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0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
作者 吴超 曹广忠 黄苏丹 《科技风》 2025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以深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对地方高校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以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三大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分别从课程体系优化、双导师队伍建设合作机制改进、... 本文以深圳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对地方高校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以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三大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分别从课程体系优化、双导师队伍建设合作机制改进、学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改革,切实提高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及地方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优秀人才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地方产业发展 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创新能力导向下的人工智能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探索
2
作者 高岩 林颖 +1 位作者 苏淑文 郭锋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3期240-246,共7页
针对本科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提出基于“多融合、一体化”的人工智能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具体阐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具体实施方案,说明实施效果。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 实践创新能力 项目驱动 校企合作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
作者 杨现勇 杨添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5年第2期84-88,共5页
教育硕士培养是新时代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特征。基于OBE教育理念,深刻把握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理路,审视教育硕士实践创... 教育硕士培养是新时代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特征。基于OBE教育理念,深刻把握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逻辑理路,审视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阻遏,从培养目标、评价机制、产教融合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推动教育硕士培养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教育硕士 实践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顾佳丽 周易璇 辛璐 《化工管理》 2025年第2期43-46,共4页
依托化学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遵循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规律,针对部分院校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匹配、教学方式与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文章以提高研究生创新... 依托化学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遵循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规律,针对部分院校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匹配、教学方式与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文章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以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通过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培养机制、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搭建专业实践平台等措施,探索了提高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化学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刚 《内江科技》 202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当前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构建管理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结构及表...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当前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构建管理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结构及表征指标,实行“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进阶培养路径,打造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建立培养质量多元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 培养路径 培养质量 实践创新能力 管理类专业硕士 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6
作者 张月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8期157-161,共5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客观需求。面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课程少、培养基地建设刚刚起步...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客观需求。面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课程少、培养基地建设刚刚起步等问题,从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科研平台、加强教师引导、鼓励国际交流、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 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王涛 孟丽岩 姜封国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5年第4期12-15,共4页
现代产业学院是贯彻国家战略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培养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通过制... 现代产业学院是贯彻国家战略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培养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通过制定“智慧+”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土木工程能力线、智慧+能力线π型课程模块,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学生指导模式及探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真实任务、项目教学”法,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智能建造 产教融合 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视角
8
作者 肖文谦 李波 +1 位作者 张园园 廖晓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65-068,共4页
本文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校企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涵盖了... 本文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校企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涵盖了培养目标的制定、校企协同机制的构建、课程体系的全面优化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经过四年的试点改革,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结果表明,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同时也为地方工科院校推动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企业需求导向 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9
作者 孙红果 余星 《创新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在分析数智化内涵与外延基础上,多视角分析了数智化是如何影响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进而阐述了数智化融入数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及案例分析,最后为评估数智化融入数学学科的有效性,基于本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实... 在分析数智化内涵与外延基础上,多视角分析了数智化是如何影响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进而阐述了数智化融入数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及案例分析,最后为评估数智化融入数学学科的有效性,基于本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数据,对数智化使用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digitization, we analyze how digitization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thematics majors. Furtherm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case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digitalization into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thematics majors were elaborated. Finall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digitalization into mathematic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ctual data of mathematics majors in our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digitalization, and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re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10
作者 杨怡婷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5年第2期47-53,76,共8页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研究影响其培养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实际操作技能之间脱节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关键因素,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研究影响其培养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实际操作技能之间脱节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关键因素,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智能制造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路径建构
11
作者 谭雄素 李雄平 魏晓燕 《实验室科学》 2025年第1期231-235,共5页
创新多元培养路径,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破解该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困境的突破口。以专业执业情境为出发点,在全面解构该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意指与发展进阶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南民族大学近年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联合... 创新多元培养路径,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破解该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困境的突破口。以专业执业情境为出发点,在全面解构该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意指与发展进阶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南民族大学近年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联合培育方面的有益探索与成功经验,提炼了以“资源整合”、“任务驱动”、“研学一体”、“双师赋能”、“跨界融合”为核心指向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行动框架,以期在实践层面上为教育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技术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培养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裴晓东 吴征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72-75,共4页
针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教学条件有限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提出并实施“五个环节”研讨式课堂教学方法,打造多层次、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四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促进学生... 针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教学条件有限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提出并实施“五个环节”研讨式课堂教学方法,打造多层次、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四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机制等针对性措施,从而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新工科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核心能力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培养 自主学习 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体系 多层次虚实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由淑萍 孟娜 +4 位作者 林昕 蔡雯 汪慧才 田萍 颜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0期4-7,共4页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实践的重点。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及课程体系有待增强,多元主体间的协作融合深度不够,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课题组以建构主义、行...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实践的重点。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及课程体系有待增强,多元主体间的协作融合深度不够,产教融合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课题组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多元—交叉—融合—协同”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建设基于决策导向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的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护理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测评框架建构与量表开发--以编程教育为例
14
作者 钟秋菊 彭瑞文 张一春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在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本研究以编程教育为例,依据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和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关键事件法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创新学习、心理操作、创作实践、创新产出)、14个二级指... 在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本研究以编程教育为例,依据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和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关键事件法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创新学习、心理操作、创作实践、创新产出)、14个二级指标的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测评框架。基于测评框架,研制了包含26个题目的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测评量表,并进行试测。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有效测评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创新能力 科技强国 测评框架 编程教育 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实验室+实验场+海测现场”的海洋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5
作者 刘尚国 阳凡林 +2 位作者 张凯 卢秀山 周兴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170,共5页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实施,新时期海洋测绘的学科体系与服务领域已发生深刻变革,表现出显著的新工科特征,对海洋测绘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海洋测绘学生实践科创能力不足、与生产及科研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实施,新时期海洋测绘的学科体系与服务领域已发生深刻变革,表现出显著的新工科特征,对海洋测绘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海洋测绘学生实践科创能力不足、与生产及科研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本文以“实验室+实验场+海测现场”三层进阶能力培养基地建设为基础,倡导实践对接实战、科创面向前沿,强化产教一体、科教融合,开展“本科生主导+研究生辅导+教师指导+生产督导”四导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践行“校+所+企”三方协同、“师+博+硕+本”四级联动的科创育人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海洋测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产教一体 科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协同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梦琪 赵颖 杨蕾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正式进入“双高”建设时期,“双高计划”的实施迫使高职院校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课程体系的实现性与完整性为依托,以培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正式进入“双高”建设时期,“双高计划”的实施迫使高职院校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课程体系的实现性与完整性为依托,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坚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闭环的评价过程,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的贴合与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实践创新能力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17
作者 崔红光 赵萍 +3 位作者 宁晓峰 白雪卫 王铁军 田素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81-489,共9页
实践创新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明晰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 实践创新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明晰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具体包括“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产出为目标”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新体系;融入学分要求的“两创三应用”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师生新关系。通过多年的实施效果良好,为实现农业工程类人才高质量培养奠定基础,为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农业工程 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8
作者 宋孝周 张远群 段海燕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6期6-12,共7页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行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也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行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也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资源、机制等不能完全适应新工科建设倡导的交叉与融合、继承与创新、协调与共享等理念,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培养目标与需求不完全匹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滞后于行业工程技术发展、综合应用知识和方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学不同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组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为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明确以培养创新型或复合型技术领军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构建包括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课程(大类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程(公共实践和专业综合实践)和素质拓展课程的课程体系,突出通专融合;通过设置多门课程内容交叉融合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和科研方法类课程,以及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等,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注重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及时吸收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以及加强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合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推进小班授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优化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在知识考核和结果性考核基础上,增加能力考核内容和过程性考核方式。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构建“分段—递进—多元”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分4个阶段,从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出发,递进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课程实验和综合性实践课程的教学,通过加强学生专业实验规范和技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设计和协同开展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构建以主体平台为核心、以多元化扩展平台为辅助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体系,通过融合国内外、校内外、政产学研等多方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依托5个维度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扩展平台,为学生提供以赛促学、就业实践、项目驱动、工作室培养、创新创业训练等5种实践创新能力拓展性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通过建立岗前培训、驻厂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一系列教师培训制度以及外聘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以充实专业教学团队等,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育人水平。四是与企业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吸纳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课程思政育人维度,使思想价值引领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五是通过构建校、院、系(室)3级组织分工协作的监管机制和多部门及院系协同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以及在专业层面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为确保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实践证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效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多元化、主体多元化、能力多元化的“三个多元化”特色并得到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 教师能力 校企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研究
19
作者 李青 王赛赛 +1 位作者 杨明睿 白梓颐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517-522,共6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对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实践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对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以拓展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以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载体,通过设计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引入评估机制对实践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和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等方式为加强高层次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探索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研究生教育 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20
作者 罗庆 牛之欣 +2 位作者 王辉 王晓旭 吴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9期0141-0144,共4页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为例,对如何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为例,对如何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改革教学内容、隐形融入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体现了课程的创新性、价值导向、前沿性和实践性,实现了课程的动态持续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初步为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生 环境类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