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抗战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1
作者 岳小国 《三峡论坛》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宜昌抗战"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最近方获学界认可,而宜昌抗战研究无论是对区域历史研究,还是中国抗战研究,乃至于世界反法西斯研究来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以往学界研究中主要存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民生问题关... "宜昌抗战"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最近方获学界认可,而宜昌抗战研究无论是对区域历史研究,还是中国抗战研究,乃至于世界反法西斯研究来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以往学界研究中主要存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内高校较少,以及学科布局限制等。未来宜昌抗战研究需要加大国外文献资料,尤其是日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应用的力度,以及应具备或体现"全球史观"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研究 宜昌抗战精神 “全球史观”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宜昌抗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柏权 《三峡论坛》 2015年第4期13-16,共4页
"宜昌抗战"是新近提出的学术命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宜昌抗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宜昌地域范围内所有抗战力量抗击日本侵略的一切行动。"宜昌抗战"的提出,与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宜昌抗战"是新近提出的学术命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宜昌抗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宜昌地域范围内所有抗战力量抗击日本侵略的一切行动。"宜昌抗战"的提出,与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与宜昌重要战略位置、宜昌人员和物资大转运、鄂西会战的作用等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概念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抗战遗址遗存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文丰 《三峡论坛》 2015年第5期25-31,共7页
宜昌地区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22次重要会战中的枣宜会战及鄂西会战都在此地发生。自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此地成为中日两军对垒之前线。由此,北起远安、南至五峰,东自当阳、西迄秭归留下了遍布宜昌全域的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 宜昌地区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22次重要会战中的枣宜会战及鄂西会战都在此地发生。自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此地成为中日两军对垒之前线。由此,北起远安、南至五峰,东自当阳、西迄秭归留下了遍布宜昌全域的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刻、将士墓地等遗址遗存。这些遗址遗存作为永恒的物证,记录下当年宜昌军民抗战的英勇事迹与日寇的残酷暴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抗日战争 遗址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证宜昌抗战的三游洞题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祖龙 《三峡论坛》 2015年第4期17-20,共4页
三游洞是长江三峡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洞内洞外诗文题刻丰富,有五通抗战题刻特别引人注目,是见证宜昌抗战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 三游洞抗战题刻 宜昌抗战 石刻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宣传与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宜昌抗战
5
作者 潘大礼 黄兆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7-100,114,共5页
宜昌沦陷前后,中共在该地区重建各级党组织并创建基层政权,同时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更好地动员人民群众,也加强了抗日舆论的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之上,中共在宜昌与日军奋战近六年之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共领导的宜昌抗战... 宜昌沦陷前后,中共在该地区重建各级党组织并创建基层政权,同时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更好地动员人民群众,也加强了抗日舆论的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之上,中共在宜昌与日军奋战近六年之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共领导的宜昌抗战坚持了全面抗战路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宜昌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抗战:作为中国抗战重要战略支点的形成与巩固
6
作者 郑泽金 张国祥 《三峡论坛》 2015年第5期17-20,36,共5页
中国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宜昌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战役中心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枣宜会战前,宜昌即为国民政府战略谋划的重要节点。枣宜会战及其结果,使宜昌上升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支点。反攻宜昌之战使宜昌的战略支点地位进... 中国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宜昌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战役中心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枣宜会战前,宜昌即为国民政府战略谋划的重要节点。枣宜会战及其结果,使宜昌上升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支点。反攻宜昌之战使宜昌的战略支点地位进一步凸显。鄂西会战使宜昌的战略支点地位得到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枣宜会战 鄂西会战 战略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7
作者 林畅 方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4-18,共5页
宜昌抗战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典型代表和生动诠释,主要包含家国一体、牺牲报国的爱国精神,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团结精神,英勇战斗、使命必达的斗争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新时代传承宜昌抗战精神,对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宜昌抗战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典型代表和生动诠释,主要包含家国一体、牺牲报国的爱国精神,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团结精神,英勇战斗、使命必达的斗争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新时代传承宜昌抗战精神,对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滋养家国情怀,坚守人民立场,增强斗争精神,激励创新行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精神 基本内涵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华日报》视野下的宜昌抗战
8
作者 秦良芳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6,共6页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新闻媒体,始终关注着宜昌抗战。它从共产党的舆论视角出发,对宜昌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科学定位,对宜昌沦陷前的抗日救亡运动、宜昌抗战中的正面及敌后战场进行了持续关注、报道和评论,并通过这...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新闻媒体,始终关注着宜昌抗战。它从共产党的舆论视角出发,对宜昌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科学定位,对宜昌沦陷前的抗日救亡运动、宜昌抗战中的正面及敌后战场进行了持续关注、报道和评论,并通过这些舆论表现形式传播共产党的抗战方针,发挥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政治和舆论影响,推行共产党坚持抗战、全面抗战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 宜昌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宜昌抗战中的文艺宣传与组织发展——以宜昌抗战剧团为中心的考查
9
作者 黄河 向蕾 《三峡论坛》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宜昌抗战中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致力于抗日救亡,以宜昌抗战剧团的文艺宣传活动最具影响力。抗战剧团的文艺活动采用话剧表演为主要形式,并没有致力于本地文艺形式的改造和利用,在中共领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文... 中国共产党在宜昌抗战中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致力于抗日救亡,以宜昌抗战剧团的文艺宣传活动最具影响力。抗战剧团的文艺活动采用话剧表演为主要形式,并没有致力于本地文艺形式的改造和利用,在中共领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文艺活动中具有特殊性。但艺术的形式并没有给文艺活动造成障碍,文艺团体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国民党的压制,因为宜昌抗战文艺承载着两重使命:抗日救亡、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共领导下的宜昌抗战文艺团体活动时间不长,但在实施抗日救亡上卓有成效,对地方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抗战文艺 组织发展 抗战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与危机:宜昌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县政权——以1939年至1945年国民党兴山县政府为例
10
作者 杜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7-13,共7页
宜昌沦陷后,紧邻抗日前线的兴山县成为连接第五、六两战区的通道,战略位置重要。1939-1945年,国民党兴山县政府改进了县政府组织和重新调整了乡镇等级,在动员壮丁参军、支持军运、为驻县军队与其他机关提供夫力、整修公路与渡口、救助... 宜昌沦陷后,紧邻抗日前线的兴山县成为连接第五、六两战区的通道,战略位置重要。1939-1945年,国民党兴山县政府改进了县政府组织和重新调整了乡镇等级,在动员壮丁参军、支持军运、为驻县军队与其他机关提供夫力、整修公路与渡口、救助流亡、恢复与兴建国民教育学校和建立阵亡将士纪念堂等方面不无成果,较好地贯彻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建国纲领。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石凌生、王勉和雷明泽三位优秀县长的正确领导。然而,国民党兴山县政府乃至国民党各级政权仍致力于恢复旧秩序,而未适应广大民众要求彻底解放的诉求,加之抗战持续长久使民力衰竭、大后方通货膨胀和中共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导致其统治陷于危机中。国民党兴山县政府的状态相当程度代表了抗战中后期国民党县政权的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兴山县 国民党 统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对宜昌抗战敌后战场的认识及其相关实践
11
作者 宜昌市委党校课题组 陕大海 《三峡论坛》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抗战时期,中共对宜昌抗战敌后战场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形成关于宜昌敌后战场的实践理念;在这些认识和理念的指导下,宜昌敌后战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鄂豫边区新四军在宜昌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有力地配合... 抗战时期,中共对宜昌抗战敌后战场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形成关于宜昌敌后战场的实践理念;在这些认识和理念的指导下,宜昌敌后战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鄂豫边区新四军在宜昌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宜昌抗战的正面战场作战,而且随着新四军日益发展壮大,敌后战场不断扩大,其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妇女抗战的历史作用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芊 李敏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1-84,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妇女纷纷参加抗日战地服务团、妇女救国会、抗日救亡协会等组织,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大潮流中,妇女逐渐成为抗战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谢冰莹女士的组织号召下,有志为抗战奉献一份力量的妇女们纷纷加入...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妇女纷纷参加抗日战地服务团、妇女救国会、抗日救亡协会等组织,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大潮流中,妇女逐渐成为抗战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谢冰莹女士的组织号召下,有志为抗战奉献一份力量的妇女们纷纷加入到"宜昌妇女抗战训练团"的组建和训练当中,训练团在抗战时期完成了艰难的训练、救护和抗战动员工作,为前线抗战将士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伤兵救护服务、民众动员等后方支持,在唤醒当地民众、宣扬抗战、妇女解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妇女抗战 宜昌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抗战英雄城
13
作者 刘开美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第11期90-94,共5页
素有“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在抗日战争时期,其战略地位再次凸显。作为陪都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这里曾发生过深刻影响中国抗战全局的三大事件:中华实业大内迁中的“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中的“宜昌攻守战”和鄂西会战中的“石... 素有“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在抗日战争时期,其战略地位再次凸显。作为陪都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这里曾发生过深刻影响中国抗战全局的三大事件:中华实业大内迁中的“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中的“宜昌攻守战”和鄂西会战中的“石牌保卫战”。尽管中日双方的白热化争夺,使得宜昌城市的“破坏之甚,为全国冠”。但正是这史诗般的“三部曲”,却使宜昌在抗战烈火的锻造中成为英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三部曲 英雄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语言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丽萍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4期59-60,共2页
《宜昌保卫战》作为地方抗战史的新篇章,对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展现。为真实再现历史,全剧在宜昌实景拍摄。本剧第一个镜头从长江边上的纤夫跪地膝盖特写开始,在响亮的地方号子'飞石流呀,开满花呀,家乡话呀,不害怕呀,穿恶浪哦'中... 《宜昌保卫战》作为地方抗战史的新篇章,对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展现。为真实再现历史,全剧在宜昌实景拍摄。本剧第一个镜头从长江边上的纤夫跪地膝盖特写开始,在响亮的地方号子'飞石流呀,开满花呀,家乡话呀,不害怕呀,穿恶浪哦'中纤夫们拖着江面的轮船艰难前行,然后镜头迅速推向宽阔的江面。长江、轮船、两岸高耸的崖壁,宜昌地域特殊的地形地貌次第呈现。在摄影方面,为了展现宜昌险峻的地形地貌和战争的激烈宏大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人 民族文化符号 宜昌抗战 抗战题材 大决战 保卫战 地域文化 镜头 剧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蒋介石与枣宜会战
15
作者 文丰 《才智》 2015年第34期183 185-,共2页
枣宜会战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发生的22次会战之一。大量档案资料显示,蒋介石亲自指挥了枣宜会战的作战。首先在战前,中国方面获取了较多的日方情报,判定日军会发动进攻,但蒋介石在对日军的战略目标上发生误判;会战开始后,由于越级指挥和... 枣宜会战是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发生的22次会战之一。大量档案资料显示,蒋介石亲自指挥了枣宜会战的作战。首先在战前,中国方面获取了较多的日方情报,判定日军会发动进攻,但蒋介石在对日军的战略目标上发生误判;会战开始后,由于越级指挥和派系偏见,他又接连失算,国军连遭败绩。最后枣宜会战以中国方面的惨败而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枣宜会战 抗日战争 宜昌抗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