管腔直径(DR)相关(R~2=0.85±0.04)。心脏舒张期、跨越心肌桥前后QFR值变化与舒张期直径狭窄率(D-D)、L、DP相关(R~2=0.54±0.03)。结论 心肌桥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管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和心肌桥长度均与心肌桥QFR变化差值相关,提示QFR可反映心肌桥血流功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血流分数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药物球囊治疗决策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祥贺 曹雪滨 +4 位作者 罗军 张婷 刘虹宏 崔玉娟 刘兆川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分析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冠状动脉病变药物球囊治疗的指导作用,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心肾内科心脏病区冠心病择期手术的96例患者,对冠状动脉造... 目的:分析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冠状动脉病变药物球囊治疗的指导作用,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心肾内科心脏病区冠心病择期手术的96例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管腔狭窄≥50%的病变血管进行QFR分析,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治疗后再次进行QFR分析,评价QFR值改善以及术后6个月临床结局。结果:96例患者125支冠状动脉血管进行QFR分析,66例患者的90支血管QFR阳性。其中82支成功使用药物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病变但未置入支架,包括:支架内再狭窄21支(25.6%)、主支/较大边支44支(53.7%),主支置入支架后边支血管17支(20.7%)。药物球囊治疗后心肌缺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QFR值由治疗前的0.66增加到治疗后的0.94(P<0.001)。药物球囊治疗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5%(3/66),均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靶血管再狭窄率为3.7%(3/82)。结论:QFR技术可指导冠状动脉病变治疗决策的选择,基于QFR技术的药物球囊应用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状况,术后6个月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3.7%,研究结果尚待前瞻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球囊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病变对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定量血流分数诊断准确度的影响
4
作者 刘晓雪 于鑫鑫 +5 位作者 康冰 高琳 马文珊 张帅 纪淙山 王锡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CT-QFR在复杂病变中识别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连续招募了接受CCTA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病变(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和串联病变)进行了分... 目的探讨CT-QFR在复杂病变中识别特异性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连续招募了接受CCTA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病变(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和串联病变)进行了分析。以基于ICA的QFR作为参考标准评估CT-QFR在缺血性病变的诊断性能。结果共纳入171名患者420支血管。179(42.62%)支血管的QFR≤0.80。在血管水平上分析,CT-QFR与QFR之间诊断效能具有强相关性和良好一致性(r=0.868,P<0.001,mean difference±SD:0.01±0.09),总体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5%CI,90.7–95.5]、88.88%[95%CI,83.3–93.0]和96.27%[95%CI,93.0-98.3]。在串联和非串联病变的血管之间(AUC=0.960 VS.0.961,P=0.964)以及弥漫性和局部病变之间(AUC=0.956 VS.0.943,P=0.655)发现了类似的诊断性能。结论在患者和血管水平分析中,CT-QFR在检测冠脉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显示出良好诊断性能,其诊断准确性未受串联或弥漫性病变斑块复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造影斑块人工智能定量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庆东 张呈兵 +3 位作者 付军 王鹏 龙斌 刘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89-2494,共6页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27~81岁,平均(58.1±11.9)岁,均行CCTA检查。将图像传输至数坤软件并对冠脉血管标记、斑块分析、计算相应FFR-CT值。斑块AI参数包括长度、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最狭窄程度(MLD)、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脂类体积及占比、纤维体积及占比、钙化体积及占比。FFR-CT≤0.8定义为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心肌缺血。评估斑块参数与FFR-CT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冠脉血流储备异常(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模型预测准确率。结果 8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39例,占46.4%)与胸闷(27例,占32.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R-CT与MLA呈正相关(r=0.49,P <0.000 1),与长度、体积、脂类体积、纤维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呈负相关(r=-0.44、-0.56、-0.40、-0.36、-0.42、-0.40,P <0.05),其中与MLD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0,P <0.000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体积、MLA、MLD、脂类体积、纤维脂肪体积、纤维体积、钙化体积等参数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经调整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D是FFR≤0.8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95%CI:1.034~1.133,P=0.001),预测模型为logit(P)=0.079X1-4.052,X1为MLD值,预测准确率为85.2%。斑块长度、MLD、脂类体积、纤维体积及钙化体积诊断冠脉血流动力学异常(FFR-CT≤0.8)的AUC分别为0.796、0.886、0.711、0.754、0.69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47.83%、73.91%、73.90%、52.17%、60.87%与92.11%、73.68%、60.53%、84.21%、89.47%,5种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6,灵敏度与特异度为73.91%、71.05%。结论 冠脉斑块AI参数与FFR-CT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MLD是FFR-CT≤0.8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血管造影 斑块定量分析 血流储备分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和血流储备分数的诊断一致性和影响因素
7
作者 张瑞涛 谢鹏昕 +5 位作者 田振宇 米琳 周继升 吴本真 何立芸 郭丽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481-488,共8页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定量血流分数(QFR)诊断一致性以及影响二者诊断一致性病变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狭窄30%~70%并接受FFR检测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FFR或QFR...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定量血流分数(QFR)诊断一致性以及影响二者诊断一致性病变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狭窄30%~70%并接受FFR检测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FFR或QFR≤0.80为阳性(+),>0.80为阴性(–),将患者分为:诊断一致组(FFR+/QFR+和FFR–/QFR–)、诊断不一致组(FFR+/QFR–和FFR–/QFR+),以FFR为金标准,分析QFR的诊断价值,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及病变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36例患者,平均年龄(64.48±9.63)岁,男67.8%。QFR和FFR诊断一致性为184例(78.0%),Person相关系数为0.557(P<0.001)。在FFR+患者中,诊断不一致组中最小管腔直径更大[(1.56±0.34)mm比(1.39±0.31)mm,P=0.019]、病变长度更短[(21.37±11.73)mm比(36.86±18.09)mm,P<0.001]、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更高[(277.50±28.87)mmHg·s/m比(178.02±49.13)mmHg·s/m,P<0.001]。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MR[OR0.93,95%CI0.88~0.99,P=0.030]和病变长度[OR 1.27,95%CI 1.01~1.60,P=0.045]是诊断不一致独立预测因子。在FFR–组中,诊断不一致组的病变长度更长[(33.08±16.05)mm比(21.40±13.36)mm,P=0.020],AMR[(169.66±24.01)mmHg·s/m比(265.95±44.78)mmHg·s/m,P<0.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7(1.10,1.97)mmol/L比2.15(1.79,2.74)mmol/L,P=0.031]更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结论QFR和FFR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在FFR+患者中,AMR和病变长度可能影响QFR和FFR的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功能学 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测定定量血流分数对临界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
8
作者 李军 马晓海 邱威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8-281,286,共5页
目的结合血管内超声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在评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介入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靶血管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患... 目的结合血管内超声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在评估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介入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靶血管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的患者110例,基于IVUS结果定量测定靶血管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等参数。利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数据,对接受治疗的靶病变血管计算定量血流分数(QFR)。以IVUS结果为依据,评价QFR对血管病变程度的诊断及对行介入手术策略的价值。结果筛选临界病变并行IVUS检查110例,其中IVUS图像伪影严重13例,血管严重迂曲18例,造影显示全程病变或图像质量不佳24例,最终共计入组患者55例、靶血管55支。以IVUS管腔面积≤3 mm^(2)或IVUS管腔面积≤4 mm^(2)并且IVUS斑块负荷≥70%,作为血管显著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QFR值为0.75±0.12,MLA为(3.32±0.74)mm^(2),PB为(70±9)%。QFR值≤0.800时与IVUS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缺血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56,P<0.01,95%CI 0.452~0.860)。QFR的敏感度为0.853,特异度为0.810,阳性预测值为87.9%,阴性预测值为77.3%;MLA和QFR值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r=0.566,P<0.01)。PB和QFR值之间存在轻度负相关关系(r=-0.371,P<0.01)。结论QFR对冠脉临界病变狭窄治疗决策的指导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的定量血流分数变化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朱虹岷 朱群星 +3 位作者 赵晨 蔡新勇 洪浪 胡雅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目的 探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的改变情况及其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 目的 探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的改变情况及其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单支CTO患者,于CTO开通前后分别对闭塞血管的供血血管行QFR测量,根据QFR变化情况分为QFR提高组18例和QFR不变组12例,比较两组的造影特征、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等各项指标。结果 QFR提高组的供血血管的QFR较手术前平均提高0.06±0.01。QFR提高组逆向侧枝Rentrop分级明显优于QFR不变组,且术后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比例明显低于QFR不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病变开通后,其供血血管QFR是否会升高取决于供血血管对闭塞血管的侧枝循环状态。供血血管QFR的提高与住院期间较少的心绞痛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林飞宁 林超 +2 位作者 黄丽华 李翠云 熊尚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估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PCI的STEMI且符合线下检测QFR标准的患者226例,根据... 目的评估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PCI的STEMI且符合线下检测QFR标准的患者226例,根据罪犯病变PCI术后QFR值分为QFR≥0.90组和QFR<0.90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通过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术后QFR对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QFR<0.90组住院期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高于QFR≥0.90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QFR是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95%CI:1.30~6.47;P=0.032),其预测住院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65~0.898)。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QFR较低的患者住院预后更差;术后QFR可有效预测STEMI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心肌桥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雷警输 王立娜 李胜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分析症状性心肌桥(SMB)患者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QFR)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探讨QFR在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肌灌注缺血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因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目的分析症状性心肌桥(SMB)患者冠状动脉定量血流分数(QFR)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探讨QFR在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肌灌注缺血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因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前降支(LAD)SMB共203例(男性97例,女性106例),应用QFR分析软件对肌桥直径压缩狭窄程度进行定量测量后按Noble分级,分为Noble 1级组(126例)、Noble 2级组(25例)、Noble 3级组(52例);应用三维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肌桥段收缩期(SG-QFR)、舒张期(DG-QFR)肌桥段区域心肌供血灌注情况,住院期间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Noble 1、2及3级3组一般临床特征上仅在肌桥伴有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DG-QFR分别为0.94±0.06、0.90±0.08、0.79±0.10(P=0.023);SG-QFR分别为0.89±0.08、0.76±0.09、0.71±0.07(P=0.045);核素负荷试验灌注缺损分别为18%、2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负荷心肌核素灌注缺损与DG-QFR、SG-QFR相关性分析显示r分别为-0.55,-0.54(P<0.01)呈负相关。结论受到肌桥对心脏收缩和舒张活动的动态影响,D-QFR更能反映冠状动脉心肌桥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但仅提示和心肌灌注显像阳性间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SYNTAX-Ⅱ评分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鸣 干倩 +11 位作者 翟馨蓉 张舒怡 徐逸婷 关韶峰 陈阳 容耀聪 张亮 李天奇 常锡峰 翁婷雯 曲新凯 韩文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74-780,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重建的老年患者(≥75岁),共120例。基于冠脉造影及临床因素进行SYNTAX-Ⅱ评分(SSⅡ),同时对于QFR<0.80病变进行校正指导后的SYNTAX-Ⅱ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定义为2年随访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分析QFR-SSⅡ不同危险分层分组的MACE发生率及其对于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通过ROC曲线分析,可采用≤28,>28且<38,≥38为危险分层标准。QFR-SSⅡ校正后,危险分层低危组比例由SSⅡ分层的28.33%上升至32.50%,中危组由55.83%降低至54.17%,高危组由15.84%降低至13.33%。QFR-SSⅡ标准下高危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QFR-SSⅡ(HR[95%CI]:1.066[1.019~1.115],P=0.006)及SSⅡ(HR[95%CI]:1.071[1.023~1.122],P=0.003)均对主要终点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无论SSⅡ或QFR-SSⅡ对多支病变患者预后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QFR-SSⅡ通过优化生理学标准校正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治疗预后更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 SYNTAXⅡ评分 多支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龙宇博 周婷 +6 位作者 潘宏伟 李媛媛 王长录 张宇 胡湖 胡遵 荣晶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拟利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分析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无肉眼可见分支血流减慢而分支出现血流灌注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左... 目的:拟利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分析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无肉眼可见分支血流减慢而分支出现血流灌注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左主干冠状动脉真性分叉冠心病患者211例,分叉病变共计234支。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征数据、分支保护方式、术后分支TIMI血流等资料,并对术后分支血管进行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测定。PCI术后μQFR<0.8认为分支有灌注障碍,分为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n=51,53支分支病变),另μQFR≥0.8的患者为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n=160,181支分支病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多种临床及解剖学因素对PCI术后分支灌注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PCI术后分支血流分级均为TIMI3级,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53支(22.6%)血管术后分支μQFR为0.70±0.10,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为0.93±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后分支灌注正常组比较,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组分支病变长度、分支参考直径、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升高,主支与分支直径比、术前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术前主支μQF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r=-0.490,P<0.001)、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r=-0.788,P<0.001)、术前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r=-0.280,P<0.001)、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r=-0.469,P<0.001)、分支病变长度(r=-0.157,P=0.016)与术后分支μQFR呈显著负相关,分支参考直径(r=0.173,P=0.008)、主支分支直径比(r=0.194,P=0.003)、术后分支开口直径(r=0.328,P<0.001)与术后分支μQFR呈正相关,与临床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有4个因素是术后分支灌注受损的危险因素: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OR=1.228,95%CI:1.144~1.318,P<0.001),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OR=1.110,95%CI:1.055~1.168,P<0.001),术后主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OR=1.115,95%CI:1.042~1.192,P=0.001),分支病变长度(OR=1.121,95%CI:1.021~1.231,P=0016)。结论:PCI术后分支血流达到TIMI 3级的患者中仍有部分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PCI术后应积极行功能学评估。术后分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术后分支开口直径狭窄率、术后主支最狭窄管腔直径狭窄率、分支病变长度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术后分支灌注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定量血流分数 分支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血流分数评估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
14
作者 崔启 张传奇 +7 位作者 袁晓鹏 王潇 吕纳强 李爽 郭鹏召 张静 高传玉 党爱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基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探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以及导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 目的:基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探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以及导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临界病变,并至少于11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219例患者,行离线QFR分析。根据随访时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LDL-C达标组(LDL-C<1.8 mmol/L,148例患者191支血管)与LDL-C不达标组(LDL-C≥1.8 mmol/L,71例患者98支血管),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QFR和解剖相关指标如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等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QFR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LDL-C达标组患者的血管QFR值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未达标组患者QFR值较基线下降(P<0.05)。LDL-C达标组患者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和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更低,最小管腔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28 kg/m2、随访时LDL-C≥1.8 mmol/L、既往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是导致血管Q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DL-C达标组较LDL-C未达标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QFR、最小管腔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更高,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和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亚楠 肖文涛 +6 位作者 叶发民 郭素萍 张晶晶 屈永生 高传玉 张静 李建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并行冠状动脉FFR检查的168例NSTE-ACS患者。通过第二代QFR检测仪(AngioPlus,上海搏动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离线分析目标血管的QFR,并记录病变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包括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最小管腔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当FFR≤0.80时,认为冠状动脉狭窄存在功能学意义,即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结果:以FFR为金标准,对比剂血流模型QFR(cQFR)和固定血流模型QFR(fQFR)识别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AUC分别为0.829(95%CI:0.773~0.885,P<0.001)和0.821(95%CI:0.766~0.875,P<0.001),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30%、56.00%、98.63%和76.83%、59.00%、99.04%。DeLong检验表明,在NSTE-ACS患者中,cQFR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fQFR(P=0.03)。结论:以FFR为金标准,QFR尤其cQFR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定量血流分数评估血管腔直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孙明明 谈文开 +2 位作者 贾乾君 胡天宇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3,21,共7页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PCI治疗中有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检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96例的资料。以PCI治疗后IVUS测量的植入支架的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为“金标准”,用QFR2、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进行比较,探讨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96例CHD患者(100条血管,植入157枚支架)入选本研究。QFR2、QCA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P=0.481)和远端(P=0.083)血管腔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2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r=0.892,P<0.001)和远端(r=0.880,P<0.001)血管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优于QCA与IVUS测量的近端(r=0.723,P<0.001)和远端(r=0.718,P<O.001)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9,平均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A]为-0.55~0.37)、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6,LOAs为-0.64~0.31)的血管腔直径与IVUS的一致性均优于QCA(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2,LOAs为-0.83~0.78;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4,LOAs为-0.96~0.69)。结论与QCA相比,QFR2在测量血管腔直径方面同IVU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QFR2显示的血管腔直径对于帮助术者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在冠状动脉狭窄功能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7
作者 惠可尧 赵蕾 +1 位作者 鹿冠玉(综述) 马晓海(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46-750,共5页
评估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对于冠心病(C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治疗决策,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血流储备分数(FFR)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金标准,但FFR的侵入性及操作的复杂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定量... 评估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对于冠心病(C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治疗决策,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血流储备分数(FFR)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金标准,但FFR的侵入性及操作的复杂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定量流量分数(QFR)是一种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新型无导丝FFR技术,在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方面与FFR高度一致,具有非侵入、安全、便捷的优点,文章对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功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定量血流分数预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靶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
18
作者 吴全敏 黄育铭 +2 位作者 凌文嘉 谈文开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因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OCT探查术且成功植入支架的患者,应用OFR系统衍生的虚拟支架仿真植入技术计算其血管残余OFR值,后与支架植入术后基于Murray定律的QFR(Murray law based quantitative flow ratio,μQFR)进行比较,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反映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同时可得出残余OFR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共有139例患者(141支血管)入选本研究。所有血管行PCI治疗前采用虚拟支架技术计算的残余OFR为0.96±0.37,支架术后血管的μQFR为0.97±0.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残余OFR与PCI治疗后的μQFR具有高度相关性(r=0.82,95%CI:0.74~0.88,P<0.001)和良好的一致性(平均差异=0.00;P=0.236);残余OFR预测PCI治疗后的次优结果(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5%、66.67%、98.49%、75.00%、97.74%,AUC为0.96(95%CI:0.92~1.0)。结论残余OFR与术后μQFR高度相关,OFR虚拟支架植入技术及其衍生的残余OFR可有效预测PCI治疗后血管的功能学水平,有助于术者科学地选择血管兴趣段植入支架,进而优化手术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虚拟支架技术 残余光学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及其衍生指标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崔颖 朱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冠状动脉的功能学评价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定量血流分数(QFR)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计算流体力学进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定义为存在狭窄病变时某血管所供应心肌区域可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该区域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 冠状动脉的功能学评价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定量血流分数(QFR)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计算流体力学进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定义为存在狭窄病变时某血管所供应心肌区域可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该区域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比值,评估狭窄对心肌供血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金标准”FFR可更安全、高效、便捷地识别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性病变并提供预后指导,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预后效能,并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术后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特殊临床场景中。另外,QFR与SYNTAX评分、回撤压力梯度指数及微循环阻力指数等传统冠状动脉指标结合发展出功能丰富的衍生指标,为患者危险分层、病变模式及微循环阻力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定量血流分数 功能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和定量血流分数在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都欢 蔡永祥 +3 位作者 黄会慧 周龙 李其勇 李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792-796,共5页
中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数量居全球之首,目前主要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是冠状动脉造影。近年研究表明血流储备分数、定量血流分数等功能性指标在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国内外文献,现主要介绍血流储备分数和定量血流... 中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数量居全球之首,目前主要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是冠状动脉造影。近年研究表明血流储备分数、定量血流分数等功能性指标在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国内外文献,现主要介绍血流储备分数和定量血流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