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双重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鼠源性成分
1
作者 刘明明 周朝旭 +2 位作者 颜海燕 田碧英 李根容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双重Rt-RAA检测反应条件。进一步对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评估,并应用该方法对模拟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5%和0.2%,同步检测2种源性成分检出限为0.5%,同步检测混合模拟市售样品检出限仍低至0.5%,双重Rt-RAA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市售样品和模拟样品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及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鼠 肉制品 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铜绿假单胞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幸运 张炎 +4 位作者 周道红 钟秋 蒋元素 黄庆 郑百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329-2333,共5页
目的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建立一种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实用性。方法 根据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的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提取的目标DNA进行检... 目的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建立一种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实用性。方法 根据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的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提取的目标DNA进行检测,确定RP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对目标DNA进行检测,比对不同检测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限;通过临床样本性能验证试验,进一步确定RPA技术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可行性。结果 建立的RPA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仅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异扩增曲线,对其他细菌无特异扩增曲线;RPA方法检测病原菌的灵敏度为5×10^(2) cfu/mL,该方法与qPCR法检出限一致且结果可靠;RPA方法检测时间仅需30 min,明显短于传统方法的检测时间。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铜绿假单胞菌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明显缩短检测时间,可用于临床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exoS基因 实时荧光重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宫颈解脲支原体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朱寅 宁玉梅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方法以避免过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患者初检和治疗后停药2周及以下、停药2周以上复诊时,采用液体培养法、PCR法、SAT法检测UU,记录3种方法的结果报告时间;以液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PCR法、SAT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McNemar)比较PCR和SAT 2种检测方法与液体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估PCR法与SAT法的检测效果差异。结果除去样本保存和运输时间,从样本接收到报告结果,液体培养法耗时约45 h,PCR法耗时约11 h,SAT法耗时约6 h。治疗后随访4周,停药2周及以下时,PCR法检测UU的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38.5%(5/13),假阳性率61.5%(8/13),AUC为0.630(95%CI:0.386~0.873),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SAT法的检测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84.6%(11/13),假阳性率为15.4%(2/13),AUC为0.861(95%CI:0.682~1.000),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治疗前筛查和停药2周以上时,PCR和SAT检测UU的结果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相比,SAT报告时间短,复查时假阳性率更低,因此SAT兼顾快速和准确,更适合治疗后停药时间≤2周的患者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液体培养法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聚合链反应 实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尼卡谷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4
作者 樊晓旭 哈登楚日亚 +7 位作者 王英丽 王姣 刘春菊 迟田英 赵永刚 张志诚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8期81-86,共6页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可感染猪,引起类似口蹄疫病毒感染造成的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病死率达30%~70%。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以及敏感性、特... 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可感染猪,引起类似口蹄疫病毒感染造成的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病死率达30%~70%。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以及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实时荧光RPA方法。结果显示,本方法在40℃、10 min内检测的最低浓度为28拷贝/μL;与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交叉反应;通过3次重复试验检测2.8×10~6~2.8×10~1拷贝/μL的6个稀释度样品,在荧光强度达1500 mV所需时间变异系数范围在2.44%~14.95%。该等温、快速扩增方法为猪群出现水疱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及时采取适当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尼卡谷病毒 实时 荧光 重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王春芳 罗正汉 +6 位作者 汪雨荷 张锦海 叶福强 徐敏志 蒯月璋 韩一芳 汪春晖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逆转录-酶促重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RT-ERA)方法。方法以SFTSV非...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逆转录-酶促重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RT-ERA)方法。方法以SFTSV非结构蛋白NSs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标,根据RT-ER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荧光探针及对应引物,以pUC18为载体构建靶标质粒并在体外转录后作为阳性对照品,将阳性对照品倍比稀释后筛选出扩增效率最高的探针引物组合。利用筛选的探针引物组合,对不同拷贝数的阳性对照品进行荧光RT-ER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接着以新型布尼亚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的RNA为模板进行荧光RT-ER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最后用26例临床样本,检测与RT-qPCR的一致性。结果在42℃恒温条件下,对于SFTSV RNA,40 min内最低检出限可达100 copies/μl。当SFTSV核酸扩增为阳性时,其他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对26例怀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样本的检测显示,RT-ER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为88.9%和100.0%;kappa值为92.3%。结论建立了一种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技术的SFTSV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该方法在SFTS病原监测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重组等温实时荧光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6
作者 哈登楚日亚 樊晓旭 +6 位作者 赵永刚 王淑娟 张志诚 戈胜强 李林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70-3277,共8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ASFVB646L(p72)基因设计...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ASFVB646L(p72)基因设计了3组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实时荧光RP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20 min内即可检测10个拷贝的DNA分子,且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5.5×106至5.5×100拷贝/μL共7个稀释度样品在各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变异系数范围在0.38%~28.30%。该等温、快速扩增方法可用于ASFV的定性检测,为中国ASFV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对疫情暴发后相应控制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实时荧光重组聚合(RPA) 灵敏性 特异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婧文 凌莉 +3 位作者 黄成栋 王菊芳 蒋丽婷 李志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6093-6103,共11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 RPA)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分析方法。方法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rfbE基因(S83460.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分别进行引物探针筛选...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eal-time RPA)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分析方法。方法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rfbE基因(S83460.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分别进行引物探针筛选和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探究,并对人工污染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检测,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本方法在37℃恒温20 min内可完成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定性检测,目的DNA的检测限为0.01ng/μL,目的菌的检测限为10~3CFU/mL。在稳定性实验中,选择从100~0.001 ng/μL的10倍梯度稀释的目的DNA进行每个浓度8个平行的测试,0.01 ng/μL及以上浓度的DNA的8个平行均可稳定检出。对于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初始污染量为4 CFU/25 g的牛奶和鸡肉人工污染样品,增菌9 h后,可检出其中的目的菌。用本方法和国标方法GB 4789.36-2016同时检测20份实际样品,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作为一种常温下大肠埃希氏菌O157的快速检测手段,应用于基层实验室或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O157 实时荧光重组聚合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海洋 应婉琴 +3 位作者 何军 吕芷贤 谢小平 邓仲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270,共7页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在25-40℃均具有扩增能力,在35℃条件下对肺炎支原体的扩增效果最好,20 min内可完成扩增;该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检出限为10^(3) copies/μL;并对其他6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均无扩增曲线产生,有较好的特异性;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对34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的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8.89%。本研究构建的ERA实时荧光法可以快速简单、灵敏和特异地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等温技术 实时荧光检测 肺炎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仙台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丽萍 熊炜 +1 位作者 高诚 魏晓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97,121,共5页
目的国标标准规定清洁级和SPF级小鼠必须排除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为了提升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分子检测方法——实时荧光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RPA)用于检测SeV。方法针对SeV融合蛋白编码基因的保... 目的国标标准规定清洁级和SPF级小鼠必须排除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为了提升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分子检测方法——实时荧光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RPA)用于检测SeV。方法针对SeV融合蛋白编码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及探针并建立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将该检测方法和团标PCR方法进行优势比较。结果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与小鼠肝炎病毒等六种病原微生物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均可,并能够在25 min内完成,远远快于PCR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SeV实时荧光RPA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直观且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重组等温 仙台病毒 快速可视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多酶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小鼠细小病毒核酸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尤金炜 陈慧 +4 位作者 马畅 张旭亮 董敏 杨阳 恽时锋 《东南国防医药》 202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多酶恒温扩增(exo-MIRA)技术的小鼠细小病毒(MVM)核酸检测新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实验动物室共75份小鼠肠道内容物标本。针对MVM VP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引物,琼脂...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多酶恒温扩增(exo-MIRA)技术的小鼠细小病毒(MVM)核酸检测新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实验动物室共75份小鼠肠道内容物标本。针对MVM VP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引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以筛选最优引物对,并设计特异性荧光探针,构建exo-MIRA检测法。通过检测梯度稀释模拟样本,进行检出限评价。检测其他小鼠病毒,包括仙台病毒(SV)、小鼠肝炎病毒(MHV)、小鼠鼠痘病毒(Ect)、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Reo),分析exo-MIRA法的交叉反应性。采用qPCR法和exo-MIRA法同时检测收集的75份标本,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qPCR法为参比方法,评估该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采用exo-MIRA技术建立MVM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MVM的检出限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五种小鼠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特异性检出MVM。75份标本检出结果显示,exo-MIRA法和qPCR法高度一致,Kappa值为0.921(P<0.05),exo-MIRA法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6.7%。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实时荧光MIRA恒温扩增技术的MVM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实验要求低、敏感特异等优点。该方法可应用于现场复杂环境的即时检测,在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应用上有一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细小病毒 恒温技术 实时荧光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晔华 穆红 +3 位作者 张坚磊 江雁 刘萍 王猛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酶聚合酶(RPA)技术对新型隐球菌快速核酸检测,建立新型隐球菌的即时检测(POCT)方法。方法磁珠法提取新型隐球菌标准菌株ATCC32609、150株阴性质控菌株(本实验室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DNA。在新型隐球菌DNA的5.8SrRNA...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酶聚合酶(RPA)技术对新型隐球菌快速核酸检测,建立新型隐球菌的即时检测(POCT)方法。方法磁珠法提取新型隐球菌标准菌株ATCC32609、150株阴性质控菌株(本实验室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DNA。在新型隐球菌DNA的5.8SrRNA编码基因区域设计6对候选引物,以ATCC32609作为建立RPA反应体系的参考菌株,凝胶法RPA基础试剂盒筛选可稳定扩增出新型隐球菌DNA片段的引物。依次稀释ATCC32609的McF2.0菌悬液,半定量法观察扩增反应阳性引物+ATCC32609的扩增反应,扩增反应阳性引物+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对扩增反应阳性引物设计探针,实时荧光RPA法观察ATCC32609的扩增反应,150株阴性对照菌株验证该反应特异性。取实验室保存10株新型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00份临床样本(包括脑脊液50份、痰15份、胸腹水15份、静脉血20份),分别用荧光法RPA和oasig实时荧光PCR法进行DNA扩增,观察是否存在扩增反应。结果引物2、5、6的目的条带清晰,无弥散拖尾现象,引物扩增反应阳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加入引物后扩增反应阳性;引物2、5、6均属于新型隐球菌编码核糖体RNA的DNA片段,比对结果符合率为100%;引物6扩增阴性对照菌株后,凝胶电泳未见扩增条带。引物6设计探针实时荧光反应结束时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所有阴性对照菌株扩增结果阴性;对ATCC32609菌悬液1∶105稀释后加入引物6和探针仍可见阳性扩增曲线;以引物6和相应探针对10株新型隐球菌菌株扩增后均可见S形阳性扩增曲线。荧光法RPA试剂、oasig实时荧光PCR法检测100份临床样本中扩增反应阳性的分别为40、40份。结论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实时荧光法RPA技术检测新型隐球菌DNA方便快捷、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重组聚合 实时荧光PCR法 新型隐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尿液中淋球菌的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高志华 金印 陈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淋球菌(NG)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对218例疑似患者生殖道拭子行SAT,PCR和NG培养检测,同时对对应的218份尿液标本行SAT检测。结果 SAT平行检测同一来源的拭子标本和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完全一...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淋球菌(NG)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对218例疑似患者生殖道拭子行SAT,PCR和NG培养检测,同时对对应的218份尿液标本行SAT检测。结果 SAT平行检测同一来源的拭子标本和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与NG培养法相比,SAT对尿液/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9.27%;与PCR法相比,SAT对尿液/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7.08%。SAT法对拭子标本和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P>0.05)。结论 SAT技术检测拭子及尿液中的NG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NG培养相比耗时短,与PCR相比其可用于判愈,防止过度治疗。为NG的实验室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分析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技术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解脲脲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波 朱庆文 +2 位作者 徐爱萍 苏良香 费倩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3348-3350,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及尿液进行解脲脲原体(UU)检测,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度。方法对45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SAT检测法、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及尿液进行解脲脲原体(UU)检测,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度。方法对45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SAT检测法、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UU检测,同时再对同一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SAT检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在拭子及尿液标本UU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UU培养阳性的标本经过临床UU规范治疗后,仍采用上述方法对患者进行UU复查,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在UU检测中的判断预后效果。结果初检时与UU培养结果作比较,UU-SAT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7.1%(170/175),特异度为97.8%(271/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2,P=0.919 7);UU-SAT尿液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6.0%(168/175),特异度为98.9%(274/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 5,P=0.686 0)。结论 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拭子及尿液UU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又有很好的判愈效果,为UU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解脲脲原体 尿液检测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娟 王庭强 +2 位作者 张诗颜 黄咏 张袁露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在解脲脲原体(UU)检测中的效果,以选择更为准确和快速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就诊的89例临床疑似UU感...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在解脲脲原体(UU)检测中的效果,以选择更为准确和快速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就诊的89例临床疑似UU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SAT和qRT-PCR检测所有患者尿液和分泌物样本。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SA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qRT-PCR〔69.7%(62/89)比51.7%(46/89),P<0.05〕;SAT和qRT-PCR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78.0%,特异度分别为90.0%、100.0%,准确度分别为96.6%、8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2%,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69.8%。结论SAT对疑似UU感染的标本检测阳性率较高,有助于快速、准确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技术 解脲脲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治疗效果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洪妍 高煜 +1 位作者 姜伟艳 宋桂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寻找评价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72例利用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7±2.8)岁,给予同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 目的寻找评价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72例利用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7±2.8)岁,给予同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CRP、LDH明显降低(P<0.05),随着SAT转阴时间的延长,CRP、LDH水平逐渐升高(P<0.05);相对于治疗前最大呼气流量(PEF)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PEF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分别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AT和血清LDH、CRP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乳酸脱氢 RNA实时荧光恒温技术 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CRISPR/Cas12a快速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16
作者 高子惠 曲心平 +7 位作者 凌莉 于海洋 张蕾 胡蝶 吴笛 何雨霏 郑秋月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90-97,共8页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结合簇状规则间隔短链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新方法,检测鱼类产品中... 目的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结合簇状规则间隔短链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新方法,检测鱼类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基于最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建立RPA结合CRISPR/Cas12a新方法,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同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比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筛查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耐药表型,采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SYB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测定耐药基因,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74例鱼类样品中,基于RPA-CRISPR/Cas12a和LAMP同时检测出6例嗜水气单胞菌。分析耐药性测试结果发现,分离株对5大类1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差异较大,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所建立的RPA-CRISPR/Cas12a方法适用于嗜水气单胞菌快速检测。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比较复杂,耐药表型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耐药基因调控。研究结果为水产品中嗜水气单胞菌快速检测和耐药性筛查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重组聚合 簇状规则间隔短链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 环介导等温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可视化重组酶辅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岳怀宁 李艳蕊 +6 位作者 张亚楠 苏恺 袁晨 逯纪成 孙泰然 薛文阁 宋勤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5,共7页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重组酶辅助扩增(RAA)与核酸检测试纸条相结合的可视化RAA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ASFV的B646L基因(编码p72蛋白)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反应的最佳体系...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重组酶辅助扩增(RAA)与核酸检测试纸条相结合的可视化RAA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ASFV的B646L基因(编码p72蛋白)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反应的最佳体系和扩增条件;检测建立的可视化RA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建立方法与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显示,建立的可视化RAA方法的反应体系为25μL,在38℃恒温条件下反应20 min即可在5 min内读取结果;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等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单个反应可检测到48.75拷贝的病毒核酸。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建立的可视化RAA方法与商品化的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其阴性和阳性符合率均为100%。本试验成功建立的基于ASFV B646L基因的可视化恒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和诊断,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B646L基因 重组辅助技术 可视化 核酸检测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
18
作者 刘明明 颜海燕 +3 位作者 周朝旭 叶语桦 李志刚 肖昭竞 《肉类研究》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反应和重复性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将Rt-RAA方法灵敏度以及对混合模拟样品和市售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相应的国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在30 min内可检测到目的序列,对狗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0.2%,明显优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应用Rt-RAA方法与国标方法对模拟样品和市售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狗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源性成分鉴定提供了另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 狗源性成分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联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成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分别采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两项技...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分别采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两项技术联合方式对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操作时间、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联合检测阳性率96.25%高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75.00%、荧光定量PCR技术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操作时间(42.19±8.10)min长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28.16±5.08)min、荧光定量PCR技术的(26.73±6.95)min,确诊时间(1.68±0.35)h、住院时间(10.27±2.55)d短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4.24±0.46)h、(19.76±2.51)d及荧光定量PCR技术的(4.69±0.72)h、(18.20±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操作时间、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总满意度为96.25%,高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78.75%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诊断,可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恒温实时检测技术 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技术 痰涂片阴性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实时荧光RPA及侧向流RPA试纸条快速现场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
作者 林玉 张旻 +11 位作者 王娜 何舜平 张辉 唐永凯 方成池 景宏丽 张浪 沙航 段志强 王宽 吕继洲 吴绍强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8,共9页
研究以黄颡鱼为目标对象,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等温扩增技术,开发了实时荧光型RPA和侧向流RPA试纸条两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实时检测出黄颡鱼DNA。首先,... 研究以黄颡鱼为目标对象,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等温扩增技术,开发了实时荧光型RPA和侧向流RPA试纸条两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实时检测出黄颡鱼DNA。首先,通过对黄颡鱼及其近缘物种的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针对COI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测试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实时荧光型RPA和侧向流RPA试纸条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实时荧光型RPA方法能够在20min内完成黄颡鱼DNA的检测,且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102拷贝数/反应;而侧向流RPA试纸条的操作更加便捷,能够在10min内可完成对102低拷贝数的黄颡鱼DNA的扩增和鉴定。应用这两种RPA检测技术对149份长江流域常见鱼类进行现场检测,两种方法均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准确率100%)。因此,研究开发的两种用于检测黄颡鱼的实时荧光型RPA和侧向流RPA试纸条方法,拥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准确率高、不依赖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现场快速检测应用前景。此外,其克服了形态学物种鉴定专业门槛高、难以鉴定残破组织样品的问题,检测靶标可跨越卵、鱼苗、成鱼等全生命周期,为水产品监管执法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物种鉴定 重组聚合 实时荧光型RPA 侧向流RPA试纸条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