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实数融合 壮大绵阳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1
作者 杜漪 杨钰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46-54,共9页
数字经济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版图,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我国各地数字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基于对绵阳市数字产业... 数字经济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版图,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我国各地数字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基于对绵阳市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挑战的客观分析,从立足绵阳探索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壮大数据产业、完善实数融合壮大数字集群政策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融合 数字产业集群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生态推动实数融合的机理与路径
2
作者 胡莹 吕慧中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数字生态是以数据驱动为内在运行机制,以数字平台为重要运营载体,广泛连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开放性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打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提高数字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生态是以数据驱动为内在运行机制,以数字平台为重要运营载体,广泛连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开放性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打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提高数字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保证,也是推动实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从作用机理来看,数字生态为实数融合提供数字化的资源环境,并通过数字平台赋能多元主体数字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中推动数字化创新。在具体实践层面,数字生态通过产业组织形态的地理与虚拟双重集聚实现空间融合,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促进业务融合,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创新互动演进促进创新融合。当前,我国实数融合发展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字平台生态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数字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 实数融合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数融合路径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冉戎 花磊 刘志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4,共10页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等优势,响应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路径的新要求。通过解析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等优势,响应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技术应用和创新发展路径的新要求。通过解析实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逻辑,识别出科技创新多模态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嵌入实体经济发展全流程等作用路径,提出运用数字技术、打通合作壁垒、重塑硬件生态、搭建人才梯队和优化制度供给“五维”保障体系,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实数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产品空间与实数融合发展——基于技术关联与比较优势耦合协调视角
4
作者 杨继东 高秋男 刘守英 《中国工业经济》 2025年第3期78-96,共19页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测算工业行业和核心数字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构造中国数字产品空间,并基于产业数...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测算工业行业和核心数字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构造中国数字产品空间,并基于产业数字邻近性和比较优势耦合协调的发展逻辑,探究如何实现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实数融合程度稳步提升,在研究期内提升63.73%,但区域间数字鸿沟问题突出,区域间实数融合差异增长51.16%。数字产品空间的耦合协调度具有区域根植性,且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持续影响,耦合协调度每增长1个标准差,省级和地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水平分别增长36.95%和9.62%。基于技术关联和比较优势耦合协调原则,中国应重点推进实数融合发展的产业是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行业耦合协调度,本文提出因地制宜的数字化转型优先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融合 产品空间 数字邻近性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实数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5
作者 黄先海 高亚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5年第3期81-82,共2页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先发优势的重要举措,驱动了传统产业在科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上的全方位数字化变革,深化了传统生产力的内涵,加速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培育。实数深度融...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先发优势的重要举措,驱动了传统产业在科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上的全方位数字化变革,深化了传统生产力的内涵,加速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培育。实数深度融合持续重塑传统经济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实数融合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原文传递
促进实数融合的税收政策体系探究
6
作者 王敏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与有力支撑。本文立足于资源集聚视角分析税收政策对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作用方向。研究发现,税收政策可通过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发挥作用促进实体经... 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与有力支撑。本文立足于资源集聚视角分析税收政策对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作用方向。研究发现,税收政策可通过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发挥作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但在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现行税收政策存在回应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差和激励力度不足等制约因素。基于上述理论和政策层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完善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实数融合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7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实数融合 产业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保平 许瀚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共13页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从技术、资源禀赋、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增长带来全新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从技术、资源禀赋、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增长带来全新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保障融合的有效性。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中,数据产权界定、数据交易、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数据安全和数据治理方面的制度需求不断增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需要加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相关立法,完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实数融合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下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师博 阮连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7,共11页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已经深度嵌入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发展,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将更加趋向收缩化与短链化、近岸化与本土化、融合化与数智化。而在其演化过程中,隐含着三重风险:就宏观层...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已经深度嵌入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发展,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将更加趋向收缩化与短链化、近岸化与本土化、融合化与数智化。而在其演化过程中,隐含着三重风险:就宏观层面而言,存在经济结构转型与新一轮大国竞争的内外部挤压;从中观维度来看,具有产业升级滞后、结构失衡及产业空心化的隐忧;由微观视角切入,存在着企业“中等技术陷阱”及数据和算法安全风险。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推进政府与市场制度安排的优化创新,在宏观层面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数智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观层面驱动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充分释放智能企业“补链强链”效应,在微观层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从而转危为机并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链 供应链 实数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 加快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10
作者 刘郁林 《中国网信》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国际态势为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新需求、新挑战,需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 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国际态势为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新需求、新挑战,需大力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资源 实数融合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政策与传统企业跨界数字创新
11
作者 陶锋 翟少轩 王峤 《中国工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36,共19页
传统企业的跨界数字创新是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微观基础,而数字经济政策则是引导和激励传统企业进行跨界数字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聚焦地方政府数字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从北大法宝数据库中识别出24078... 传统企业的跨界数字创新是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微观基础,而数字经济政策则是引导和激励传统企业进行跨界数字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聚焦地方政府数字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从北大法宝数据库中识别出24078项潜在相关政策,并逐一进行精准人工筛选。同时,利用专利IPC信息,识别出上市公司77万余件数字专利,区分数字技术融合型专利与纯数字技术专利,从而创新性地研究数字经济政策对传统企业跨界数字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推动了传统企业的跨界数字创新,但对创新质量的提升并不显著,且这种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短期内。数字经济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直接政策工具激励传统企业的跨界数字创新,但也存在策略性创新和套利行为的潜在风险。此外,数字经济政策还能通过促进数字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并将其溢出扩散至传统行业,间接推动跨界创新。本文拓展了企业跨界数字创新的研究视角,为优化数字经济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政策 跨界数字创新 政策套利 知识溢出 实数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