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系数方程及其在风向判别中的应用
1
作者 毕德明 《陕西煤炭技术》 1989年第3期33-43,共11页
本文探讨矿井通风网路中风向判别的一种新方法——分支复合特性方程常数项解析法(简称常数项解析法)。文中利用实系数方程理论,引用分支复合特性方程的新概念,较明确地表达出被判别分支的风量与其风阻以及各分支的风阻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探讨矿井通风网路中风向判别的一种新方法——分支复合特性方程常数项解析法(简称常数项解析法)。文中利用实系数方程理论,引用分支复合特性方程的新概念,较明确地表达出被判别分支的风量与其风阻以及各分支的风阻之间的内在关系,赋于风向判别式以准确的数学意义。同时,推导和验证一些典型网路的准确风向判别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系数方程 矿井 通风网路 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元实系数四次方程根的分布特征的续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董祚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是文[1]的续论,文[1]关于一元实系数四次方程根的分布的讨论,虽然较详细但仅是粗分类,如有四个相异报的情形就没有区分出“两对相异共轭复根”“一对共轭复根和两个相异实根”及“四个相异实根”的判别条件,本文在[1]... 本文是文[1]的续论,文[1]关于一元实系数四次方程根的分布的讨论,虽然较详细但仅是粗分类,如有四个相异报的情形就没有区分出“两对相异共轭复根”“一对共轭复根和两个相异实根”及“四个相异实根”的判别条件,本文在[1]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讨论,逐一处理了文[1]的遗留问题,逐一给出不用直接解方程就可知其根的判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方程 一元四次方程 实系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范围的求法
3
作者 蔡勇全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2015年第7期34-36,共3页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嗣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参数范围 求法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值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范围的求法
4
作者 蔡勇全 《中学数学研究》 2015年第3期43-46,共4页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位置、判别...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位置、判别式与0的关系等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后构建充要条件,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本文结合实例介绍这方面题目的几种类型及其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参数范围 求法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取值范围 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范围的求法
5
作者 蔡勇全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5年第2期5-7,59,共3页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位置、判别...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位置、判别式与0的关系等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后构建充要条件,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本文结合实例介绍这方面题目的几种类型及其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参数范围 求法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取值范围 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一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探微——兼谈主元法
6
作者 王洪希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理论,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视.那么实系数一次方程,它的实...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理论,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视.那么实系数一次方程,它的实根分布问题,有哪些结论呢?这些结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一次方程 主元法 中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7
作者 高原 李庚学 《朝阳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59-61,共3页
我们知道,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是抛物线,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f(x)=0的实数根。本文建立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两个充要条件,并给出它们在数学题解答的具体应用:一、定理定理一:设f(x)=ax^2+bx+c,(a〉O)。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充要条件 数根 应用 二次函数 抛物线 横坐标 数学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范围的求法
8
作者 陈群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5年第7期4-7,共4页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的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的位置、判... 确定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它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是:从对应函数的开口方向、特殊点的函数值的正负、对称轴的位置、判别式与0的关系等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后构建充要条件,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参数范围 求法 数学思想方法 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 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与主元法
9
作者 何拓程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2011年第8期35-37,共3页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理论,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引起大家普遍重视.那么实系数一次方程,它的实根分布问题...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实系数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理论,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引起大家普遍重视.那么实系数一次方程,它的实根分布问题,有哪些结论呢?这些结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根分布问题 主元法 中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数学问题 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代数方程的迭代法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伟奇 杨守志 《河南科学》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于Bernoulli求根迭代法,讨论了一元实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求根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上的有效的迭代格式。根据这一理论设计出C语言程序,并且用C++Builder和Delphi作界面调用这一程序,设计出求解代数方程的计算器。数值算例表明,该算... 基于Bernoulli求根迭代法,讨论了一元实系数的代数方程的求根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上的有效的迭代格式。根据这一理论设计出C语言程序,并且用C++Builder和Delphi作界面调用这一程序,设计出求解代数方程的计算器。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不仅有较高的精度,而且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的代数方程 方程的根 数值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方程正项分解与Newton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永红 曾宪雯 +2 位作者 王永强 罗跃 祁晓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90-591,共2页
在高次方程正项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用Newton法求解实系数高次方程正数根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具有迭代初值选取条件宽松的优点 ,容易改进为求解实系数高次方程全部实数根的大范围收敛性迭代解法 .
关键词 数根 正项分解 NEWTON法 系数高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实系数高次方程的求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景晓 连秀国 王俊青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系数高次方程 分解形式 系数 等比数列 多项式 例题 解法
原文传递
实系数高次方程无实根的判定
13
作者 黄汉禹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31,共4页
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问题中,常常需要解实系数高次方程,即求出这些高次方程的实根或判定它无实数根。
关键词 系数高次方程 判定
原文传递
前进一步天地宽
14
作者 知芎 《福建中学数学》 2003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系数二次方程 判别式 不等式证明 系数三次方程 高中 数学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hoice of Model of External Load in Problem of Synthesis of Adequat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15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2012年第8期489-493,共5页
The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of motion of dynamic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incidence with real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correspond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Mathematic... The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of motion of dynamic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incidence with real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correspond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process will be named as adequat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if the results of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by the help of this description coincide with experiment with inaccuracy of initial data. The synthesis of such description is very important at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forecast of motion of real physical phenomena. The specified problem is still poorly investigated and hardly adapted to formalization. The requirements to the adequate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dynamic system are considered for the case when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dynamic systems is represented by linear system of th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rocess is given a priori with inexact parameters and then the models of external loads are being determined for which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coincide with experiment. The methods of obtaining of the steady models of external loads are suggested. The example of the adequate descrip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mechanical line dynamics of rolling mill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ystems adequate description external load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solubility of quini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16
作者 Fatemeh Zabihi Mehrdad Mirzajanzadeh +1 位作者 Jingfu Jia Yaping Zh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41-645,共5页
Solubility of quini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_2) was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8 to 24 MPa, at three constant temperatures: 308.15 K, 318.15 K and 328.15 K. Measurement was carried ... Solubility of quini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_2) was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8 to 24 MPa, at three constant temperatures: 308.15 K, 318.15 K and 328.15 K. Measure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emi-dynamic system.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orrelated by iso-fugacity model(based on cubic equations of state, CEOS), Modified Mendez–Santiago–Teja(MST) and Modified Bartle semi-empirical models. Two cubic equations of state: Peng–Robinson(PR) and Dashtizadeh–Pazuki–Ghotbi–Taghikhani(DPTG) were adopted for calculation of equilibrium parameters in CEOS modeling. Interaction coefficients(k_(ij)& l_(ij)) of van der Waals(vdW) mixing rule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orrelation parameters in CEOS-based modeling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accuracy of model was investigated. Average Absolute Relative Deviation(AARD) between correla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as the index of validity and accuracy for different modeling systems. In this basis it was realized that the semi-empirical equations especially Modified MST can accurately support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phase equilibrium behavior of quinine–SCCO_2 media. Among the cubic equations of state DPGT within two-parametric vd W mixing rules provided the best data fitting and PR within one-parametric vd W mixing rules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deviation respect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verall, in each individual modeling system the best fitting was observed on the data points attained at 318 K, which could be perhaps due to the moderate thermodynamic state of supercritical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fluid Solubility Semi-empirical model Iso-fugacity Quin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变式探究
17
作者 周玉鼎 《数学通讯》 2023年第5期48-49,共2页
第十九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中有一道不等式证明题,涉及到实系数一元三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本文先从代入法入手打开突破口,给出了两种思路自然的证法,在此基础上,对问题的变式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 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实系数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均值不等式 变式探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