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1
作者 李勇超 宋丹丹 +2 位作者 于智勤 于杨 刘秀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68-1572,157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合并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SMPP合并EBV感染患儿(89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为单纯SMPP的患儿(...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合并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SMPP合并EBV感染患儿(89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为单纯SMPP的患儿(28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MPP患儿并发E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SMPP患儿并发EBV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住院费用、特应性体质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损害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特应性体质、发热时间延长、ALT水平升高、LDH水平升高、CD4^(+)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是SMPP患儿并发EB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LDH、CD4^(+)T淋巴细胞比例、ALT预测SMPP患儿并发EB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03、0.653、0.762。结论SMPP合并EBV感染后导致患儿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升高,从而加重经济负担。当患儿合并特应性体质,发热时间延长,LDH水平升高,CD4^(+)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ALT水平升高时提示SMPP患儿并发EBV感染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EB病毒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患者严重程度与实验室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欢 方绕红 +2 位作者 李海龙 张智雄 张世德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COVID-19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实验室特征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评价采用QUADAS-2工具完成,数据荟萃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COVID-19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实验室特征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评价采用QUADAS-2工具完成,数据荟萃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涉及3741例研究对象(其中轻度/中度2520例,重度/危重1221例)。相比轻度/中度患者,重度/危重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白蛋白、CD3+T、CD4+T和CD8+T显著降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CD4/CD8比值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常规、肝肾功能标志物、炎症/感染标志物、凝血功能等实验室特征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严重程度 实验室特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秦皇岛市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红 王佳 +1 位作者 盛玉杰 朱佳慧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对EB病毒(EPSTEIN-BARR,EB)阳性成人患者进行EB关联抗原、EB病毒DNA、常规血液学检查及血生化测试,深入解剖其临床表现,探讨该病毒在成年感染者中的临床表征。方法搜集本院呼吸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214例成年EB病毒... 目的对EB病毒(EPSTEIN-BARR,EB)阳性成人患者进行EB关联抗原、EB病毒DNA、常规血液学检查及血生化测试,深入解剖其临床表现,探讨该病毒在成年感染者中的临床表征。方法搜集本院呼吸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214例成年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依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类,把年龄在20~59岁的患者纳为中青年组(共87例),把60岁以上的患者纳入老年组(共127例);收集50例同期进行健康检查人员,按前述年龄段分组法分为两个年龄对照组,青中年组31例,老年组17例。研究EB病毒在成年感染者中的临床表现,对比不同年龄层患者之间的差异与共性。结果214例EB病毒感染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高烧(共93例患者,占43.5%),其次为淋巴结肿大(共54例患者,占25.2%)、乏力(共30例患者,占14.1%)及皮疹(共16例患者,占7.5%);两组不同年龄段EB病毒感染患者,在实验室指标方面,除ALT、AST、GGT、ALP、TBLL、DBLL、IBLL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方面,青中年组均高于老年组,P<0.05;在老年组比较中,两组除CD8+T淋巴细胞数绝对值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余指标比较中,EB病毒侵袭的老年群体各项指数普遍不及健康同龄者,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青年组比较中,两组除在NK细胞绝对数量上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结果比较,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EB病毒感染患者抗原、抗体和EB病毒DNA对比,P>0.05。结论感染EB病毒的成年人临床症状各异,其中中青年群体比老年人群更易出现明显的记忆性感染表现。同时,老年人群的细胞性及体液性免疫应答通常会出现受损降低的情况,与EB病毒相关的肿瘤在这一年龄段患者中所占比例则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EB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艳萍 邹麟 +1 位作者 唐良君 陈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6-60,64,共6页
目的 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AIH/PBC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探讨抗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阴性的AIH、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阴性的PBC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象是否存在差异,帮助临... 目的 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AIH/PBC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探讨抗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阴性的AIH、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阴性的PBC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象是否存在差异,帮助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69例,分析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都可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的症状及脾大、腹水和皮肤巩膜黄染的体征,AIH男女比例为1∶3.8,PBC男女比例为1∶11.8,AIH/PBC OS男女比例为1∶10.0。AIH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而PBC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明显。PBC相比AIH更容易引起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减少,而AIH更易引起凝血酶原时间(TT)的升高。AIH与PBC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MA和AMA/AMA-M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MA阳性组和阴性组AIH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AMA阳性组和阴性组PBC患者的白细胞(R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LD有着相似的临床特征和相对特异的实验室结果,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综合分析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鉴别AILD的类型,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ASMA与AIH、AMA与PBC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有明显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主要实验室特征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沈芳 巫善明 +1 位作者 陈晓蓉 陈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0期1207-1209,共3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硬化性胆管炎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实验室特征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健 金洁 +7 位作者 童茵 叶绣锦 孟海涛 麦文渊 钱文斌 陈志妹 林茂芳 周思文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HAL)的实验室特征及其与诊断分型和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7例HAL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AL患者临床上易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各种浸润症状。外周白细胞数高 ,易合... 目的 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HAL)的实验室特征及其与诊断分型和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7例HAL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AL患者临床上易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各种浸润症状。外周白细胞数高 ,易合并重度贫血。免疫表型中双系列较双表型多见。诱导缓解治疗缓解率为 2 5 0 %。以兼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方案及针对ALL的方案缓解率高。形态学表现为髓系白血病 ,合并重度贫血者以及有细胞遗传学异常者化疗缓解率低 ;而免疫表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是否正常、是否合并浸润症状对化疗有效率无影响。化疗后易合并肺部细菌和霉菌混合感染 ,预后差。结论 HAL病情凶险 ,临床有一定特点 ,但诊断应进行以免疫表型为主的MICM分型。形态学表现为髓系白血病 ,合并重度贫血者以及有细胞遗传学异常者诱导缓解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应首选兼顾ALL和AML的方案或针对ALL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特征 重度贫血 缓解率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治疗 免疫表型 临床 合并 验资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与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开奖 蒋茵 +2 位作者 宋星慧 覃玉花 韦阳妙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460-46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清CCP抗体、RF、ESR、CP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时间、IgG、IgA、IgM水平及AK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ILD患者易发于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处于活动期且血抗CCP抗体、RF含量高的RA患者,加强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特征及误诊漏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晖 孙小纯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2年第4期248-249,235,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以骨髓为主要浸润部位的多灶性恶性肿瘤,其以血清单克隆球蛋白、溶骨性损害(表现为病理性骨折、骨痛、高血钙)、贫血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性。MM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血液...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以骨髓为主要浸润部位的多灶性恶性肿瘤,其以血清单克隆球蛋白、溶骨性损害(表现为病理性骨折、骨痛、高血钙)、贫血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性。MM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MM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多样,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为临床减少MM误诊、漏诊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实验室特征 漏诊分析 误诊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克隆性增殖 病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9
作者 丁尧海 张爱平 +2 位作者 王艳侠 张颖玮 姜晓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8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临床 实验室特征 隐球菌性脑膜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 治疗 细胞毒药物 对比 院长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志强 吴正霞 +4 位作者 陈凯 帖怡凡 刘睿 刘金莉 李亚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和非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性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并发甲型流感患者57例分为心力衰竭组(n=22)和非心力衰竭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 目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和非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特征性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并发甲型流感患者57例分为心力衰竭组(n=22)和非心力衰竭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发热天数、住院天数、是否并发肺炎以及二者入院时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比较,年龄偏高(69.77±10.83岁vs 54.17±16.31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3.96±1.91ng/ml vs 0.69±0.36ng/m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95.38±88.15mg/L vs 57.56±51.17mg/L)、总胆红素[19.8(10.8,25.6)μmol/L vs 10.9(8.5,15.9)μmol/L]、肌酐(88.24±67.88μmol/L vs 75.65±23.41μmol/L)和尿素氮(6.95±5.78mmol/L vs 4.44±2.19mmol/L)水平更高,住院时间长(11.29±5.88天vs 9.40±4.60天),APACHE-Ⅱ评分高(14.13±1.84 vs 7.92±4.38),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4,2.125,2.295,χ^(2)=-2.282,t=-2.089,-2.321,2.497,2.246,均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甲型流感后易并发肺炎及脓毒症,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病情严重,同时住院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心力衰竭 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HLA-DR/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例手足口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
11
作者 汪雯 熊坚 +2 位作者 杨雪 吴昊 李威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452-452,457,共2页
我国手足口病高发。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幼儿。现将我院2012年2-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资料 实验室特征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 患者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月婷 肖庆忠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实验室特征。方法:对30例SARS病人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微生物学以及生化、免疫等各项指标检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SARS组多项指...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实验室特征。方法:对30例SARS病人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微生物学以及生化、免疫等各项指标检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SARS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有差别,其中血清酶AST、CK、CK-MB、LDH、LDH同工酶(LD1)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血常规WBC、LY%、GR%、RBC、Hb、Plt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常见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及体液培养标本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2/30)、嗜麦芽假单胞菌(2/30)、表皮葡萄球菌(MRSE)(1/30)、赛氏葡萄球菌(MRSCN)(1/30)。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对上述相应菌敏感率最高。结论:SARS的实验室特征显示出该病对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有损害,对进一步研究及诊治该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东北地区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子猗 王聃 +4 位作者 郑建雄 周闻君 易婷 周京国 青玉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21-72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与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19例PM/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分为DM组(n=66)和PM组(n...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与皮肌炎(DM)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19例PM/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分为DM组(n=66)和PM组(n=53),分析两组患者误诊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66.0%(35/53)PM患者首发症状为肌无力,较DM多见(P<0.01);40.9%(27/66)DM患者首发症状为皮疹;病程中PM组患者下肢近端肌无力、雷诺现象、干咳发生率高于DM组(P<0.05)。PM组肌炎酶学指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DM组(P<0.05);抗Jo-1抗体阳性率高于DM组(P<0.05)。HRCT结果示PM相关肺间质病变(PM-ILD)的网格影发生率高于DM相关肺间质病变(DM-ILD)(P<0.05)。结论PM和DM分别以肌无力和皮疹为初发症状,两组下肢近端肌无力、雷诺现象、干咳、酶学指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抗Jo-1抗体、肺部HRCT表现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朝 周雪丽 +3 位作者 薄丽津 徐艳 刘慧娟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DAT两方法均阴性组(Ⅰ组,n=5)、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组(Ⅱ组,n=26)、DAT两方法均阳性组(Ⅲ组,n=28)。Ⅱ组与其他组别相比,年龄、性别组成均无显著差异,DAT微柱凝胶法抗IgG+抗C3d阳性比例低于Ⅲ组(P=0.015)。Ⅱ组临床表现以胸闷、憋气、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以及皮肤、巩膜黄染或尿色加深等溶血相关症状为主,但发生率与其他组别无显著差异。Ⅱ组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等贫血相关指标低于参考范围,但与Ⅰ组、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的网织红细胞(Ret)比率、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血红蛋白(F-Hb)等溶血相关指标高于参考范围,其中后2项显著高于Ⅰ组(P=0.031和P=0.036)。Ⅱ组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Ⅲ组(P=0.010和P=0.037)。结论: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AIHA患者与两方法均阴性和均阳性患者相比,贫血程度接近,但补体系统参与溶血的机制和程度可能不同。这一结果可能对此类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朝 刘思涵 +5 位作者 薄丽津 郑以州 施均 徐艳 孙雪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7-1441,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G6PD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征的关系。结果:临床特征分析显示,43例患者中10例以...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G6PD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探讨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征的关系。结果:临床特征分析显示,43例患者中10例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23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和(或)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发热、消化道症状、乏力和嗜睡等。26例患者在明显诱因下发病,诱因包括蚕豆摄入(61.5%)、感染(34.6%)和心肌梗死(3.8%)。实验室检查分析显示,43例患者均存在G6PD活性缺乏,患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呈正相关(r=0.5881,r=0.6854)。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与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相比,表现出更高的Ret%(P <0.01)、MCV(P <0.001)和更低的红细胞计数(P <0.01)和低血红蛋白水平(P<0.01)。结论:G6PD缺乏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新生儿黄疸和急性溶血性贫血,检测IBIL、Ret%与MCV对评估溶血严重程度有辅助价值。以新生儿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比仅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溶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16
作者 蔡珍 李伟 +11 位作者 申太忠 郭娇 何宗辉 李宝 张敬霞 李晶 张露方 陶佳 李敬 曲芬 沈吉云 周庆明 《传染病信息》 2020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分析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3月8日在中国医学大学航空总医院接诊并诊断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3月8日在中国医学大学航空总医院接诊并诊断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2020年1月24日—3月8日,中国医学大学航空总医院共筛查76例发热患者,7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例患者均有武汉旅居史或与武汉返程人员接触史,4/7的患者年龄在41~65岁,4/7的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均为轻型或普通型,6/7的患者有发热症状,4/7的患者有咳嗽或咽痛症状,没有患者出现腹泻或呼吸困难。影像学结果表明,6/7的患者胸部CT均存在大小不等团片状磨玻璃影,其内均可见细密网格影,至少有1处病变紧贴胸膜。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3/7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7患者CRP升高,3/6患者D-二聚体升高。7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因人而异,该疾病的诊断应综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断 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岁以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风险概况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颖颖 王林林 +2 位作者 徐俊伟 孟浩宇 卢鑫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94-600,共7页
[目的]分析年龄≤4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风险概况、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1551例STEMI患者,分为年龄≤45岁组(120例)与年龄>45岁组(1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造影结果、... [目的]分析年龄≤4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风险概况、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1551例STEMI患者,分为年龄≤45岁组(120例)与年龄>45岁组(1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造影结果、实验室指标及院内预后情况。[结果]年龄≤45岁组男性、吸烟、饮酒的比率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的比率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1)。年龄≤45岁组实施介入手术的比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而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Gensini评分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NLR)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钠(Na)、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与年龄>45岁组相比,年龄≤45岁组住院时间短,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院内全因死亡率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饮酒、NLR升高是年龄≤45岁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5岁组STEMI患者男性、吸烟、饮酒特征更明显,高血压比率仅次于吸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炎症反应轻,短期预后好,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饮酒和NLR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风险概况 实验室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多发性骨髓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岚 陈朴 +5 位作者 朱建锋 陈楠 张莉 潘柏申 郭玮 王蓓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分析5例多发性骨髓瘤(MM)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确诊、治疗并随访的MM患者314例病例资料,其中5例MM患者发生CNS浸润(简称CNS MM),回顾这5例CNS 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 目的分析5例多发性骨髓瘤(MM)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确诊、治疗并随访的MM患者314例病例资料,其中5例MM患者发生CNS浸润(简称CNS MM),回顾这5例CNS 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CNS MM的发生率为1.6%(5/314)、病死率为100.0%(5/5)。5例CNS MM患者包括初诊时MM患者合并CNS浸润1例(病例4),以及治疗过程中MM患者出现CNS浸润4例(病例1~3、5)。5例CNS 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0个月,发生中枢浸润的中位发病时间距MM初诊10.5个月,累及中枢后中位生存时间仅0.5个月。脑脊液检查一般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加、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且找到克隆性浆细胞。初诊时,4例(病例1~3、5)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3例(病例1、2、4)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5例患者骨髓中出现形态异常骨髓瘤细胞,4例(病例1~4)患者合并髓外病灶,3例(病例1、4、5)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CD56表达下调、4例(病例1~3、5)患者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结论初诊时MM患者出现髓外病灶、CD56表达下调、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等特征可能与CNS浸润存在密切关系,存在这些特征临床医生需引起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D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随病程进展而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钟 孙媛 +1 位作者 易琼 蔡元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病情随病程进展的变化情况。方法从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LADA28例,进行5年前后的临床、胰岛功能及免疫学比较研究。结果28例LADA患者5年后病情加重,胰岛功能减退直至衰竭,谷氨酸脱...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病情随病程进展的变化情况。方法从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LADA28例,进行5年前后的临床、胰岛功能及免疫学比较研究。结果28例LADA患者5年后病情加重,胰岛功能减退直至衰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结论LADA患者随病程延长其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直至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非肿瘤性T细胞增殖为表现的三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实验室特征分析
20
作者 张月 宋晓玉 +1 位作者 王东生 何淑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3-115,F0002,共4页
目的总结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ITL的临床资料、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术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揭示AITL极易出现反应性... 目的总结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ITL的临床资料、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术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揭示AITL极易出现反应性细胞的病理生理机制。结果3例特殊的AITL病例,其骨髓以反应性的浆细胞、B细胞、T细胞增殖为主要特点,而流式检测并未检测到淋巴瘤细胞。结论AITL淋巴瘤细胞异型性大,单凭骨髓细胞学很难准确识别,对于治疗后的AITL,骨髓可能有多种反应性细胞增生,FCM才是确定细胞克隆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反应性细胞增多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