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剖析现场实现教学法在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元金 王正山 +3 位作者 王涛 岳座刚 刘东良 王扬 《新乡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73-76,共4页
分析了VC++程序设计课程使用"语法+案例"式教学法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并介绍了基于项目剖析现场实现的教学方法,把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项目应用于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并基于项目剖析现场实现的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 分析了VC++程序设计课程使用"语法+案例"式教学法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并介绍了基于项目剖析现场实现的教学方法,把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项目应用于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并基于项目剖析现场实现的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程序设计课程 “语法+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剖析现场实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炼学科大概念 实现教学新转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翰 郭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43,共3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较原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做了大幅度修订。对于修订的课标,我们更多地会关注其显性内容的变化,而对支撑课标修订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变化往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较原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做了大幅度修订。对于修订的课标,我们更多地会关注其显性内容的变化,而对支撑课标修订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变化往往关注较少。这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新课标中一般没有进行系统阐释,或片言只语或隐性渗透。如果我们只是从直觉上感受新课标的外在变化,不清楚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学理原因,就不能深入而透彻地认识这些变化,会发出"看不懂""不会教"的感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新课标修订理念的一个主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隐性渗透 课程内容结构 实现教学 课标修订 新课标 显性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功能,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霞 《数学教学通讯》 2018年第21期25-26,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地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很多高校都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辅助教学,其中引起人们热议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在教学领域的...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地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很多高校都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辅助教学,其中引起人们热议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在教学领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体现,而且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的学习课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都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微课"就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它也是对孩子们学习高中数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非常值得我们所认可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强化教学功能 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思维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波 《教育家》 2020年第26期54-54,共1页
在山区从教多年,笔者看到课堂在发生变化,也了解到教师已基本具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却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教师说:"我已经浏览了教材,学生之前学习了什么、之后还要学习什么,我都清楚,可是一上课才发现学生根本不具备... 在山区从教多年,笔者看到课堂在发生变化,也了解到教师已基本具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却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教师说:"我已经浏览了教材,学生之前学习了什么、之后还要学习什么,我都清楚,可是一上课才发现学生根本不具备应有的基础。"毫无疑问,教师是把"我们认为学生应该有的经验基础"当作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当希望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时,教师又发现学生说不清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说不清自己哪里不会。这一现状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策略 思维过程 教育理念 关注思维 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的思维 从学生实际出发 上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算法与程序实现教学的知识储备
5
作者 朱坤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15期25-26,共2页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以及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已经明确。相比2003版的课标和教材,2017版变化显著。变化一:必修模块一“数据与计算”中将算法...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以及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已经明确。相比2003版的课标和教材,2017版变化显著。变化一:必修模块一“数据与计算”中将算法与程序实现作为重点,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远高于上一轮的课标要求;变化二:新一轮教材所采用的编程语言为Pyt hon,这是大部分教师没有学习过的纯代码编程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模块 课标要求 知识储备 新教材 编程语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 实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途径
6
作者 杨志佳 《东西南北(教育)》 2017年第20期278-278,共1页
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 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7
作者 孙士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7年第12期00145-00146,共2页
教育中的创新,是指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转变。小学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重要基础,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数学学习天赋... 教育中的创新,是指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转变。小学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重要基础,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数学学习天赋以及数学启蒙思想均占有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研发都是结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而进行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实现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带三”的价值、内涵及教学实现
8
作者 刘仁增 《福建教育》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温儒敏教授提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应“以一带三”,明示了课标内涵,揭示了学科理路,显示了“教”“学”逻辑。教师只有聚焦语文要素,发现“一”的特征;紧扣文本语言,破解“三”的密码;采用多种形式,落实“以一带三”,多管齐下,才能通过“... 温儒敏教授提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应“以一带三”,明示了课标内涵,揭示了学科理路,显示了“教”“学”逻辑。教师只有聚焦语文要素,发现“一”的特征;紧扣文本语言,破解“三”的密码;采用多种形式,落实“以一带三”,多管齐下,才能通过“语言运用”的教学,把“文化”“语言”“思维”“审美”融为一体,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一带三” 价值内涵 教学实现 语文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中华文化认同内容的教学实现
9
作者 李胜清 周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文化的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促进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据此,以教科书为切入点,分析中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华文化的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促进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据此,以教科书为切入点,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进而提出三种实现路径:设计明确议题,利用群文阅读展开教学;扎根语文课程,跨学科展开教学;基于课文内容,开展多样化语文实践活动。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年级语文教材 中华文化认同 内容呈现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证史:学术旨趣、价值意蕴与教学实现——以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历史绘画教学为例
10
作者 杨春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80-83,共4页
基于历史课程标准“图像史料研读”要求,透过历史教材相关绘画作品的教学探究,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中图像证史的教学路径和学术旨趣,尝试在图文互释中辩证真实的历史图像并阐释其中的价值意蕴,探讨图像证史如何在历史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流... 基于历史课程标准“图像史料研读”要求,透过历史教材相关绘画作品的教学探究,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中图像证史的教学路径和学术旨趣,尝试在图文互释中辩证真实的历史图像并阐释其中的价值意蕴,探讨图像证史如何在历史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和探究设计之中有机实现教学的转化与运用。图像证史的教学实现包括:在导入中预设历史悬念,激趣导学;在细节中重构教学思路,以思启思;在共情中把握历史进程,同情理解;在探究中感悟历史意义,析画求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证史 历史绘画 学术旨趣 价值意蕴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图式优化的教学实现——评余党绪《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课例
11
作者 吴欣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
认知心理学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构建,在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变化。认知图式是个体为应对某一特定情境而形成的认知结构,会根据情境变化而发展,外界干预可以实现认知图式的优化。余党绪老师《读写活动中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构建,在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变化。认知图式是个体为应对某一特定情境而形成的认知结构,会根据情境变化而发展,外界干预可以实现认知图式的优化。余党绪老师《读写活动中的“破我执”》课例可视为利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认知图式优化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图式 特定情境 课例 认知心理学 认知结构 课堂教学 读写活动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及可行性研究
12
作者 温洁 《天津教育》 2025年第7期22-23,共2页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一)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只满足于对现有知识进行单纯的记忆与复现,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大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一)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只满足于对现有知识进行单纯的记忆与复现,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市场。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生产技术手段,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学管理创新 创新能力 可行性研究 创新意识 实现教学 现有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高职英语学科跨文化性的教学实现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陈蓓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208-210,225,共4页
新课标背景下,高职英语实施跨文化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充分理解中外文化特点及成因,超越文化局限而建构更加宽广的文化观和世界观,又能助力教学模式变革,推动形成系统的教学实现机制。围绕高职英语跨文化性教学实现机... 新课标背景下,高职英语实施跨文化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充分理解中外文化特点及成因,超越文化局限而建构更加宽广的文化观和世界观,又能助力教学模式变革,推动形成系统的教学实现机制。围绕高职英语跨文化性教学实现机制,文章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了如下路径:分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两个层面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跨文化教学载体;创新采用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体验;综合开展校园活动、竞赛活动、实习活动等实践活动,提高跨文化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职英语 跨文化 教学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支持下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4
作者 张清华 《中国信息界》 2025年第2期237-239,共3页
引言。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如何在大数据支持下构建并应用新型教学评价体系成为研究热点[1]。借助于大数据,可对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同时借助多种方式推送给教育过程的相关参与者,... 引言。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如何在大数据支持下构建并应用新型教学评价体系成为研究热点[1]。借助于大数据,可对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同时借助多种方式推送给教育过程的相关参与者,具体表现为让学生客观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全面把握自身的教学成绩,让领导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最终实现教学以及学校的跨越式发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绩 教学评价体系 新型教学 大数据 教学计划 学习效果 跨越式发展 实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的文化叙事及教学实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化叙事”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建构,是指某种文化以适合其呈现的叙事策略予以展现,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教科书的文化叙事是教科书对嵌入其中的知识进行叙事化处理,将隐藏在故事情节中的文化价值浸润于学生心灵深处,在固本培元... “文化叙事”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意义建构,是指某种文化以适合其呈现的叙事策略予以展现,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教科书的文化叙事是教科书对嵌入其中的知识进行叙事化处理,将隐藏在故事情节中的文化价值浸润于学生心灵深处,在固本培元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叙事指向的意义关怀、叙事表达的图文共生和叙事效果的润物无声是教科书文化叙事的特点。教科书文化叙事的向度表现为突显时间向度的“宏大叙事”、书写空间场域的“微小叙事”和运用视角转换的意义“叠写”。为实现教科书文化叙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地,教师须明晰文化主体的叙事思维、把握复调的互动叙事切口、挖掘微小叙事的深刻意蕴和创设留白的叙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文化叙事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可能生活及其教学实现
16
作者 楚慧杰 程良宏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儿童的可能生活基于现实并指向未来,是儿童行动能力所能实现,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规划和创造生活。可能生活之所以“可能”,在于儿童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于儿童的可能生活是有待实现的现实生活,在于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去... 儿童的可能生活基于现实并指向未来,是儿童行动能力所能实现,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规划和创造生活。可能生活之所以“可能”,在于儿童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于儿童的可能生活是有待实现的现实生活,在于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去探索并实现可能生活。儿童的可能生活能够彰显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儿童完整生活的建构,发展儿童良好的创造性。儿童可能生活的教学实现路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引导儿童感悟生活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为儿童提供多种可能;尊重儿童作为生活主体,保障儿童足够的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可能生活 教学实现 生活空间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科书的乡土文化呈现及教学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超 王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57,共6页
教科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在。乡土文化进入教科书,旨在以文化传承增进学生文化认同,以乡约教化启蒙学生生存智慧,以“位育”... 教科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所在。乡土文化进入教科书,旨在以文化传承增进学生文化认同,以乡约教化启蒙学生生存智慧,以“位育”思想厚植学生乡土情怀。乡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以文本叙事描述有机循环的生命力量、以空间插图展现天人合一的价值信念以及以地方话语呈现伦理本位的社会形态。要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育人价值,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明晰育人目标,提升文化理解力;立足学生本位,解读跨时空图文;挖掘本土资源,创设真实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乡土文化呈现 教学实现 文本叙事 空间插图 地方话语 育人目标 学生本位 本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我叙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运用与教学实现
18
作者 刘小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叙事在德育教材中运用十分广泛,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者,都主要关注“他者叙事”而忽视儿童的“自我叙事”。实际上,“自我叙事”之于儿童道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叙事”让儿童将叙事化的个人记忆生成为道德经验,... 叙事在德育教材中运用十分广泛,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者,都主要关注“他者叙事”而忽视儿童的“自我叙事”。实际上,“自我叙事”之于儿童道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叙事”让儿童将叙事化的个人记忆生成为道德经验,从第一人称的具身视角建构其道德自我,并在定位自我与善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确立未来道德发展的方向。德育教师先要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儿童自我叙事“叙什么”“何以叙”以及“怎么叙”等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以教材中叙事情境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我叙事,并基于儿童生活实际创设新的叙事情境,同时还需要引导儿童对陌生领域和未来生活进行想象性的自我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自我叙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插图的叙事功能及教学实现
19
作者 陈志新 李志超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12期15-20,共6页
教材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也是活化课堂的重要资源。一直以来,插图以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在传情表意中,陶冶学生情操,发挥育人价值作用。叙事作为人类行为体验的思想表达,具有“以文化人”的意义建构特性。教材插图的叙事功能体现... 教材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也是活化课堂的重要资源。一直以来,插图以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在传情表意中,陶冶学生情操,发挥育人价值作用。叙事作为人类行为体验的思想表达,具有“以文化人”的意义建构特性。教材插图的叙事功能体现在以视觉感知传递价值观念,以典型标识促进文化认同,以叙事“在场性”内化行为准则。教材插图的叙事表达体现在叙事主体的价值传递、叙事时空的有效构建及叙事重点的视觉引导。为了实现教材插图叙事的育人功效,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图像素养,在师生双向互动中激发叙事自觉,在图文结合中提升叙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插图 叙事功能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思维进阶课堂的内涵、特征及教学实现
20
作者 黄晖明 《理科考试研究》 2024年第17期2-6,共5页
数学思维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思维进阶的课堂沿着内容深度解析,确立思维进阶目标;建构先行组织者,对学生思维起点进行精准分析;设置挑战性任务及问题链,对思维进阶路径进行清晰化表征;设计自评量表,指引思维的进... 数学思维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思维进阶的课堂沿着内容深度解析,确立思维进阶目标;建构先行组织者,对学生思维起点进行精准分析;设置挑战性任务及问题链,对思维进阶路径进行清晰化表征;设计自评量表,指引思维的进阶方向和对进阶目标实施监控的路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路径和生长空间,以此落实高阶思维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 思维进阶 教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