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家方言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
作者 肖丽芳 《现代语言学》 2025年第2期718-724,共7页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同时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历来对客家方言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很多,但对客家方言的研究都比较片面,本文就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客家方言的历史、客家方言在语音、声调、词汇、语法上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同时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历来对客家方言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很多,但对客家方言的研究都比较片面,本文就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客家方言的历史、客家方言在语音、声调、词汇、语法上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客家方言的传播及继承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客家方言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Hakka dialect is one of the seven major dialects in China,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significant symbol of Hakka culture. There have been many scholars who have studied the Hakka dialect, but the study of the Hakka dialect is one-sided. Based on the work of predecessors,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Hakka dialect, its characteristics in phonetics, ton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s well as its status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issues of its dissemination and inheritance. It aims to provide richer material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Hakka dial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文化传承及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台山客家方言述略
2
作者 李宁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广东台山客家人于康熙初年移民自粤东一带。咸丰、同治年间散居于台山境内的客家人退居赤溪半岛,人口仅剩十分之一。台山客家方言保留了“兴梅型”“新客家话”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梅县、兴宁客家方言一脉相承;但在一些... 广东台山客家人于康熙初年移民自粤东一带。咸丰、同治年间散居于台山境内的客家人退居赤溪半岛,人口仅剩十分之一。台山客家方言保留了“兴梅型”“新客家话”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梅县、兴宁客家方言一脉相承;但在一些语言细节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周边粤方言的影响。在此,依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调查,报告台山客家方言的基本面貌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台山 客家方言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陆川横山镇客家方言的体貌范畴
3
作者 吕蔓 熊润宏 覃东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3-28,50,共7页
广西陆川县横山镇客家方言的体貌范畴包括“体”和“貌”两部分,体范畴基于二分法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其中完整体包括现实完整体和经历完整体,非完整体包括进行体、持续体、起始体、将行体和先行体。貌范畴分为重行貌、短时貌、尝试... 广西陆川县横山镇客家方言的体貌范畴包括“体”和“貌”两部分,体范畴基于二分法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其中完整体包括现实完整体和经历完整体,非完整体包括进行体、持续体、起始体、将行体和先行体。貌范畴分为重行貌、短时貌、尝试貌三类。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各类体貌表达式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并归纳总结横山客家话表达体貌范畴常用的语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县横山镇 客家方言 体范畴 貌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与客家方言的汉字音入声韵尾对应关系初探
4
作者 杨硕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汉字在日语与客家方言中的入声韵尾的对应关系较为规整。在所研究的391个入声字中,有281个汉字在两种语言中入声类型一致,即[-d]对应[-つ/-ち],[-g]对应[-く/-き],[-b]对应[-う/-ふ)]。然而,有77个汉字在客家方言中已由[-g]演变成为[-d]... 汉字在日语与客家方言中的入声韵尾的对应关系较为规整。在所研究的391个入声字中,有281个汉字在两种语言中入声类型一致,即[-d]对应[-つ/-ち],[-g]对应[-く/-き],[-b]对应[-う/-ふ)]。然而,有77个汉字在客家方言中已由[-g]演变成为[-d],导致其与日语中的入声韵尾类型不一致。此外还有33个汉字在日语与客家方言中的入声韵尾的对应关系较为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客家方言 入声 韵尾 广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国客家方言性别词的泛化用法
5
作者 李金凤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从词义源头来看,兴国客家方言中的性别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记人的名词,如“公、婆、母、嫲”;二是标记动物的名词,如“牯、牸、雄”。这些性别词在同类泛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延,跨越不同的语义范畴,由有生命的物体泛化至无生命的对... 从词义源头来看,兴国客家方言中的性别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记人的名词,如“公、婆、母、嫲”;二是标记动物的名词,如“牯、牸、雄”。这些性别词在同类泛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延,跨越不同的语义范畴,由有生命的物体泛化至无生命的对象。它们的语义泛化过程分别是:公/嫲:人→人→动物→植物→物;婆/母:人→人→动物→物;牯:动物→动物→人→物;牸/雄:动物→动物→人。这些性别词大都经历了语素义虚化、性别标记功能弱化的语法化过程,即以隐喻的方式,通过类推机制,以原语素语义特征为内涵,词根逐步虚化成类词缀、词缀。兴国方言性别词的泛化用法,亦折射出客家人的文化精神:万物有灵、崇拜神祇的民间信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意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道德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客家方言 性别词 同类泛化 跨类泛化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家方言的语言管理问题研究——以赣南客家方言为例
6
作者 钟慧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509-514,共6页
赣南客家方言是赣南地区客家人沟通与交往的独特语言,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离不开语言管理,本文从语言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当地权威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群体,调查他们在家庭域、工作域、公共域和学... 赣南客家方言是赣南地区客家人沟通与交往的独特语言,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离不开语言管理,本文从语言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当地权威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群体,调查他们在家庭域、工作域、公共域和学校域对于赣南方言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权威机构对赣南客家方言的发展和传承的重视程度很低,且个人只在家庭域中使用方言的频率较高,在其它语言域中使用方言的频率较少。最后,本文也提出了加强保护和管理赣南客家方言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客家方言 语言管理 语言域 客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客家方言书写用字系统的构建和推广
7
作者 王秋珺 《客家文博》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从有文献记载客家话开始至今,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一直存在诸多不统一的现象,造成书写用字杂乱无章、随心所欲,非常不利于客家方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传播。为了尽快推动客家方言的规范用字,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构建客家... 从有文献记载客家话开始至今,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一直存在诸多不统一的现象,造成书写用字杂乱无章、随心所欲,非常不利于客家方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传播。为了尽快推动客家方言的规范用字,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构建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系统,并通过不同形式扩大影响,进而不断地推广使用客家方言的书写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书写用字 本字 俗字 自造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乌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
8
作者 曾文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6期129-132,共4页
词汇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寻乌方言归属客家方言区的宁龙片,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方言与文化特色,本文从形式、结构、意义、词源等方面描述了寻乌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别,以期丰富客家话的研究材料和成果,为寻乌人学... 词汇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寻乌方言归属客家方言区的宁龙片,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方言与文化特色,本文从形式、结构、意义、词源等方面描述了寻乌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别,以期丰富客家话的研究材料和成果,为寻乌人学习普通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客家方言 普通话 词汇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方言的声调系统语言研究
9
作者 钟传校 陈保如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24期231-233,共3页
客家方言声调系统的研究对于探究汉语方言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客家文化、客家文学及其方言体系进行实际分析与调查研究,以赣州这一江西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区域,透过客家文学中的民间山歌,并结合分析与探究客家... 客家方言声调系统的研究对于探究汉语方言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客家文化、客家文学及其方言体系进行实际分析与调查研究,以赣州这一江西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区域,透过客家文学中的民间山歌,并结合分析与探究客家方言的声调系统语言。客家方言的声调系统特点与古声母清浊存在紧密联系,平上去入依照清浊一般均以平分阴阳,但在赣州部分区域的客家方言存在特例,但从整体上看声调系统特点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声调系统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富川白沙客家方言岛记略
10
作者 黄高超 钟少华 王文山 《客家文博》 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调查了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内客家方言岛的历史形成、地理分布、语言使用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结果显示,白沙客家人普遍具备多语能力,语言使用仍以客家话为主,但是使用者在递减,客家文化面临衰危,亟需加强传承保护。
关键词 白沙客家方言 语言使用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泰兴客家方言古浊去字的今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初升 曾为志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8,96,共7页
泰兴客家方言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郊的新都区泰兴镇,属于西南官话包围中的濒危方言。泰兴客家方言有六个单字调,古浊去字的今读有三种类型,一是上声,二是去声,三是上声、去声两读。除了“骂、墓、露、艾、妹、面(脸~)、院、... 泰兴客家方言分布在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郊的新都区泰兴镇,属于西南官话包围中的濒危方言。泰兴客家方言有六个单字调,古浊去字的今读有三种类型,一是上声,二是去声,三是上声、去声两读。除了“骂、墓、露、艾、妹、面(脸~)、院、问”等少数几个次浊去声字之外,泰兴客家方言古浊去字今读上声属于白读层,今读去声属于文读层。本文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讨论了泰兴客家方言古浊去字白读层的类型特点和文读层的外来性质,并以广西来宾和广东乐昌、东莞的客家方言为旁证,论述了“韶五型”边缘客家方言的声调演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四川客家方言 古浊去字 西南官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多年客家方言研究述评
12
作者 邱春安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最近三十多年,客家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综合研究和调查报告、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客家方言岛研究等五个方面,但是在研究规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 最近三十多年,客家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综合研究和调查报告、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客家方言岛研究等五个方面,但是在研究规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开展:扩大方言点的调查研究、拓宽研究领域、挖掘语言事实、解释语言现象、重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研究 语音研究 词汇研究 语法研究 客家方言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服务的个案研究——访谈日籍留学生对客家方言研究的信息需求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罡辉 大岛广美 张红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76,共5页
读者阅读需求、学科出版量及研究现状都有个体差异。开展个案研究便于微观观察阅读需求特点。客家方言研究属客家学、语言学的共同分支,主要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研究,却选罕有的日本研究者访谈,是要让个案研究更具典型性。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家文献 阅读需求 留学生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客家方言岛词汇使用现状调查——以“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伶俐 朴正俸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董同龢先生曾经考察过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凉水井客家话词汇的使用现状,就影响凉水井客家话词汇使用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展开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凉水井 客家方言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式微方言的现代化出路及民系文化传承——以客家方言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麦剑芬 温昌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6,共6页
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互比较和竞争的多样性文化,民族方言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语言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多种民族方言出现了成分流失、传承中断的衰变态势。保护客家方言文化遗产须立... 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互比较和竞争的多样性文化,民族方言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语言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多种民族方言出现了成分流失、传承中断的衰变态势。保护客家方言文化遗产须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视角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保护纳入教科文机构的工作范畴并使其常态化;弘扬方言作为文化载体的资源价值和作为客家民系存在标志的民系认同价值;区分"保存"和"保护";结合数字化手段推进客家文化的立体传播;使其从内涵到外延与现代化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式微 民系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秋霞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3,158,共9页
采用形容词描述和评定方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的认知主要受事物本身的特点影响。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也影响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 采用形容词描述和评定方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的认知主要受事物本身的特点影响。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也影响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性向的认知,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事物性向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法性 性别编码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洛带客家方言“子”尾的用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兰玉英 曾为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9-53,共5页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一部分,往往表示量增加了一点儿或程度超过了一点儿的意义,大都表示或喜爱或不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带客家方言 “子”尾 构词 附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方言语音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以梅县客家方言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华闽 朱金华 廖珺 《嘉应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文化容易迁移到二语和二语文化中,产生负迁移。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面,客家方言语音就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影响和干扰。本文解析了此类负迁移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百多年前新界客家方言的体标记“开”和“里” 被引量:9
19
作者 庄初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52,158,共6页
根据巴色会于1879年编写出版的客家方言课本《启蒙浅学》,讨论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开”和“里”。“开”从趋向动词开始,经过“唯补词”的阶段,逐渐虚化成一个体标记;“里”则是一个虚化得比较彻底的纯体标... 根据巴色会于1879年编写出版的客家方言课本《启蒙浅学》,讨论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开”和“里”。“开”从趋向动词开始,经过“唯补词”的阶段,逐渐虚化成一个体标记;“里”则是一个虚化得比较彻底的纯体标记,其来源尚不清楚。“开”和“里”在句法位置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在语法功能上既有交叉又有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色会 新界 客家方言 完成体 体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色会传教士与客家方言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庄初升 刘镇发 《韶关学院学报》 2002年第7期1-8,共8页
巴色会是 19世纪中叶以来以香港作为基地专门向客家人传教的基督教教会组织。巴色会传教士编写了大量的客家方言圣经译本和其他的客家方言著作 ,准确地反映和完整地保留了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的基本面貌 ,并最早使用西方现... 巴色会是 19世纪中叶以来以香港作为基地专门向客家人传教的基督教教会组织。巴色会传教士编写了大量的客家方言圣经译本和其他的客家方言著作 ,准确地反映和完整地保留了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的基本面貌 ,并最早使用西方现代语言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色会 香港新界 客家方言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