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运动干预对产后疲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庄赛 骆莎莎 +2 位作者 郑珮 赵诗仪 崔焱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干预对产后疲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7,采用常规干预)和定...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干预对产后疲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7,采用常规干预)和定量运动组(n=56,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妇定量运动干预)。采用产后疲乏量表(PF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产妇产后疲乏状态和自我效能感,比较DVT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产后42 d,定量运动组产妇PF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妇,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干预后DVT发生率为3.51%(2/57),定量运动组产妇未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定量运动组产妇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妇,PT、APTT、TT长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运动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疲乏,增强产妇自我效能感,改善机体凝血情况,降低DVT发生风险,促进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 产后疲乏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血栓预防策略结合早期定量运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粉红 赵静 许美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血栓预防策略结合早期定量运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血栓预防策略结合早期定量运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血栓预防策略结合早期定量运动。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血栓预防策略结合早期定量运动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及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血栓预防策略 早期定量运动 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在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3
作者 张玉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19-0123,共5页
早期量化运动疗法对急重症监护室(ICU)下肢深层静脉栓塞(DVT)防治的效果评估。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高危DVT患者90例于急诊ICU,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 早期量化运动疗法对急重症监护室(ICU)下肢深层静脉栓塞(DVT)防治的效果评估。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高危DVT患者90例于急诊ICU,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肉收缩、下肢抬高等。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弹性图(TEG)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VT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度(PAG)、凝血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最大凝血强度(MA)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诊ICU患者的DVT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定量运动护理 急诊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护理对老年男性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丛晓娜 矫红梅 +3 位作者 唐赟 董晓盈 李桉 李思瑶 《当代医学》 2014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对老年男性II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II期男性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对老年男性II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II期男性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跛行严重程度等采用定量运动护理。试验组患者出院后,每周来院在护士监护下平坡步行机上作步行锻炼2次,分别于6、12个月后评估定量运动护理后无痛行走距离(PFWO)、最大行走距离(MWD)及下肢血流灌注量扫描,评估下肢缺血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缺血表现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甚至消失;试验组6月后PFWD和MWD较出院时分别提高了170.6%和205.3%,12月后则分别提高了288.6%和347.3%。下肢血流灌注量扫描,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6月:(0.51±0.04)m/。VS【064±005)m/s,P〈0.05:12月(0.49±0.04)m/sVS(0.76±0.06)m/s,P〈0.01】,且试验组17例患者可见彩色血流或星点状血流显示,考虑侧支循环形成,而对照组仅2例。结论定量运动护理显著增加下动脉闭塞症II期患者的下肢血流灌注量以及PFWD、MWD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定量运动护理 PFWD M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浩 马传荣 +1 位作者 张洁 卓莉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究定量运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下肢ASO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定量运动护理的下肢ASO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究定量运动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下肢ASO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定量运动护理的下肢ASO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后功能康复情况及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后功能康复有效率(91.8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7.12±12.4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周后生理功能(81.64±7.69)分、生理职能(78.44±6.31)分、情感职能(81.37±8.91)分、活力(86.72±8.93)分、躯体疼痛(77.52±6.26)分、总体健康(87.19±7.25)分、精神健康(88.72±7.87)分、社会功能(78.31±8.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运动护理对患者可有效促进其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负荷和个性特征对动觉准确性和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石岩 阎守扶 申高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在于了解个性特征和定量运动负荷与同射箭运动员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和手动作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和手动作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定量运动负荷可以使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 目的在于了解个性特征和定量运动负荷与同射箭运动员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和手动作稳定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和手动作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定量运动负荷可以使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明显提高,而手动作稳定性变化不显著。本研究初步证明了韩国射箭训练中利用跑步等手段使运动员处于较高心率之下进行射准练习的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定量运动负荷 个性特征 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 手动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负荷后间隔不同时间的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石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89,共6页
该研究以过去研究中发现的定量运动负荷可以显著提高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为基础,试图讨论这种定量运动负荷后间隔不同时间的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实验研究中把随机抽取的120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分成双休日和非双休日两组被试,分... 该研究以过去研究中发现的定量运动负荷可以显著提高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为基础,试图讨论这种定量运动负荷后间隔不同时间的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实验研究中把随机抽取的120名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分成双休日和非双休日两组被试,分别采用3分钟上下不同高度台阶的方式施加定量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间隔不同时间测试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定量运动负荷的增加,定量运动负荷后肘关节动党方位准确性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持续时间也相应延长;(2)身体状态是影响定量运动负荷后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显著提高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射准练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负荷 肘关节动觉方位 准确性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射箭运动员定量运动负荷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岩 王路生 +2 位作者 王友群 刘俊蓉 王满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46,共3页
定量运动负荷训练是韩国射箭训练中为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其方法是:在平时训练中通过定量运动负荷使运动员心率增加,然后马上让运动员进行射准练习。研究在对定量运动负荷训练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定量运动负荷训练是韩国射箭训练中为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其方法是:在平时训练中通过定量运动负荷使运动员心率增加,然后马上让运动员进行射准练习。研究在对定量运动负荷训练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运动负荷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且介绍了这种训练方法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定量运动负荷训练 心率 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与精准饮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江丽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定量运动与精准饮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杭县医院妇产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心理疏导、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定量运动与精准饮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杭县医院妇产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心理疏导、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定量运动与精准饮食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干预中,为其提供定量运动与精准饮食干预服务,能有效提升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保护产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定量运动 精准饮食 血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50例定量运动疗法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淑香 索春秀 王丽静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6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定量运动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苏伟 马骏 卞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量运动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提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定量运动护理 健康教育 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彦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9期53-53,共1页
目的观察检验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6个月内联合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对比实验前后其血糖、血脂及一般情况的变化。结果 74例患者在实验后的体重、心率、血糖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胆固醇... 目的观察检验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6个月内联合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对比实验前后其血糖、血脂及一般情况的变化。结果 74例患者在实验后的体重、心率、血糖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P<0.05),血压、脂肪百分比、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功能、体重、心血管功能和脂代谢紊乱有所改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在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瑾 贺宁宁 王孟孟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4期718-718,72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在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ICU患者112例,随机设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早期定量运... 目的探讨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在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ICU患者112例,随机设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早期定量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数、,DVT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凝血指数趋向低凝与纤溶增强(P<0.05),(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可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DVT,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护理 预防 ICU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果浓浆饮品研制及其对定量运动强度的影响
14
作者 郝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坚果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酸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食品研发价值。根据多种坚果所具有的提高细胞活力、改善心脑血管状态、抗氧化和增强能量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混合坚果作为原料,开发一种坚果浓浆饮品,该饮品体系稳定,口感、气味和色... 坚果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酸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食品研发价值。根据多种坚果所具有的提高细胞活力、改善心脑血管状态、抗氧化和增强能量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混合坚果作为原料,开发一种坚果浓浆饮品,该饮品体系稳定,口感、气味和色泽俱佳的优点。随后,我们采用人类自愿者实验分析该饮品的运动增强功能,结果表明实验组人员在连续服用该饮品90 d后,可以显著增强定量运动强度,并具有足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 浓浆 定量运动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训练对红肌SOD、LPO的影响
15
作者 吴小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2,共6页
通过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研究了急性定量运动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以及长期定量运动(耐力训练)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为探索运动与衰老、运动与损伤、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机制等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定量运动 红肌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此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定量运动对肌细胞氧损伤与抗氧损伤作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小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以SOD作为肌细胞抗氧损伤、LPO作为肌细胞受氧损伤的指标。测定一次性定量运动对肌细胞氧损伤与抗氧损伤作用的影响。SD雌性大鼠,体重250~300g,筛选30只游泳能力相近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15)、安静组(1... 以SOD作为肌细胞抗氧损伤、LPO作为肌细胞受氧损伤的指标。测定一次性定量运动对肌细胞氧损伤与抗氧损伤作用的影响。SD雌性大鼠,体重250~300g,筛选30只游泳能力相近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15)、安静组(15)。运动组游泳50min。水池直径50cm、高60cm、圆柱状。大腿后群肌取样,肉眼观下分红、白肌。测总SOD、MnSOD,CuZnSOD活性,LPO浓度。结果显示,运动组较安静组各型SOD同功酶活性均显著性增高(P<0.01),LPO浓度显著降低(P<0.01)。提示一次性定量运动有利于提高骨骼肌抗氧损伤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 骨骼肌 超氧化物岐化酶 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定量运动配合膳食管理血糖控制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8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用定量运动配合膳食管理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已确诊的GDM孕妇10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膳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用定量运动配合膳食管理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已确诊的GDM孕妇10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膳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定量运动干预定,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最后1次产前检查)血糖及BMI水平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hPG、FPG、HbA1c及B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28.0%。结论针对GDM患者,采用定量运动配合膳食管理可保证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运动 膳食管理 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定量运动对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静娴 林宝丽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739-742,共4页
目的:评估早期定量运动对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急诊ICU患者100例,依照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评估早期定量运动对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急诊ICU患者100例,依照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定量运动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血纤维蛋白原(Fbg)、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性指标、L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D-D、Fbg低于对照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各项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L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定量运动可有效预防急诊ICU患者LDVT发生,有助于提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凝血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定量运动 重症监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训练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行走能力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王勤芳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开展定量运动训练改善患者行走能力和足部血流灌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方式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开展定量运动训练改善患者行走能力和足部血流灌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方式干预,研究组40例在常规方式干预基础上实施定量运动训练、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踝肱指数、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流值等相关足部血流灌注水平指标均较低且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爬梯能力、步行速度、行走距离等行走能力指标均较差且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两组行动能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效果更佳(P<0.05)。干预后两组舒适度GCQ评分均显著性提升(P<0.05)、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下肢麻木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十分接近(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责任感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老年患者实施定量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行走能力,提升下肢运动功能和足部血流灌注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定量运动训练 行走能力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运动训练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走能力的效果及其对足部血流灌注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张梅 张爽 李茹捧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3期3278-3281,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定量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定量运动训练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定量运动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足部血流灌注水平、行走能力以及疼痛麻木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Kolcaba舒适度评分量表(GCQ)及下肢麻木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足部动脉血流值、足部动脉氧分压、踝肱指数(ABI)均较对照组高(P<0.05);爬梯能力、步行速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VAS评分、下肢麻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定量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足部血流灌注水平,提高病人的行走能力,缓解病人的疼痛麻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定量运动训练 行走能力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