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罗勇军 刘昕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4-415,共2页
目的 探讨并建立快速而准确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方法。方法 通过培养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后做PCR,电泳,胶回收,T A克隆,测序后,大量提取质粒,送公司定量。结果 获得了预期希望的质粒。结论 该方法能大量制备质粒... 目的 探讨并建立快速而准确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方法。方法 通过培养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后做PCR,电泳,胶回收,T A克隆,测序后,大量提取质粒,送公司定量。结果 获得了预期希望的质粒。结论 该方法能大量制备质粒标准品,在实验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瘦素长型受体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桂山 徐晶 +2 位作者 娄玉杰 张善鹏 姜怀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本试验旨在制备用于小尾寒羊瘦素长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long form)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提取初情期前小尾寒羊下丘脑弓状核组织总RNA,进行反转录合成第1链cDNA,然后进行PCR和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通过T-A克... 本试验旨在制备用于小尾寒羊瘦素长型受体(leptin receptor long form)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提取初情期前小尾寒羊下丘脑弓状核组织总RNA,进行反转录合成第1链cDNA,然后进行PCR和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通过T-A克隆将该基因片段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回收产物的重组质粒;大量提取质粒,定量后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瘦素长型受体基因已成功克隆。提示,所构建的瘦素长型受体基因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准确可靠,此方法可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瘦素长型受体基因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长型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易金阳 王烨 +8 位作者 朱明 韩雪 杨珍珍 姬凤彩 郑树涛 毛新民 王丽风 马晓丽 李琳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16-720,724,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db/db 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标准品制备方法。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小鼠db/db模型组和db/m对照组肠道内容物,同时以多形拟杆菌ATCC29148为标准菌株,提取微生物D... 目的比较研究db/db 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标准品制备方法。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小鼠db/db模型组和db/m对照组肠道内容物,同时以多形拟杆菌ATCC29148为标准菌株,提取微生物DNA,用16SrRNA V6区多形拟杆菌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和正常组高阳性法2种标准品制备方式进行定量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测定db/m对照组和db/db模型组小鼠肠道多形拟杆菌的数量分别为(5.23×106±2.30×106)、(1.52×107±3.23×106)和(5.23×106±2.25×106)、(1.45×107±3.39×106),与db/m对照组相比,db/db模型组多形拟杆菌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对检测多形拟杆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制备中标准菌株法与正常组高阳性法均可检测出较多的多形拟杆菌,并且2种检测方式都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鼠 2型糖尿病 多形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ax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博 蔡青 +3 位作者 鲁强 付文卓 王继宏 潘耀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68,共5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定量小鼠Bax基因的mRNA,构建了小鼠Bax基因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根据GenBank中小鼠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N2a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该基因162bp的核苷酸片段,经纯化、连接和转化后,...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定量小鼠Bax基因的mRNA,构建了小鼠Bax基因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根据GenBank中小鼠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N2a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该基因162bp的核苷酸片段,经纯化、连接和转化后,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10倍递减稀释作为标准模板,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了Bax标准曲线及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产物熔解曲线峰值单一,引物特异性高;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表明线性关系好。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Bax的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质粒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冷诱导Cor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被引量:22
5
作者 汪虹 陈明杰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构建草菇冷诱导Cor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和标准曲线。通过培养草菇菌丝,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PCR扩增,电泳后纯化产物,T-A克隆,测序,获得了预期质粒,提取质粒,梯度稀释构建标准曲线,取得了满意结果。为利用实时荧光定... 构建草菇冷诱导Cor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和标准曲线。通过培养草菇菌丝,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PCR扩增,电泳后纯化产物,T-A克隆,测序,获得了预期质粒,提取质粒,梯度稀释构建标准曲线,取得了满意结果。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草菇冷诱导Cor3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冷诱导 Cor3基因 定量pcr 质粒标准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世奎 包维民 +3 位作者 龚昆梅 邵剑春 陈弟 王昆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939-942,共4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粪便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获得DNA的质与量。方法:以粪肠球菌作为试验菌株,分别采用标准菌株法、PCR扩增产物纯化法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割胶纯化法制备标准品,比较三者用于细菌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粪便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获得DNA的质与量。方法:以粪肠球菌作为试验菌株,分别采用标准菌株法、PCR扩增产物纯化法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割胶纯化法制备标准品,比较三者用于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及用核酸蛋白检测仪Biophotmeter测定获得DNA的质与量。并将PCR扩增产物纯化法得到的产物进行测序。结果:PCR扩增目的片段割胶纯化法获得DNA的量及纯度均较低,为29.9±3.2和2.8±0.2,标准菌株法和PCR扩增产物纯化法的量及纯度均较高,分别为62.9±2.7及1.7±0.1,59.1±2.7及1.8±0.1;PCR扩增目的片段割胶纯化法与标准菌株法和PCR扩增产物纯化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菌株法和PC R扩增产物纯化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标准菌株法为佳。采用标准菌株法及PCR扩增产物纯化法,能获得很好的标准曲线(r=-1.00)。并且纯化产物序列与目的片段序列完全相同。结论:标准菌株法及PCR扩增产物纯化法制备标准品作荧光定量PCR检测比PCR扩增目的片段割胶纯化法更适合肠道相关分子微生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粪便 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非编码蛋白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文 张钰 +2 位作者 王静 刘香梅 黄韧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构建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非编码蛋白(UTR)片段标准品,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方法RT-PCR扩增TMEVuTR片段上80-1094nt之间长度为1014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分... 目的构建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非编码蛋白(UTR)片段标准品,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方法RT-PCR扩增TMEVuTR片段上80-1094nt之间长度为1014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分别经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分光光度计测量重组质粒的吸光值,换算成拷贝数浓度后作10倍梯度稀释制得质粒标准品。然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绘制标准曲线。结果TMEVUTR片段成功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插入的UTR序列正确,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0倍梯度系列稀释的质粒标准品所得到的标准曲线良好,统计学分析显示α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在0.99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TMEVUTR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为今后TM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的构建
8
作者 赵丽 张冬雷 +1 位作者 孙竹华 鞠少卿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2期9-10,25,共3页
目的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的标准品以定量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在BAFF-R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BAJFF-R的cDNA,将纯化... 目的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的标准品以定量检测人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BAFF-R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在BAFF-R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了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BAJFF-R的cDNA,将纯化的BAFF-R cDNA与PGEM-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然后提取重组质粒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进行酶切鉴定并测序分析,最后对质粒标推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纯化质粒并检测260nm吸光度,确定原被的重组质粒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梯度浓度标准品。结果酶切鉴定、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均证实TNF-αcDNAn重组到PGEM-T载体上。结论成功克隆了BAFF-R实时荧光PCR定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激活因子受体 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 标准 构建 重组质粒 酶切鉴定 测序分析 定量检测 逆转录扩增 核酸内切酶 载体 荧光探针 梯度浓度 高保守区 定量标准 纯化 限制性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oxP3、IL-10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王艳萍 徐倩倩 +5 位作者 孟卫芹 王金良 魏凤 董林 刘吉山 谢金文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免疫器官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根据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建立的RT-qPCR方法呈现“S”型扩增曲线,相关系数R^(2)≥0.9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基因的核酸模板和阴性对照均无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10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87%、1.84%;PCV2攻毒组外周血Treg细胞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均出现明显升高,FoxP3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4天到达峰值,IL-10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0天到达峰值,PCV2感染后导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FoxP3和IL-10转录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oxP3蛋白表达量在攻毒第14天、第28天,IL-10在攻毒第10天和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与RT-qPCR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猪FoxP3、IL-10双重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检测稳定可靠的特点,对于评价猪体的免疫应答水平和机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IL-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Treg活化 免疫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BR GreenⅡ的BVDV 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李阳 张世勋 +4 位作者 赫鸣睿 刘珊珊 岳山 刘宇 朱战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Ⅱ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方法,设计并筛选了BVDV NS3基因的qRT-PCR引物,建立了BVDV NS3 qRT-PCR检测方法,并利用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仪检测了临床牛血清样本。结果显示,筛选出1对特异性好的引物,CFX96和猪警-2000 qRT-PCR的标准品最小检出值分别为1×10^(1)copies·μL^(-1)和1×10^(2) copies·μL^(-1),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且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一致。研究为BVDV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NS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牛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
作者 林伟山 韩元 +5 位作者 马豆豆 李春花 童生林 李秀萍 雷萌桐 王光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牦牛源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试验根据GenBank中牦牛源BEV-NH2株3D基因序列(登录号为PP746571)设计可用于检测青海牦牛源B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牦牛源...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牦牛源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试验根据GenBank中牦牛源BEV-NH2株3D基因序列(登录号为PP746571)设计可用于检测青海牦牛源B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分别应用该方法及普通RT-PCR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地区6个牦牛繁育基地的28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建立的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单一,Tm值在85.6~85.8℃之间,无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质粒浓度在3×10^(2)~3×10^(8)copies/μL范围内时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Ct值在10.88~29.63之间,回归方程为y=-3.16x+38.01,R^(2)=0.9964;仅可检测到牦牛源BEV-NH2株,检测不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MY01株、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MY20株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QL21株;对牦牛源BEV的最低检测限为3×10^(2)copies/μL;当模板浓度为3×10^(2)copies/μL、3×10^(3)copies/μL和3×10^(7)copies/μL时,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8%、1.74%和0.15%,均在1.80%以下。286份牦牛粪便样品中,采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出BEV阳性样品182份,阳性率为63.64%;采用普通RT-PCR方法检出BEV阳性样品114份,阳性率为39.86%;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76.22%。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牦牛腹泻临床样本的BE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肠道病毒 3D基因 腹泻 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宿主细胞DNA残留量
12
作者 许冰瑜 刘妍 +2 位作者 郭心瑶 严方 孙桂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物,通过PCR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重组至pLENTI-BSD-CON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命名为pLENTI-BSD-CON-E.coli-16S,以其为标准品,结合磁珠法提取纯化DNA,建立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及耐用性的方法学验证,应用于左旋多巴原料药的检测,并与试剂盒检测方法(Taqman探针法)进行比较。建立的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正向引物序列:5'-TTCGATGCAACGCGAAGAAC-3';反向引物序列:5'-GTGTAGCCCTGGTCGTAAGG-3'。以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DNA质量浓度在10fg/μL~3 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定量限为10 fg/μL,加标溶液回收率在59.7%~80.7%范围内,RSD均小于30%。应用该法对3批左旋多巴原料药进行检测,DNA残留量均在限度以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左旋多巴等由大肠埃希菌作为宿主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的DNA残留量,并且其灵敏度优于试剂盒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左旋多巴 构建质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性DNA残留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遗传进化分析
13
作者 安乐乐 刘倩芸 +2 位作者 蓝秋菊 罗迅 赵永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平台。【方法】依据GenBank公布鸽腺病毒Ⅰ型Hexon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pCE2-TA-PiAdV-Ⅰ;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绘制标准曲线、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评价,建立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测序阳性临床样品的Hexon基因,使用MEGA5.0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y=-3.1081x+37.374,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7,线性关系良好;与鸽疱疹病毒、鸽圆环病毒等鸽子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拷贝数为14.6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倍,具有高敏感性;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1%,重复性好。通过检测112份鸽子病料样品,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9.64%(78/112),并且高于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65.18%(73/112)。此外,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体符合率为95.54%。3条测序毒株与Ⅰ型鸽腺病毒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9.47%~99.71%,遗传关系高度接近,表明可能由同一个原始毒株进化而来。【结论】研究建立的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及重复性好,可快速高效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PiAdV-Ⅰ。此外,所扩增序列能够用于分析临床毒株遗传进化特征,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鸽腺病毒感染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Ⅰ型 Hexon基因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临床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L-M2患者骨髓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齐松青 刘洋 +2 位作者 朱洁 张振南 王新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患者骨髓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67例AML-M2患者及30名健康者骨髓样本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AML1-ETO融合基因状态将AML-M2...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患者骨髓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67例AML-M2患者及30名健康者骨髓样本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AML1-ETO融合基因状态将AML-M2患者分为AML1-ETO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AML1-ETO与WT1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将AML1-ETO阴性患者按WT1基因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其与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CR)、无事件生存时间(EFS)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AML-M2患者的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高于健康者(P=0.000)。AML1-ETO阳性组中AML1-ETO基因检测和WT1基因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无显著差异(P>0.05)。WT1基因低表达组和WT1基因高表达组的原始细胞比例有显著差异(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T1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00);9例AML1-ETO阴性的AML-M2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WT1基因低表达组的OS短于WT1基因高表达组(P=0.031)。结论骨髓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对AML-M2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WT1基因 ETO基因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李星颖 谢梓民 +11 位作者 原耀贤 孙铭澮 江文康 赵明明 何诗 何静 赖健仪 白银山 陈胜锋 陈志胜 马骏 王丙云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 为了提高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检出率,本试验根据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M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扩增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建立针对FIPV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临床检出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扩增效率为92.4%;与其他猫常见病毒未发生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3.48×10^(2) copies/μL,敏感性是普通PCR检测方法的100倍;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4%;应用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为100%,阴性样本检出率为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SYBR Green q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临床检测效果佳,可用于FIPV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M基因 SYBR 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黄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尝试解析其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方面的效益。方法 选择了800名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一组400名患者采用传统检测手段,而另一组400名患者则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综合研究结...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尝试解析其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方面的效益。方法 选择了800名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一组400名患者采用传统检测手段,而另一组400名患者则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组别在HbeAg,HbsAg,HbeAb等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及阳性检出率上有显著优势(P<0.05),这更进一步印证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具有着出色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准确度高,能更有效地辅助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对于疾病防控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DNA 定量检测 临床诊断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荷花苞片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17
作者 谭健俊 黄李珊 +2 位作者 周熠玮 徐晔春 叶远俊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08-116,共9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姜荷花苞片组织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为苞片颜色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9个不同颜色的姜荷花品种为试材,根据姜荷花基因组数据选择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18S核糖体RNA(18S... [目的]筛选适用于姜荷花苞片组织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为苞片颜色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9个不同颜色的姜荷花品种为试材,根据姜荷花基因组数据选择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18S核糖体RNA(18S rRNA)、蛋白磷酸酶2A(PP2A)、泛素蛋白(UBQ)、苹果酸脱氢酶(MDH)、肌动蛋白(Actin)、微管蛋白(TUB)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8个看家基因,使用ΔCt、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4种分析方法评估基因表达的稳定性,通过RefFinder程序综合评价以筛选出姜荷花苞片组织的最佳内参基因。[结果]8个内参基因均扩增出单一主峰,引物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 )≥ 0.98,扩增效率为99.5%~125.0%,PCR产物经1%琼脂糖电泳检测显示条带清晰单一,表明引物设计特异性好。4种不同的算法分析获得的结果排名有差异,其中MDH在ΔCt、geNorm和NormFinder分析中为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18S rRNA在BestKeeper分析中为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利用RefFinder程序综合评价得出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综合排名,排序依次为MDH>Actin>TUB>18S rRNA>PP2A>GAPDH>UBQ>PAL,表明不同品种姜荷花苞片最佳内参基因是MDH,其次为Actin和TUB,PAL稳定性最差、不适合作为姜荷花苞片组织的内参基因。[结论]MDH可作为不同品种姜荷花苞片组织的稳定内参基因,为后续深入开展姜荷花苞片颜色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姜荷花 内参基因 苞片颜色 MDH 基因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BCR/ABL(P210)mRNA水平的价值分析
18
作者 陆晓辉 张君帅 +1 位作者 扎西普赤 央珍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2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BCR/ABL(P210)mRNA水平的价值。方法:采集2022年1月—2024年8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05例初诊CM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用qPCR测定其BCR/ABL(P210)mRNA水平并比较不...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BCR/ABL(P210)mRNA水平的价值。方法:采集2022年1月—2024年8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05例初诊CM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用qPCR测定其BCR/ABL(P210)mRNA水平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间的表达差异,以及BCR/ABL(P210)mRNA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期CML患者的WBC、Hb、PLT、BCR/ABL(P210)mRNA水平存在差异(P<0.05);从慢性期到急变期,WBC和BCR/ABL(P210)mRNA水平逐渐上升,Hb、PLT水平逐渐下降(P<0.05)。CML患者BCR/ABL(P210)mRNA表达与WBC呈正比,与Hb和PLT呈反比(P<0.05)。结论:CML患者的BCR/ABL(P210)mRNA水平随着CML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升高,且CML患者BCR/ABL(P210)mRNA表达与WBC呈正比,与Hb和PLT呈反比,可以用于临床辅助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慢性髓性白血病 BCR/ABL(P210) MRNA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太翔 宁章勇 +3 位作者 赵德明 周向梅 杨建民 尹晓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为阐释PrP基因在奶牛生殖系统的正常表达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为确定生殖系统在疯牛病垂直传播中的地位和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对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EcoR... 为阐释PrP基因在奶牛生殖系统的正常表达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为确定生殖系统在疯牛病垂直传播中的地位和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对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EcoRⅠ酶切鉴定表明所插入的片段大小为302 bp,与预期的结果一致。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系统生成的回归方程为y=-0.29x+9.48,说明成功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研究PrP基因在奶牛其他组织的定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奶牛生殖系统 B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rP基因表达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宁章勇 赵德明 +5 位作者 杨建民 崔亚利 孟丽平 吴长德 秦秀慧 马李颖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1-613,共3页
对金黄地鼠Pr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金黄地鼠各组织提取mRNA,经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easy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后得到重组标准品质粒,对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PrP基因... 对金黄地鼠Pr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金黄地鼠各组织提取mRNA,经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easy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后得到重组标准品质粒,对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PrP基因保守区段已经成功克隆.将107~102拷贝/反应的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10次重复Ct值平均分别为17.50±0.5、21.38±0.2、25.29±0.7、29.12±0.7、31.34±0.4、33.89±0.1,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8.对动力学曲线分析表明,在该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该标准曲线的灵敏度为102拷贝/反应.荧光PCR PrP基因表达检测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建立,为检测PrP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PrP基因 标准曲线 重组质粒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